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马头山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bornfd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春,同事小裘在一次采访中,听闻六合北部的马头山惊现明朝摩崖石刻,到现场采访后回来写了一篇报道,被多家媒体转载,一时引起轰动。于是便在心里盘算着前往一探究竟。
  南京春短,未及相约已至暑夏,考虑到天气炎热,而且山中草木繁盛,虫蛇出没其间,不宜游历,只好作罢。转眼秋凉,再次念起观望石刻之事,小裘想:不急,反正石刻已存在五六百年了,一时也不会损坏,不妨再等些时日,待漫山遍野的野菊盛开了再去不迟,那时不仅可以欣赏到秋光山色,又可以造访人文古迹,岂不是好?
  国庆长假过后,便开始对路边的花花草草多了些关注。终于进入“霜降”,小裘告诉我,马头山上的野菊开得正好,而通过查看天气预报,周末是个难得的好天。于是与几位文友相约,起了个大早,驾车直奔马头山。
  马头山因形而得名,其实海拔并不高,但盛产石材。古时那一带就是采石场所在地,官家修桥筑路,建房垒院,百姓的石磙石磨,牛槽猪圈等,大凡用石材料应多取自于此。现如今,這儿已被当地的一位老板承包,建起了农业生态园,山上亦修建起水泥道路,蜿蜒盘旋,环绕而上,使登山不再艰难。
  果然是个好天气。蓝天白云映衬着满山的红叶花黄,望眼远眺,对面的山坡上层林尽染,几头黑色的牛儿在草地上啃着秋天。沿道徐步缓行,入眼的都是油画,扑鼻的皆是花香。枯草中,不时有硕大的南瓜露出头来,一副憨傻的样子,或在转头之际,一棵山枣树倏然出现在你近旁。枝叶间,一颗颗小枣透着紫红,在轻风中随着叶片摇动,令人欢喜。孩子们在山道上自由自在地撒着欢儿,景与人自然和谐,相映成趣,为整幅山水画增添了动态之笔。
  每日案牍劳形,常被生活的种种琐碎所累,置身于山间,亲近于自然,很容易卸下心灵的重负,回归生命的本真。纵然这里没有摩崖石刻,仅来此处秋游一番,已足以令人沉醉。
  石刻在我们停留的下方。从周围的环境来看,如果不是开发修建了水泥路,这一带应该是人迹罕至的,它们安静地在前方的悬崖上经历了数百年的风尘。我们沿着稍缓的一条小径,施放绳索,费了好一番周折才来到崖下。只见崖壁如刀劈般平直,面积约有投影屏大小,石刻字迹清晰可见。字体并不见奇,像某人随手挥就:“南无阿弥陀佛,大明国应天府六合县宣德七年四月初三日,起手开石砌冶浦桥,正统十四年十二月图(模糊)成。”
  文字大略纪录了明朝时期,民工在此开山取石,建六合县东门的冶浦桥之事。从宣德七年四月(1432年4月)起,至正统十四年十二月(1449年12月),历时十七年零八个月,距今已有五百六十九年了。遥想当年,这一带应该是人马喧嚣,一番火热忙碌的场景吧?这石刻显然又不是官方所为,那么又是谁在这崖壁之上,将这段岁月用文字刻入了历史呢?
  明宣德和正统年间,朝野混乱,边境连年战火,仅正统年间麓川一役,正统四年用兵,十四年结束,历时十年。据此石刻推想,采石结束也恰逢战火熄灭之时。可想而知,采石工人每日所经历的是什么样的光景。国家打仗用兵,耗费着人力和银两,百姓生活的不堪就不难想象了。
  手扶石刻文字,我感受了一种温度。那一定是石刻之人的体温。他当年应该四十岁出头吧?因为年长的做不了,年轻的也没有这个情怀。如果他二十岁出头就开始进山采石,那么到采石结束,正好四十岁开外,正值壮年。蓦然回首,他才发现,自己的青春都融入到这山间采石场了。近十八年的光阴,风吹日晒,酷暑严寒,忍受着饥渴和劳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手錾肩扛,只为了苟且地生存,看不到前景和希望。
  终于,战火熄灭了。
  终于,采石结束了。
  他感慨,他悲欣。在收工之际,他捡起在自己手中握了十几年的錾刀,站在已破损严重的一副脚手架上,“叮叮当当”刻下了这段文字,碎石的粉末随风扑满了他的脸颊,但他一点儿也不在乎,比起十八年来的艰辛,为自己刻几个字又算得了什么呢?有文友推测他曾是位佛教信徒,理由就是石刻上方首先横刻的是:“南无阿弥陀佛”,下面才是由右至左竖排的内容。而我认为,那或许是石刻之人的一声感叹而已。
  忽然感觉自己内心掠过一阵悲凉,隐隐的,像在林梢吹过的一缕秋风。尽管这些故事都来自于我的推断和想象,但无论如何我都难以将其描述成精彩的篇章,正如石刻之人当年的生活本身。我也难以想象他在采石之后从事何业为生,是否娶妻生子,日子是否饱满,但他显然又是位热爱生活之人,不愿苟且之人。他的这个举动,无疑铸就了自己人生的巅峰,毕竟,他没有像众多的同时代人一道,悄声消失在岁月的风尘里。
  至少,时隔数百年之久,我们还能在马头山邂逅。
其他文献
小区附近新开了一家“老百姓大食堂”,从选址到装修,从广告宣传到正式营业,前后用時仅两个月,其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足见中国建造与中国制造的厉害。  走进食堂,有一整面墙壁,饰以丙烯彩绘,大意是讲文明就餐,推进光盘行动。画风朴实,内容实在。再看店堂布局、菜肴制作,商家的用心谋划可见一斑。点餐者入门,先取托盘,排队沿着摆满餐碟的橱窗口依次前进。橱窗内不锈钢托盘里大荤、小荤、素菜、汤羹、糕点,按照价格高低
期刊
“儿子,开车时有人打你手机,你怎么办?”回到老家,还未落座,父亲就关切地问。  我一怔,心想:那还不简单!使用蓝牙呗!  我还未说话,父亲拿着“华为”手机,指着屏幕上的“百度”:“你看,蓝牙,不仅功能齐全,设备先进,而且开车时可以直接戴耳套接,可以不拿手机,这样行车更安全,不容易出车祸。”  看着父亲郑重其事的模样,我忍俊不禁:“老爸,您放心吧。我早就使用了。”  “那就好,你妈叫我一定要提醒你。
期刊
公元前333年,战国时代的楚国于石头山筑金陵邑,从而开创了南京城区设置行政管理机构的先河。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改应天为南京,南京之名便始于此。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从此名号不改,也结束了历史上南京先后出现过的70多个各具特色的名号。  北有北京,南有南京,伟大的先人为我们这座城市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文化符号。作为南京人,我们常常留恋于长江大桥的磅礴气势之中
期刊
江浦以林散之的名气来创建求雨山文化创意产业园,这是情理之中的事,而位于江浦城南一條倚河打造的街道被命名为“林公堤”,这恐怕连林公本人也未曾想到。  林公堤是一条现代的民国风情街,也是我每晚散步的必经之地。漫步在黄昏下的林公堤,会觉得舒缓轻柔的音乐像是从花间草丛里流淌出来的,格外养神。眼睛一样的地灯,卫兵似的路灯、壁灯简直就是一朵朵暗香浮动的玉兰花苞,装饰灯藏在花墙间闪着幽光犹如盛放的蓝色妖姬,多维
期刊
初访桦墅  记不得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中国乡村生活方式是世界最美的风景线。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所描写的乡村风景,是世代读书人的心灵家园。尽管时光流逝千年,这种恋乡情怀却一直潜藏在人们的心底。古朴的村落、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淳朴的乡俗……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俨然是如今忙碌喧嚣的现代都市中人们对安宁平和生活的向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全家托父亲之福作为随军家属从苏北乡村迁居南京。对此,全村人无不充满艳羡。  当年举家搬迁的情景,至今我仍记忆犹新:在左邻右舍的帮助下打点好行李,父母一步三回头。打量着我们的老屋和土墙围成的小院,他们脸上依依不舍的神情,是一种幸福的伤感。  “我们就要去南京了,那里将会有我们的新家。”我和两个妹妹高兴地欢呼雀跃,兴奋地叽叽喳喳。  对南京之行的美好憧憬,完全冲淡我离别故土的伤感
期刊
一位初中女同学在朋友圈里发感慨:有时看着自己的孩子,会有一刹那的恍惚:他是我的孩子吗?怎么觉得我自己还是个孩子呢?这种时候,我的记忆闸门就会被触动,一些以为已经远去了的记忆突然扑面而至。  在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小城的天空湛蓝迷人。午饭后同学们飞快地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男生们在走廊里疯打疯闹、朝路过的陌生女生吹口哨;女生三个一群、两个一党散布在校园的小树林、假山后說私房话,觉得彼此会是一辈子的朋
期刊
我有喜欢睡懒觉的坏毛病,如没人叫、没人吵,能一觉睡到太阳高照。  我的觉是被梁婆婆吵醒的。梁婆婆每天七点半准时到我家。来了之后,就开始扫地、拖地、抹桌子。她一边干活,一边和我老婆说起农村的事和她曾在别人家干活时遇到的新鲜事。被吵醒的我仍不想立刻起床,躺在床上饶有兴趣地听她有说有笑。起床后,到了客厅,她大声地和我打招呼:“汤老板,早!”  梁婆婆是通过中介来我家帮忙的。没干几天,她就不止一次地说要走
期刊
记叙位于浦口的书法圣地求雨山四时美景印象,映射于心,冬去春来,充满希望,一片美好:步入求雨山,嗅见浅浅墨香,萦绕衣袂,印染周身。  是夏。午后半山,山径微微渐斜,日光炽白。缓步而上,脚畔的兰草中幽幽地夹杂三两株淡紫色桔梗花,花意盎然,修长娉婷,宛若婀娜女子。竹影摇曳,煞白的日光被大片参天的茂竹遮蔽,竹林清冷暑热不存,竹间水汽白雾氤氲似有似无。转过一团茂密的竹叶,林间空旷处几棵乔木,那是深山含笑,白
期刊
陌上花渡景区位于栖霞的八卦洲,是一个集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去处。整个园区划分出六大板块,分别是陌上广场、绿野江南、四季年华、大阡世界、八卦水城和罗曼花海,每个板块各具特色又相互呼应。  这里为什么命名为“陌上花渡”呢?陌上,就是阡陌,提起田连阡陌,便不由得想起了这惬意自在的田园乡村。而这花代表的是美丽和浪漫。渡,是临水的地方。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这里是美丽田园里浪漫渡口。这里是漫度的时光,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