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中秋前夕,收到《耕读东山》读者叶坚忠发来信息说,他们村内有个历史上有名的美景“双墩出月”,邀我前去赏月,并希望能得到宣扬。
叶坚忠,今年53岁,东山陆巷朱巷村村民,从小喜爱乡村历史。他说,朱巷历史上最有名的人物是明代的王鎜,王鎜建造的壑舟园规模宏大,影响深远,“双墩出月”即是园中美景之一,壑舟园现已无存,但“双墩出月”还在。
叶坚忠说的王鎜,生于明正统十三年,字涤之,号壑舟,属莫厘王氏十世“之”字辈,是王氏老四房惟道公长子王璋的次子,明太傅王文恪公王鏊的仲兄。因其叔王瑮无子,王鎜从小嗣于叔叔,跟随嗣父在外经商,积累了较为可观的财富。明成化二十三年,王鎜四十岁时回到东山,在朱巷石桥头购地建造了壑舟园。王鏊《壑舟记》记载:“仲兄涤之既倦游,筑室洞庭之野,穹焉如舟,因曰:是宜名壑舟。”壑舟园竣工后,吴中沈周、蒋春洲有绘《壑舟图》,沈周、唐寅、祝允明、大学士杨廷和、状元费宏和李旻等十多位名卿钜公均有和诗题咏,壑舟园一度成为吴中名园。
清乾隆《苏州府志》记载:“壑舟园在洞庭东山……后废,裔孙金增购朱氏之缥缈楼,仍名壑舟,以承先志。”清沈德潜《壑舟园记》亦载:“后人眉庵(金增)不忍先泽之淹,善贾买而归之,并得朱氏旧宅,与兄槐庭、弟忍庵,商酌扩大之,又增建楼阁,为眺览名胜之所,仍颜曰‘壑舟’,以承先志也。”重建后的壑舟园有天绘阁、缥缈楼、得月亭、壑舟堂等建筑,園内有缥缈晴峦、碧螺拥翠、双墩出月、石公晚照、三山远帆、石桥渔艇、豸岭归樵、弁山积雪等八景,成为清代的吴中名园。
由上可见,“双墩出月”是清代壑舟园中的八景之一。与月亮相关的,杭州西湖十景中有平湖秋月和三潭印月,苏州也有著名的石湖串月和宝带串月,这些月亮都与水互相辉映。那么,这个双墩,是怎么出月的呢?
这个双墩,不在壑舟园内,更不是建造壑舟园时所建。朱巷村背山面湖,这个双墩就在朱巷村后面的山上。它们是两个大小对称、南北间距40米左右的大土墩,高约8米,直径15米左右。山脊上长着一簇茂盛的松树,西侧山坡较陡峭,面向太湖,东侧是藏船坞,双墩位于山脊偏东,也就是偏向藏船坞一侧,在朱巷村中,实际上是看不见两个墩墩的。
2008年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以来,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在苏州地区西北部70余座山脉发现土墩300多座,有一山一墩,一山多墩,甚至一山几十墩的,大多为西周中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或军事,或祭祀,或居住,或墓葬,用途不一。朱巷后山的双墩,是哪类性质的文化遗存,且待专家解说。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现今的双墩早已不是当年的双墩,其中一墩已被村民开垦种了茶树,另一墩也没有了原来的高度,但双墩所处的山地成了村民口中的地名,只要说双墩,村民都知道就是山上那个松树茂盛的地方。双墩出月,是指月亮从双墩那个地方出来,而不是从两个墩墩中间出来。
叶坚忠说,八月十五从双墩这个地方出来的月亮是红色的,而且是瞬间跳出来的,出月的时间大约在18点10分至18点20分之间,观赏位置就在环山公路石桥附近,如果能泛舟太湖,当然更佳。叶坚忠最早就是在渔舟晚归时发现双墩出月的,从那年起,只要天气晴好,他都不会轻易错过每年一次的赏月机会。当年的壑舟园主,或许也是这样发现这一自然景观的,因此在园内赏月佳处建了得月亭,将“双墩出月”命名为园内八景之一。
去年中秋,笔者在环山公路的石桥附近看到了一跃而出的红月亮。今年中秋,有想一饱眼福的,可以早作打算了。
叶坚忠,今年53岁,东山陆巷朱巷村村民,从小喜爱乡村历史。他说,朱巷历史上最有名的人物是明代的王鎜,王鎜建造的壑舟园规模宏大,影响深远,“双墩出月”即是园中美景之一,壑舟园现已无存,但“双墩出月”还在。
叶坚忠说的王鎜,生于明正统十三年,字涤之,号壑舟,属莫厘王氏十世“之”字辈,是王氏老四房惟道公长子王璋的次子,明太傅王文恪公王鏊的仲兄。因其叔王瑮无子,王鎜从小嗣于叔叔,跟随嗣父在外经商,积累了较为可观的财富。明成化二十三年,王鎜四十岁时回到东山,在朱巷石桥头购地建造了壑舟园。王鏊《壑舟记》记载:“仲兄涤之既倦游,筑室洞庭之野,穹焉如舟,因曰:是宜名壑舟。”壑舟园竣工后,吴中沈周、蒋春洲有绘《壑舟图》,沈周、唐寅、祝允明、大学士杨廷和、状元费宏和李旻等十多位名卿钜公均有和诗题咏,壑舟园一度成为吴中名园。
清乾隆《苏州府志》记载:“壑舟园在洞庭东山……后废,裔孙金增购朱氏之缥缈楼,仍名壑舟,以承先志。”清沈德潜《壑舟园记》亦载:“后人眉庵(金增)不忍先泽之淹,善贾买而归之,并得朱氏旧宅,与兄槐庭、弟忍庵,商酌扩大之,又增建楼阁,为眺览名胜之所,仍颜曰‘壑舟’,以承先志也。”重建后的壑舟园有天绘阁、缥缈楼、得月亭、壑舟堂等建筑,園内有缥缈晴峦、碧螺拥翠、双墩出月、石公晚照、三山远帆、石桥渔艇、豸岭归樵、弁山积雪等八景,成为清代的吴中名园。
由上可见,“双墩出月”是清代壑舟园中的八景之一。与月亮相关的,杭州西湖十景中有平湖秋月和三潭印月,苏州也有著名的石湖串月和宝带串月,这些月亮都与水互相辉映。那么,这个双墩,是怎么出月的呢?
这个双墩,不在壑舟园内,更不是建造壑舟园时所建。朱巷村背山面湖,这个双墩就在朱巷村后面的山上。它们是两个大小对称、南北间距40米左右的大土墩,高约8米,直径15米左右。山脊上长着一簇茂盛的松树,西侧山坡较陡峭,面向太湖,东侧是藏船坞,双墩位于山脊偏东,也就是偏向藏船坞一侧,在朱巷村中,实际上是看不见两个墩墩的。
2008年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以来,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在苏州地区西北部70余座山脉发现土墩300多座,有一山一墩,一山多墩,甚至一山几十墩的,大多为西周中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或军事,或祭祀,或居住,或墓葬,用途不一。朱巷后山的双墩,是哪类性质的文化遗存,且待专家解说。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现今的双墩早已不是当年的双墩,其中一墩已被村民开垦种了茶树,另一墩也没有了原来的高度,但双墩所处的山地成了村民口中的地名,只要说双墩,村民都知道就是山上那个松树茂盛的地方。双墩出月,是指月亮从双墩那个地方出来,而不是从两个墩墩中间出来。
叶坚忠说,八月十五从双墩这个地方出来的月亮是红色的,而且是瞬间跳出来的,出月的时间大约在18点10分至18点20分之间,观赏位置就在环山公路石桥附近,如果能泛舟太湖,当然更佳。叶坚忠最早就是在渔舟晚归时发现双墩出月的,从那年起,只要天气晴好,他都不会轻易错过每年一次的赏月机会。当年的壑舟园主,或许也是这样发现这一自然景观的,因此在园内赏月佳处建了得月亭,将“双墩出月”命名为园内八景之一。
去年中秋,笔者在环山公路的石桥附近看到了一跃而出的红月亮。今年中秋,有想一饱眼福的,可以早作打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