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禅茶醉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xing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聘“闽北慈善会”顾问,我有缘结识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的住持释泽道法师。每次访问祥寺,存素心、悟茶道的住持总是煮茶礼待,把茶当酒,与我谈禅论道,说理释经。讲述人与茶的自然和谐。
  引茶入禅,源于禅宗寺院经济。禅机深厚。法缘殊胜的泽道施茶于我而言道:“茶佛一家,天心永乐也!”自北魏到隋唐,由于政教失融,儒、释、佛三教的论争,佛教曾经历几次毁与兴的洗礼。佛教子弟限于当时的社会实际。开始了佛教世俗化、大众化的变革,提倡众生平等,特别是百丈怀海推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清规,僧人农禅并举,以补充寺院经济来源。各地寺院亦发挥自身优势效之,形成禅茶合一的文化传统,得到社会的认同。在“五象朝圣”、“千叶莲心”之胜的武夷天心庵,扣冰古佛望天心圆月而悟,后人改庵为寺。九曲武夷方圆百里,红岩叠嶂,云雾山中,寺院从唐贞观年间就开始种植岩茶。明末,同安人曾随师在郑成功储贤馆为幕僚的一代茶僧释超全禅师,援禅如茶,融茶于禅,巧制茶工艺,善烹工夫茶。他云游山川名刹,尝天下名茶,最终向往如梦似幻的武夷自然仙境。在这气候温和、得天独厚的茶园里,茶僧创始了乌龙茶工艺。禅是茶。茶是禅。赴茶宴,研茶艺,探茶道,说茶德,超全禅师写下了七言四十六句《武夷茶歌》,刻画出天心禅茶的风采:“如梅斯馥兰斯罄,大抵焙时候香气”。至今,半山岩上那三株老茶树的灵姿如茶歌所赋“岩阿宋树无多丛。雀舌吐红霜叶醉!”
  禅茶。教人和平相处,和气长生。一日茶会,我悠然笑问:“何为和尚?”知茶性,明禅心的主持答:“以和为尚!”从他大乘之风中,我适然领悟到中国佛学的融通、简易、和谐。三教相融,茶是天使。据寺中记载,从小受禅学影响慧根极深的朱熹,进士及第后。贯通儒释,来武夷天心寺与大慧禅师彻夜品茶论禅,精神领会,日后创立了集儒、释、道之一体的理学体系,留下北有孔子,南有朱子的中国理学灿烂文化。进山的大弥勒佛雕像后的岩壁上,留有清康熙大帝为来京说佛的天心寺铁华上人的御书“佛”刻大字,浮现政教和通!茶。教人修心养性,安静、思考、理智、清和就是茶的灵性。南韩人说茶是“清和礼乐”,日本人道茶为“和敬清寂”。而中国的儒家在茶中“清心寡欲”,道家在茶中“清修无为”。佛家在茶中“清静般若”。世人在喝茶中交流思想,在融通百家中喝茶。佛学的“普渡众生”,儒学的“以民为本”,道学的“一视同仁”,都有着内在的联系,把人类社会的“无”与“空”。把顺应自然与因果道理统一起来。这里,茶中味的浓与淡、苦与甘就是辩证法。当年毛泽东同志在《如梦令》词中,“直指武夷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如今政通人和,以和为贵,人们醉心于构建和谐社会,茶话会上,清茶一杯,共识社会科学发展观,同建全面小康社会,不就是百姓之渴么?但愿“清茶能醉客,人间皆天堂!”
  茶,让人理性,给人明白。一次风雨之晚,我领友人到寺,泽道住持巧在,他在茶宴中笑云:“你们前来,是机缘,亦是茶缘!”喝茶,愈喝越清楚,愈喝愈有味。友人问及寺中国宝“大红袍”。大和尚把如烟往事讲述得如现,让人身临其境。岩茶历史以来就被文人所喜好,唐散文家孙樵把这丹山碧水的茶取名“晚甘候”,宋代诗人苏轼也将这嫩叶为紫红色的岩茶拟姓名嘉,称之“嘉品”。明洪武年间,朝廷关心民生,改龙团为散茶,由天心岩山北的茶叶代替溪南的御茶园的茶为贡茶。明代闽县知县徐柳,祟佛好茶,游九曲胜景,品天心禅茶,茶浓情更浓,茶醉心不醉,举笔一气写下了著名的《天心茶疏》,描下“依马鸣,龙树制造之方,得地藏,清凉烹煎之旨”;“玉雪飞时,香遍阎浮国土;白云生处,光摇紫极楼台”。茶中,有禅的意境;禅,在茶香中跃出。
  
  茶缘来自人缘。人缘在茶缘之中。永乐初年,尚书胡潆奉命来武夷暗访时,却流连忘返于洞天花雨的禅院。耽迷天心寺的禅茶,见到茶僧的制茶功夫,聆听报恩茶大红袍的由来,沉醉于芳香的禅茶中,月后回京献茶朱棣帝,龙心大悦,正式诏封天心禅茶为“大红袍”,下旨天心寺“精耕勤灌,嫩摘细制,世代相传,岁贡入京,”同时封天心寺为“天心永乐禅寺”。泽道述茶中情,以寺中两块圣旨碑佐证。我思之,一片茶叶,是金、木、水、火、土的集成。寺旺茶兴,是禅茶培育在这片净土上,一方山水之功,展一方贵茶之美!武夷处于丹霞地貌,重岩滴泉,茶树以山岩为骨。饮露沐风,人勤种护,方现茶之本色!然而,听大红袍的美丽传说,谁也忘了下山时间,一个个如痴如醉……
  人生开门七件事,其中少不了茶。茶是社会文化贯通的桥梁,是人们思想共识的载体。下山的路上,泽道住持说:“茶,奉献人生,禅。愿众生得安乐!”禅茶。是皇茶,也是民茶。茶与禅神合,以茶会友,以茶为媒,造福了武夷山的人民。茶绿,是诚信,茶红,是振奋。禅茶之德,觉我,觉他;禅茶之道,律己,律人。天心永乐寺的茶僧们,资戒心,明定心、智慧心,继承农禅一体、禅茶一味的精神,广辟茶园,使天心禅茶成为茶文化交流窗口。禅茶利乐有情。带来武夷的兴盛,迎来山寺的金光。禅是缘,茶为诗,景如画,展现出一幅“红袍施满恒沙界,永祝龙图亿万春”的景象。
其他文献
听闻南京琴人清音居主人携琴在并,欣然跟随我的古琴老师与另两位书画界朋友共同前去拜会。以琴会友,特择一茶楼之二层包厢,在这净室高堂,清风明月之夜,五人坐定,室有兰草,心不外驰,听琴品茗。  第一眼看到那把仲尼式仿古断纹琴,似乎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与今生梦中的琴相似,还是前世曾在仲尼式古琴上弹琴复长啸?琴静静地置身于红木桌上,琴身厚重丰润,线条简洁流畅,精致的断纹如时光似水流逝。又如从容淡泊中历久
期刊
2008年2月20日,恰逢福建省茶叶学会成立50周年,台湾茶协会理事长,圣轮法师与笔者在福州元泰红茶屋,品台湾与福建的红茶,畅谈茶文化,其间畅谈他对茶与禅的理解。与大师的交谈,仿佛是一次借茶与禅交汇的洗礼,让我在浓郁的茶香中,感受出茶禅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将圣轮法师语言中的点点滴滴渗透进日后的饮茶岁月里。    走进大师的农禅法门    圣轮法师遍习禅净密各法,领略诸法妙理,开山住持了台湾佛法山寺、
期刊
老家人喜欢吃茶。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吃。  中国的茶道,一直有“喝茶”与“吃茶”之说。虽然两种说法之间,其实并没有多少根本的区别,但故乡人还是喜欢“吃茶”一说。大约楼台歌榭,酒肆书廊,红尘市井,讲的都是“喝茶”;只有在野村夫,寻常阡陌。说的才是“吃茶”。“喝茶”得有氛围,得有音响。得有特定的场所;而“吃茶”则大为不同,瓜田李下,田间地头,都可以是“吃茶”的地方。杯壶碗盏,缸罐瓶瓮,都可以是泡茶的家
期刊
在古代。女孩子是不可以随便吃别人家茶的。《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中凤姐曾取笑黛玉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虽然是句玩笑话,却也说明了个中道理。设想一下,倘若吃了别人家的茶,就要给人,家做“媳妇”,这可如何是好?不禁莞尔。  师父从长安给我邮了茶来。拆开箱子。取出茶品,看到还有师父亲手做的合香,一把刻着“一勺”的葫芦水瓢。很是喜欢。一支沉香木是师父刀刻的:佛心。远一点看像一尊佛
期刊
喝茶的人大多有蹭茶的经历,有的人怕这个“蹭”字不好听,就说“试茶”;也有的人干脆说“骗茶喝”。免得你不明白他是干什么的。不管哪一种说法,讲的是同样一个事:喝不花钱的茶。  这个不花钱喝的茶,区别于那种“礼品茶”和“马屁茶”。“礼品茶”基本属于包装盒概念,印刷上个什么图案,标上个什么供品之类的鬼话,然后把东西装进去就成了。至于这个东西是不是那个供品。有没有那个级别,甚至是不是那个品种,统统不知道。因
期刊
收藏和把玩古茶具,是我热心于中华茶文化的重要动源之一。从小的时候起,我不但开始得到茶的恩惠。品尝到了茶的美妙,而且。通过二十多年的苦苦寻觅,还有幸收藏到数十件古茶具。在所拥有的古茶具中,尤其是那些宋代建窑出产的兔毫盏,始终给了我魔力般的诱惑。于是。我沿着其魔力的指引,去找寻着那些已经久远的,与茶和茶事有关的陈年旧事。  每常把玩和研究这些珍贵的兔毫盏,透过这些已经跨越千年时空的古老茶具,我似乎亲身
期刊
“茶禅一体”或实有一说,只是从来未见。是否本来即是一道偈语,而没有更多的铺陈?如那段“吃茶去”的公案。分明因即是果,果即是因。完全省却了参悟的过程,呈现出来的寥寥数语,不带任何阐释。有缘自得欢喜,无缘权听热闹。吃茶的还去吃茶,参禅的还去参禅,并不担心错会了此中禅机。至弄得茶不是茶,禅也不是禅。如此茶禅一体,吃茶便是悟禅。悟禅比如吃茶,其中况味,当然只有吃茶与悟禅者能够自品心得。只是因了禅的向来无状
期刊
阴雨绵绵的春季,对于茶叶的储存来说,显得特别重要,保管不当,再好的茶品也会失去真味。最佳的贮存方法。应该视不同茶品而决定。  经常有客人带着茶叶到店里和我一起品饮探讨茶叶品质如何。当我打开包装一看,某款本来香气扑鼻的武夷岩茶夹杂着一些令人不适的异味,或者清香型铁观音看起来却好似韵香型铁观音,砂绿的色泽已经变为黄绿色,开汤冲泡之后,香气和茶汤都大为逊色。详细了解之后,才知道他们在保存茶叶时没有在意,
期刊
古往今来,文人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咏茶诗,而且还留下了不少趣味盎然的吟茶联。  茶联在异彩纷呈的茶文化中,可谓是芳香四溢的一朵奇葩!旧时茶馆有:  金鸡未唱水先沸;旭日初升茶溢香。  又有“煮沸三江水”之技,使客人有“同饮五岳茶”之乐。  喝茶的原因是:  身健都缘餐肉少;诗情却为饮茶多。  文人雅士更有:  为爱清香频入座;欣同知己共谈心。  慢品细研时,则:  薰心只觉浓
期刊
说到茶,说到茶道,大家都会联想到广东、福建、四川、云南这样既产茶,又有喝茶传统的地方。可能不太有人会把清韵悠远的茶味跟粗放豪迈的边疆联系在一起。北漂了若干年的我,走过了无数茶乡,喝过不少名茶。而在我心中刻骨的茶香。却是在天山下的那一碗香浓的砖茶。  好像只有西北人才喝那又黑又硬的砖茶,养尊处优的内地人尤其是茶道中人对于这种粗茶尤其不屑。的确,用“下脚料”凑合而成的廉价茯砖是不太上得了台面,可是在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