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qi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生活,是我们研究历史、追溯历史、认识历史的最佳媒介。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损坏,将是不可挽回的,因此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是不可言喻的,在文物保护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途径对文物进行精心的保护。
  本人有幸参与了2015年的全国性文物普查工作,更能深切体会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现就对武汉博物馆在2015年的文物普查中文物保护的工作进行一个提炼性的回顾,主要围绕做好保护文物普查前的准备工作、在普查工作中保护文物的具体实施和文物普查后的成果三方面,以说明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2012年至2016年,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普查范围是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地区)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各类国有单位收藏保管的可移动文物。在国家的统一安排下,武汉博物馆积极响应号召,对多达5万件的文物按照国家要求进行了有效分类,对所需清理的文物进行保护性清理,对所有文物按国家要求建立数据信息并上传至国家文物数据中心。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对全国可移动文物的数据信息的建档,也是对全国可移动文物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一、做好保护文物普查前的准备工作
  (一)普查前的培训。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前,国家、省、地方就按照要求开办了相应的普查培训班,武汉博物馆文物普查人员也参加了培训学习,总的要求就是对文物建立有效完整的数据信息,为更好地研究、保护文物和传承历史文化。
  (二)各级普查单位按普查要求准备相应的工作。武汉博物馆根据自身的情况将普查工作分成若干小组,如:青铜普查小组、字画普查小组、玉器普查小组、陶器普查小组、瓷器普查小组、杂件普查小组,各文物普查小组根据所普查文物的特点进行文物信息的数据采集和在采集信息时对文物的有效保护措施。
  (三)普查中保护文物的要求。在普查中采集文物信息时对文物信息采集的环境的要求,如:书画文物在拍照环境中对温湿度、光照度都有具体的要求;在对铜器文物表面清洁时应注意的事项;接触文物时要戴好手套和口罩;在文物出库到入库拍照进行信息采集时必须要有3人同行;文物的出入必须由文物保管员的全程跟进以及相关的记录;文物入库时要还原到位等。
  二、在普查工作中保护文物的具体实施
  文物保护科学是融入文物资料、相关自然规律和环境蜕变,从而产生作用的应用科学技术。然而,在大部分文物保管过程中,文物的流转会造成二次破坏文物的情况,因此在文物流转过程中更需要制定有效的文物保护措施,认真去执行,才能避免文物保护过程中受到不必要的损伤。
  (一)在普查中各小组对文物的保护措施。
  1.书画普查小组在书画文物出库拍照时,先根据每天的信息采集量进行出库,如按计划一天要拍多少书画,既要按时完成任务,又不能疲劳作业,以免造成不良后果。根据几天的经验,一天拍50件左右的书画,既能保证质量和速度,人又不会疲劳。采集书画数据时,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5℃至18℃、相对湿度控制在55%至65%,并排除空气污染、灰尘、光线、昆虫、微生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书画进行拍照时不同的书画的大小需要不同的拍摄背景支架,这就要求戴上专用接触书画的手套很细心地将书画固定在拍摄背景支架上,有些年代久远的书画更需要精心操作。书画拍照要用专业相机进行,不能用强光照射。书画信息采集建档完后由书画保管员用专用的锦盒放入专门的库房。
  2.铜器普查小组在普查铜器文物时,最常见的就是一些铜佛像表面或其他部位需要清理,在老文物保管员的指导下,普查员用吸尘器、软毛刷、细绵布对铜像进行轻柔适度清理,不能用强力,在不破坏铜器文物原貌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清理保护。铜器文物清理保护完后进行信息采集建档,分类存放在相应的库房。
  3.玉器、陶器、瓷器、杂件普查小组的文物品相较好,在普查时主要工作是数据信息采集,在拍照时要戴好手套口罩,接触文物时要轻拿轻放,手持文物时要稳。数据信息采集完入库要还原到位,存放在各自的库房。
  (二)高效的文物数据信息建设。在文物普查时要对每个文物建立完整的数据信息档案,并对文物进行科学的分类,及时向国家文物数据中心上传完整的文物数据信息。武汉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5万多件,由于文物分类庞杂,数量众多,在文物普查中进行文字的录入、文物卡片的录入、高清影像数据的采集,就需要将具体事项落实到人,专人负责。对馆藏文物的文字、图形、图像、音视频资料等信息建立文物数据库。操作人员通过计算机处理将原始资料录入,形成完整的数字化信息系统,在进行信息采集部署时,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到人,分工明确,相互协作,文物信息采集尽量采取采集与录入同步进行的方式,避免出现张冠李戴或残缺不全的数据信息。由于条件所限,藏品信息的采集和录入无法同步时,则由专人专责进行文字编辑,保管人员进行复核校对,并将相关的图片、影像等多媒体资料加注相应编码,然后再进行录入,以保障数据录入的准确性,保证各类资料信息在数据库中快速准确地连接,通过以上的工作更加有效高质量地将文物数据信息传输到国家文物中心数据库。建立完整的文物数据信息也是保护文物实体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在获取文物信息时直接在数据库中查找,避免了对文物的直接接触损害。
  三、文物普查后的成果
  在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武汉博物馆通过此次文物普查,对文物分类、保护及文物信息化都有了新的提高。
  (一)更加有效合理的分类。在文物普查前,武汉博物馆和武汉文物交流中心的合并,使武汉博物馆的文物数量和质量都上了一个台阶,由于合并后的时间限制,对文物的分类并不到位。在文物普查时,在人力、财力、物力都大力支持下,武汉博物馆对玉器、陶瓷、青铜器、字画、杂件都有了具体清晰的分类,从数量到质量都有了层次的划分,更便于以后的数据化分类管理和保护。
  (二)在文物普查时对文物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及规范的信息化建设,在以后的文物工作中能更有效地进行文物管理工作,也会进一步提高文物的保护途径。
  (三)通过此次文物普查,建立了科学有效详实的文物数据信息库,利用丰富的文物数据信息库,不断增强数字博物馆的信息量,既能更好地传播文物知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增强数字博物馆的利用效能,从而减少对接触文物的直接损伤,更加有效地保护实体文物。
  四、结语
  综上,在2012年至2016年的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的过程中,各个普查单位都得到了提高和成长,为完善全国文物数据化建设提供了基石,使国家对全国现有文物的数量有了精准统计,更为国家有效保护文物提供了详实的数据资料,也为今后的文物保护提供数据依据。
  (朱晓雷,武汉博物馆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保护研究、文物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博,文物保管和文物陈列中的保护意识分析(J),工业C,2016(6):34;
  (2)彭敏,探索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陈列与保管(J),卷宗,2018(31):69;
  (3)姜燕燕,新时期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題及对策(J),中文信息,2017(9):43;
  (4)陆春红,保管和陈列中的文物保护意识(J),中文信息,2016(2):106-107;
  (5)唐锋,保管和陈列中的文物保护意识(J),人间,2016,20(12):20-22;
  (6)严间开,提升纪念馆文物在陈列和保管中的保护意识(J),文物世界,2015(4):66-68;
  (7)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笔筒是插笔的工具,是文人案头必备的文房用具,最早起源于唐代。唐以后笔筒逐渐流行起来,笔筒的材质有玉、陶、瓷、竹、木、牙等質地,其中最常见的是竹制笔筒和瓷质笔筒。笔筒除有实用价值外,在书房中是最有装饰性的文房用品。  清代康熙年间,政治开明,文化昌盛,青花瓷器经历了晚明至清初短暂的萧条后迅速崛起,产品质量精,数量大,行销范围广,达到清代制瓷业的顶峰,成为继明代永宣青花之后,我国青花瓷器生产的又一个黄
期刊
笔筒是中国古代除笔、墨、纸、砚以外的最重要的文房用具之一,它是一种传统的置笔用具,在文房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虽然从明代晚期开始,笔筒才被文人士大夫大量使用,但其历史沿革和形制演变却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从文献资料来看,“笔筒”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吴国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螟蛉有子》中,记载“取桑虫负之于木空中,或书简笔筒中,七日而化”。此处陆玑将“笔筒”与“书简”并用,说明此时文房用具中已有
期刊
2018年以来,西安依托抖音短视频的传播成为网红城市,但与此同时对城市印象解读的偏失、对遗产文化理解不够等问题,造成文化遗产成为“网红”之后的发展后继无力。本文以抖音短视频引起西安文化遗产成为“网红”这一现象的分析为主,探讨文化遗产景点“网红”化后面临的形象的缺失、环境承载力不足以及景点展示娱乐化、浅表化、同质化等问题,提出要保持城市文化魅力,需要以展现文化遗产内涵为主解决问题。  一、西安文化遗
期刊
在传统“以农立国”的中国社会,“耕读传家”曾是代代中国人、中国文人的生活理想和最理想的家庭生活方式。耕田有粮可食,读书可知诗书、达礼义,修养身心,涵养品德。一旦精神生活有所追求,读书之人自然少不了书房。书房陈设之雅玩,既有实用功能,又具有审美悦神之用。且书桌上的笔筒,不可或缺。当读书写字稍有疲倦之时,目之所视眼前物,若能令人清神得趣,放松身心而激发灵感,则器非得工美兼备、巧思妙造不可。而活跃于清雍
期刊
德化瓷窑历史悠久,是“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齐名。德化制瓷“始于宋,盛于元、明,衰于清”,新中国成立后又得到大发展。明代是德化瓷业技艺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象牙白瓷成功投产,成为中国白瓷中独具特色的产品,代表当时全国白瓷生产中的最高水平。全盛时期的德化瓷器蜚声海内外,大部分通过海运到东南亚、欧洲。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名著《马可·波罗游记》中,对德化瓷器的生产和销售作了专
期刊
竹雕,亦称竹刻。清末著名学者、古玩收藏家赵汝珍所著《古玩指南·竹刻》中,言“竹刻者,刻竹也。其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  我国是世界上使用竹制品最早的国家,竹雕在华夏由来已久。而且作为一门艺术,竹雕始于六朝,直至唐代方被人逐渐所识并受到喜爱,明清时则达到了鼎盛,出现了百花争艳的景象。明清两代,文人士大夫写竹、画竹、种竹、刻竹蔚然成风,竹雕的文化含量亦迅速攀升。此时文人画的勃兴,亦
期刊
本文在鉴赏华侨博物院馆藏九谷烧的基础上,对九谷烧的色彩、绘画题材、构图、款识以及对中国陶瓷九谷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20世纪50年代左右,陈嘉庚先生萌生了创办博物馆以服务于社会公众教育的想法。因其身为华侨的特殊性,他拟建立一座以华人华侨历史为主题,并涵盖历史、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华侨博物院。所以在征集文物时,除了侨史类文物外,还征集了一批中国历史文物、动植物标本、化石标
期刊
按语:务川仡佬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独特的地理地貌坏境,闭塞的交通条件,使得人们还沿袭着古老的过年习俗,讲究年货的置办,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酥食。酥食作为仡佬族最传统的小吃,外形各异,馅料多变,不仅貌美味道更是一绝。而刻在酥食食物上的图案艺术及雕刻在模具里的图腾则是一个个生动的神话故事,因此酥食的制作工艺有着一定的难度,本文主要对与酥食有关的仡佬民俗文化活动、酥食的制作流程及酥食模具里雕
期刊
(二)越窑秘色瓷茶碗  越窑青瓷在晚唐五代时被称为“秘色瓷”。“秘色”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可见“秘色瓷”最初是指唐代越窑青瓷中的精品,“秘色”似应指稀见的颜色,是当时赞誉越窑瓷器釉色之美而演变成越窑釉色的专有名称。据文献记载,相传五代时吴越国王钱缪命令烧造瓷器专供钱氏宫廷所用,并入贡中原朝廷,庶民不得使用,故
期刊
西夏扁壶,因其形状扁平,并具有壶的特性,故称为“扁壶”;也因其形似龟鳖,故也称“水鳖子”。常用于装水、装酒、装奶茶等液体。扁壶的扁平形状适合于驮在马背上或骆驼背上。因此,是西夏境内各民族在商旅、游牧时的必备器皿,其生产、销售量大,制作精美。西夏扁壶瓷器的体形、装饰纹饰种类较多。针对西夏扁壶瓷器的渊源、造型、装饰工艺略述己见,供各位专家、学者、收藏者探讨。  一、西夏扁壶渊源  西夏扁壶瓷器,实际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