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ur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郡县治,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把县委书记称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总指挥”,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前夕,他专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并号召全国县委书记向三位标杆人物学习,其中就有云南省原施甸县委书记、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
  “入党时我们都向党宣过誓,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
  习总书记要求县委书记要心中有党,杨善洲正是这样一个政治明白人,对党忠诚,信念坚定。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首先要牢记党员身份,对党绝对忠诚。杨善洲时刻不忘党员职责,离休之后主动放弃到环境优越的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卷起铺盖扎根大亮山,义务带领大家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对此一般人难以理解,他却觉得很平常:“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实在干不动了,只好把林场交还给国家,但这不是说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是要接着帮老百姓办,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有人问他,放着好日子不过,何必自讨苦吃?他朴实的回答饱含着对党的绝对忠诚:“入党时我们都向党宣过誓,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现在任务还没完成,我怎么能歇下来?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22年,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估计连22天都无法坚持;88岁,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年才不得不停下来,真正是活到老干到老。杨善洲不愧是一个真正用全部生命和心血践行入党誓言的共产党人。
  在市场观念冲击一切领域的今天,要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并非易事。杨善洲却是例外。在担任大亮山林场义务承包人的22年间,他拒绝了一些单位的高薪聘请,只拿林场每月不到百元的伙食补助,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他从来公私分明,为林场的事在外面跑腿办事都是自己掏钱,从未在林场报销一张发票,从未占林场一分钱便宜,虽是退休了,但仍自觉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真正做到头脑始终清醒。2009年底保山市委、市政府奖励杨善洲20万元,他将其中10万元捐给保山一中,6万元捐给林场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设,剩下4万元才给了跟着他受苦一辈子的妻子养老。这种淡泊名利、公而忘私、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境界,正是杨善洲始终坚守的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为人民谋福祉”
  习总书记要求县委书记要心中有责,杨善洲正是这样一个发展开路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杨善洲就出生成长在大亮山,他深知周边十几个村寨缺树、缺粮、缺电、缺钱,而缺水问题尤其突出。在担任施甸县委书记和保山地委书记期间,杨善洲自觉避嫌,不乱用手中的权力为家乡办事。退休之后,他以一个普通党员的身份兑现为家乡办实事的夙愿。考虑到大亮山没有树木涵养水源,他决定绿化荒山,以便一劳永逸地解决村民饮水问题。经过22年愚公移山式的植树造林,他带领大家造林5.6万亩,硬是把光秃秃的大亮山变成了一望无际的绿海,施甸县的森林覆盖率从1988年的17.1%提高到2009年的44.8%,增加了两倍多。大亮山林场最显著的社会效益是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的人畜饮水难题。林场现在承担3个乡镇11个村委会70个村民小组2.5万人的饮水供给任务和两个糖厂的蔗区灌溉任务。2010年春夏时节,云南省大部分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但大亮山周边群众家里的水管却依然流着甘甜的泉水,群众情不自禁地说:“吃水不忘老书记,要不是他,真不知道这样的大旱我们怎么熬过去。”林场还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仅林木一项产值就有3亿元。
  其实在担任保山地委书记期间,杨善洲就在探索发展经济的新路子。1980年10月,他到潞江坝的芒宽公社时,听说新光大队社员朱自祥因为种植咖啡成了出名的冒尖户,便走进朱自祥家,并把他作为咖啡种植的致富典型加以推广。当年全国咖啡生产会议现场会在芒宽新光大队召开。杨善洲鼓励群众大力发展咖啡种植之后,芒宽的咖啡种植从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如今,隆阳区芒宽乡成为保山市有名的小粒咖啡之乡,全乡的咖啡连片种植面积超过万亩,成为当地群众重要的致富渠道。
  “共产党员说话算数,不能糊弄群众!”
  习总书记要求县委书记要心中有民,杨善洲正是这样一个群众贴心人,心系群众,鱼水情深。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大亮山林场创办之初困难重重,没房子住,窝棚可以将就,可是没钱买苗木,那就好比冲锋的战士没有子弹,怎么去向大自然开战呢?杨善洲想尽一切办法,其中一招居然是去大街上捡果核。开始家人很不赞同,觉得堂堂原地委书记拿个塑料袋去捡别人扔掉的东西,跟乞丐差不多,有损形象。可是杨善洲为了建好林场,早已把“体面”之类的东西置之度外。他凡事亲力亲为,以致有一次在山上修理树枝时不慎把左腿摔成粉碎性骨折。榜样示范力量最好,领导带头力量最大。林场工人说:“正是因为有老书记带着干,我们才能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一步步挺了过来。”
  干体力活对杨善洲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他本是工农干部,曾经做过9年石匠。难得的是他当了保山地委书记之后依然保持淳朴的农民本色。跟那些高高在上养尊处优的干部相比,杨善洲一点也不像个“当官”的,倒更像个老农,他脸色黝黑,双手都是老茧,曾经在下乡检查工作时被乡镇干部当作老农而没被理睬。但没有“官样”的干部才是和群众贴心的干部。这位“农民式”的地委书记因为从小家境贫寒,因此对群众疾苦有切身感受,处处从农民的角度去思考怎样“为民”“为官”。担任保山地委书记期间,他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基层,每天天不亮就出了地委大门,天黑之后才回来。杨善洲一直认为,与农民群众一起劳动是了解基层、了解农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农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况最真实。因此,每次下乡他都把锄头带在身边,时常和农民群众一起下地干活。在他心目中,群众最大。有一次他生病得了疟疾,仍然如约冒雨去一个村里开会。他不会讲那些故弄玄虚的大道理,但有着朴素而管用的真理:“共产党员说话算数,不能糊弄群众!”
  “不行!我没这个权力”
  习总书记要求县委书记要心中有戒,杨善洲正是这样一个班子带头人,严于律己、以上率下。
  作为县委书记和地委书记,杨善洲主政一方,可谓位不高而权颇重。但他对权力有着清醒的认识:“我手中是有权,但它是党和人民的,它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不能用来办私事。”这就是他心中的戒律。
  1982年夏天,他18岁的小女儿遭遇中专考试落榜,情绪非常低落。杨善洲安慰她说:“别难过,明年再考。”小女儿对自己明年能否考上还没有信心,便可怜巴巴地问了一句:“爸爸,要是明年还考不上你能给我安排个工作吗?”杨善洲清清楚楚地告诉她:“不行!我没这个权力。”实际上,杨善洲有这个权力,但如果使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为自己女儿安排工作,就是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而他一直认为:滥用职权对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伤害最大,最容易伤到老百姓的心。因此他宁可让女儿失望,也不能伤老百姓的心。
  杨善洲家里一直不宽裕。1986年,杨善洲的老家姚关乡一个副乡长看到他家粮食不够吃,他老伴和女儿们只好用包谷掺米饭时,副乡长当场流泪了,便让乡里给杨善洲家送去两袋救济粮。杨善洲知道后,批评了副乡长:“好多人家连包谷饭都吃不上呢,接济要接济比我们更困难的家庭。”两袋救济粮都被退了回去。
  杨善洲下乡吃饭都是自己付钱,他坚持不欠群众一分钱,每当有人认为在群众家里吃顿饭是小事时,他总是告诫大家:“共产党的干部不能搞特殊化,不能当白吃干部,那样做会失掉民心!”他走百里山路还群众2毛钱饭钱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
  每一个党员干部只要看看杨善洲的做派,就知道什么是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只要像杨善洲这样的县委书记多一些,我们党的事业必定越来越兴旺发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将早日实现。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其他文献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考察湖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分类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促进“三量齐升”,推进“四化两型”,着力激发市场活力,着力转
期刊
习仲勋一生没有犯“左”的错误,始终坚持并倡导实事求是,他在陕北土改期间给毛泽东连发三封反“左”电报的故事广为流传。毛泽东曾称赞他“能实事求是,是个活的马克思主义者”。实事求是,是习仲勋一生的做人原则,也是贯穿他革命生涯的一根红线。  实事求是才能解放思想  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甫一发表,12、13日,《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就先后立即予以转载。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发起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理政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呈现出令人振奋和举世瞩目的新局面、新气象。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观大势、谋大事、全党一盘棋、全国一盘棋的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新时期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的科学指南。  民族
期刊
湖南人杰地灵。三湘四水亦多名胜,且各有自己独特不可替代的亮点。然而,在湖南众多风景名胜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岳麓书院。  若说“古”,岳麓书院始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976)。从岳麓书院到清末的湖南高等工业学堂,再到今日的湖南大学一脉相承,享有“千年学府”之称。  若说“静”,岳麓书院坐落在岳麓山东面的山脚下,依山傍水,白墙、青瓦、红檐,掩映在一片绿阴之中,确乎是“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想象一下有月
期刊
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魂飞万里,  盼归来,  此水此山此地。  百姓谁不爱好官?  把泪焦桐成雨。①  生也沙丘,  死也沙丘,  父老生死系。②  暮雪朝霜,  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  思君夜夜,  肝胆长如洗。  路漫漫其修远矣,  两袖清风来去。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遂了平生意。  绿我涓滴,  会它千顷澄碧。  注:①焦裕禄当
期刊
出长沙城北行30余公里,便到了一个叫铜官的小镇。1000多年前,这个小镇创造出了世界奇迹:烧出了世界第一批釉下多彩陶瓷,烧出了世界第一次标有商品价值铭文和姓氏铭文的陶瓷,烧出了世界上最早带有广告语的陶瓷……烧出了名扬海内外的长沙窑,开创了陶瓷业的一个新时代。  溯源:来自唐代的历史传奇  “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 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唐代诗人李
期刊
身披戎装,尽是千秋家国梦。由黄埔军校走出的军事英才到共和国大将,从追求真理的热血青年,成为智勇双全誉为强大国防奠基元勋,陈赓将军的家国情怀,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浓浓强军梦,缔造国防现代化  1952年6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陈赓从朝鲜前线应召回国。当陈赓急匆匆来到中南海会议室,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已经坐在那里了,陈赓一进会议室就向他们问好,心急地问:“叫我从战场回来,有急事吗?
期刊
城市在发展,生活在富裕,但由于各种原因,城市里不同群体的居民收入差距在拉大,特别是下岗职工、外来流动人员和无固定工作市民家庭生活困难,他们成为城市贫困面的主要因素。这些城市里的弱势群体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给予加倍的关怀和帮扶。  贫困问题影响城市的社会和谐稳定  在走访调研中,我深入到了一些生活困难的群众家庭,通过面对面与群众交流,感受特别强烈,印象特别深刻。在产品日趋丰富、消费日趋火爆的城市
期刊
  
期刊
法国思想家赫南说过:“在人们的共同记忆中,灾难与伤痛比享乐或是光荣更重要,也更有价值,因为它更能紧密地结合民众,唤起患难与共的情感,进而使人民凝聚成为一个坚实的共同体。”南京大屠杀就是这样一段无法忘却也不应忘却的灾难与伤痛。建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并经常举行悼念活动不是为了传递仇恨,而是警示后人、捍卫和平。2014年,全国人大以国家立法的形式确定每年的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