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高考文言诗文阅读命题特点探究及备考方略

来源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wei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高考,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了全国Ⅰ卷、Ⅱ卷、Ⅲ卷、新高考Ⅰ卷(2020年山东使用)、II卷(2020年海南使用)等五套“国”字号高考语文试卷(以下统称“全国高考卷”),还有部分省市招生考试院自行命制了浙江卷、上海卷、天津卷、江苏卷、北京卷等五套地方卷。可以预测的是,随着《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颁布、新教材的使用和新课程、新高考的逐步推进,使用“全国高考卷”的省份将不断增多,而使用地方卷的省份将逐年减少。
  毋庸讳言,高考语文试卷是引领我们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指导高中生学好高中语文,尤其是备战高考的风向标。2020年是取消高考大纲、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进行命题的元年。探究“国”字号高考语文试卷文言诗文阅读命题特点,准确把握高考文言文阅读和命题趋势,对我们广大教师指导学生学好高中文言文,尤其是备战2021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益处多多、意义非凡。
  下面笔者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五套“国”字号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的命题特点作一点探究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备考建议,以求教于方家。
  一、2020年全国高考卷文言诗文阅读考查的命题特点探究
  从版块设置看,“国”字号的全国Ⅰ卷、Ⅱ卷、Ⅲ卷和新高考Ⅰ卷、Ⅱ卷文言诗文阅读部分都各自设置了文言文阅读、古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三个小版块。
  从版块赋分看,“国”字号的全国Ⅰ卷、Ⅱ卷、Ⅲ卷文言诗文阅读总分值为34分,而新高考Ⅰ卷、Ⅱ卷文言诗文阅读总分值则比全国Ⅰ卷、Ⅱ卷、Ⅲ卷多1分,为35分。
  文言诗文阅读分值高达34—35分,与现代文阅读分值接近或相同,大致平分秋色。这与文言诗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地位和比例是相似的,也与当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社会大势相一致。
  先看文言文阅读题分值、题型、选材、考点与能力要求分析列表。




  再看古诗歌阅读题分值、题型、选材、考点与能力要求分析列表。


  再看名篇名句默写版块分值、题型、选材、考点与能力要求分析列表。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Ⅱ卷、Ⅲ卷文言文阅读、古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三个小版块的分值分别为19分、9分和6分;而新高考Ⅰ卷、Ⅱ卷文言文阅读、古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三个小版块的分值分别为20分、9分和6分。
  从题型布局和各小题赋分看,无论是全国Ⅰ卷、Ⅱ卷、Ⅲ卷文言文阅读,还是新高考Ⅰ卷、Ⅱ卷文言文阅读,选择题都设置了3道小题和1道翻译题,每道小题分值都是3分;而翻译题分值略有不同,全国Ⅰ卷、Ⅱ卷、Ⅲ卷翻译题分值均为10分,而新高考Ⅰ卷、Ⅱ卷翻译题分值则均为8分,另外新高考Ⅰ卷、Ⅱ卷比全国Ⅰ卷、Ⅱ卷、Ⅲ卷多命制了一道简答题,简答题分值为3分。
  无论是全国Ⅰ卷、Ⅱ卷、Ⅲ卷,还是新高考Ⅰ卷、Ⅱ卷,古诗歌阅读的题型则都完全一致,都是一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而且无论是全国Ⅰ卷、Ⅱ卷、Ⅲ卷,还是新高考Ⅰ卷、Ⅱ卷,古诗歌阅读的分值都完全相同,均为9分。
  无论是全国Ⅰ卷、Ⅱ卷、Ⅲ卷,还是新高考Ⅰ卷、Ⅱ卷,名篇名句默写的题型也都完全一致,都是情境默写填空,名篇名句默写的分值也都完全相同,均为6分。
  2020年3套全国高考卷文言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在考题设置和考点布局上基本一致,而2020年2套全国新高考卷文言文阅读、古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在考题设置和考点布局上也基本一致。
  (一)文言文阅读
  从选材看,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无论是全国Ⅰ卷、Ⅱ卷、Ⅲ卷,还是新高考Ⅰ卷、Ⅱ卷,文言文阅读文本均选自“二十四史”,都是高中生应耳熟能详的具有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的正面历史杰出人物的传记,都注重渗透立德树人的思想,让考生通过阅读文言文文本材料,感受历史,品评人物,观照现实,从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汲取精神力量,厚植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潜移默化地受到优秀思想品德教育,实现个人品德修养的提高。
  其中全国Ⅰ卷为《宋史·苏轼传》、Ⅱ卷为《宋史·王安中传》、Ⅲ卷为《晋书·王彪之传》、新高考Ⅰ卷为《明史·左光斗传》、Ⅱ卷为《明史·海瑞传》。蘇轼、左光斗、海瑞等历史人物,几乎是每一个中学生都了解和熟悉的。
  2020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文本选材没有回避考生熟悉的材料,呈现阅读文本材料熟悉化的倾向。传主以积极入世的文官尤其是察举科举出身的文官为主,传主的性格、品德、才能、经历、情怀都有可道之处,选文一般最突出的是儒行(德)和吏治(才)两个方面。这一点在2019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文本选材就初现端倪。2019年全国Ⅰ卷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Ⅱ卷为《史记·商君列传》、Ⅲ卷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贾谊、商鞅、吴起,这些历史人物都是考生熟悉的著名人物,考生或在语文学科或在历史学科的课堂上或课外读物上学习过或阅读过。
  从考题和考点看,2020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无论是全国Ⅰ卷、Ⅱ卷、Ⅲ卷,还是新高考Ⅰ卷、Ⅱ卷,题目类型基本相同,都命制了选择题和翻译题,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也基本一致,都侧重考查考生文言断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文言文翻译等能力。   文化常识考查选取了课内外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相关的词语进行命题,重点考查古代礼俗制度、官职相关知识,出现对文本中著名人物、事件考查的倾向。
  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考查,以对传主相关事件的理解为基础进行命题,错误点设置以曲解文意为主,侧重在事件发生时间和涉及人物、地点上设错。
  唯一不同的是新高考Ⅰ卷、Ⅱ卷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还命制了一道简答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
  文言断句、文化常识、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文言文翻译、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这些正是一个合格的高中生所应掌握的文言文阅读所需要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也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相关要求。
  (二)古诗歌阅读
  从选材看,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无论是全国Ⅰ卷、Ⅱ卷、Ⅲ卷,还是新高考Ⅰ卷、Ⅱ卷,古诗歌阅读文本均选取考生比较熟悉的唐宋诗人的诗歌阅读文本。如全国Ⅰ卷、Ⅱ卷、Ⅲ卷分别选取了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读史》和宋代诗人陆游的《苦笋》,而新高考Ⅰ卷、Ⅱ卷则分别选取了唐代诗人杜甫的《赠别郑炼赴襄阳》和宋代诗人韩驹的《赠赵伯鱼(节选)》。2020年高考古诗歌阅读文本题材多样,有赠别诗,有酬和诗,有咏物诗,有咏史诗;体裁不一,有七言诗,有五言诗;有完整的短诗,有长诗节选;有唐诗,有宋诗。
  2020年高考古詩歌阅读试题的命制坚持了“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理念,让考生能通过阅读古诗歌文本,解答题目,不知不觉地使审美情操得以陶冶,审美品味获得提升。例如,所选唐诗或表达对生病朋友美好的祝福,或表达对即将分离的朋友的不舍,所选宋诗则探讨读书、学诗、育才的方式方法,思想情感健康,人生态度积极向上。
  不回避考生熟悉的作者的古诗歌阅读文本,这也是2020年高考古诗歌阅读命题的一个特点。这一点在2019年高考古诗歌阅读文本选材时已初现端倪。2019年全国Ⅰ卷古诗歌阅读文本为陈与义的《题许道宁画》、Ⅱ卷为杜荀鹤的《投长沙裴侍郎》、Ⅲ卷为刘禹锡的《插田歌(节选)》。
  无论是2019年高考古诗歌阅读文本的作者陈与义、杜荀鹤、刘禹锡,还是2020年高考古诗歌阅读文本的作者陆龟蒙、王安石、陆游、杜甫、韩驹,他们都是唐、宋诗歌领域杰出的代表作家,他们的作品或在小学、初中,或在高中的语文学科或历史学科的课堂上学习过,或在课外读物上阅读过。
  从考题和考点看,2020年高考古诗歌阅读,无论是全国Ⅰ卷、Ⅱ卷、Ⅲ卷,还是新高考Ⅰ卷、Ⅱ卷,题型基本相同,都命制了一道选择题和简答题,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也基本一致。其中,选择题都是综合考查题,注重综合考查考生理解分析诗词的内容、情感、手法、语言等的能力。简答题则着眼于诗歌最突出的特点、最基础的内容的考查:或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或考查考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或考查考生结合诗歌手法,概括诗歌形象特点的能力,或考查考生把握意象及分析抒情方式的能力,或考查考生理解概括诗句内容的能力。
  古诗歌阅读试题,无论是客观(选择)题,还是主观(简答)题,都力避套路,因文设题,体现出很强的创新性,但是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就是倾向于在诗歌思想内容、情感态度、表达技巧和形象、语言上命制题目。客观(选择)题必有对诗歌内容理解的考查,主观(简答)题则考查思想感情较多。对诗歌表现技巧的考查难度稍大,多以判断正误的形式出现在客观(选择)题中。这些需备战高考的师生引起注意。
  (三)名篇名句默写
  从选材看,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无论是全国Ⅰ卷、Ⅱ卷、Ⅲ卷,还是新高考Ⅰ卷、Ⅱ卷,名篇名句默写考查内容都与教学内容完全相符。
  例如,全国I卷考查的诗句出自《离骚》《琵琶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II卷考查的诗句出自《荀子·劝学》《醉翁亭记》《赤壁赋》,III卷考查的诗句出自《论语·述而》《观刈麦》《阿房宫赋》,这些都是2003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推荐的背诵篇目。
  而新高考I卷、II卷考查内容则遵照山东、海南等四省出台的《2017级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命题。例如,新高考I卷考查的诗句出自《论语·先进》《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II卷考查的诗句出自《诗经·秦风·无衣》《登岳阳楼》《六国论》,这些都是山东、海南等四省《2017级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指导意见》推荐的背诵篇目。
  从题型和考点看,2020年高考名篇名句默写,无论是全国Ⅰ卷、Ⅱ卷、Ⅲ卷,还是新高考Ⅰ卷、Ⅱ卷,题目类型基本相同,都是命制了一道给出典型语言情境的理解性填空默写,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也都基本一致,考查考生的名篇名句默写能力。
  从考查倾向看,2020年高考名篇名句默写,主要是要求填写这样几种类型的诗句:①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②抒发作者爱国情怀,表明作者崇高理想、坚强意志、广阔胸襟的语句;③描写优美意境的语句;④反映以德治国、传统美德等方面的语句;⑤格式比较工整、在结构上侧重于对偶并体现审美性的语句。要求考生填写的这些诗句不很复杂,但有一定的迷惑性。考生解答这些名篇名句默写题时,需要注意认真审题,选准所填诗句,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
  二、2021年高考文言诗文阅读命题趋势展望
  通常说来,高考命题基本遵循“守正创新,稳中有变”的原则,避免大起大落,所以,笔者预测:2021年高考文言诗文阅读命题会延续2020年高考命题的风格。
  (一)持续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文言诗文阅读命题会突出对考生“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高考命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关注,激发考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注重对考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增强考生的文化自信,厚植考生的家国情怀,树立考生的责任意识,培养考生的担当精神,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二)重视语文阅读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的考查
  文言诗文阅读命题会继续重视文言诗文阅读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考查,这是高考语文命题的一贯追求。文言诗文阅读的必备知识主要包括文言文词法常识(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语法常识(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修辞常识(重点关注互文、顶针、讳饰等辞格)、古代文化常识、诗词鉴赏常识等。文言诗文阅读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识记、理解、分析、概括和评价、赏析诗文的能力。
  (三)继续坚持“浅易”原则,做到“内”“外”兼顾
  近些年来,高考文言诗文阅读命题始终坚持“浅易”原则,所选文本的用词大都是文言文常用词、句式都是常见文言特殊句式,文章内容考生在脱离写作背景的情况下也都能基本读懂。不仅如此,而且高考大多从“二十四史”中选取正面历史杰出人物的典范文言文传记作品作为考查文言文阅读的文本。
  高考古诗歌阅读命题也同样会继续遵循“浅易”原则,从体裁来看,会以诗(五律、七律或长诗节选)为主;从题材上看,会涉及山水田园、托物咏怀、咏史怀古、借事抒怀等内容;从作品的写作时代来看,仍然会以唐、宋时期的作品为主,旁及其他朝代。
  命题时会考虑“内”“外”兼顾,以考查文言诗文基础知识为主。通俗地说,就是选文是课本外的,但答案却能在课本内找到。无论是文言文阅读的断句题、翻译题,还是文化常识题、综合理解分析题,抑或是古诗歌阅读的综合分析题(选择题)、主观简答题也都会体现出这一特点。
  名篇名句默写考查会继续采用情景性理解填空形式命题,考查范围会延续2020年高考命题的做法,全国Ⅰ卷、Ⅱ卷、Ⅲ卷继续依据2003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推荐背诵篇目命制,新高考I卷、II卷则依据《2017级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指导意见》推荐背诵篇目命制。
  三、2021年高考文言诗文阅读备考方略
  (一)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复习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不能“满天撒网”,“大海捞针”,盲目复习,毫无针对性。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指导考生复习时要引导考生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及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趋势,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1.传记为主,旁及其他。以人物传记文本阅读的复习和训练为主,要注意认真分析、总结、归纳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特点、规律,总结解题方法、技巧。与此同时,旁及游记、哲理散文、人文小品、小说、序言等文体的文言文文本的阅读训练。
  2.以本为本,夯实基础。要注意对所学课本的文言课文重点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及常见古代文化常识用词)、常见虚词、特殊文言句式(倒装句、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等基础知识的梳理、归纳和积累,将其序列化、网络化、系统化,熟记于心,夯实基础。
  3.巧用方法,规范答题。在复习课本、夯实基础的同时,适当进行文言文阅读强化训练。比如,可将近三年的全国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作为训练题进行规范训练。在规范训练中,总结出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答题规律和答题技巧,养成规范答题的好习惯。
  (二)古詩歌阅读
  古诗歌阅读,其根本前提就是要读懂诗歌。从2020年高考古诗歌阅读试题看,因诗设题,题目灵活,淡化了对概念化、模式化的鉴赏内容的考查,特别重视对读懂诗歌内容的考查。
  鉴于此,在引导考生复习古诗歌阅读时,我们广大中学语文教师要帮助考生做到注意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准确掌握诗歌的艺术风格、表达技巧和写作手法。同时,引导考生适当掌握古诗歌阅读必备的一些术语,搜集整理、掌握古代诗歌常见意象所代表的寓意,把握鉴赏古诗歌的步骤和方法。在此基础上,适当做做近三年的高考古诗歌阅读真题,规范训练,规范答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
  名篇名句默写考查范围明确,我们广大中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引导考生准确背诵、牢固记忆推荐的背诵篇目。复习时要引导考生注意:
  1.化整为零,日积月累。将整篇背诵和片段识记相结合,将精准识记与准确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默写时要懂得其意思。
  2.动脑动嘴动手,多感官协同合作,圈点勾画,边诵边写。动脑思想,领悟含义;动嘴读背,记准字形;动手默写,写对诗句。书写时尤其注意不多字、不漏字、不倒字、不写错别字。
  (作者单位: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自2016年9月,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开始使用教育部统一编写的新版语文教材,新教材中的一些变化受到广泛关注。练习系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极大的影响,本文把统编初中七、八年级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相关实践策略,以期更好地发挥练习系统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一、练习系统的内涵  练习系统也称作业系统,是语文教材的四大系统之一,《语文课程
期刊
作为一篇经典的回忆性散文选入教材,《藤野先生》的文本主题解读历来存在分歧。主要的几种解读是:一,主要是写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其次也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二,主要表达对藤野先生高贵品质的赞扬和怀念,其次也写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三,要么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要么表现作者怀念藤野先生。[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教参综合了几种看法,把教学重点确定为:一是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并体会作者对他真挚的怀念之
期刊
毋庸讳言,“满堂问”是我们语文常态课堂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一节课,教师提出的问题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课堂上,当学生疲于应对教师的诸多问题、被动思考教师事先预设好的所谓标准答案时,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就被严重挤压,这已与真实学习、深度学习渐行渐远了。其实,任何真实学习的发生都是基于问题导向,但前提是问题要有教学价值。具体而言,问题之间要呈现出层进性,要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也要严格控制数量
期刊
【阅读导引】  节选内容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原名“Cuore”,译作“心”),是其耗时近十年完成的一部得到世界认可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儿童小说。整本书共一百篇文章,包括主人公安利柯在一个学年中的日记、父母写的劝诫启发性文章以及老师指定抄诵的每月故事。小说以时间顺序分为十章,每一章再按照具体的日期划分成若干篇章,由这些日记和故事构成了一本洋溢着家国之爱、师生之情、家庭之爱与同学之谊等内
期刊
【教材分析】  一、教学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1]教师要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在语文教学中要适应教育发展方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期刊
旷古谪仙李太白在《将进酒》一诗中无限深沉地吟唱出了“与尔同销万古愁”。在教学中,有学生对此提出了质疑——“万古愁”是“白发三千丈”般的夸张吧,李太白也太能忽悠了吧?听闻此言,笔者意识到可能有少数学生仍游离于文本语言之外,没能够真正读懂作者李白在诗中流露出的万古愁。于是,笔者提醒学生——李白提出的“与尔同销万古愁”之愁在《将进酒》一诗中有何具体表现?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将进酒》,从文本语言中梳理出李白
期刊
统编教材课文按助读系统划分为“教读”“自读”两类,以2018年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为例,计有11篇教读课,13篇自读课。教读课实施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重心在何处,如何把握其方式、控制其深浅等,对此,课标并没有大致统一的标准,故而教师们各显神通或者说随心所欲授课。这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普遍低下,成为制约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沉疴宿疾。“教什么?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1]等问题
期刊
我们明白,义务教育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必须深化关键领域改革,为提高教育质量创造条
期刊
语文教育名师于永正指出:“激励是教育的第二个名字。”[1]在教学中,于永正通过激励把课堂构建成学生美好的精神家园,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内驱力,树立起其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借助非智力因素促进其智力因素的发展,充分发挥了激励评价的育人作用,形成了于永正独具特色的教学激励智慧。对于永正教学激励智慧进行研究,可以有效纠正当下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给一线语文教师
期刊
一、《我的叔叔于勒》的流俗解读  在分析路径上,王荣生强调以文体定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作为小说文体,在分析路径上往往存在着“人物言行—性格与品质—社会评价”的直线式分析“套路”。在主题的提炼上,一线教师常常会陷入“人与人之间关系”“人与金钱之间关系”的表层分析,及“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对资本主义底层人物的同情”的庸俗社会学解读的窠臼之中。  (一)小说文本分析路径的局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