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古艺奇葩”豫东年画之美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lv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豫东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之鼻祖,其题材丰富,寓意吉祥。豫东年画用色考究,对比强烈且弥久不退;造型古拙粗犷、紧凑饱满;其构图师法传统,画面主次突出,布局巧妙,表现出匀实对称的美感。本文主要对豫东年画的题材、用色、造型以及构图之美进行研究,来挖掘豫东年画的美学理念。
  关键词:豫东年画 题材 色彩 造型与构图
  中图分类号:J218.3 文献标识码:A
  
   一 豫东年画
   豫东木版年画起于唐,兴于宋而盛于明清,现如今其主要分布在开封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豫东年画的代表是朱仙镇年画。豫东年画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所表现的题材和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信仰是一脉相承的。朱仙镇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的始祖,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等地年画都受其影响。
   豫东年画美点众多,主要体现在寓意、色彩、线条、造型以及构图等方面。其中寓意吉祥品种丰富;色彩艳丽,对比强烈;线条粗犷,粗细相间;形象夸张,头大身小;构图饱满,左右对称。这些,都是豫东年画有别于其它木版年画的特点。
   豫东年画的鲜明个性与它所依托的地域文化和形成背景是分不开的。明末清初,豫东年画作坊有四百多家,以生产武门神、文门神、神像图、和挂笺和彩纸为主,其鲜明的特色,深受人们喜爱。当时年画制作工艺主要是雕版水色套印,以六版套色居多,九版较少。色彩以暖色调为主调,众多人物面部色彩为白脸红眼皮,可谓装饰手法独特。印制过程中采用透明水色,叠版套印木纹微显于色彩中,由此突显了木板年画的艺术效果。清末至民国,由于中原大地多次遭受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导致年画作坊在豫东所剩无几。1949年新中国建立,许多美术家和年画艺人创作印制了一批歌颂祖国赞美和平的新时期年画作品,使年画出现了新的生机,广大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形象成为其创作素材。但在20世纪60年代,许多好的年画作品又被付之一炬,实在令人惋惜。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工作使豫东年画迎来了新的春天,目前,豫东年画的代表朱仙镇木版年画,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朱仙镇年画博物馆”也在朱仙镇挂牌。
   二 题材美——题材丰富,寓意吉祥
   作家冯骥才先生说:“中国农耕的文明跟大自然的节律有关系。过年的时候,更多的理想和愿望要进入人们的心灵里边,这种心理就体现在年文化里。中国年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把生活尽量理想化,使理想更多生活化,它反映到了年画里面。年画的文化信息量很大,有大量的吉祥图案;有各种各样的民间故事和传说;有大量的文化符号,这方面没有一种中国艺术可以和年画相比!”
   在生活中,豫东年画题材的表现常因人而异:婚后子女房门多贴天仙送子、连生贵子、三娘教子等;中年人士房门多贴加官进禄、步步生莲;老者房门多贴松鹤延年和寿星之类;少儿房门多贴五子登科、刘海戏金蟾等。豫东年画表现最为丰富的当属门神,门神中又以秦琼、尉迟敬德两位武将数量居多。在门神画中,二将的神态、相貌各有异同,如陆上鞭、马背鞭、回马鞭、抱鞭、立刀、披袍等,足有二十余种之多。除此之外,门神中尚有各种文臣武将。文者有五子登科、九莲灯、福禄寿等;武者多是剧目中的忠义之士和各类英雄豪杰。豫东年画题材丰富,寓意吉祥,常见的有以下种类。
   1 马上鞭。以秦琼、敬德为主要题材的门神画,风格式样有数十种之多。这类年画是豫东年画的顶级之作,也是大众最爱之品。画中秦琼持锏、敬德持鞭,手勒马缰,形象威风气势非凡。大年伊始,万千家户贴饰宅院大门以驱邪避灾保平安,祈求新年平安吉祥,美满幸福。
   2 “钟馗”是豫东年画的又一代表题材。据说此人能降魔伏妖,镇宅护院,故称“钟馗镇宅”。“钟馗镇宅”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代表了“邪不压正”的传统思想,深受百姓喜爱。
   3 五子登科:该吉祥图案,寓意了人们期望子弟们都能获取功名的心态。该图常贴在宅院的正堂房门上,反映出人们对生活前景的美好期盼。
   4 步步升莲:寓意人们的生活一步一个台阶,步步高升,画面中的人物构图饱满得当,造型优美,色彩和谐,石榴吉祥,寿桃多寿,意为福到财到吉庆到,步步高升进元宝。此图常贴饰于宅院侧房门上。
   5 天官赐福:每逢正月十五,天官下凡人间,核查人间之罪福,故称“天官赐福”。古时用来表示祈福消灾的吉言,是传统的中原文化的代表。
   6 连年有余:“余”与“鱼”谐音,所以鱼象征着富余。“连年有余”用来表示工作和生活和谐美满、幸福,也体现了中国“万事留余、知足常乐”的传统思想。
   7 大吉大利:画面中描绘了一只大鸡和一个童子,童子头顶金冠,项挂金锁,怀抱如意,意为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大吉大利。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常好的题材,如:增福财神、宝藏如来、燃灯道人、赵公明、吉祥如意、五牛喜归图、刘海戏金蟾、灶神、福禄寿、和气致祥、福禄寿三星、和合二仙等。现如今,不同版本和包装的年画纷纷面世。豫东大地哺育出的带着乡土气息,透着纯正民风的年画显露出勃勃生机。
   可以看出,豫东年画选题广泛,内容丰富,但无一不体现出平安喜庆、祥和美满、积极向上并且勇于追求自由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从这个角度上说,通过长期的历史积累,豫东年画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个性特征,对于我们当下的民族艺术探索和创新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三 色彩美——色彩考究,弥久不退
   豫东年画的配色原理追随国画随类赋彩的理论特征,既讲究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对比色应用,又注重调和,迎合了本民族的审美心理。其用色艺术主要有以下特色。
   1 三原色加上黑白色。豫东木板年画的色彩丰富对比强烈,总体可归纳为红、黄、蓝(青)、黑、白这五种颜色。这恰好和中国五行色相吻合,中国五行说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组成的。五行还表示方位(前、后、左、右、中)、季节(春、夏、秋、冬,中为季节转换时期)、音律(宫、商、角、征、羽)和色彩(红、黄、黑、白、青)。五行色彩是中国传统的吉祥色彩,被认为是完美、和谐、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综合体现,在民间广泛使用。由此体现出,豫东木版年画的配色艺术中,涵盖了我国传统的特有色彩观。也溶入了五行说的艺术原理。从色彩学原理来说,红色给人以热烈吉祥、快乐动感,常和人们节日的庆典联系在一起。红色在豫东木板年画中经常使用,人物的面部以及主体色都是以红色为主,风格很是明显,如年画中的赵公明、秦琼和敬德。槐黄在豫东木版年画中也是用的较多的主色,它是整张画幅中亮度最大、所占面积最多的色彩,象征温暖、祥和,常使人联想到生活的美满和谐。如年画中的燃灯道人和五子登科、加官进禄等品种均以黄色为主,非常直观地体现出了:“我为尊,诸鬼神退避”和金色的华贵、富丽。
   2 注重补色搭配,豫东年画鲜明的色彩对比是其最基本的用色风格。豫东木版年画中大胆使用红和绿、黄和紫这两对互补色,在众多年画中都形成鲜明的风格特色,如千手观音、日进斗金和保卫和平等。这些画作的色彩灵感均来自于人们对自然界中花草树木的感性认识。富有勃勃生气和时代之美,给人以丰收、美满的精神享受。豫东年画的用色特征就是对红、黄、青三原色的大面积使用,尤其是对红绿、黄紫等互补色的大量使用,是其有别于众多美术绘画作品的重要特色。在民间有一些关于配色口诀说法:“红配黄,明晃晃;软配硬,色易定;黄配紫,难看死”;“要想俏,一身孝”;“红忌紫,黄爱绿,绿喜红”;“祥迎紫气,瑞谒青莲”。而豫东年画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在年画中时常并驾齐驱。诸多互补色的搭配使用,形成了豫东年画别具一格的色彩基调,不仅没有难看之嫌。反而使人感到鲜活、明快、跳跃与亢奋,与民间新年的祥和快乐氛围相一致。
   3 豫东年画的色彩品相,不注重画面与实物的真实性,而注重感性的色彩效果。在对人物的外貌和内心刻画用色方面,则重点突出脸部色彩的刻画。例如,年画中的寿星、关公、天官等面部均为红色。另外,如步下鞭、赵公明、持令神等人物面部也均以红色为主。当人们看到这些红色,就会有鲜活和吉祥感。
   四 造型与构图美——造型灵动,构图饱满
   豫东年画的造型美主要体现在对人物的夸张、矛盾、虚拟寓意等艺术手法的应用。夸张手法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对人物面部采用戏剧的手法处理,造型夸张生动且富有稚趣,该夸张手法的使用,不仅是年画艺人执意的寻求,还是他们依据个人的审美观,把现实生活中的元素通过变形、装饰、规范化的处理手法,从而产生出形意具全的造型。民间有画诀:“画将无脖项,画女应削肩,佛容要秀丽,神像须伟壮”、“娃娃样,要肥胖,短胳臂短腿大脑壳,小鼻子大眼没有脖”。年画艺人们为了使画作生动传神,毅然把人物的比例缩到三个半头。而重点突出的是“浓眉大眼,形神兼备”,使整个画面中人物构图饱满丰实,体现了四方身架,浑厚凝重的力度。展现了民间艺人们在人物塑造中注重头部形象的审美取向。艺人们这特有的造型审美观,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升华,虽有悖正常比例,但画面中的造型式样带给人们的幽默、滑稽、搞笑的情感反应,恰当地体现了民间流传的所谓“有看头有讲头”的审美观点。
   在人物和图案纹理的选择上,借物寓意,把形态寓意的审美原理用得恰到好长。如年画《连年有余》中绘有童子抱鱼的形象。“鱼”与“余”谐音,所以鱼象征着富贵。这种创作手法展现了年画艺人思路宽广,无拘无束的创作理念。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心境愈是自由,愈能得到美的享受。”年画艺人对生活和自主观念坚定的信心,成就了他们与造型艺术相一致的思维理念和审美观。这些都在他们的创作中得以体现。
   豫东年画在构图方面较为注重。图案和人物,往往以“满”、“圆”作为构图法则,“满”代表完满、美满。“圆”代表团圆、圆满,与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相吻合。虽然画面构图较满,但还是有主次之分的,通常主要人物画得很大,而次要人物较小。在单个人物的塑造上头部,往往大于普通的比例,眼睛的刻画通常也较醒目。画面形象力求完善美观。这种优美的造型不仅是对头部的刻画,对四肢及躯干的塑造也力求尽善尽美。四肢和躯干突出粗壮有力,这样就能使画面的构图完美饱满,如:《步下鞭》和《持令神》,这两幅画作人物的头部均为“三分脸”,四肢及躯干粗壮有力,构图也很饱满,由此体现了广大民众追求完满的审美心态。再如,《和气致祥》中人物的造型采用的是圆形构图,体现圆满、团圆与和谐,这和画面的寓意相一致,无论是形和意都十分统一。所以,美的元素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它体现出一般事物在人们意识形态中的主观反应,这种主观意识形态在造型上的体现,从远古时的绘画、雕刻、铸造等纹样里都有所呈现。
   中华民族几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历代的艺人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人们很早的时侯就开始对艺术造型进行夸张、变形、寓意的探索,这在中国早期的青铜器、画像砖、壁画、饰物等的装饰图案和造型上都有所体现。这些艺术手法也影响着一代代豫东年画的艺人们,他们在创作中不断探求年画艺术的寓意性、夸张性和创新性。艺人通过对民俗风情的理解和体会,巧妙的构思题材,合理设色,运用丰富的造型语言和构图手法,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创造出大批具有中原特色的作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年画的认可,必将给豫东年画艺术带来更多的创新机遇和发展空间,使这朵中原古艺奇葩美艳久长。
  
   注: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期成果,项目批准号:112400440107。
  
   参考文献:
   [1] 中国民协、河南省民协编:《开封论艺》,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2] 冯骥才:《豫北古画乡发现记》,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3] 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朱仙镇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
   [4] 周旭:《中国民间美术概要》,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5] 张廷兴:《谐音民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 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7] 左汉中:《民间美术造型》(修订本),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曲红升,男,1971—,河南洛阳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工作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构图无论是对绘画,还是对电影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艺术要素,构图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了艺术作品的水准。本文结合张艺谋的电影作品,对绘画构图和电影构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使两者之间得到更好的借鉴和融合,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绘画构图 电影构图 联系和区别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绘画构图,是一个美术术语,是指画家在一个有限
期刊
摘要 本文主要从历时的角度考察领主句式“王冕死了父亲”以及相关句式“王冕亡父”,认为前者是后者类推的结果,而后者又和“亡”自身的意义发展有关,并认为领主句式的产生和动态助词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文中还论述了该领主句式的构式意义以及“领”作为话题的条件等,对前人的某些结论予以否定。  关键词:领主句 历时分析 构式意义 话题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新小说》和《译林》分别作为清末民初和改革开放两个时期的代表性期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为了展现特殊时期外国文学的微观生态,揭示出两者差异的根本原因,对两者在源语国选择、译介类型、译入文体和译介策略等方面所表露的文化选择意向和翻译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新小说》 《译林》 译介 模式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清末
期刊
摘要 歌剧《雷雨》基本再现了曹禺先生原著的思想性、文学性以及戏剧性,不仅如此,由于音乐这一艺术门类的特殊性,给原著又披上了一层华丽的外衣,给欣赏者提供了视听感觉上纵深的思维空间。  关键词:雷雨 歌剧 咏叹 角色  中图分类号:J822 文献标识码:A     《雷雨》是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成名作,在中国话剧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是中国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性著作。曹禺先生
期刊
摘要 发声训练是夯实歌唱技术的重要基础训练,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学唱步骤。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了进行发声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发声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发声训练 多种多样的练声方法 歌唱技术 中声区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学习声乐的人都知道,发声训练是贯穿歌唱学习各个阶段的基本训练方法,也是可切实有效提高歌唱技术的重要手段。很多演员每天都坚持练声,
期刊
摘要 音乐可以美化人的心灵,这是西方世界从古希腊开始就有的传统思想。但在整个中世纪,音乐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体而存在,它总是依附于神学和哲学,音乐教育也是如此。尽管实践性的音乐也在缓慢的发展,但它惟一的功用就是为宗教教义服务。启蒙运动之后,音乐教育作为教堂的专利开始发生动摇,进而开始成为普通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音乐教育虽然开始独立发展,但教学思想及方法还是比较传统的,没有一套针对普通学
期刊
摘要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语篇的形式,而意识形态决定语言的选择。本文旨在通过分类、及物性和连贯性三方面对布什的《告别演说》进行批评性分析,以揭示其语篇选择的文本形式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增强人们的“语言意识”,提高人们对语言运用的鉴赏和批评能力。  关键词:《告别演说》 语言 批评性分析 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一
期刊
摘要 中国画注重传神。“形”“神”问题始终是历代中国画家及理论家永恒的命题。这其中包括三种主流观点: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和以神写形。这三大观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起的作用及历史地位都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国画的精辟论断,都是中国画的造型传统和审美标准。一句话,都是形神论。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更是以形神论为创作准绳。  关键词:以形写神 传神 气韵生动 写意  中图分类号:J222 文
期刊
摘要 作为人类古老的思维方式,隐喻在人类的语言、思想和文化中占据及其重要的地位,不同类型的隐喻其功能也各不相同。作为美国当代画家,马克·坦西在其作品中利用隐喻的方式来探讨艺术问题,一直备受理论界的关注。本文试图从视觉文化语境的背景下以视觉隐喻作为切入点,来解读马克·坦西作品中所呈现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为读者找到与其作品沟通的路径。  关键词:视觉隐喻 图像 后现代  中图分类号:J
期刊
摘要 保罗·塞尚由于其卓越的绘画成就而被誉为“西方现代绘画之父”,大多数的西方现代绘画流派多少都受到了他的影响。他在绘画创作上有很多创新探索。本文对他的绘画及美学观点进行了探讨,这对于我们的绘画创作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绘画的真实 浮雕感 构成感 坚固性 知性  中图分类号:J203 文献标识码:A     保罗·塞尚(1839-1906)是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