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是人生学习的最初级阶段,小学学习对于个人日后知识体系的形成以及良好知识观的培养具有重要的起点作用。因而,小学生应该在学校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同时要进行必备的思维能力培养,即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首先探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尔后探讨了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提升;小学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也是知识经济受到力捧的世纪,当今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合格的人才不仅仅要求具备扎实的知识体系,也要求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小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他们的教育质量优劣历来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因而,对他们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关系到他们日后的身心发展,也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科技文化知识能力的提高。在学校开设的小学科目中,数学是最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学科,素有“思维的体操”之美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然而,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很多老师在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不够,这些都亟待改善,现详述之。
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现实及存在问题
(一) 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讲,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观念落后的问题,很多老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侧重于对学生“填鸭式”的教学,一张嘴和一支粉笔成为他们讲授数学知识的工具,很多情况下根本就没有指导学生去思考,学生要么是死记硬背老师教授的概念和定理,要么是根据已知的理论知识推导出结果,然后再将结果背诵,这种学习方法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无从谈起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二) 对于很多学生来讲,尤其是很多女学生,数学是一门知识体系极其庞大且繁琐的课程,学习的知识内容包括算术、几何、应用题等等方面,刚开始接触时,由于小学生特有的对事物敏感的新鲜感原因,他们也许是热情高涨,老师上课也能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但是随着教学的深入进行,某些学生会日渐失去新鲜感,特别是各种计算推理对于习惯运用形象思维的女学生来言,数学的学习是一件极其痛苦和枯燥乏味的事情,上课的时候她们难以提起兴趣来认真听讲,不能跟着老师的思维前进,下课后也不能顺利完成家庭作业,或者不会做或者是不愿意做,这些情况的发生都直接导致她们学习成绩的退步。
二. 提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小学数学老师承担着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力的任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部分,思维能力增强了,智力自然也就提高了。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只注重传授基本概念和知识的填鸭式教学,要紧扣时代变化,结合大纲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启发学生自我思考,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一) 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启发思维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是孔子提出的,虽历经千年却历久弥新,因而,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课堂上,老师要注意这一教学思想的使用。小学的数学老师要注重挖掘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点,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是不一样的,而且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对于那些学习比较吃力、接受新知识比较慢的学生要富有爱心,耐心解答他们在学习数学中遇到的问题,有时候还要主动启发他们的思维去思考数学问题。比如在学到“商不变的规律”时,可以先给学生提供一组商都为5的计算题,让学生去计算,他们必然会感到很奇怪,产生要求老师答疑的欲望,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再写出另一组商都为10计算要求学生计算,然后让学生去发现其中的规律。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们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个性,发表对于问题的不同看法,鼓励他们相互讨论,且要多鼓励少打击。
(二)加强教学的操作性,让学生自己动手
现代教育心理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认为要充分发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为单凭学生去靠脑子记忆书本上的知识效果是很小的,学生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容易忘记;记住的,也容易忘记;但是自己动手干过的,却是不容易忘记的,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思考数学问题。比如,在学习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圆锥等几何图形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裁剪并组合各种图形,比如在讲述正方形的折叠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将一张长方形的硬纸均分成18个小正方形,然后均等地剪成3份,每一份有6个小正方形,让学生讲每一份折叠成3个有盖的正方体盒子,通过这样的动手活动,学生既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又启发了学生主动思考,锻炼空间想象能力。
(三)创设开放性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首先,要注重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由于知识体系不够完整,接触到的知识范围有限,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尤其缺乏专业的数学语言来表达数学现象,因而,小学数学老师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小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要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去表达数学叙述模式,比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等等,另外,要加强语言的发散性,让学生知道不同形式的语言可以表达一样的数学意思,引导学生对课本上的公理定义变化说法,比如表达除法关系时候,可以说一个数除另一个数,也可以说另一个数除以一个数,通过这种方法来锻炼学生分析、推理和表达的能力。
其次,小学数学老师要擅长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去思考和解答问题。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思维严密性的同时具有思维的灵活性,往往一个数学题目的解答方法不囿于一种,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所学知识,对同一个问题进行不同的解答,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当众表扬那些解答方法多的学生,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通过快速计算,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敏度
小学生由于本身知识储备范围有限和知识水平不高,思维具有不敏捷不严密的特点,在计算简单的数学题目的时候,往往会出现错误。为此,数学老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抢答、心算、限时计算、限量计算等来提高学生计算算术题的速度和准确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维灵敏度的目的。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数学老师的努力,可以通过以上方式培养之。
参考文献:
[1]朱宏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学科建设,2011-09:168
[2]高永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2013-01,:4.
[3]陈艳萍.小学数学教学应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J].内江科技,2006-01:59
关键词:提升;小学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也是知识经济受到力捧的世纪,当今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合格的人才不仅仅要求具备扎实的知识体系,也要求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小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他们的教育质量优劣历来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因而,对他们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关系到他们日后的身心发展,也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科技文化知识能力的提高。在学校开设的小学科目中,数学是最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学科,素有“思维的体操”之美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然而,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很多老师在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不够,这些都亟待改善,现详述之。
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现实及存在问题
(一) 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讲,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观念落后的问题,很多老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侧重于对学生“填鸭式”的教学,一张嘴和一支粉笔成为他们讲授数学知识的工具,很多情况下根本就没有指导学生去思考,学生要么是死记硬背老师教授的概念和定理,要么是根据已知的理论知识推导出结果,然后再将结果背诵,这种学习方法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无从谈起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二) 对于很多学生来讲,尤其是很多女学生,数学是一门知识体系极其庞大且繁琐的课程,学习的知识内容包括算术、几何、应用题等等方面,刚开始接触时,由于小学生特有的对事物敏感的新鲜感原因,他们也许是热情高涨,老师上课也能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但是随着教学的深入进行,某些学生会日渐失去新鲜感,特别是各种计算推理对于习惯运用形象思维的女学生来言,数学的学习是一件极其痛苦和枯燥乏味的事情,上课的时候她们难以提起兴趣来认真听讲,不能跟着老师的思维前进,下课后也不能顺利完成家庭作业,或者不会做或者是不愿意做,这些情况的发生都直接导致她们学习成绩的退步。
二. 提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小学数学老师承担着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力的任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部分,思维能力增强了,智力自然也就提高了。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只注重传授基本概念和知识的填鸭式教学,要紧扣时代变化,结合大纲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启发学生自我思考,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一) 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启发思维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是孔子提出的,虽历经千年却历久弥新,因而,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课堂上,老师要注意这一教学思想的使用。小学的数学老师要注重挖掘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点,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是不一样的,而且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对于那些学习比较吃力、接受新知识比较慢的学生要富有爱心,耐心解答他们在学习数学中遇到的问题,有时候还要主动启发他们的思维去思考数学问题。比如在学到“商不变的规律”时,可以先给学生提供一组商都为5的计算题,让学生去计算,他们必然会感到很奇怪,产生要求老师答疑的欲望,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再写出另一组商都为10计算要求学生计算,然后让学生去发现其中的规律。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们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个性,发表对于问题的不同看法,鼓励他们相互讨论,且要多鼓励少打击。
(二)加强教学的操作性,让学生自己动手
现代教育心理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认为要充分发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为单凭学生去靠脑子记忆书本上的知识效果是很小的,学生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容易忘记;记住的,也容易忘记;但是自己动手干过的,却是不容易忘记的,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思考数学问题。比如,在学习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圆锥等几何图形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裁剪并组合各种图形,比如在讲述正方形的折叠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将一张长方形的硬纸均分成18个小正方形,然后均等地剪成3份,每一份有6个小正方形,让学生讲每一份折叠成3个有盖的正方体盒子,通过这样的动手活动,学生既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又启发了学生主动思考,锻炼空间想象能力。
(三)创设开放性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首先,要注重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由于知识体系不够完整,接触到的知识范围有限,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尤其缺乏专业的数学语言来表达数学现象,因而,小学数学老师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小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要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去表达数学叙述模式,比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等等,另外,要加强语言的发散性,让学生知道不同形式的语言可以表达一样的数学意思,引导学生对课本上的公理定义变化说法,比如表达除法关系时候,可以说一个数除另一个数,也可以说另一个数除以一个数,通过这种方法来锻炼学生分析、推理和表达的能力。
其次,小学数学老师要擅长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去思考和解答问题。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思维严密性的同时具有思维的灵活性,往往一个数学题目的解答方法不囿于一种,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所学知识,对同一个问题进行不同的解答,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当众表扬那些解答方法多的学生,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通过快速计算,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敏度
小学生由于本身知识储备范围有限和知识水平不高,思维具有不敏捷不严密的特点,在计算简单的数学题目的时候,往往会出现错误。为此,数学老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抢答、心算、限时计算、限量计算等来提高学生计算算术题的速度和准确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维灵敏度的目的。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数学老师的努力,可以通过以上方式培养之。
参考文献:
[1]朱宏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学科建设,2011-09:168
[2]高永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2013-01,:4.
[3]陈艳萍.小学数学教学应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J].内江科技,2006-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