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话语的樊篱?在拘囿中寻求自救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yun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女性形象是电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江湖儿女》《找到你》这两部影片中,刻画了独立、坚毅、隐忍的女性形象,深受大家的喜爱,影片中新女性形象被广泛推崇。电影中的女性打破了旧有的刻板认知,进行着多重主体下对自我命运的积极探索。本文通过对这两部影片中新女性形象的分析,论述当下电影中新女性形象的特征,展示女性在历经磨难被迫成长和蜕变后表现出的差异,两部影片中的女性思想意识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唤醒,两性关系走向和谐,此外,影片中的新女性形象也在产生深远意义的同时带来了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新女性形象;特征;表现;阶级
  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7-00-02
  新女性形象是在新女性主义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女性形象,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创作者在女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下,逐渐在电影领域推广这一创作理念,以女性为题材和背景的作品也随之出现,这些电影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女性形象,推动了文化事业的进步。
  1 多重主体的自我命名
  在父权文化体系中,女性一直是“一些情感和道德的代码,是男人们精神上的守护神”[1],女性一直处于被男性叙述的状态,女性形象处于被遮蔽的状态中。中国电影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历经了不计其数的变革,各个历史阶段的电影中刻画的女性形象都镌刻着不同时代的印记。
  21世纪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女性地位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女权主义者对女性权力的不断呼喊,人们的观念、思想以及文化生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时代催生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新女性形象。新女性是在新女性主义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女性形象,从这一意义上来看,文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承载着时代赋予它的独立、抗争等特点。“现代”对应的词语是“过去”,“代表了一种根本性的分界,使得先前的古典文化有别于现代文化,而后者是对前者的再造与更新”[2]。电影中的新女性形象打破了旧有的刻板认知,一批独立、坚毅、隐忍的女性形象出现在银幕上,被大家广泛推崇,她们冲破了旧礼教的樊篱,在拘囿中寻求自救,进行着多元化的选择。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给新女性的地位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电影《江湖儿女》《找到你》中刻画了独立、坚毅、隐忍的女性形象,电影以女性视角切入,进行着女性主题的表达和女性形象的塑造,折射出了新时代新女性主义的精神。
  当代的新女性具备多样化特征。第一,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表现在女性独立自主意识的提高,女子不再作为男子的附庸存在,她们拥有独立自主的意识,有着主动选择和拼命争取的精神。贾樟柯导演在《江湖儿女》中塑造的巧巧这一角色,活在当下,贴近生活,她身陷囹圄,但是仍然保持着明确、独立的自主意识,并一直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摆脱困境。在时代变迁的背景下,巧巧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女性的自我觉醒。第二,女性个体命运的映照。《江湖儿女》和《找到你》这两部影片塑造的女性形象,她们或出身卑微,苦苦挣扎,或饱受命运折磨,但这种境遇并没有使她们养成逆来顺受的性格,她们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坚信依靠自己的力量就有机会颠覆现状、改变命运。在《找到你》中,导演塑造了律师李捷这个成功女性知识分子形象,她的遭遇因符合主流话语的方向被推崇和放大。在影片中,女律师这一知识女性被定义为精神性的,她承担着与男性一样的责任,她们的人生理想高于爱情,女性事业的成功意味着其背离了自己的“天性”——被动、柔弱和甘于奉献,女性变成了主动、强势和充满斗争性的主体。第三,女性多元化选择的趋势。新女性会更加主动、勇敢地争取自己的幸福,她们拥有独特的个性,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能在感情中做出明确的选择与取舍。在影片《找到你》中,李捷和孙芳强势而独立,在面对不幸婚姻时敢于挣脱,敢于与不幸的命运作抗争,从被动的承受者成长为主动的掌控者,为寻求自我救赎和实现自我而努力。
  当代电影中的新女性多样化的特征也是对当下电影世界的創新与探索。近年来,华语电影相继将一批以女性为主角、将女性生活作为题材的电影搬上了银幕,越来越多的女性导演、女性编剧出现,她们更重视自身表达的欲望,力图通过塑造新女性形象传达自己的思想。纵观这些影片不难发现,电影创作者将关注的焦点对准了女性群体的现实生活,带有现实主义的视觉冲击力,可以与观众产生共鸣,令人印象深刻。
  2 身处逆境中博弈的嘉许
  “成长”也是新女性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女性在经历痛苦和磨难后被迫成长和蜕变,其背后的价值观念得到了普遍的社会认同。国产电影喜欢将女性作为诉求载体和电影文本,通过女性自身的精神气质反映整个社会的变迁,引导社会大众关注女性的个体命运,使之完成蜕变,成长为新女性。
  主人公巧巧从最初不是江湖中的人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江湖一姐,这个过程中,她面对着各种各样成长的烦恼,遇见了不同的问题。人性从来都不是能被简单概括和归纳的,它的模样是复杂的、矛盾的、流动的。现实生活中“斌哥”无处不在,“巧巧”也不在少数,然而,她们泯然于众生中,麻木着、怯懦着,终究都是大时代洪流中无人关切又无力反抗的缩影。女主巧巧,在被压抑的命运里义无反顾地诠释了男性在电影中没有表现出的气质:义气、大度、宽容、忠诚、毅力、同理心,有时只是出于一个简单的出发点,却能坚持做出许多有情有义的事。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着不同的痛楚,她们在社会生活中充当着各异的角色。例如,李捷以律师身份的精英设置出场,在经历了职场的艰辛和博弈后,仍需要面对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的难题。她们有着自己独立自主的身份意识,最终蜕变之后的社会身份也得到了更多的认可。
  新女性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呈现了不同的表现形式。新女性形象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女性主体意识的苏醒。这种意识的反在于女性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为女性自我主体意识的提升带来了机遇,女性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呈现了积极的自我意识。在当下社会中,这些女性独立的观念在《江湖儿女》《找到你》等电影中得到呈现,无论哪种类型的女性,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展现真我。第二,男性角色的去势。两部影片去势模拟的叙述方式改变了男性的主体身份,使他们在现代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和肩负责任的能力被逆反。影片《江湖儿女》中,郭斌身体的残障是对男性去势的书写,表面上看,他似乎是软弱、无能、可怜的形象,深层次挖掘却能发现其丧失了男性的威望、阳刚、坚韧。在《找到你》中,男性存在意义仍然被保留,但男性主体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影片中男性角色脸谱化和工具属性较强,男性缺失的主体身份义务的履行,让他们成为了沉默的团体,他们的话语权被剥夺,男性主体地位被动摇。第三,女性跟男性的和谐相处。当下,新女性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寻求着与男性的和谐发展和共存,男性和女性之间共存的意义应是男女作为平等互助的不同个体,在谋求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构建男女之间各个层面的关系,最终实现和谐相处,共同前进。   新女性形象展示的女性自信、果敢的形象成为被人们广泛熟稔的现代女性形象。国产电影中的新女性形象是伴随着电影事业的繁荣和新女性进步共同发展和成长起来的。电影文本真实、精确地折射出了新时代女性的精神面貌,她们认识到自己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价值和地位,并能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单一的个体发展走向两性和谐的理想境地。
  3 底层人物话语的失范与重构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不仅在社会的反映上有巨大优势,而且在引导社会风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国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构建上,电影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江湖儿女》在时代变迁的背景下,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女性在这个社会里的自我觉醒。社会对于新女性的文化需求,背后也透射出了当下社会伴随着消费主义而来的女性主体地位的提升,新女性形象在带来意义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对于电影而言,女性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对推动电影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拓宽了电影中女性形象表达的可能。在表现女性主体意识的问题上,《找到你》中体现得更多的是社会中处于不同阶层的人的不同立场,影片中呈现了社会中女性的一系列观念,在现代语境下,电影所塑造的独立、坚毅、隐忍的女性形象的角色定位深入人心。电影将3个女主角的家庭出身置于一个相当悬殊的位置上,目的是制造对立和差异,带来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影片建立的阶层对立,强化了两位女性背后所代表的阶层属性。片中塑造了3种女性形象,呈现出了3种女性共同面临的困境和她们的不同选择。题材中涉及现代女性作为母亲和职场女性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李捷和孙芳就是两个极端的代表,其中,孙芳极其悲惨,李捷过于强势,朱敏则显得中庸,3种新女性形象呈现出了中国女性的3种困境。孙芳是可以隐忍和自强不息的,影片中,孙芳所处的底层是互帮互助的团体,孩子患重病、丈夫的毒打是孙芳苦难生活的根源,身患重病的女儿是她与苦难对抗的动力。李捷精英阶层的角色设置,使她在片中处于互不信任的人际状态中,如丑陋的夫妻关系、恶劣的婆媳关系、猥琐的客户关系等。她最悲情的部分是一个“单亲”母亲所面对的亲人的敌意,是常年的孤立无援,她的独立坚强是迫于生活的无奈,也是其刚毅与自尊的性格以及对孩子百般呵护与关心的责任所致。
  尽管中国当代电影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有了一定的突破,但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片包含着一种对精英女性的错位同情,对底层女性狭隘的表现,丑化了底层女性,带来了底层人物话语权的失范,底层主人公失去了话语权,一直在被叙述和被塑造。正如戴锦华所说,女性是“经典编码与传统意义上的‘空洞的能指’,其所指/意义将参照并依据男人来界定”[3]。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我国积极推动妇女解放,在经济、政治、法律上承认了妇女的地位,以女性为主体的价值观念得以发展与确认。而在以男权为中心的现代社会中,女性表达的声音受到了制約和压迫。时至今日,女性完成了向底层代表的经典编码的转变,以一种新的形象出现在文艺作品中,女性形象被广泛推崇的背后,是女性话语权的不断提升,而这种对于底层人物形象和苦难生活浅陋的刻画,造成了价值塑造的空洞、不合理。
  女性作为一种“空洞的能指”,底层人物女性的主体叙事话语权缺失,这种现象是可改变的。在文艺创作中,应当挖掘底层人物在社会中面对压迫时的正面价值,为底层人物营造一个良好的结构性处境,勠力在文化生活中保障她们的主体话语权,避免她们被塑造成“空洞的能指”,只有才能确立底层人物的地位。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给新女性打下了深刻的烙印,通过阶层之间的对比刻画女性形象的方式可以给观众带来一定的现实冲击力,使新女性得以具体化和形象化,加快了中国新女性进步的历程,在进步的同时,还能使观众感受到社会底层人物的悲惨遭遇,从而反思这种方式带来的影响。
  4 结语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女性成为电影市场不可或缺的主体,她们是具有独立主体意识的现代女性,对此类女性形象的构建是国产电影的创新性探索。影片中对3位女性个体生命的书写展示了女性群体不同的生活状态,她们拥有自觉的女性意识,体现了创作者对女性生存的关注与思考。新女性形象的发展对文化的发展也有巨大意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对电影中新女性形象有更准确的认知,应该将社会主义话语和价值作为支撑,站在现代立场积极探索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屈雅君.“女为悦己者容”——关于男性电影的女性批评[J].当代电影,1994(06):53-55.
  [2] 宋彦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后现代性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2.
  [3] 戴锦华.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电影[J].当代电影,1994(06):37-45.
  作者简介:刘一帆(1993—),女,陕西宝鸡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电影史。
其他文献
摘要: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红色校史文化作为一种优质的文化和教育资源,是一所高校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从红色校史文化的内涵出发,深入分析红色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育价值及融入面临的困境,结合南京邮电大学的办学实践,寻求融入的有效路径,这不仅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需要,也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红色文化;校史文化;高校;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G641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迅速发展,但不同城市的独特个性却逐渐消失,甚至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公共空间设计对体现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具有极大的作用,本文以南京的公共景观、设施、雕塑、壁画、装置为例,探究城市形象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体现,指出其在发挥基本的审美或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反映城市的精神面貌和大众诉求,从而提炼出以城市形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公共艺术建筑设计原则:以全局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独特
期刊
摘要:南京鱼嘴城市湿地公园于2014年竣工,是一个集娱乐游玩观赏、自然科学科普、湿地保护为一体的自然亲水湿地公园,宽阔的江面自带豪迈之气,耸立其中的灯塔为这里增添了文艺的氛围。湿地内有与南京青奥运动馆建设相配套的设施。本文根据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总体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进行分析,精心打造生态宜居之城。  关键词:南京市;湿地;城市湿地公园;环境设计;景观规划设计;生态  中
期刊
摘要:在新消费时代背景下,流量模式已不再是电商平台实现商业化的唯一途径了,社群营销的时代已经来临。小红书作为社群电商平台的代表,在短短7年多的时间里迅速发展,用户数量累积超过2亿,成了业内的标杆企业。本文从小红书的社群商业模式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希望对小红书以及其他社群电商企业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小红书;社群电商;社群营销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竞技类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由于同类节目间的争相模仿,竞技类真人秀节目同质化愈发严重。2020年,浙江卫视创新性地推出了竞技类真人秀节目《奔跑吧·黄河篇》,引起广泛关注。本文探究《奔跑吧·黄河篇》在内容、形式以及宗旨上的创新,在此基础上,为未来竞技类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提供些许意见。  关键词:竞技类真人秀;《奔跑吧·黄河篇》;创新;启示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血色清晨》是中国导演李少红根据拉美作家马尔克斯的小说《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改编的电影,将一桩发生在南美小镇上荒诞偶然的凶杀案,改编成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偏远农村一起愚昧思想导致的悲剧。本文从人物性格、叙事方式、作品隐喻的角度进行分析,比较两部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探索中国电影改编外国畅销小说的路径。  关键词:《血色清晨》;中国电影;人物形象;乡土化;改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直接影响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高校需要着力加强思想理论学习武装,旗帜鲜明地开展舆论斗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牢固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实效,才能更好地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任。  关键词: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实效性;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
期刊
摘要:教师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属性及其变迁通常被大众传播所反映。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对一些教师相关事件的报道和舆论追踪也让我们看到不同于以往公众话语中崇高的教师形象。本文以罗翔、戴建业、欧阳娟等教师为例,分析互联网传播下的教师形象相较于传统公共话语体系中教师形象的变迁。由于上述教师在互联网上产生影响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网络教学,这也激发出对智能媒介时代下网络教学角色重构的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传播;教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文化价值的经典理论,研究敦煌研究院、阿凡达、蒂姆联铂等文化科技融合的经典案例,并以“星辰大海”公司为例,阐述如何构建融合文化与科技的模式,即在坚持故事驱动和膜拜价值创造的基础上,利用技术创新与融合,再造和提高体验价值,从而形成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文化价值;文化科技;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7-0-02  
期刊
摘要: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呈现“井喷式爆发”的态势,各种传统的、新颖的、有深度的、猎奇的信息层出不穷。相比之下,红色文化在这些信息流量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本文以《觉醒年代》为例,探讨红色文化在影视剧的传播。《觉醒年代》播出之后,越來越多的观众开始“在线催更”,社交平台上的激烈讨论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这部老少咸宜的电视,带人们重温了建党的历史,其中蕴含的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在人们心中悄无声息地生根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