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房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方法在临床的应用效果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tang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心房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方法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恶性肿瘤同时需要进行化学药物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从治疗开始,在体表定位方法确定导管拟定的长度以后,送到放射科做X线定位从而确认导管尖端位置,而治疗组的40例患者从治疗开始,应用心房内心电图即时定位技术,之后在将患者送到放射科做X线透视,双重确认PICC导管的尖端位置,对比两组患者放置导管的到位率、手术时间以及医疗成本。结果:治疗组放置导管的到位率为95.00%,对照组放置导管的到位率92.50%,两组结果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医疗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房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方法,放置导管的到位率高,同时手术时间以及医疗成本耗费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探讨;心房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方法;临床应用效果
  下面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同时需要进行化学药物治疗的患者,通过采取不同的两种检测进行治疗,进行分组治疗研究,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用的患者均为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恶性肿瘤同时需要进行化学药物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25到45岁之间,平均年龄33.1±1.8岁,其中学历是高中文化程度患者是15例,中专文化程度患者是15例,小学文化程度患者是5例,小学以下患者是5例;对照组4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25到45岁之间,平均年龄32.9±1.7岁,其中学历是高中文化程度患者是15例,中专文化程度患者是15例,小学文化程度患者是5例,小学以下患者是5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40例患者从治疗开始,在体表定位方法确定导管拟定的长度以后,送到放射科做X线定位从而确认导管尖端位置,而治疗组的40例患者从治疗开始,应用心房内心电图即时定位技术,之后在将患者送到放射科做X线透视,双重确认PICC导管的尖端位置[1]。PICC尖端定位方法猪哟呵就是通过心内连接转换器将静脉内心电图转换为体表心电图,通过使用心电图监护观察患者的心脏P波的生理变化和反应,当PICC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以外的静脉时,就会和体表心电图表现无异[2];当PICC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以内的静脉时,就会和体表心电图表现差异较大,出现特征性的P波。当PICC导管尖端进入患者的右心房时,那么P波就会达到高峰,反之,当PICC导管尖端超过进入患者的右心房以后,那么P波就会开始下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PICC导管尖端进入患者的右心房,利用P波变化进行判断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准确定位。对比两组患者放置导管的到位率、手术时间以及医疗成本 [3]。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对比
  治疗组放置导管的到位率为95.00%,对照组放置导管的到位率92.50%,两组结果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医疗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所示:
  表一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对比
  3.讨论
  随着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在肿瘤化疗等患者中应用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由于整个穿刺过程中需要进行盲穿,导管很容易发生异位[4],因此很难保证每次都一次性的到位,如果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导管尖端的放置不能够准确的位于上腔静脉,那么再使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静脉血栓等疾病。因此对这类恶性肿瘤同时需要进行化学药物治疗的患者一定要做好及时准确的治疗。本文通过试验证明利用心房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的方法,放置导管的到位率高,同时手术时间以及医疗成本耗费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莲清,谌永毅,王佳丽,刘高明,沈波涌,卿利敏.心房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方法的临床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2):2021-2023.
  [2]邓志妤,陈 敏,黄明毅,张平.静脉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的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14):116-117.
  [3]卓亚娟,冯乐玲,冷燕燕,江军歌,吴仕龙,魏鹏,王建红. 新型静脉内心电图辅助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10):1132-1135.
  [4]卓亚娟,冯乐玲,冷燕燕,江军歌,潘云萍,吴仕龙,王建红.新型静脉内心电图引导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临床研究[D].护理与康复.2013,12(12):1115-111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复杂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行肝左右叶联合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诊治的复杂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肝叶与肝段切除治疗,研究组予以肝左右叶联合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石残余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结石残余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浮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25例为浮针治疗组,25例为传统针刺组,就两组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浮针治疗组在症状改善、VA、BA的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显著高于传统针刺组(P<0.05)。结论:浮针疗法及传统针刺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均有很好的疗效,但浮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疗法,更能改善患者头晕等症状。浮针治疗起效快,操作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正骨手法配合外固定器顶针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从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三踝骨折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正骨手法配合外固定器顶针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用手术内固定加上石膏外固定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评分和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81.2%。结论:采用外固定器对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对患者辅助以正骨手法进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106例上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给予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溴索注射液加地塞米松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5%,对照组为73.58%,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0.5kHz、1kHz、2kHz语频气导听阈值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调气利血方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并发高粘度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并发高粘度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感染控制、改善肺通气、氧疗、纠正心衰、扩张血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调气利血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血
期刊
摘要:自噬是真核生物进化中细胞内物质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一种生理过程,它是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之一。近年来随着自噬与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细胞自噬不仅能够抑制肝癌的发生,而且也能促进肝癌的生长,因此自噬的功能异常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方面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细胞自噬;肿瘤;肝癌  Abstract: Autophagy is a cellular material in eukaryot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应用中医传统方法对屈曲型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治疗的80例屈曲型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的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骨骼牵引方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选择中医传统方式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其中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68±1.31)天与(46.23±6.82)天,
期刊
摘要:目的:对降糖三黄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从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随机挑选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组3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降糖、降压、降脂等。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服用降糖三黄片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拜糖平,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中23例患者治疗效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 收集我科近3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80例。按患者接受的手术类型分为2组,DHS组40例和PFNA组40例,分别接受DHS术固定和PFNA术固定。对比(1)DHS组和PFNA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并发症。(2)DHS组和PFNA组手术疗效。结果:DHS组和PFNA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均行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观察组加用莫西沙星,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各指标情况明显优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