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文切入点不同,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也截然不同。课文不同,切入点的选择也千变万化。但无论哪篇课文,我们都必须着眼于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激发与调动,着眼于文本的深度解读与开发,着眼于教学环节的铺垫与照应,着眼于教学总体目标的预设与达成。
关键词:课文;切入点;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6-095-1
近日听了两位教师的同课异构课。他们执教的是《始得西山宴游记》。
第一位老师按传统做法,从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切入,按部就班。即:介绍作者—交代背景—讲始前游—讲西山游—比较二游—结束全文。条理很清晰,但学生就是不买账,水波不惊,更谈不上有什么思维交锋与机智生成了。整堂课感觉很沉闷。
第二位老师选择了重点突破法切入。即:通读全文—直抓关键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回扣题目(文题中有“始”字)—讲西山游(再抓关键句:然后知西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着重探究作者与西山的契合点:特立)—比较二游(略讲始前游)—结束全文。课上得有波有澜,学生合作意识强,探究欲望强。师生不时还能碰撞出思维火花来。整堂课颇有生气。
以上两位老师,教学目标可以说是相同的,但由于课堂切入点的不同,教学环节的组合发生了变化,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也截然不同。通过比较,不难发现,第一位老师切入太程式化,缺少刺激性,不能一下子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而第二位老师的切入则是紧扣关键句,牵一句而动全篇,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探究的境地,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可以说,一堂课就如一篇构思新颖、详略得当、主旨鲜明的文章。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点切入得好,切入得巧,对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对重点难点的把握,对文本教学目标的达成,对专题和板块要求的落实,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与高效都牵系于这一点。因此,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因文、因人、因时而宜,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不断刺激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教学《江南的冬景》,有位老师先从文题切入,紧扣“江南”二字,抛出“找找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确切的地域范围?”一问。如此,学生从一开始就带着问题去读文本,兴味盎然。待找定江南范围后,又紧扣“冬景”直奔主要部分,抛出“郁达夫描写了几幅江南冬景图,试着命名。”对这个问题,学生争相发言,不断修正与完善,就在这不断地修正与完善中,学生深深体悟到了江南冬景的特征。最后又引导学生回看前文,抛出第三个问题:“前面这几小节并不是直接写江南的冬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让学生体会对比手法运用的作用。三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铺垫。细想为什么整堂课能如此顺利与高效,其实跟切入点选择的正确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
再如《西地平线上》,这是一篇较长的文章,如果切入点选择不当,整个课堂就有可能陷入冗长无味的课文分析之中,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就难以被充分地调动和激发,结果对文本的解读和感悟也可能只会停留在浅显的层面上。但如果选择好恰当的切入点,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位老师是这样切入的,“请通读全文,找出一个能提挈全篇的词语。”如此长的文章,只用一个词语来提挈,这绝对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问题一抛,立即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当师生最终确定“大美”这个词后,教师又顺势抓住三次落日情景的解读与分析,译释了大美的自然、人文、历史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从而顺势把文章的讲读推向了高潮,把师生对文本的理解推向了深入。这堂课教者上得轻松,学生学得容易,课堂效果显著,这一切都是缘于教者对课文切入点的正确把握。
我们还可以剑走偏锋,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当然这样的切入点选择就要求教者对文本有深度的解读和对课堂教学有高度的把握能力。比如《孔乙己》的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各类人物对孔乙己的“笑”,让学生从这些冷漠的嘲笑中深深地领悟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环境;《范进中举》的教学可把分析有关胡屠夫在范进中举前后“手”的描写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欣赏讽刺艺术,同时了解当时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以及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教学可从分析鲁达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入手,让学生领会人物性格描写的方法,从而读懂全文。
总之,课文不同,切入点的选择也千变万化。但无论哪篇课文,我们都必须着眼于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激发与调动,着眼于文本的深度解读与开发,着眼于教学环节的铺垫与照应,着眼于教学总体目标的预设与达成。唯如此,切入点的选择才是最恰当的,最有效的。
关键词:课文;切入点;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6-095-1
近日听了两位教师的同课异构课。他们执教的是《始得西山宴游记》。
第一位老师按传统做法,从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切入,按部就班。即:介绍作者—交代背景—讲始前游—讲西山游—比较二游—结束全文。条理很清晰,但学生就是不买账,水波不惊,更谈不上有什么思维交锋与机智生成了。整堂课感觉很沉闷。
第二位老师选择了重点突破法切入。即:通读全文—直抓关键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回扣题目(文题中有“始”字)—讲西山游(再抓关键句:然后知西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着重探究作者与西山的契合点:特立)—比较二游(略讲始前游)—结束全文。课上得有波有澜,学生合作意识强,探究欲望强。师生不时还能碰撞出思维火花来。整堂课颇有生气。
以上两位老师,教学目标可以说是相同的,但由于课堂切入点的不同,教学环节的组合发生了变化,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也截然不同。通过比较,不难发现,第一位老师切入太程式化,缺少刺激性,不能一下子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而第二位老师的切入则是紧扣关键句,牵一句而动全篇,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探究的境地,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可以说,一堂课就如一篇构思新颖、详略得当、主旨鲜明的文章。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点切入得好,切入得巧,对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对重点难点的把握,对文本教学目标的达成,对专题和板块要求的落实,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与高效都牵系于这一点。因此,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因文、因人、因时而宜,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不断刺激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教学《江南的冬景》,有位老师先从文题切入,紧扣“江南”二字,抛出“找找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确切的地域范围?”一问。如此,学生从一开始就带着问题去读文本,兴味盎然。待找定江南范围后,又紧扣“冬景”直奔主要部分,抛出“郁达夫描写了几幅江南冬景图,试着命名。”对这个问题,学生争相发言,不断修正与完善,就在这不断地修正与完善中,学生深深体悟到了江南冬景的特征。最后又引导学生回看前文,抛出第三个问题:“前面这几小节并不是直接写江南的冬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让学生体会对比手法运用的作用。三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铺垫。细想为什么整堂课能如此顺利与高效,其实跟切入点选择的正确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
再如《西地平线上》,这是一篇较长的文章,如果切入点选择不当,整个课堂就有可能陷入冗长无味的课文分析之中,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就难以被充分地调动和激发,结果对文本的解读和感悟也可能只会停留在浅显的层面上。但如果选择好恰当的切入点,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位老师是这样切入的,“请通读全文,找出一个能提挈全篇的词语。”如此长的文章,只用一个词语来提挈,这绝对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问题一抛,立即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当师生最终确定“大美”这个词后,教师又顺势抓住三次落日情景的解读与分析,译释了大美的自然、人文、历史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从而顺势把文章的讲读推向了高潮,把师生对文本的理解推向了深入。这堂课教者上得轻松,学生学得容易,课堂效果显著,这一切都是缘于教者对课文切入点的正确把握。
我们还可以剑走偏锋,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当然这样的切入点选择就要求教者对文本有深度的解读和对课堂教学有高度的把握能力。比如《孔乙己》的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各类人物对孔乙己的“笑”,让学生从这些冷漠的嘲笑中深深地领悟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环境;《范进中举》的教学可把分析有关胡屠夫在范进中举前后“手”的描写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欣赏讽刺艺术,同时了解当时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以及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教学可从分析鲁达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入手,让学生领会人物性格描写的方法,从而读懂全文。
总之,课文不同,切入点的选择也千变万化。但无论哪篇课文,我们都必须着眼于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激发与调动,着眼于文本的深度解读与开发,着眼于教学环节的铺垫与照应,着眼于教学总体目标的预设与达成。唯如此,切入点的选择才是最恰当的,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