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流”到潮流:文化类综艺节目发展转向及叙事模式创新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yue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腾飞和物质生活的完善,社会个体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精神文化产品供给增加。精品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持续出圈为综艺市场注入了一股“清流”,本研究聚焦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与叙事模式,探析其持续出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化类综艺;传统文化;叙事模式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7-0-02
  国内综艺的发展如火如荼[1],2020年上新综艺共240部,同比增长25部,各大电视台和在线视频网站都在积极拓展这一领域的版图。然而,一派繁荣景象的背后,用户反馈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满与诟病——同质化严重、太吵太闹、品位低下等[2]。在此背景下,一批优质文化综艺节目的出现为综艺市场注入了“清流”。2015年以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各类综艺节目相继推出,赢得了收视率和口碑。而在泛娱乐当道的综艺领域,新加入的文化元素是如何形成自身独特的吸引力的?有了“文化”的标签,文化类综艺如何才能真正“有文化”?
  1 从“清流”到潮流:文化類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
  文化综艺节目是将文化属性与娱乐属性相结合,形成的具有可看性、知识性的综艺节目[3]。2001年央视开播的《百家讲坛》,是文化类综艺的雏形。一张朴素的讲台上,晦涩的历史典故在专家学者的娓娓道来中变得明白晓畅,使得这档节目成为一代电视观众的文化启蒙,也使于丹、易中天、刘心武等学者走出象牙塔,为大众所熟悉。尽管每一期节目都干货满满,但《百家讲坛》这样平铺直叙的演讲模式终究还是抵挡不住时代审美变迁的洪流。随着电视节目制作理念与技术的不断革新,文化类综艺迎来了新的变革。2014年以来,我国进一步强调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加强文化自信建设[4],文化类综艺节目异军突起,成为荧屏新星。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是先驱主导力量,一经播出就赢得广泛赞誉。此后,各大电视台与视频网站纷纷加入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制作大潮,推动了这类型节目的井喷式增长,从一开始的“清流”走向了潮流。一方面,《中国诗词大会》等知名经典节目注重发挥品牌效应,继续推出续季;另一方面,更多聚焦其他垂直领域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不断涌现,如湖南卫视的《巧手神探》,爱奇艺的京剧脱口秀《瑜你台上见》,还有《衣尚中国》《见字如面》《一本好书》,分别关注国内外的服饰文化、书信文化和经典文学此外,此外还有以文旅为主题的《我的桃花源》《还有诗和远方》《了不起的长城》等。
  2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叙事模式创新
  文化类综艺节目由“清流”转向潮流,不仅在于受众对文化产品消费偏向的嬗变,更投射出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自身制作品质的提高,这种提高在叙事模式层面体现得尤为明显,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2.1 以视听技术实现传统文化的影像再现
  文化类综艺中的古典诗词、历史典籍、经典名著、文字书信等主题根植于书写与印刷文化的时代。将这些文化作品搬上综艺舞台后,声音、图像等多媒体元素的加入[5],则完成了其在电视媒介上的影像修辞与视觉文化的转向[6]。麦克卢汉曾说“媒介即人的延伸”,媒介形式本身的变化能带来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的改变。相较于枯涩的文字阅读,电视综艺节目通过使用丰富的视觉与听觉元素,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感官体验[7]。精湛的舞台表演、豪华的灯光和舞美的配置,共同将传统文化再现为一场视听盛宴[8]。《见字如面》中,书信不再是一行行冗长枯燥的文字,而是在配乐与朗读者声线的相得益彰中相融为妙趣横生或催人泪下的故事。德国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曾指出,“人们对现实的再现有着永恒冲动”。而在传播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再现不仅方式更加多样化,同时也使人们能通过电视媒体生动的视听符号对新时期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再解读。
  不仅是对文字作品,对其他传统表演的呈现也是如此。如《传承者·中国意象》第二季中,在对“抖空竹”技艺进行展示时,节目组就通过动漫视频、舞台LED灯营造的宇宙星空场景以及空竹上的荧光灯等设计,完成了对这一传统艺术“全新的电视影像建构”。通过绚丽丰富的视听技术再现传统文化,文化类综艺为人们带来了酣畅淋漓的感官体验,使曾经遥远而晦涩的传统文化变得趣味盎然又平易近人,更为传统文化本身增添了借由电视媒介完成的全新解读[9]。
  2.2 以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与《百家讲坛》等传统古典的文化节目相比,当下流行的文化综艺节目注重传统文化与当下社会的契合,致力于缩小节目主题与观众的距离[10]。一方面,这种结合是通过将相对陌生的传统文化与熟悉的现代知识相结合来实现的。例如《天宫开物》的作者“宋应兴”在2021年农历大年初一与演员李广辉、袁隆平(饰演演员)完成了一场“跨越300年的握手”,寓意两位科学家致力于粮食问题上的历史传承。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的大众化解读是与大众文化的“嫁接”。例如歌剧综艺节目《叮咯咙咚呛》将中国传统综艺节目与说唱和机械舞等现代艺术相结合。在这一拼贴与交融的过程中,两个时代的文化给观众带来了一种陌生而新奇的审美体验,也为节目增添了一种娱乐感。
  除此之外,随着消费文化的兴起,网友对节目内容的二次创作也使传统文化与互联网文化的联系更紧密[11]。《国家宝藏》热播时,网友通过技术手段将节目中提到的国宝制作为表情包、手绘作品。当博物馆中的国宝形象与网络流行语相组合,成为了全网流行的“迷因”,传统文化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新的社会影响力[12]。
  2.3 “专家+明星+素人”配置,兼顾专业流量与共鸣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曾总结,优秀传统文化综艺节目在中国的普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讲”的形式传播传统文化,以《百家讲坛》《开心辞典》等为典型;第二阶段是大量传统文化节目以综艺的形式出现;第三阶段是以综艺节目的形式客观探索传统文化的成熟期。而转型为综艺节目的重要特征就是原来单纯由专家讲解的形式,逐渐转变成为专家、明星、素人共同参与传统文化的解读与演绎。   在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舞台上,这三种类型的主要角色各司其职,为节目创造不同面向价值的同时也满足了不同群体观众多样化的观看需求[13]。专家的职责主要是讲解知识,但形式比原来的口头讲解更加多样。如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继祥在浙江卫视《千里独行》节目中受邀带领“男布鞋团”参观世界遗产,为节目增添了专业性和层次感。演艺明星主要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出现,将历史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呈现在银幕前。一方面,明星用自身的“流量”为节目创造话题度与收视率,另一方面,历史文化以影视形式呈现,也能更好地满足观众对综艺节目观赏轻松体验的需求。而素人的参与是现今文化综艺节目的特色,《中国诗词大会》捧红了16岁夺魁才女武亦姝、《朗读者》邀请了丹顶鹤保护者徐卓,素人的加入使文化类节目不再是曲高和寡的“知识讲座”,而是形成了不断激荡的文化认同与共鸣。安东尼·史密斯在《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中指出,文化认同的实现有赖于共同的历史记忆、集体经验与文化符号[14]。在文化综艺节目中,当普通人熟练地运用和传递优秀传统文化,观众对于中华文化乃至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就在彼此对文化符号的共同体认中被激发了[15]。
  3 仪式构建与寓教于娱:文化类综艺节目传播的价值彰显
  詹姆斯·凯瑞曾提出一种传播的仪式观,即传播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个分享与参与的过程,传播本身将构成一种“共享信仰的表征”[16],指向一个具有共同意义的“文化世界”。观众在欣赏改编自传统文化的舞台表演时,实际上是在共同参与文化体验的仪式[17]。他们与舞台剧中的人物共喜共悲,共同感受古典诗词带来的文化自豪感,在“仁人志士”的书信中体会家国情怀[18]。文化意义的共享,使生活在天南海北的观众在观看体验中凝结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在文化记忆的打捞中对共同体建构起深厚的感情[19]。
  同时,正如董卿在主持《中国诗词大会》时所说的,“重温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这样的温故知新可以拂去我们记忆上的灰尘,而古代文人的情话和智慧也同样能够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在对经典文化的媒介再现中寓教于乐,也是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一贯追求。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20],寓教于乐的可能性被专家学者们认可[21]。除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艺节目外,还有聚焦声乐艺术的《声入人心》、配音艺术的《声临其境》等综艺,都带有通过通俗化的呈现形式实现文化普及的意图。从这个角度来看,“寓教于娱”的市场潜力在今后势必更加凸显[22]。
  4 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而文化类综艺节目可以看作是技术对于传统文化的赋能,将新型技术融入传统文化,正确把控时代风格,这也契合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2025年前“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同时,文化类综艺节目对新类型的不断尝试和在不同文化领域的深耕,也意味着文化类综艺节目并不满足于对“文化”标签的浅层消费,而是致力于“向‘阳春白雪’挺进”。
  参考文献:
  [1] 王灿.以《风味人间》为例探究饮食文化类纪录片传播新走向[J].戏剧之家,2019(15):79-80.
  [2] 位云玲,冯广圣.算法新闻推荐的社会责任反思[J].新闻知识,2020(09):23-26.
  [3] 位云玲.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持续走红的原因探究——以《上新了!故宫》为例[J].艺术评鉴,2019(07):169-170,76.
  [4] 李惠敏.助力乡村文化自信:涉農纪录片的当代价值研究——以《记住乡愁》为例[J].东南传播,2020(06):35-37.
  [5] 冯广圣.报业“一体化”转型模型构建[J].新闻与写作,2018(03):94-96.
  [6] 位云玲.法国电影《触不可及》的人物角色分析[J].汉字文化,2020(12):124-125.
  [7] 位云玲,冯广圣.算法新闻推荐的社会责任反思[J].新闻知识,2020(09):23-26.
  [8] 丁月明.危机与转机:网络综艺节目叙事策略的优化——以《心动的信号》为例[J].戏剧之家,2019(16):222-223.
  [9] 孙梦婷,何晴,黄蓉.故宫文创的跨媒介传播策略[J].东南传播,2020(09):83-85.
  [10] 位云玲.观察类综艺节目走俏的原因探究——以《我家那闺女》为例[J].艺术科技,2019(3):115.
  [11] 李越,吴斯,冯广圣. UGC视角下的网络社区内容分层管理个案研究——以站酷社区为例[J].东南传播,2019(07):121-123.
  [12] 王灿,冯广圣.情感唤醒与乡村认同——从《向往的生活》看“慢综艺”热[J].新闻知识,2020(07):62-65.
  [13] 丁月明.试论网络直播对农产品销售的影响[J].东南传播,2020(05):56-58.
  [14] 徐娉婷,冯菊香.大学生时尚杂志电子刊消费的心理动因与行为特征[J].东南传播,2020(09):89-92.
  [15] 王灿.以《风味人间》为例探究饮食文化类纪录片传播新走向[J].戏剧之家,2019(15):79-80.
  [16] 李惠敏.经营体验类综艺节目的叙事特色分析——以《潮流合伙人》为例[J].汉字文化,2020(10):179-181.
  [17] 刘雯.浅析巴金小说《家》中反封建文化的体系建构[J].汉字文化,2020(15):58-59,61.
  [18] 张嫚.社会化媒体对家庭伦理剧的撕裂与弥合——以电视剧《都挺好》为例[J].艺海,2020(08):96-97.
  [19] 冯菊香,邹嘉楠.认同与重塑:网络游戏社区中拟态关系的影响研究[J].新闻知识,2021(02):21-26.
  [20] 位云玲.新闻反转的内在机理、影响及治理探究[J].新闻知识,2019(04):86-89.
  [21] 姚颖钰.科技类综艺节目中人工智能的应用[J].东南传播,2019(04):142-144.
  [22] 王灿.基于营销3.0视角的企业整合品牌传播研究——以宜家家居为例[J].东南传播,2019(05):136-138.
  作者简介:林辰(1996—),男,江苏南京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传播社会学。
  指导老师:冯广圣
其他文献
摘要:南京鱼嘴城市湿地公园于2014年竣工,是一个集娱乐游玩观赏、自然科学科普、湿地保护为一体的自然亲水湿地公园,宽阔的江面自带豪迈之气,耸立其中的灯塔为这里增添了文艺的氛围。湿地内有与南京青奥运动馆建设相配套的设施。本文根据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总体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进行分析,精心打造生态宜居之城。  关键词:南京市;湿地;城市湿地公园;环境设计;景观规划设计;生态  中
期刊
摘要:在新消费时代背景下,流量模式已不再是电商平台实现商业化的唯一途径了,社群营销的时代已经来临。小红书作为社群电商平台的代表,在短短7年多的时间里迅速发展,用户数量累积超过2亿,成了业内的标杆企业。本文从小红书的社群商业模式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希望对小红书以及其他社群电商企业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小红书;社群电商;社群营销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竞技类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由于同类节目间的争相模仿,竞技类真人秀节目同质化愈发严重。2020年,浙江卫视创新性地推出了竞技类真人秀节目《奔跑吧·黄河篇》,引起广泛关注。本文探究《奔跑吧·黄河篇》在内容、形式以及宗旨上的创新,在此基础上,为未来竞技类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提供些许意见。  关键词:竞技类真人秀;《奔跑吧·黄河篇》;创新;启示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血色清晨》是中国导演李少红根据拉美作家马尔克斯的小说《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改编的电影,将一桩发生在南美小镇上荒诞偶然的凶杀案,改编成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偏远农村一起愚昧思想导致的悲剧。本文从人物性格、叙事方式、作品隐喻的角度进行分析,比较两部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探索中国电影改编外国畅销小说的路径。  关键词:《血色清晨》;中国电影;人物形象;乡土化;改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直接影响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高校需要着力加强思想理论学习武装,旗帜鲜明地开展舆论斗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牢固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实效,才能更好地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任。  关键词: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实效性;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
期刊
摘要:教师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属性及其变迁通常被大众传播所反映。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对一些教师相关事件的报道和舆论追踪也让我们看到不同于以往公众话语中崇高的教师形象。本文以罗翔、戴建业、欧阳娟等教师为例,分析互联网传播下的教师形象相较于传统公共话语体系中教师形象的变迁。由于上述教师在互联网上产生影响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网络教学,这也激发出对智能媒介时代下网络教学角色重构的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传播;教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文化价值的经典理论,研究敦煌研究院、阿凡达、蒂姆联铂等文化科技融合的经典案例,并以“星辰大海”公司为例,阐述如何构建融合文化与科技的模式,即在坚持故事驱动和膜拜价值创造的基础上,利用技术创新与融合,再造和提高体验价值,从而形成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文化价值;文化科技;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7-0-02  
期刊
摘要: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呈现“井喷式爆发”的态势,各种传统的、新颖的、有深度的、猎奇的信息层出不穷。相比之下,红色文化在这些信息流量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本文以《觉醒年代》为例,探讨红色文化在影视剧的传播。《觉醒年代》播出之后,越來越多的观众开始“在线催更”,社交平台上的激烈讨论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这部老少咸宜的电视,带人们重温了建党的历史,其中蕴含的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在人们心中悄无声息地生根发
期刊
摘要:女性形象是电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江湖儿女》《找到你》这两部影片中,刻画了独立、坚毅、隐忍的女性形象,深受大家的喜爱,影片中新女性形象被广泛推崇。电影中的女性打破了旧有的刻板认知,进行着多重主体下对自我命运的积极探索。本文通过对这两部影片中新女性形象的分析,论述当下电影中新女性形象的特征,展示女性在历经磨难被迫成长和蜕变后表现出的差异,两部影片中的女性思想意识都在一定
期刊
摘要: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艺术的必然成分包括情节、性格、言语、思想、形象、歌曲6个要素,其中情节位于第一位。但在《无人知晓》这部电影里,纪录片导演出身的是枝裕和更重视记录,即还原生活本真。他用独一无二的叙事手法和巧妙的构思使整个影片的悲剧基调不厚重,显得温暖而平缓,但在剥开层层阳光营造出的看似温情氛围的外壳后,能让人感受到直击人心的悲戚。《无人知晓》的独特性使得该影片取得瞩目的成就,本文以该影片为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