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民人数迅速增加,尤其是青少年网民的人数迅速增加。网络也是把双刃剑,青少年网民在利用网络表现出了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法律意识落后,对信息甄别能力差等问题,本文对提高青少年网民的素养提出了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增强青少年网民的法律意识和提高青少年网民的甄别能力等措施。
关键词 青少年 网民 素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来我国的网络发展迅速,网民人数骤增,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32亿,占全部网民的45.1%,同比增长9.0%。其中,大于12岁的青少年网民比例最高,占所有青少年网民的92.8%;另外,学生网民在所有网民群体中的比例最大,大约在30%左右,在学生中,中学生大约占了一半左右的比例,群体十分庞大。另外,近两年来微博,微信等新型的网络互动方式发展十分迅速,很多青少年积极参与论坛或在贴吧里跟帖,投票,通过首发或者转发微博,发送微信等新型的网络方式,参与网络活动。人群越来越庞大,利用网络传播信息的效用就越来越明显,但是很多时候,网络成了谣言迅速蔓延的工具和平台,不少网民利用网络来传播不真实信息,其他网民不辨真假便加以传播,这样一来,不真实的东西迅速传播,对网络秩序甚至社会秩序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加之青少年网民社会经验严重缺乏,鉴别能力差,所以很容易被别人利用。因此,如何提高青少年网民的素质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青少年网民的素质现状
(一)从整体来看,素质参差不齐。
我国青少年网民群体庞大,所以各个年龄段,各种文化层次,各种素质程度的网民都有。其中,大学生群体由于其年龄相对较长,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社会阅历会稍显丰富,对网络上的新闻等传播内容具有一定的甄别能力,相对来说素质较高。而小学生群体和非学生青少年群体则因为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受教育程度低,所以素质相对较低。
(二)青少年网民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差。
青少年网民由于知识水平,受教育程度和社会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对网络上传播的信息不能很好地甄别和遴选,不能够做到批判接受,相反,由于青少年网民的好奇心较强,表现欲较强,青少年网民更容易相信网络虚假信息,甚至跟风传播虚假信息。
2011年10月20日,重庆某大学学生皮某传递“针刺”谣言,本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保持警惕,没想到引起许多网友关注并导致社会上不稳定情绪的产生。此类非恶意传播谣言的网民常常追求新鲜有趣,或是为了在社交网站吸引关注,并不明白自己发布的信息经过网络强力传播后会引发恶果,甚至到被拘留还茫然不知,反映出部分青少年网民网络伦理道德的缺失以及法律意识的欠缺。中科院网络信息安全课题组的调查也发现有76个传播淫秽色情等内容的违法网站,每天的獨立用户访问量竟然达到1251.4万人次,页面访问量高达6408.5万页。
二、提高青少年网民素质的对策
(一)培养青少年网民建立积极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判断、评价和选择依据。青少年之所以对网络信息不加以区分就进行传播,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性别,家庭背景,文化水平,自身需求和情感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青少年网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青少年网民的实际情况,教育青少年在享受网络的方便快捷和网络言论自由的同时,不要忘记自己作为一名合法公民的责任。教育青少年自觉约束自己的网络传播行为,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
(二)提高青少年网民的甄别能力。
通过开展讲座,拍摄视频等方式教育青少年学生,教会他们怎么识别什么网站是合法健康网站,什么消息可以传播,什么消息不可以传播,逐渐培养青少年网民的理性,教育他们不要冲动,不要跟风。
(三)提高青少年网民法律素质。
通过在课堂上或者通过宣传片的形式,给青少年网民介绍一些网络传播相关的法律规范的知识,讲解一些有助于青少年理解的法律案例,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法律意识,帮助他们在使用网络的时候懂得遵纪守法,让学生明白自己使用网络虽然是虚拟世界,但跟现实中的法律是相互连通,相关的。教育青少年网民发表评论应当理性、公正、客观、谨慎,做到不发布、不轻信、不传播没有正式消息来源的网络传言和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帖子,促进绿色网络建设,做成熟、理性、负责的网民。
(四)开展提高青少年网民素质的活动。
各层教育单位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以提高青少年网民素养为主题的活动,将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引导新一代的青少年网民真切的感受到网络世界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体会到数字时代是以知识论英雄的,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创造性,走积极、健康的网络之路。
总之,关注并提高青少年网民的素养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各教育单位要在青少年网民素养培养方面做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健康的思想启迪,使青少年网民能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认识。
(作者单位:南昌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果. 网民如何善用、善待网络[J]. 青年记者. 2011(03)
[2]郑燕. 网民的自由与边界——关于微博公共领域中言论自由的反思[J]. 社会科学研究. 2012(01)
[3]王佳翔. “微博客时代”网民伦理素养提升探析[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2(02)
关键词 青少年 网民 素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来我国的网络发展迅速,网民人数骤增,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32亿,占全部网民的45.1%,同比增长9.0%。其中,大于12岁的青少年网民比例最高,占所有青少年网民的92.8%;另外,学生网民在所有网民群体中的比例最大,大约在30%左右,在学生中,中学生大约占了一半左右的比例,群体十分庞大。另外,近两年来微博,微信等新型的网络互动方式发展十分迅速,很多青少年积极参与论坛或在贴吧里跟帖,投票,通过首发或者转发微博,发送微信等新型的网络方式,参与网络活动。人群越来越庞大,利用网络传播信息的效用就越来越明显,但是很多时候,网络成了谣言迅速蔓延的工具和平台,不少网民利用网络来传播不真实信息,其他网民不辨真假便加以传播,这样一来,不真实的东西迅速传播,对网络秩序甚至社会秩序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加之青少年网民社会经验严重缺乏,鉴别能力差,所以很容易被别人利用。因此,如何提高青少年网民的素质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青少年网民的素质现状
(一)从整体来看,素质参差不齐。
我国青少年网民群体庞大,所以各个年龄段,各种文化层次,各种素质程度的网民都有。其中,大学生群体由于其年龄相对较长,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社会阅历会稍显丰富,对网络上的新闻等传播内容具有一定的甄别能力,相对来说素质较高。而小学生群体和非学生青少年群体则因为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受教育程度低,所以素质相对较低。
(二)青少年网民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差。
青少年网民由于知识水平,受教育程度和社会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对网络上传播的信息不能很好地甄别和遴选,不能够做到批判接受,相反,由于青少年网民的好奇心较强,表现欲较强,青少年网民更容易相信网络虚假信息,甚至跟风传播虚假信息。
2011年10月20日,重庆某大学学生皮某传递“针刺”谣言,本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保持警惕,没想到引起许多网友关注并导致社会上不稳定情绪的产生。此类非恶意传播谣言的网民常常追求新鲜有趣,或是为了在社交网站吸引关注,并不明白自己发布的信息经过网络强力传播后会引发恶果,甚至到被拘留还茫然不知,反映出部分青少年网民网络伦理道德的缺失以及法律意识的欠缺。中科院网络信息安全课题组的调查也发现有76个传播淫秽色情等内容的违法网站,每天的獨立用户访问量竟然达到1251.4万人次,页面访问量高达6408.5万页。
二、提高青少年网民素质的对策
(一)培养青少年网民建立积极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判断、评价和选择依据。青少年之所以对网络信息不加以区分就进行传播,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性别,家庭背景,文化水平,自身需求和情感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青少年网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青少年网民的实际情况,教育青少年在享受网络的方便快捷和网络言论自由的同时,不要忘记自己作为一名合法公民的责任。教育青少年自觉约束自己的网络传播行为,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
(二)提高青少年网民的甄别能力。
通过开展讲座,拍摄视频等方式教育青少年学生,教会他们怎么识别什么网站是合法健康网站,什么消息可以传播,什么消息不可以传播,逐渐培养青少年网民的理性,教育他们不要冲动,不要跟风。
(三)提高青少年网民法律素质。
通过在课堂上或者通过宣传片的形式,给青少年网民介绍一些网络传播相关的法律规范的知识,讲解一些有助于青少年理解的法律案例,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法律意识,帮助他们在使用网络的时候懂得遵纪守法,让学生明白自己使用网络虽然是虚拟世界,但跟现实中的法律是相互连通,相关的。教育青少年网民发表评论应当理性、公正、客观、谨慎,做到不发布、不轻信、不传播没有正式消息来源的网络传言和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帖子,促进绿色网络建设,做成熟、理性、负责的网民。
(四)开展提高青少年网民素质的活动。
各层教育单位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以提高青少年网民素养为主题的活动,将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引导新一代的青少年网民真切的感受到网络世界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体会到数字时代是以知识论英雄的,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创造性,走积极、健康的网络之路。
总之,关注并提高青少年网民的素养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各教育单位要在青少年网民素养培养方面做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健康的思想启迪,使青少年网民能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认识。
(作者单位:南昌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果. 网民如何善用、善待网络[J]. 青年记者. 2011(03)
[2]郑燕. 网民的自由与边界——关于微博公共领域中言论自由的反思[J]. 社会科学研究. 2012(01)
[3]王佳翔. “微博客时代”网民伦理素养提升探析[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