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学习之我见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yl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离不开学习,那么学习如何可以事半功倍呢?所以要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的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成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基于此,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
  关键词:探究;学习方法;创新意识培养
  我们通常把学习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是顺应,学习是知识的接受。在探究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好奇,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一、探究学习的基本特点
  第一,问题性。
  探究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二,开放性。人是开放性的存在,人是不可限定的,教育不能限定人,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地生成。这是开放性立论的‘人学’依据。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时间,解放儿童的空间。
  第三,创新性。创新表现为突破和超越,它针对已有的东西,即书本上写的东西,教师讲的东西和学生自己已经掌握的东西。“尽信书不如无书”,“当仁不让于师”,学生不惟书、不惟师,敢于和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越书本和教师,这是创新素质的突出表现;学生不惟己,不守旧,敢于和善于打破已有知识经验的制约和思维定势的束缚,不断否定自我、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另辟蹊径,独树一帜,这同样是创新素质的突出表现。
  二、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
  (1)提出或生成问题。这是探究学习的认知起点。一般来说,教师设置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异性。这样的问题才会成为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实际上也是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2)围绕问题,提出和形成假设。这是探究学习的关键。假设具有假定、推测的性质,它是现实中暂不存在的或未被确认的,或是见于彼此却未见于此处的,它可能被证实,也可能被证伪,正是假设,决定了学习的探究性。
  (3)收集证据,形成解释。这是探究学习的实质性环节,假设是需要验证的,而验证的核心是收集证据。证据来自观察、实验,也来自教材、网络或其他地方。收集证据的过程也就是指向问题的学习过程,形成解释就是在问题与证据之间建立起一种实质性的联系,对学生而言,这意味着对现有理解的更新和知识的增长。
  (4)交流和评价。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解释和观点,既对对方的解释进行质疑,又对自己的解释进行修正,这也是探究学习的本质特征之一。在真正的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面对不同的解释结果并展开讨论,通过比较各自的结果,或者与教师、教材提供的结论相比较,学生可以检查自己提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推理过程是否存在缺陷等,这是提升探究学习质量的基本保证。
  三、探究学习中探究精神的主要表现
  (1)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类固有的本性,是儿童的天性——好问‘为什么’是童心的体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自觉无知、乐于探索、穷根究底是好奇心的高层次表现,是探究学习的精神动力。
  (2)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在教育中,学生的怀疑精神突出表现为: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和说明,敢于对权威、对教材、对教师提出质问和怀疑。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精神要特别注意克服理性霸权和教师权威的消极作用。理性霸权所孵化的知识暴力,挤压着学生的心理空间和精神空间;而来自教师权威的压力会导致学生丧失自信最终使批判精神不能得以张扬和生发。
  (3)求证精神。学生不惟书、不惟师,敢于和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越书本和教师,这是探究精神的突出表现。于此同时,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讲究证据的科学态度也是探究学习的重要目标。
  四、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
  首先我们要强调的是,对接受学习要正本清源,重新认识。其一,接受学习不一定是机械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相对应,决定一种学习是否有意义主要取决于语言文字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能否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其二,接受学习不一定是被动学习,只要学习者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乐于把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适当知識观念加以联系的倾向性,那么学习就是一种主动的学习。其三,接受学习不一定总是通过讲授进行,有人认为接受性的学习活动分为听取活动、观察活动和读书活动三类。接受学习的具体方法包括讲授教学、观察法、练习法等。
  接受性与探究性是两种学习方式,各有自身的基本特点,不能取代。接受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是:(1)以系统掌握学科知识为基本任务;(2)比较关注认识的结果;(3)教学以知识为中心;(4)学生认识活动的指导性、可控性、预设性。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是:(1)以发展学习者的探究能力为主要任务;(2)比较关注认识的过程;(3)教学以问题为中心;(4)学生认识的非指导性、开放性、生成性。:“每种教学法按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辨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一问题,而解决另一些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种目的。
  以课堂教学实践来看,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重要的是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这种整合可分为外在的整合和内在的整合,外在的整合,即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任务,该接受的接受,该探究的探究;内在的整合是根据两种学习的内在优缺点,相互渗透,取长补短,在接受学习中贯穿探究学习的精神,使学生的接受学习成为积极主动地思考和获得知识与方法的活动;在探究学习中有时候采用接受学习的形式,使学生的探究学习成为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发现知识与方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蒋荷花.探究学习之我见[J].新校园(学习),2012(3):58.
  [2]  侯杰.探究学习的价值取向浅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8,883(34):28-29.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持续改革与创新,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也要进行有效的革新。正所谓“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与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激情,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和素养,数学教师要重视生活化教学方式的运用,强化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小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数学难题。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和途径进行具体的探究
期刊
摘要: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言:“课程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思维驱使下,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分析有关的知识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内容的思想和情感。所以,在课程教育中,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都是非常关键的。此次论文主要探讨的是小学语文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说教学;思维发展  传统教育观念下,对学生思维方面的能力培养并不是很重视,使得学生在课堂上非
期刊
摘要:在教授小学生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教学上的问题。本文主要是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对教学中的经验进行总结,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自身需要改进的教学方法、需要家校配合的方式方法等角度分析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及认识。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问题;经验反思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从课程的设置、课程开展的方式、教学过程等方面均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此对于教学中的
期刊
摘要:阅读是人在交往实践之外获得广泛信息、提升个人修养的最主要渠道,因此,必得从小学阶段始,学校课程即得在课内阅读之外融入课外阅读,培育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但除却学校教师的阅读引领工作,家庭作为学生另一潜移默化式的受教育场所,其内父母角色的阅读帮扶工作在无形中亦将起到几乎与学校教育相等同的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亦便就“小学阅读之家校共力引导机制的建构”话题做出加强家校沟通,疏通阅读之益、家庭内
期刊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是现今需要进行研究的课题。本文基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对识字教学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  兴趣是学生学习汉字的动力,更能够唤醒其学习意愿,识字对于日后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也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识字始终是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如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解决汉字学习和
期刊
摘要:音樂教育是我国综合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不仅与美育有关,也和德育有着深刻的关系。在小学教育中开展音乐教育不仅可以为学生打好初期的音乐学习基础,也能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在音乐教育过程中不断的受到熏陶和感染。所以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进行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当中,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人们带入“微时代”,“微课”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成为当下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深受师生的欢迎与追捧。微课具有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能激活小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快速提升数学综合能力。那么究竟如何有效开展微课,如何让微课成为高效课堂的重要工具,本文将对微课应用的具体实践展开探索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教育;高效课堂  微课视频短小精悍、交互性强、应用灵
期刊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具体化、直观化的表达方式,在打造“学教合一”小学语文课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它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有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而且也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以及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将从“激发学习兴趣”“发掘创新思维”“提高记忆能力”“整合新旧知识
期刊
摘要:怀着对最初梦想的执着追求,我成了奋战在教育教学第一战线上的一分子,走上向往已久的三尺讲台。我将教书育人列为自己“任重而道远”的理想,将“见贤思齐”作为自己身为年轻教师迅速成长的途径。下面,我将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两方面,浅谈如何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育智慧;师生关系;家长  自2017年上岗就担当班主任一职,个中滋味无以言
期刊
摘要: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们前往城市,希望借助务农以外的工作来提升家庭的生活质量、改善孩子的生活水平。但是,他们却面临无奈的选择——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让他们只身与自己的祖辈或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这种现象的大量出现使农村学校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如何有效帮扶留守儿童,使其实现进步和成长则成为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思考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帮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