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精神得以贯彻执行和国家对职业学校学生支持力度的加大,我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受传统人才观的影响和我国社会、家庭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进入我校就读的学生仍然是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以下的学生,由此导致的中职学生素质呈逐年滑坡的趋势。他们不仅成绩差,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方面也普遍存在问题,有的学生自暴自弃﹑悲观失望,有的学生有厌学心理﹑不服从教育和管理,有的学生逆反心理强﹑明知故犯等。而从就业办、实习班主任、实习单位了解到的情况却是这样的:实习单位对实习生个人素质与专业技能的要求并重,如果技能一般可以学习提高,但是个人素质出现问题或者违法乱纪就难以管理了。可见,对于中职生的教育,知识技能是一方面,健康的心理更为重要。如何教育好这些学生,不把责任推给社会,这是我们职校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
“在立脚点谋平等,于出头处求自由”,这是陶行知先生对社会平等和教育平等的独到诠释。对学校弱势群体的关注,是维护教育过程公平的关键。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博爱精神以及“在立脚点谋平等,于出头处求自由”的平等教育都指引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弱势群体。那么,怎样做才能优化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呢?笔者在平常的教育实践中探索出了中职学生弱势群体心理优化的有效策略:
一、分析弱势群体学生的类别和原因,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弱势学生进行分类,分成学业弱势、品行弱势、经济弱势(家庭弱势)、心理弱势等。对不同类别的弱势学生群体进行分析,对症下药,进行个性化心理优化。对一些特殊的学生要重点关注,进行跟踪研究。
二、运用良好的环境熏陶弱势群体学生
对弱势群体学生进行心理优化,其实是使他们内心有自我感悟的过程。“潜移默化”、“耳濡目染”都反映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对学生而言,学校无疑是成长经历中的重要环境。所以,我们要重视校园、教室、宿舍等场所环境的净化和美化,着力做好校园显性文化的建设。如,我们可以通过“阳光教室”、“阳光宿舍”的评选,来优化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相对于学校的显性文化建设来讲,学校的隐性文化建设在某种意义上显得更为重要。学校必须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全面实施公平教育。教育不公平往往最容易伤害学生的心灵,而教育公平又最容易抚慰弱势学生脆弱的心理,最能够激发弱势学生向上。另外,学校要制定科学、严谨、易行的校纪校规,师生要执行好这些校纪校规,特别是教师,要以身作则,遵守各项规范,做好榜样示范作用,用教师的人格感召力去约束、引导、塑造学生的人品。
三、转变教育观念,引导教师用“心”对待弱势学生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自卑(我家穷、我笨、我是坏孩子、没人喜欢我),至少是不自信的心理。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的自信水平越低,其自尊感就越低,自尊感越低,则自我认同感就越低,自我认同感越低,则对社会的认同感也越低,对社会的认同感越低,则对社会公德的遵守和对管理的服从难度也就越低。因此,对于弱势群体学生,我们不能采取放任的态度或一味批评他们,而是要接纳他们,接纳他们的弱势,在接纳他们的基础上理解、尊重他们,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去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在教育中以广大班主任教师为主力军,引导教师发现弱势群体学生的长处,从学生的长处入手,让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弱势群体学生在活动中有积极的心理体验
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我校积极倡导并有效组织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校园专题文化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在校生活质量。如,在学校的艺术节上,学生在“阳光歌声”、“阳光舞姿”、“阳光话筒”、“阳光书画”、“阳光曲苑”等活动中发掘了自己学习以外的能力,获得自信;在“文明风采”活动中,有同学参加征文类比赛,有同学参加摄影类比赛,有同学参加动漫作品比赛等等,在活动中充实了自己也锻炼了自己;在“微电影、微感受”活动中,学生看了感人微电影《交易》、《天堂的午餐》等后懂得了感恩父母,对父母不应该爱理不理,在看了励志微电影《田埂上的梦》、《总有艳阳》等后懂得了要成功必须要有目标,要努力付出;在“爱心义卖”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了同学之间的关爱,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高尚;运动会上,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鼓励让学生感觉到了同学间的温暖;在“文明礼仪月”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了怎样做才是合适的……。弱势群体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积极的心理体验有助于他们消除自卑、冷漠、孤僻、冲动等不良心理,并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
五、帮助中职生树立职业理想,让他们生活学习有目标
人生需要精心的设计,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却很关键。我校的中职学生都是因为文化课不理想而未考取高中的学生,有些学生因为学习差而自暴自弃,觉得“低人一等”,学习、生活都失去了目标。我们要教育学生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让他们明白:不是只有上大学才能成才,只要认真学好专业课、练好专业技能、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合作,照样能成为人才。我们可以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开展“理想在这里起飞”的主题班会、请优秀毕业生来作报告等各种形式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中职生只有树立了职业理想,有一个奋斗目标,才能在学习上有动力,才会有进取心,才能让自己的中职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六、从建设优秀班集体的角度来优化班级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
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班风。增强班级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增强班级的内聚力。有些同学不善于与人交往,游离于班集体之外,优秀的班集体能起到自我教育或成员间相互教育的作用。从群体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群体成员只有首先喜欢、热爱、尊敬甚至为加入这个群体感到自豪,即认同这个群体,才能从这个群体获得用于满足其心理需求的东西,才能对这个群体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有了归属感,每位成员自然就会自觉地遵守这个班级的规定,维护这个集体的荣誉,把个人的发展与班集体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所以说让弱势群体学生归属于优秀的班级群体有助于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
七、争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为促进家庭关心学校教育,引导家长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如今年的12月6日是我校的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来校听课、座谈。教师也可以常与家长沟通,向家长汇报子女的情况,并共同探讨适合个体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对子女提出合理的发展目标,要求他们重视与子女的情感交流,营造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良好家庭环境。
八、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是中职生实施心理优化的基本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情感的激发,同时利用好教材中包蕴着的心理素质的内容,在学科中有机渗透心理教育。
2.利用好学校的心理辅导室。让有经验或专门的心理老师对需要心理咨询的弱势学生进校辅导,针对弱势群体学生心理偏差的共同特点,确定辅导的重点,如,帮助他们进行情绪宣泄和自我控制;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愉快地接纳自己等。
中职学生在中职学校要完成从一名初中生到一名劳动者的转变,完成从一个懵懂少年到一个成熟社会人的转变,对中职学生弱势群体进行心理优化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有健康的身心、有良好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
(作者单位: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编辑/赵军
“在立脚点谋平等,于出头处求自由”,这是陶行知先生对社会平等和教育平等的独到诠释。对学校弱势群体的关注,是维护教育过程公平的关键。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博爱精神以及“在立脚点谋平等,于出头处求自由”的平等教育都指引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弱势群体。那么,怎样做才能优化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呢?笔者在平常的教育实践中探索出了中职学生弱势群体心理优化的有效策略:
一、分析弱势群体学生的类别和原因,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弱势学生进行分类,分成学业弱势、品行弱势、经济弱势(家庭弱势)、心理弱势等。对不同类别的弱势学生群体进行分析,对症下药,进行个性化心理优化。对一些特殊的学生要重点关注,进行跟踪研究。
二、运用良好的环境熏陶弱势群体学生
对弱势群体学生进行心理优化,其实是使他们内心有自我感悟的过程。“潜移默化”、“耳濡目染”都反映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对学生而言,学校无疑是成长经历中的重要环境。所以,我们要重视校园、教室、宿舍等场所环境的净化和美化,着力做好校园显性文化的建设。如,我们可以通过“阳光教室”、“阳光宿舍”的评选,来优化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相对于学校的显性文化建设来讲,学校的隐性文化建设在某种意义上显得更为重要。学校必须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全面实施公平教育。教育不公平往往最容易伤害学生的心灵,而教育公平又最容易抚慰弱势学生脆弱的心理,最能够激发弱势学生向上。另外,学校要制定科学、严谨、易行的校纪校规,师生要执行好这些校纪校规,特别是教师,要以身作则,遵守各项规范,做好榜样示范作用,用教师的人格感召力去约束、引导、塑造学生的人品。
三、转变教育观念,引导教师用“心”对待弱势学生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自卑(我家穷、我笨、我是坏孩子、没人喜欢我),至少是不自信的心理。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的自信水平越低,其自尊感就越低,自尊感越低,则自我认同感就越低,自我认同感越低,则对社会的认同感也越低,对社会的认同感越低,则对社会公德的遵守和对管理的服从难度也就越低。因此,对于弱势群体学生,我们不能采取放任的态度或一味批评他们,而是要接纳他们,接纳他们的弱势,在接纳他们的基础上理解、尊重他们,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去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在教育中以广大班主任教师为主力军,引导教师发现弱势群体学生的长处,从学生的长处入手,让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弱势群体学生在活动中有积极的心理体验
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我校积极倡导并有效组织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校园专题文化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在校生活质量。如,在学校的艺术节上,学生在“阳光歌声”、“阳光舞姿”、“阳光话筒”、“阳光书画”、“阳光曲苑”等活动中发掘了自己学习以外的能力,获得自信;在“文明风采”活动中,有同学参加征文类比赛,有同学参加摄影类比赛,有同学参加动漫作品比赛等等,在活动中充实了自己也锻炼了自己;在“微电影、微感受”活动中,学生看了感人微电影《交易》、《天堂的午餐》等后懂得了感恩父母,对父母不应该爱理不理,在看了励志微电影《田埂上的梦》、《总有艳阳》等后懂得了要成功必须要有目标,要努力付出;在“爱心义卖”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了同学之间的关爱,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高尚;运动会上,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鼓励让学生感觉到了同学间的温暖;在“文明礼仪月”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了怎样做才是合适的……。弱势群体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积极的心理体验有助于他们消除自卑、冷漠、孤僻、冲动等不良心理,并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
五、帮助中职生树立职业理想,让他们生活学习有目标
人生需要精心的设计,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却很关键。我校的中职学生都是因为文化课不理想而未考取高中的学生,有些学生因为学习差而自暴自弃,觉得“低人一等”,学习、生活都失去了目标。我们要教育学生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让他们明白:不是只有上大学才能成才,只要认真学好专业课、练好专业技能、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合作,照样能成为人才。我们可以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开展“理想在这里起飞”的主题班会、请优秀毕业生来作报告等各种形式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中职生只有树立了职业理想,有一个奋斗目标,才能在学习上有动力,才会有进取心,才能让自己的中职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六、从建设优秀班集体的角度来优化班级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
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班风。增强班级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增强班级的内聚力。有些同学不善于与人交往,游离于班集体之外,优秀的班集体能起到自我教育或成员间相互教育的作用。从群体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群体成员只有首先喜欢、热爱、尊敬甚至为加入这个群体感到自豪,即认同这个群体,才能从这个群体获得用于满足其心理需求的东西,才能对这个群体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有了归属感,每位成员自然就会自觉地遵守这个班级的规定,维护这个集体的荣誉,把个人的发展与班集体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所以说让弱势群体学生归属于优秀的班级群体有助于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
七、争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为促进家庭关心学校教育,引导家长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如今年的12月6日是我校的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来校听课、座谈。教师也可以常与家长沟通,向家长汇报子女的情况,并共同探讨适合个体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对子女提出合理的发展目标,要求他们重视与子女的情感交流,营造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良好家庭环境。
八、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是中职生实施心理优化的基本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情感的激发,同时利用好教材中包蕴着的心理素质的内容,在学科中有机渗透心理教育。
2.利用好学校的心理辅导室。让有经验或专门的心理老师对需要心理咨询的弱势学生进校辅导,针对弱势群体学生心理偏差的共同特点,确定辅导的重点,如,帮助他们进行情绪宣泄和自我控制;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愉快地接纳自己等。
中职学生在中职学校要完成从一名初中生到一名劳动者的转变,完成从一个懵懂少年到一个成熟社会人的转变,对中职学生弱势群体进行心理优化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有健康的身心、有良好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
(作者单位: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编辑/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