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习习惯 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zheng1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把握两个方面,培养阅读习惯
   (一)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阅读是一种意义的理解和解释活动,也是一种创造的活动。要完成好这种活动离不开科学的阅读方法。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活动中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具体介绍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1、浏览标题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文章浏览标题即可了解文章大体内容,如新闻类。
   2、知其梗概法。对于那些篇幅较长,内容不是很重要但学生必须了解的文章,就采用这种方法。如外国名著类。
   3、摘录要点法。对于那些分要点阐释而内容较长的文章就用这种方法。
   4、品味鉴赏法。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可以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构思的揣摩,进而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领悟作者的匠心,从而获得知识和受到情感的熏陶。
   5、读书笔记法。这种方法是深化阅读,把读和写这两种能力结合起来的一种阅读方法。学生在阅读时,辅以写读书笔记,可以让阅读收到一石二鸟的效果。教学生读书在书中圈点批画,是常用的读书笔记法。
   (二)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检查
   阅读的目的就是要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笔者注意指导学生及时对阅读效果进行检查。如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以阅读课上获得的内容为素材进行口头演讲,形式不限。又如指导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开一个阅读信息发布会,向其他同学推介名篇佳作,交流各自的信息。此外,还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笔记交流评比、阅读经验介绍。学生通过检查认识到阅读的意义后,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二、落实三个环节,培养写作习惯
   (一)培养善于获取和积累材料的习惯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智力活动,它有多方面的条件和要求,这就需要观察生活,认识生活,要从生活中获取和积累材料。现在有些学生,平时对丰富多彩的身边生活不去留心,身在其中却满足浅尝辄止,甚至置若罔闻,视而不见,临到写作时抱怨没东西可写,不知道写什么。这就是没有养成善于获取和积累材料的习惯所导致的。
   其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美到处都有,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但它只钟爱于独具慧眼的人。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练就学生一双“慧眼”。而且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留心生活周围发生的一切,做生活的有心人,并对学生的观察方法悉心指导,指导学生观察要眼到、耳到、口到、心到、情到,要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不同的感觉角度的事物细致观察,全面的了解,达到对事物本质的真正认识。
   三、处理二者关系 ,提高读写能力
   (一)强化学生读写结合的观念
   读好文章的“好”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质精品高的好文章,二是指读文章时应具有积极进取的态度,掌握文章的精髓所在。这里讨论的是后者。教师在讲读课文时,应引导学生读进去,既肯于读又善于读,提高学生读书的“悟”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所谓阅读书籍的习惯,并不是什么难能的事,只是能够按照读物的性质作适当的处理而已。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能够综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出它的疏漏之处,到此地步,阅读书籍的习惯也就差不多了。”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把范文的精到之处,点睛之笔读出来,让学生品味到读进去的甜头,取“他山之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当然,阅读有质也要有量。多读好文章才能写出好文章,广读博览才能运笔自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讲的都是以多读书来提高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经验。
   (二)采用读写结合的多种方法
   1、以读带写。即以阅读教学带动写作,充分发挥讲读课文对写作的导向作用,读为写引路,读为写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有两种:一是以课文为原型进行仿写训练;二是以课文为材料进行多种写作训练,如: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
   2、以写促读。读好文章才能写出好文章,但是写又反作用于读,写作可以促进阅读,使读得更深、更自觉,读写结合,读写相长。以写促读,一般有两种做法:一是先写后读。在研读文章之前,先写这类题目的作文。在学生犯难之际,教师再指导学生研读课文,让学生带着作文任务去读课文,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二是写读后感。读后感是先读课文而后写出感想、体会。读是前提、基础。感是关键、结果。“感”是从“读”中产生的。写读后感是以写促读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应充分利用、凭借课文,设计一些巧而新的作文题目,帮助学生发现、选择些读后感的触发点,写出新意。
其他文献
意象是诗人的思想思想感情与生活中物象的结合,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意象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意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诗人赋予某种特定意蕴,而某些意象的意蕴又是十分丰富的。  例如:“柳”这一意象在不同的诗词中便有不同的意蕴。  1、表达离别的伤感之情。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唐·李白《忆秦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
期刊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挞黑暗、落后……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去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语文世界的无穷魅力。情感是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是教学过程的灵魂,要想学生主动体验美感,教师就需要浸透感情、用心激情、以情感人。  可惜,作为语文老师,笔者既没有澎湃的激情,更
期刊
所谓“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强调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引导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展开想象  想象主要来源于现实,语文教材是生活的反映,是作者想象能力的一种展示,因此,可以说语文教材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阔视野、储存知识、
期刊
阅读能够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阅读能够沟通人与人的心灵,阅读能够发展人的语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段话科学而又简明地说明了阅读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一份语文试卷一般是由语基、阅读、作文三部分组成。而在阅读中积淀着语文的基础知识,广泛地阅读又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故言阅读教学在语文能力的培
期刊
一   对于这样一个不断颠覆自我,勇于创新的作家而言,她“写作的路子很宽,凡是她周围的一切,看到的都能书写”。尽管她的写作风格和叙事策略一变再变,但她始终不变的是对女性生存和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虽然她否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者,也不大承认中国(大陆)存在真正的女性主义问题,可是她笔下对女性问题的观照已有意无意间具有了女性主义的意识。在“三恋”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倾心于人在性爱和感情世界里的矛盾纠葛,
期刊
所谓教学目标、内容、媒体、策略匹配一致原则,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目标要通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而实现,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要受教学目标的支配,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要达到相互匹配、和谐一致。语文教学设计遵循这项原则,对实现语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整体性和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目标科学化  在语文学科教育目标体系中,智育的目标要素应该放在主
期刊
首先,引导学生自主解读文本应注意一下几点。   1、要凸显学生本体地位和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具体要求是:①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②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
期刊
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而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一、筛选内容   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应在学生有限的时间内背诵最典范的语言材料。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背诵品位高、内容丰富、语言优美的文章和诗词。首先,根据教材要求,选取名段进行背诵,要求人人过关。其次,从以下内方面来选材:第一,先秦诸子的名句名
期刊
一、 以人为本,找准教学突破口   众多的教育理论家都说过,语文课“教什么比怎么教要重要得多”,可见语文课的教学方法固然很重要,但是语文课的教学内容的确定就更重要了,如果教学的目标教学的内容出现了偏差,那么,再热闹再精彩的课都不能算是一节好的语文课。基于此,教师就要在课前认真细致地解读文本,并能站在学生的思维的角度有所取舍,决定教学的内容。教给学生不知道的,想知道的,从学生的所需出发,来设计教学
期刊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堂教学既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是各自独立的、互不相干的,而是互动的、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教学中角色、地位的转变,不是说教师的作用被弱化了,甚至变的可有可无了。相反,我认为这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课堂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体现在教师的组织能力和课堂优化效率,学生活动体现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要把这两种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