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恋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1230_yuzt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又不见了。今年他常常闹“失踪”。
  他的老年手机扔在抽屉里。我们急得到处问有没有人看到他。到了晚间,他又回来了。问他,说是看以前的邻居去了。
  父亲85岁,患有脑梗塞。这是我们常常紧张,到处寻找他的原因。
  父亲一直想过以前的生活。可是我们已回不到过去。母亲去世一年半,老家拆迁了一年。我们渐渐习惯下来,可是父亲不习惯,他日渐萎缩的大脑对往昔岁月记得比我们所有人都清晰。
  “1958年秋天,我们全家搬上来。”父亲说。这是父亲生命中的第一次搬迁,那是他新婚后不久。接着到了冬天,他又背着铺盖卷投入到了让自己搬迁移民的“金牛山水库”的挖掘建设中。“你妈每天给我送饭。”那时的母亲只有18岁,刚嫁给父亲,窈窕的身姿有着新嫁娘的羞涩。母亲没有年轻时的照片,我没有见过她年轻时的样子。可是父亲一直记得:“皮肤白,头发很黑。”父亲是少白头,他爱着母亲的乌发。
  搬迁后的父亲自己动手,挖泥捣练,打泥拓坯,盖起了两间茅屋。“分家时,你奶奶只给了我们两只碗。我说,‘妈妈你总要再给只碗给我盛菜吧?’你奶奶就又给了我们一只碗。”就这样,父亲从他的父母那里继承了他的“财富”——三只粗瓷碗。守着三只碗的家当,父亲除了种田,还做过好多工作:打鱼、伐木,贩米、收鸡蛋,担到遥远的南京城去卖,赚一点微薄的差价补贴家用。很快,家里人口多起来,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出生,到我出生的时候,父亲已经42岁了。父亲的压力越来越大,干不完的农活和走不完的路,塑就了他硬朗的身板和粗大的手脚。“这老人家的手脚真大!”三月里,父亲住院时,有医生惊诧。我守着失去意识的父亲,倍感心酸。正是这粗大的手脚历经艰难,把我们六姐弟养大。
  父亲年迈了,可是粗大的脚步没有停下。儿女们各自工作,各自忙碌。父亲迈着已不灵活的大脚,去看早已拆成一片瓦砾地的老屋,去寻找在一个村住了几十年的老邻居。他对老屋的眷恋与不舍,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
  父亲用双手盖起的茅屋住了20年。终于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盖起了四间七架大瓦房。“是全村第一户七架梁的大瓦房!”这是父亲一生骄傲又自豪的事情。“好多人来看,连村干部都来。”年迈的父亲,大脑萎缩得厉害,可是对此记得异常清晰。“为买木材,我拖着板车连夜赶到北门去看。”父亲说的是曾经位于六合北门的木材市场。小时候听,还以为这个“北门”是在镇上,长大了才知道,原来这个北门离老家的村庄足有50里路,一来一回100里。父亲拖着一板车的木头,用了一天的时间。汗水淹湿了他花白的头发,顺着法令纹流淌,深秋的天气,父亲周身蒸腾着热气。
  时光飞逝,父亲脸上的皱纹不断叠加,粗大的脚步不断向前。1998年,改革开放20年。父亲决心拆掉那栋引以为傲的大瓦房,改建两层小楼。这一年,父亲已经65岁,头发几乎全白。这一年我已长大成人,在外工作。“到处借遍了,还缺1000块钱买钢筋。”当年的窘迫,父亲记得很清楚。巧的是,我年底带回了1300块年终奖交给父亲,解了他的燃眉之急。父亲自此认为我是家里的福星。1999年春天,父亲盖起了村里的第一幢二层楼房。之后,村里相继盖起了楼房,直到家家户户都成了独立的小樓。
  2000年,侄女出生。原以为父亲和母亲可以停下脚步歇一歇,享受天伦之乐。两个人却总也停不下来。油菜、小麦、水稻、杂粮,田地里该有的一样不少。没有了儿女的帮衬,两个70多岁的老人,互相扶持着劳作。到2010年,家里的责任田都流转了出去。少了田里的劳作,母亲又养了鸡鸭,在院里开了菜园。父亲的大脚依旧奔走不息。除了挖些野菜回家喂鸡鸭,还关注着地里庄稼的长势,估猜着一年的收成。
  父亲没有什么业余爱好。年轻时会打些麻将,被母亲多次阻挠后不再打。爱听评书,小时候给我们讲的故事大多源于此。年迈后,喜欢看电视,看他熟悉的评书故事。父亲不识字,但这并不影响他听着熟悉的角色姓名,在脑中按评书习惯组织着剧情。每天早中晚的新闻必看,家里的电视机只在CCTV1和4之间切换。常常念叨自己赶上了好时代,不用吃苦也有好日子过。念叨国家政策好,给自己发养老金,还有保险。虽然,那在我们看来是很少的一笔钱。但父亲说人要有良心,要晓得感恩。父亲幼年时经历过战乱。“顶着铁锅出去挖野菜回来当饭吃,子弹不断地从头顶飞过去。”正是基于这些苦难的记忆,他更加珍惜和平。
  2016年末,母亲意外去世,对父亲造成了毁灭性地打击,他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在多次住院、病危后,父亲一辈子雷厉风行、昂首阔步的大脚终于慢了下来。
  2018年4月起,需要轮椅代步。停下脚步的父亲,衰老地靠在轮椅上,无言地停在街角。世界与他,都成了旁观者。曾经粗砺的大手,曾经日行百里的坚硬大脚,变得柔软无力。曾经彻夜打场呼喝的洪亮嗓音变得模糊喑哑。曾经围绕膝头听他讲故事的孩子们已不再需要他……时间无情,世界离他远去了。
  父亲的眼里充满哀伤。
  然而他依旧眷恋着已成瓦砾的老屋,早已流转的土地。在他多次含混不清的表达后,我们将他送往乡下二姐家里,父亲看着门前的池塘、后园的菜地、枝头沉甸甸黄灿灿的杏子,父亲露出微笑,无人搀扶便离开了轮椅,清清楚楚地发出感叹:“还是这块好!”我终于明白,父亲眷恋着土地,犹如一棵树眷恋着四季。父亲的一生就是一棵树,一棵需要将根深植入乡野沃土的树。曾经,他以土地为源泉,用全部的生命所得滋养了我们;如今,就算不能也无需再给我们营养,也要以树冠为我们遮风挡雨,直至枯萎。
其他文献
江浦以林散之的名气来创建求雨山文化创意产业园,这是情理之中的事,而位于江浦城南一條倚河打造的街道被命名为“林公堤”,这恐怕连林公本人也未曾想到。  林公堤是一条现代的民国风情街,也是我每晚散步的必经之地。漫步在黄昏下的林公堤,会觉得舒缓轻柔的音乐像是从花间草丛里流淌出来的,格外养神。眼睛一样的地灯,卫兵似的路灯、壁灯简直就是一朵朵暗香浮动的玉兰花苞,装饰灯藏在花墙间闪着幽光犹如盛放的蓝色妖姬,多维
期刊
初访桦墅  记不得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中国乡村生活方式是世界最美的风景线。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所描写的乡村风景,是世代读书人的心灵家园。尽管时光流逝千年,这种恋乡情怀却一直潜藏在人们的心底。古朴的村落、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淳朴的乡俗……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俨然是如今忙碌喧嚣的现代都市中人们对安宁平和生活的向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全家托父亲之福作为随军家属从苏北乡村迁居南京。对此,全村人无不充满艳羡。  当年举家搬迁的情景,至今我仍记忆犹新:在左邻右舍的帮助下打点好行李,父母一步三回头。打量着我们的老屋和土墙围成的小院,他们脸上依依不舍的神情,是一种幸福的伤感。  “我们就要去南京了,那里将会有我们的新家。”我和两个妹妹高兴地欢呼雀跃,兴奋地叽叽喳喳。  对南京之行的美好憧憬,完全冲淡我离别故土的伤感
期刊
一位初中女同学在朋友圈里发感慨:有时看着自己的孩子,会有一刹那的恍惚:他是我的孩子吗?怎么觉得我自己还是个孩子呢?这种时候,我的记忆闸门就会被触动,一些以为已经远去了的记忆突然扑面而至。  在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小城的天空湛蓝迷人。午饭后同学们飞快地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男生们在走廊里疯打疯闹、朝路过的陌生女生吹口哨;女生三个一群、两个一党散布在校园的小树林、假山后說私房话,觉得彼此会是一辈子的朋
期刊
我有喜欢睡懒觉的坏毛病,如没人叫、没人吵,能一觉睡到太阳高照。  我的觉是被梁婆婆吵醒的。梁婆婆每天七点半准时到我家。来了之后,就开始扫地、拖地、抹桌子。她一边干活,一边和我老婆说起农村的事和她曾在别人家干活时遇到的新鲜事。被吵醒的我仍不想立刻起床,躺在床上饶有兴趣地听她有说有笑。起床后,到了客厅,她大声地和我打招呼:“汤老板,早!”  梁婆婆是通过中介来我家帮忙的。没干几天,她就不止一次地说要走
期刊
记叙位于浦口的书法圣地求雨山四时美景印象,映射于心,冬去春来,充满希望,一片美好:步入求雨山,嗅见浅浅墨香,萦绕衣袂,印染周身。  是夏。午后半山,山径微微渐斜,日光炽白。缓步而上,脚畔的兰草中幽幽地夹杂三两株淡紫色桔梗花,花意盎然,修长娉婷,宛若婀娜女子。竹影摇曳,煞白的日光被大片参天的茂竹遮蔽,竹林清冷暑热不存,竹间水汽白雾氤氲似有似无。转过一团茂密的竹叶,林间空旷处几棵乔木,那是深山含笑,白
期刊
陌上花渡景区位于栖霞的八卦洲,是一个集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去处。整个园区划分出六大板块,分别是陌上广场、绿野江南、四季年华、大阡世界、八卦水城和罗曼花海,每个板块各具特色又相互呼应。  这里为什么命名为“陌上花渡”呢?陌上,就是阡陌,提起田连阡陌,便不由得想起了这惬意自在的田园乡村。而这花代表的是美丽和浪漫。渡,是临水的地方。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这里是美丽田园里浪漫渡口。这里是漫度的时光,这
期刊
去年春,同事小裘在一次采访中,听闻六合北部的马头山惊现明朝摩崖石刻,到现场采访后回来写了一篇报道,被多家媒体转载,一时引起轰动。于是便在心里盘算着前往一探究竟。  南京春短,未及相约已至暑夏,考虑到天气炎热,而且山中草木繁盛,虫蛇出没其间,不宜游历,只好作罢。转眼秋凉,再次念起观望石刻之事,小裘想:不急,反正石刻已存在五六百年了,一时也不会损坏,不妨再等些时日,待漫山遍野的野菊盛开了再去不迟,那时
期刊
朱婧的新作《那般良夜》最终以一个细节彻底打动了我——“我从小到大的照片,除了清晰的正面照,照相簿里有很多的背影,是我和父亲的背影,在我不同的年纪,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背景,母亲拍下了那么多我和父亲的背影,我在他怀抱,我在他的肩头,我被他牵在手里,那些取景就是她专注跟随我们的视线。可是,母亲并不在照片里,没有人为母亲取景,即使我可以想象画面之外的她多么青春动人,也似乎未有存在。”这显然不是特例,当我
期刊
借一池江南烟雨  润湿多情的古巷  摇一把金陵折扇  将千古风流收藏  南朝石刻见证岁月的沧桑  彩虹明镜又见碧波荡漾  崛起的西岗,美丽的靖安  智慧新区蒸蒸日上  啊! 上善栖霞,无比荣光  秋枫禅韵是你华美的乐章  听一曲晨钟暮鼓  卷起思乡的行囊  读一本三论古经  品味佛家的参禅  永济江流诉说着一苇渡江  燕矶夕照与涨沙绿野相互守望  腾飞的骏马,奋进的龙潭,  人才集聚共谋发展  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