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懂”和“会做”是两码事儿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己动手做才是检验是不是听懂了的唯一标准。
  听得懂不一定会做,自己动手练习很重要
  很少有学生从一开始就听不明白老师讲课,但是如果仅仅满足于“听得明白”,不试着达到“会做”以及“精通”“熟练”的程度,以后就很可能听不明白了,也就没有了后续的学习竞争力,应对接踵而来的学习上的困难的能力也就降低了,甚至因此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本来很小,但这小小的差异往往造成以后的巨大差异。
  许多父母和孩子不明白学习需要动手去做,有些题,仅仅听老师讲听懂了,或者看例题看懂了,都根本不够,因为这种“懂”只是跟着别人的思路走了一遍,只有自己独立去做一遍,才算是真正使用了自己的思路。所以在学习中,动手练习是诀窍。
  有一个老师教两个班级,在一个好一点的班里,一节课讲一张卷子时间绰绰有余,而在另一个班里,所有的孩子基础都差,一节课半张卷子都讲不完。对于这种情况有很多父母不明白,怎么能同样的时间讲不完呢,讲完就是了。所以有的老师也感慨说:“谁不愿意教好学生,出成绩快,可是那是可遇不可求。再说了,出了最好的学生也不全部是老师的功劳。”
  一个孩子考试分数低,只表示孩子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同样道理,学习能力差一点的班里的学生本该需要进行更多的练习,但情况恰恰相反,这样的学生反而更厌恶动手做练习,总以为看看就行,以显示自己的聪明。
  这些道理孩子自己是不会理解的,只有靠能够理解这个道理的父母引导孩子,尤其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如果大人的学习理念错误,孩子会学习得很辛苦却没有成效。
  讲了这么多遍,孩子的成绩总提不上去
  夏林燕的动手能力弱,不想多做题,觉得做题才得到高分,这样的学习方法太笨,她对于刻苦努力有些反感,因为她的父母想让她活得轻松愉快。她总想找到学习的捷径,找到省力省时的学习方法。她长得可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喜欢她。她干什么小事都会得到表扬,就是在学习上不努力也总得到表扬:“我家夏林燕就是不用功,可聪明了,若用上别人一半的功就会超越那些学习好的。”
  太多的表扬或对一些平常小事进行赞扬,让孩子感到疑惑,是不是你的标准比他们的还低?夏林燕的长辈不知道,因为夏林燕前期的学习基础已经很不牢固,她现在比那些学习好的同学付出双倍的努力都不会超越别人。不恰当的表扬让夏林燕更不相信努力的好处,因为她的不努力在家人的眼中都成了优点,不当的溢美之辞只会让孩子更加自我贬抑。
  夏林燕的妈妈工作不错,也很努力,就没有把心思花在孩子身上。她自己在上学期间没有下过功夫,也就不知道学习还要用功夫的,还需要投资的。她一个月买5000元的衣服,她觉得值得,可是买50元的书她却不肯买。
  她不平地问:“有多少比我文化低的父母花钱比我少,依然能培养出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为什么我就不能?”的确,有一些文化比她低的父母培养出的孩子成绩优秀,这样的父母鼓励孩子努力,舍得在学习上投资。而且孩子学习中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也不一样,被动投资大而收效小。她就是被动投资的,她等到孩子在学习时非常痛苦时才投资孩子的教育。
  她觉得女儿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最重要,她最得意的是孩子招人喜欢,只要女儿说“会了”,有些应该做的作业,夏林燕不想做,母亲就妥协退让。
  夏林燕平时小考的成绩还可以,但是到了大考,成绩就不行了。
  后来妈妈给孩子找了家教,一开始她找最便宜的,收费低,老师也比较年轻。因为年轻没有经验,只是一味地给孩子讲,孩子当时也明白了,可过后一样不会做。因为老师给她布置的练习她从来不做,她认为要自己练习还需要家教干什么。这样当然学不好,可是学不好,他们就认定是老师不行,所以不停地给孩子换家教。孩子让老师如何讲,老师就如何讲,本末倒置。
  后来她觉得年轻人不行,她又给孩子找了经验丰富、收费高的家教。两个小时里,老师不停地讲,她觉得让自己的女儿再做题,太浪费时间了,不值那个钱,所以老师只是讲,留下的作业女儿也没有时间做。
  听老师讲明白了,也要自己做一遍
  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开始就培养扎实的学风很重要。
  夏林燕听讲时心不在焉,感觉好像懂了。其实没有真正理解,虽然“我明白了”这句话很容易说出口,但是没有深入的理解,想要做题还是做不出来,自己感到疑惑。她的理由是“我不会做是因为你没有讲明白”。我的理由是:“你不会做,是因为你开始听明白的地方都不去做,不达到会做以及精通熟练的程度,后来不但不会做,连听都听不明白了。”
  找到她的症结后,在她听明白的地方让她再做一遍,她不干,“我听明白了,我会了,为什么还要做?”
  让孩子动手去做,起初可能会遇到一些抵制,老实说,尤其是在最开始的时候肯定会遇到一些抵制。她的父母骨子里会暗藏着一些错误的观念。
  “人家美国的学生就不这样做。你这样的学习会扼杀创造力,我们没有竞争力就是因为没有创造力。”
  父母认为只要是对的就不会引起孩子的反抗?那是做梦!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对做某些作业不满。
  令人有点兴奋的是,孩子会做我们真正希望他们做的事。每次坚定地要求这样做,重复说明利害关系,即使孩子说自己听明白了,也要让孩子做一遍,过一段时间还让她做一遍,有的会很容易做对,那些曾经做对过的,会又忘了如何做了,只好重新再讲一遍。让她体味“会做”和“完全精通”的差别,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要让她达到完全精通。
  依然会有反抗,她总是会说这太琐碎了。
  “我知道那些对你现在来说会有些琐碎,我希望你会同意这些事并不琐碎。只有精心把小事做好的人才有能力来做大事。”
  做与不做,看似差别很小,可是因为做了,才能培养起兴趣和自信心来,并且能发现差距。夏林燕终于也在不断的动手做题中体会到了其中的差别,也承认以前长辈在她学习方面的任何赞扬并不能给她自己带来信心,只有自己的努力才能真实地给自己带来信心,也带来成就感。她以为自己永远讨厌做题,真没有想到在自己做的过程中会喜欢上做题,也喜欢在每一个知识点上达到精通熟练。而每一个知识点的精通熟练,也就让她在下面的学习中轻松一点,学得快一点,所以学习动机也就比以前强了。
  她以前学几分钟就累了,但随着学习能力的增强,能够持续学习的绝对时间也就增加,能够坚持半个小时,以后能够坚持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甚至会到三个小时。能够让自己坐下来学习其实是一种能力,她原来看不上通过努力而得到的高分,她现在明白来能够坐下来努力学习也克服了无数困难,真是不是想像得那么简单,要克服那懒惰、找借口、拖延等等困难。她比以前更尊重那些会努力的学生。
  她也终于明白因为自己的不努力,也就分辨不出什么样的学习理念是对自己有益的。
  行动是最重要的,可以强化我们的信念。
  没有冲突、失望与挫折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几乎所有的成功故事里都包含着挫折、失败、拒绝、焦虑与失望。由于孩子对解题不够熟练,所以需要耗费很多时间解答。
  达到精通熟练,会让人感到有成就感。精通熟练的程度就算是突然被问到一个问题,也不用多费脑筋就能轻松作答。当然答案也一定是正确的。如果完全掌握了,应该很快写出答案,达到这样熟练的程度才算是真正的学习。
  要想成为学习高手,必须达到完全精通。
其他文献
这是中国的家长最纠结的一件事,这件事,提起来千斤重,放下来四两沉。    五月份,《最家长》家教公益大讲堂在济宁市邮政发行局的热邀下,在好几个县市举办了几十场讲座,每次,家长都用递纸条的方式提出他们的问题。虽然这些家庭和孩子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但大家的困惑很多集中在“孩子不听话”这个千古难点上。比如:  我的孩子不爱学习,给他看书他也不看,给他讲故事他也不听;  我的孩子性格倔强得很,不依他他就发
期刊
注意了,ipad比网瘾还厉害哦!要控制孩子玩的时间。  小时候,我们迷恋的是糖果,现在孩子们迷恋的是iPad!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幼儿园的某次安全教育实验游戏中,拿糖果诱惑孩子跟陌生人走,孩子嘲笑的眼神把“骗子”都弄得不好意思了,但说“到叔叔家去玩iPad吧”,孩子们乖乖就范,试一个灵一个??  美国就更严重了!现在,有超过半数的小屁孩玩iPad、iPhone或类似的触摸屏设备非常麻溜。家长们担心啊
期刊
当我们管不住孩子或没有耐心的时候,常常会编“善意的谎言”。短时间很有效,但孩子却会失去创造力和独立性。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母亲炒了一锅很好吃的米粉,我吃了一碗又一碗。母亲怕我吃得太多,想制止我,于是告诉我,上个星期,她在报纸上看到隔壁村子一个女孩因为吃了过多的米粉,肚子非常痛,送到医院后很快就死了,因为医生开刀的时候,发现她肚子里的米粉太多太细了,根本无法清理。听到这个故事,我吓坏了,一口也不敢
期刊
羡慕嫉妒恨也有它的正面价值,都含着力量和机会。所以说,没有不好的感受,只是家长不愿接受而已。  表达感受并不是容易的事,因为孩子有太多的不被接受。类似于“你太敏感了吧”“你真多愁善感”“你怎么像林黛玉一样”这样的话孩子常常会听到。我还发现,人们对一些感受是欢迎的,比如开心、满足、幸福、喜欢等,同时对另一些感受是排斥的,比如忧郁、悲伤、害怕、厌恶、愤怒、妒忌、怨恨、自卑等。  人们常会害怕自己的害怕
期刊
连我们都爱这里,更别说孩子了。  小时候,我曾坚定地相信我是女娲娘娘用泥捏的,因为搓澡时,总是噼里啪啦地掉泥灰??我不情愿从猴子进化,因为猴子比较难看!  生于70年代还是比较幸运的,我们可以肆意与泥土亲近,享受作为一个摆脱不了动物性的孩子的原始快乐。后来,城里的土地要么被水泥覆盖,要么被园林局种的小草覆盖——仅供观赏,禁止践踏。每每到了有草有土的地儿,我总是想赤脚在上面畅快淋漓地飞奔一场。只不过
期刊
火气一来,就控制不住自己,对孩子非打即骂,而且是以爱之名。  窃以为,所有家长在“上岗”前,都应该上一节情绪管理课,中心内容是“制怒”。毫不客气地说,无法控制自己情绪,就还不具备做人父母的资格。  新升级的父母,对着一团红红软软的小肉,高兴还来不及,没有制怒这一说。娃娃一天天长大,需求越来越多,家长以及背后强大的后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领导下的月嫂和保姆,围着这个小恒星转,矛盾即使有也是大人之间的,
期刊
千万别流露对老师得不满。  我的儿子就要上二年级了,学习还好,就是老惹麻烦。最近在课堂上摆弄矿泉水瓶子,洒了同学一身水,被老师罚站。儿子不服气,顶撞了老师,被老师拎到校长室,通知我去领回。回来后,我们批评了他。  第二天,他一进教室,就有几个同学起哄,一个男生还大声喊:“调皮鬼来了!咱们都不和他玩!”儿子很生气,上去就给了那个男孩一拳头。班里一下子炸开了锅,乱成一团,儿子又一次被老师请进了校长室。
期刊
模仿是高效学习外语的最有效方法。  在美国这个高度竞争的社会里,成功首先意味着教育的竞争,而竞争就意味着拼抢。妻女来到美国前,我买了两件“奢侈品”:一台旧彩色电视机和一部录放机。让她们看电视学英语,不是当时最重要的事吗?为此,我还买了动画片录像带,其中一盘《爱丽丝漫游仙境》,为初到美国的女儿快速学会纯粹的英语起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作用。  学习语言很自然的方法是模仿,儿童学习外语可以通过重复模仿以及
期刊
很多家长把自己受过的伤害和不安全感转嫁到了孩子身上,结果是让孩子变得自卑和懦弱。  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年轻人自然是埋头与手机缠绵,老年人闭目养神的多,孩子们呢?孩子们,没有机会发呆,没有机会欣赏窗外的风景,没有机会看车厢里的人间百态,没有机会呱噪,因为妈妈们通常会抓住一切机会教孩子认散落在大街上的字??  今天遇上的这对母女,多好!她们在做游戏,“剪子包袱锤”的游戏。但不知为啥,玩着玩着,妈妈明
期刊
不要随意评价孩子,要欣赏她。  女儿8岁了,挺懂事,挺努力,也很要强,样样事情都得争个先。只是稍不如意她就哭鼻子,若下棋输了,非得缠着她爸再下一把,非赢回来不可。有一次,她爸急着出去有事,没和她继续下棋,她竟然好几天都不高兴。参加班里的讲故事比赛,没得第一,她也会难过半天,下次再有比赛,她干脆说什么也不参加了。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从小我们一家人都非常注意保护她的自尊心,尤其是她爸,无论是女儿做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