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几个环节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hzjhzjh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课堂提问实际上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由已知到未知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它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即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设计问题
  设计问题是课堂提问的起始环节。设问是保证教师提问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提问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问题质量低劣,不但不能起积极作用,反而会影响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此,教师应精心设问,力求设计高质量的问题。设问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设计问题的目的要明确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紧紧围绕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来进行,要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相应的“问题”,要克服提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设计问题的内容要正确
  设计的问题在内容上要正确,这就需要抓住教材的主线和教材的重难点。教师必须在全面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对于每一单元、每一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思考,然后依据相应内容设计问题。
  (三)设计问题的难易要适度
  适度就是指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出发,既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因此,教学中面对不同基础的班级和学生,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设计难易不同的问题。比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这一章时,我们知道“知一求二,已知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可求三角形另外两角”的问题,经常要进行分类讨论,但学生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对此我设置了如下的问题:1.顶角为50度时,它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多少?2.底角为50度时,它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多少?3.有一个内角为50度时,它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多少?4.从前面几个问题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度数为n,它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多少?
  (四)问题的类型应多样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是多类型的。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结合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教学对象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
  二、提出问题
  问题设计好了,还有待于教师课堂上的巧问,这里的“巧”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善于选择发问的时机
  所谓善于选择发问的时机,就是指教师的发问要发在当问之处、当问之时和当问之人。1.在学生有疑之处发问。教师应该在学生有疑惑之处发问以唤起他们的思考。2.面向全体学生发问。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发问,使学生人人动脑。怎样才能体现面向全体呢?一是发问后,给全体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不要提出问题后,立即让学生回答;二是不要提问后立即点名,使学生毫无思想准备,造成紧张情绪,影响解答效果;三是针对问题的性质和难易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予解答。
  (二)讲究发问的方式
  发问的方式对课堂提问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不断改变提问的角度,问题应提得新颖,能发人深思。发问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分解式。教学中可以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进行发问,以缓解难度。这样,学生就能较顺利地回答。比如对什么是菱形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小方面去理解:一要知道它是四边形,二要知道它是平行四边形,三要知道它的判定定理如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等。
  2.趣味式。学生对新鲜事物都具有敏感性和好奇心,教师针对这一特点,通过一些新奇的、学生乐于思考的问题,促使他们积极思维,使他们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设置的这些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还有直观式、反诘式、换位式等方式。
  三、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是课堂提问的中心环节,它直接影响课堂问题的质量和效果。
  (一)培养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有了问题,不能被动地等待他人把结论告诉自己,而应自己主动地去探明。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遇到问题,自己先认真思考、分析解决。
  (二)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
  导思维方向是否明确,直接影响着思维活动的效果。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的制约,在思维过程中往往会偏离方向,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教给学生思维方法
  思维的方法影响着思维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不应该只是“授之以鱼”,而应“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如前后联系法、比较对照法、由表及里法、假设推理法等。
  (四)训练分析问题的技能
  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并在实践中使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活动方式。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是在实践中通过训练而形成、发展的。学生是否掌握了分析问题的技能,影响着问题的分析能否顺利实现。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自己分析问题的技能。
  四、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一种反馈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便于因材施教。口头表达能力可以帮助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存在着“答非所问”“问答不得要领”等。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问答呢?
  (一)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1.明确问题的类型和要求。课堂提问有多种类型,每一提问,对回答的内容均有特点的要求。回答问题时,应专注听问题,理解题意,明确问题的类型和要求。如对“是什么”类型的问题,在解释概念时,应言简意赅,清楚明白。对“为什么”类型的问题,在进行观点的分析、解释和论证时,应做到准确、严密、有逻辑性。2.明确回答的要求和顺序。在回答问题时,要通过审题,明确问题的意图,从而把握回答的重点和顺序。
  (二)认真思考,想好再说
  学生在回答之前,应认真听,仔细想,做好准备。这个准备过程主要指回答内容的选择和回答顺序的确定过程。对内容要想全、想细,要选择能说明问题的观点和材料,按材料的主次、轻重排好队有条理地回答问题。
  (三)简明扼要,具体完整
  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要开门见山,不绕弯子;要抓住中心,具体完整,并坚持把话说完。
其他文献
新课程理念决定了课本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课本是生长的、开放的。新的教育形势下,九年级英语教学需要更加大胆地机动地、创造性地使用课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握好课程结构,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中考总复习分为三轮:一是熟悉课本,夯实基础;二是分版块复习,整合知识体系;三是题型训练,提升答题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听说和书面表达的专项训练,这就要求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而每
今年是东莞市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关键的一年,报告听了很多,“高效课堂展示课”也听了很多,回头又“照猫画虎”试着上了几节课。但镇办中学如何打造自己的高效课堂,是照搬成功的经验,还是摸着石头过河,作为一名在镇级中学教了二十多年的数学教师,也有了如下的思考。  一、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镇办中学应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我认为,那些成功的模式不能照搬,也不能流于形式,听几次报告,听几节示范课,上几节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往往只强调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的结构式教学,即只把英语作为语言知识来传授,而忽视语言的交际功能,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急功近利,在课堂上只局限于传授给学生单纯应付中考的“应试对策”,使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仅仅停留于繁琐、复杂的语法知识,大量枯燥乏味的词汇和不同于汉语的语音、语调,其结果是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到头来仍将语言知识束之高阁——既不会听,更不会说
21世纪将是创新的世纪,学校教育肩负了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能否培养出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品德、完善的人格,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充分发展的一代新人,关键取决于学校教育。因此,学校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摆在突出地位。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鼓励学生创新  教师只作引导,引导学生去
初中数学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可以从各个学科的联系中看到问题,加强思考和训练以及对创新思维的培养。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途径。由于初中数学专职教师队伍素质的差异性、课程设置等客观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本文就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一、运用新的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下要求教师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造一个人
2011版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而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学关系的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应用的普遍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这三个特性使学生对数学的印象单调、枯燥、乏味,难以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
数学是所有科学理论成立的基础,是一门应用极其广泛的学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数学教育同样也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更是给学生带来一种美学感受——理性思维之美。数学教育的主要阵地在课堂,通过教学思想的渗透并且加以引导,让学生理解知识。因此,科学教学地展开,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高效课堂既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可以使数学教学更具有趣味性。  一、提高数
“讨论”是初中新课程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但实际教学中是否能够很好地发挥它的作用,这取决于教师们在教学中是否正确运用讨论这种方式。现代教学中,教师已经逐渐从传统教学体系中的主导者演变为引导者,课堂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及主动思考能力,因此“讨论”这种教学方式越来越被推崇。然而如何很好地运用这种教学方式,仍然需要深入探讨。  一、讨论内容的选择  1.讨论
对于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来说,在上数学课时都有自己的经验和办法。但是,怎样上好每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成绩,是我们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教学实践的初中数学教师,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备好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  1.精心备教材。我们要理解每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
数学课堂是生动而丰富的,然而,课堂中有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事先没有预料的“意外事故”。如学生的回答或发问出乎教师的意料,学生的行为令教师尴尬等。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善待这些“节外生枝”,不容意外在眼前溜走。让这些意外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让课堂涌动生命之花。  一、捕捉“不期而遇”的资源,课堂因“意外”而精彩  课堂变化万千,课堂上随时都可能发生事先没有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