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贯城中的运河、飞驰的自行车、夜幕下浸泡在酒精和荷尔蒙里的红灯区,以及coffee shop里飘出的大麻味——这些都是关于阿姆斯特丹的最初联想。其实,这座城市的内容远不止于此,藏匿在街区里充满着巧思的独立店铺展示给你的,是阿姆斯特丹的另外一张脸。
Raw Materials是一对荷兰兄弟于六年前开设的复古家居店。在此之前,他们经营着一家青年旅社。店铺位于Rozengracht大街上,偏离阿姆斯特丹最繁华的游客聚集区,周围多是当地人日常光顾的杂货店和餐厅。它的前身是一家芭蕾舞学校,整家店保留了当时的格局——三层楼由低矮的木梯连接,每间舞蹈课室被布置成了不同风格,陈设着店主长途跋涉收集来的老物件和经妙手改造的家具。
据店员介绍,两位店主多数时间都是在旅途之中,最常去的是印度尼西亚和印度,他们对亚洲风格情有独钟。因此,在这家荷兰人开的店铺里,超过八成的商品来自东南亚,亦有少数来自欧洲本土。而我拜访这里的时候,这对荷兰兄弟刚踏上第一次前往中国的旅途。
还至本处
在Raw Materials,你能看到的所有物品都带着一种回归的安然之态,正如其名“Raw”。这种回归,并不是那种Vintage自我标榜的刻意做旧,而是这家店的主人对每一件物品诚恳的尊重——即使是一枚小烛台都会被悉心地照料,保留着它最原始的模样。来自印尼的九宫格橱柜,表面铜锈绿的漆已经褪得斑驳,拉开门,一张蜘蛛网挂在那里,像是在骄傲地炫耀这橱柜的老资历。形态各异的酒瓶像是刚出土的文物,磨花的瓶体上附着泥土和灰尘。这些泥土和灰尘会让人有种不可亵玩的敬畏之心,小心翼翼,生怕把尘土碰掉,它们可能已经在那里待了几十年。
就像Raw Materials官网上的介绍所言:自然的,回收的,旧的,没有粉饰和打磨的,你可以看到天气和时间的脚印。有人说:越贴近自然,就越懒,越懒,也就越善良。懒是无为,店主的“无为”让一件件家具穿越万里,静静地躺在这家店,叙说自己的故事,等待知音把它带回家,不可不谓善良。
一个木橱,从原木离开森林到最后脱于匠人之手,就是一个生命诞生的过程,而最大限度地保留则是对其最好的致意,亦是对自然的尊重。还至本处,生命本来就有模样,有其最得惬的所在。
另一种可能
“我们想向来这里的人传达这样一种理念:一个物件可能老了、残缺了、破损了,但是它永远不会死,我们希望用我们的方式延续它的生命,或者赋予它第二次生命。”在这一点上,Raw Materials的灯给出了最好的诠释。灯罩可以是旧的自行车车筐、印有漂亮的图案的包装铁皮,灯架是来自机场、工地废弃的脚手架,还有电影片场淘汰的摄相机架。放映胶片电影的老式投影灯,摆在客厅富有现代感的皮沙发旁别有趣味。由比利时工厂的报废机器零件改造成的吊灯被取名为:Golden Belgium。失灵的压力表变成了小台灯的装饰,充满工业气息。
荷兰几乎各个城市都会有周末二手集市,店主也会在这些集市上淘宝。他们发现,许多卖家出售的桌子会很难卖出去,很多是因为样子已经过时或者不够好看,但是材质都是非常好的木头。他们会把这样的桌子买回来,然后让荷兰当地的独立手工作坊改造成案板,店员说这些案板现在是Raw Materials最畅销的产品之一。除此之外,他们还把报废的木船改成可以折叠的餐桌。
所谓不朽,就是创造另一种可能,便可让一切换个方式得以存续。
无用之用
哥伦比亚陶皿是店里的一个特色系列,是店主多次亲自到哥伦比亚的一个小村庄收集来的,有各种形状、尺寸,由当地特有的两种陶泥烧制而成。这个小村庄被店主称为“village of pottery”,几乎所有村民都以手工制作这种陶皿为生。这些来自遥远的南美洲的传统厨具虽然售价不菲,却十分受欢迎。店员每售出一件陶皿,都会提醒顾客它们是真的可以用来烧饭的,但是多数人还是会把它们当作摆件,因为对于欧洲人来说,它们的样子太特别了。
店里的一张桌子上摆放着海陆空各种动物标本和兽骨,是店主从一些实验室和博物馆买来的。玻璃樽里用福尔马林泡着的章鱼、水鸟、猪崽会让人一下子从之前赏心悦目的体验中惊诧地抽离,可是据说它们是店主最得意的收藏之一。他们亦从来没有期待这些标本和兽骨会被卖出去,或许只是用这样一种个人标签任性地宣示着对这家店的主权。
我几次询问店员,那些看来没有任何用途,甚至并不好看的物件(比如生了锈的手铐)为什么会出现在店里?有什么用途?会有人买吗?窃以为其背后是一些充满智慧与创意的设计。店员答:“没有想过它们的用途,我们只是觉得它们放在这里很合适,它们就该放在那里。很多物件是自从开店以来就在那里了,已经五六年了。可能真的不会有人买吧,但是我们就是希望它们在那里就好。”这样的理念颇有几分东方老庄哲学的意味——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如果生活被有用充斥,将会变得无比单一和硬质。
Raw Material的存在就像是一堂生动的哲学课:以生命之名——没有腐朽,只有神奇。
Raw Materials是一对荷兰兄弟于六年前开设的复古家居店。在此之前,他们经营着一家青年旅社。店铺位于Rozengracht大街上,偏离阿姆斯特丹最繁华的游客聚集区,周围多是当地人日常光顾的杂货店和餐厅。它的前身是一家芭蕾舞学校,整家店保留了当时的格局——三层楼由低矮的木梯连接,每间舞蹈课室被布置成了不同风格,陈设着店主长途跋涉收集来的老物件和经妙手改造的家具。
据店员介绍,两位店主多数时间都是在旅途之中,最常去的是印度尼西亚和印度,他们对亚洲风格情有独钟。因此,在这家荷兰人开的店铺里,超过八成的商品来自东南亚,亦有少数来自欧洲本土。而我拜访这里的时候,这对荷兰兄弟刚踏上第一次前往中国的旅途。
还至本处
在Raw Materials,你能看到的所有物品都带着一种回归的安然之态,正如其名“Raw”。这种回归,并不是那种Vintage自我标榜的刻意做旧,而是这家店的主人对每一件物品诚恳的尊重——即使是一枚小烛台都会被悉心地照料,保留着它最原始的模样。来自印尼的九宫格橱柜,表面铜锈绿的漆已经褪得斑驳,拉开门,一张蜘蛛网挂在那里,像是在骄傲地炫耀这橱柜的老资历。形态各异的酒瓶像是刚出土的文物,磨花的瓶体上附着泥土和灰尘。这些泥土和灰尘会让人有种不可亵玩的敬畏之心,小心翼翼,生怕把尘土碰掉,它们可能已经在那里待了几十年。
就像Raw Materials官网上的介绍所言:自然的,回收的,旧的,没有粉饰和打磨的,你可以看到天气和时间的脚印。有人说:越贴近自然,就越懒,越懒,也就越善良。懒是无为,店主的“无为”让一件件家具穿越万里,静静地躺在这家店,叙说自己的故事,等待知音把它带回家,不可不谓善良。
一个木橱,从原木离开森林到最后脱于匠人之手,就是一个生命诞生的过程,而最大限度地保留则是对其最好的致意,亦是对自然的尊重。还至本处,生命本来就有模样,有其最得惬的所在。
另一种可能
“我们想向来这里的人传达这样一种理念:一个物件可能老了、残缺了、破损了,但是它永远不会死,我们希望用我们的方式延续它的生命,或者赋予它第二次生命。”在这一点上,Raw Materials的灯给出了最好的诠释。灯罩可以是旧的自行车车筐、印有漂亮的图案的包装铁皮,灯架是来自机场、工地废弃的脚手架,还有电影片场淘汰的摄相机架。放映胶片电影的老式投影灯,摆在客厅富有现代感的皮沙发旁别有趣味。由比利时工厂的报废机器零件改造成的吊灯被取名为:Golden Belgium。失灵的压力表变成了小台灯的装饰,充满工业气息。
荷兰几乎各个城市都会有周末二手集市,店主也会在这些集市上淘宝。他们发现,许多卖家出售的桌子会很难卖出去,很多是因为样子已经过时或者不够好看,但是材质都是非常好的木头。他们会把这样的桌子买回来,然后让荷兰当地的独立手工作坊改造成案板,店员说这些案板现在是Raw Materials最畅销的产品之一。除此之外,他们还把报废的木船改成可以折叠的餐桌。
所谓不朽,就是创造另一种可能,便可让一切换个方式得以存续。
无用之用
哥伦比亚陶皿是店里的一个特色系列,是店主多次亲自到哥伦比亚的一个小村庄收集来的,有各种形状、尺寸,由当地特有的两种陶泥烧制而成。这个小村庄被店主称为“village of pottery”,几乎所有村民都以手工制作这种陶皿为生。这些来自遥远的南美洲的传统厨具虽然售价不菲,却十分受欢迎。店员每售出一件陶皿,都会提醒顾客它们是真的可以用来烧饭的,但是多数人还是会把它们当作摆件,因为对于欧洲人来说,它们的样子太特别了。
店里的一张桌子上摆放着海陆空各种动物标本和兽骨,是店主从一些实验室和博物馆买来的。玻璃樽里用福尔马林泡着的章鱼、水鸟、猪崽会让人一下子从之前赏心悦目的体验中惊诧地抽离,可是据说它们是店主最得意的收藏之一。他们亦从来没有期待这些标本和兽骨会被卖出去,或许只是用这样一种个人标签任性地宣示着对这家店的主权。
我几次询问店员,那些看来没有任何用途,甚至并不好看的物件(比如生了锈的手铐)为什么会出现在店里?有什么用途?会有人买吗?窃以为其背后是一些充满智慧与创意的设计。店员答:“没有想过它们的用途,我们只是觉得它们放在这里很合适,它们就该放在那里。很多物件是自从开店以来就在那里了,已经五六年了。可能真的不会有人买吧,但是我们就是希望它们在那里就好。”这样的理念颇有几分东方老庄哲学的意味——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如果生活被有用充斥,将会变得无比单一和硬质。
Raw Material的存在就像是一堂生动的哲学课:以生命之名——没有腐朽,只有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