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江淮人民 勇于开拓创新

来源 :党史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wu0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建立后,安徽在一片废墟上开始了新的建设。曾希圣同志是建国后第一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是他最先规划和绘制了新安徽建设的蓝图。从建国之初,到1962年2月他调离安徽前往上海,他为安徽建设倾注了12年心血。这段时间,我先后担任省委办公厅主任、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常委等职务,一直在他领导下工作。那是一段永生难忘的岁月。其间,虽有曲折、辛酸,但更多的是激情、奋进……
  
  未见其人,先闻其名
  
  我是1938年参加抗日军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一直在淮南津浦路西和凤阳山一带打游击,做基层党政军工作。曾希圣领导的新四军第七师主要活动在长江北岸的无为、和县、含山一带。我们新四军第二师、淮南抗日根据地和第七师、皖江抗日根据地是近邻,是并肩作战的兄弟部队。当时由于受到敌、伪、顽三方面的分割包围,战争异常残酷,交通不便,我与曾希圣的工作职务又悬殊很大,所以,直到1948年之前我还没有见到过他。然而,有关曾希圣的许多传奇故事和轶闻,我听到了很多,正所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名”,仰慕之情,早已在我心中升起。
  当时,在凤阳山游击区里,有关曾希圣的故事,流传最广有三个:
  其一为曾希圣是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担任过中央军委二局局长,善于破译敌人的密电码。毛泽东对曾希圣以及其领导的军委二局作了高度评价:“长征时有了二局,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
  其二是曾希圣于1939年由延安调往重庆,在南方局军事组负责情报工作。他除了搜集敌方情报,揭露和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外,还潜心研究国际国内动态,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欧战与抗战》长篇论文,批判了当时在社会上存在的妥协、投降理论和单纯依靠欧美出兵心理,强调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去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这篇文章一时引起很大轰动,也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注意,并千方百计地设法加害于他。为此,中央才决定让他转移到新四军军部工作。
  其三是皖南事变之后,曾希圣临危受命,收容突围的新四军指战员,组建了新四军第七师,并任政治委员。他以长江北岸被古代军事家定名为“无为”的地区作依托,创立了一个拥有3万多平方公里、300万人口、3万多名武装力量的皖江抗日民主根据地,直逼汪伪首都南京,为支援全国抗战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这些,令人由衷地感到,曾希圣不愧为是一位功勋卓著的老一代革命家,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
  
  以改革创新精神,奋力推进农业建设
  
  建国之初,安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广大农村十分贫穷落后,而且灾难频繁。党和政府在抓紧完成民主改革、医治战争创伤、支援抗美援朝等重大政治任务的同时,下大力气抓了农业生产建设,这是当时一项十分重大的迫切任务。曾希圣以他杰出的智慧、非凡的魄力、果敢的改革创新精神,抓救灾、抓治淮、抓农田水利、抓“农业三改”,使安徽农业出现了崭新局面。这其中,尤以治淮、“农业三改”最具开创性成效。毛泽东高度评价说:“曾希圣是抓生产力的,如果我们国家的省委书记都像曾希圣一样抓生产力,那么我们国家的农业生产就大有希望了。”
  
  一、呕心沥血抓救灾、抓治淮
  毛泽东对曾希圣的这一高度评价,我是深有体会的。1950年夏秋季节,皖北地区就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被淹田地2800万亩,受灾人口800万,其中重灾人口440万;洪水期间,共淹死489人。
  为战胜百年以来所未有的灾害,加强生产救灾领导,并做好治淮的筹备工作,皖北区党委决定成立皖北生产救灾治淮临时指挥部,曾希圣亲自任政治委员。曾希圣强调提出:生救方面必须达到中央既定要求,“不饿死人”,“不成批向外省逃荒”,并尽一切可能防止瘟疫,加强治疗,并实行以工代赈的办法,将救灾与治淮结合起来。他经过认真调查研究,以独到的见解,提出了一整套科学可行的治淮方略。
  曾希圣认为:治淮“不宜于一个地方独立进行,必须苏皖豫同时兴办,如果只将皖北部分治好则大水东流,对苏北大为不利,同时以皖北力量也是不容易办好的。”1950年8月3日,他向周恩来、董必武致电说“治淮一定要豫皖苏三省同时进行。河南搞好则皖北不利。皖北搞好,则对苏北不利,以目前说则以皖北最不利,淮河关节在皖北”;“治本办法,我意可分成两年进行,其办法是第一年在河南以蓄水为主,减少水量东灌,同时又可解决河南的旱灾问题,在皖北则蓄水与复堤同时并进(不少地区漫溃),不放松小河的疏浚,一面使淮河容量增大,一面使淮北平原及淮河两侧增加蓄水池,同样可以减少淮北旱灾,在苏北则开一条新河,引淮人海。第二年则进行全线疏浚,并扩大蓄水池,巩固险工、涵闸”;“蓄水池可选择两种地点来建立,在山地可选山洪必经之隘口,堵成深池,再以闸门控制之,即可建立水电站,花工少、蓄水大;在平原可选低洼之地,再加挑深,同样花工少。并多开小渠,多挑水塘,多种树木,这样做,既能变坏田为良田,增加产量,又可保证不发水患”;“我认为过去治淮均未得要领,他们主要是筑堤,即增高培厚,对河床垫高问题,及水量过大问题,未作研究,所以不能解决问题,相反使河水高于平地,致内面之水不能外泄,所以每次水灾,均发展成面。”从这份电报可以看出,曾希圣最早比较全面地提出了淮河上、中、下游综合治理以及泄蓄兼顾办法。
  中央对曾希圣的建议极为重视。1950年8月25日至9月21日,在周恩来指导与参加下,水利部召开了治淮会议。会议决定以“蓄泄兼筹”为治淮方针,明确了上、中、下游的治理重点,还制定了治淮工程的步骤,确定当年10月下旬开工。会议建议政务院设立治淮委员会,统一领导治淮工作。同年10月14日,治淮委员会在蚌埠成立,曾山任主任,曾希圣等4人为副主任。实际上,由曾希圣主持治淮委员会的工作。治淮第一年,完成了一批蓄洪工程、堤防工程、干支流疏浚和沟洫工程。这些工程相互配合起来,使皖北初步实现了“小雨免灾,大雨减灾”。1951年淮河流域普遍丰收。治淮第一年的成功,使曾希圣感到十分振奋。他决心进一步全面推进治淮水利建设。经过连续多年的努力,建成了一批大型骨干工程。如淮河中游干支流分流工程,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大型水库,淠史杭水利灌溉工程等。这些工程,直到现在还发挥着巨大的效益。如淠史杭灌区目前灌溉面积达到1000多万亩,成为皖中、皖西发展的命脉。许多水利专家赞誉它是一个历史上空前的水利工程,比著名的都江堰工程要宏伟得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其建筑模型现收藏在世界博物馆内,让全世界观众观赏。
  
  二、农业三改”是又一创举
  “农业生产三项改革”(简称“三改”)是曾希圣的又一杰作。它的由来、依据、内容、意义何在?曾希圣在他1954年1月1日于《安徽日报》发表的“论三改”著名文章中作了全面阐述。
  曾希圣提出:第一,经常遭受涝旱灾害的地区,应改变季节的收成比重。原来沿淮地区收成比重夏四秋六,秋收大于夏收,今后则要改变这一情况,要利用夏收作物比较稳产的优势,争取夏收比重达到70%左右。这个改变是把我们从历史性的灾荒中脱离出来的一种改变。第二,改种高产作物、耐水作物,改变某些作物的播种方法。改种高产作物,主要是推广马铃薯和山芋。改种耐水作物,就是在沿淮低洼地区逐步改种水稻,这不仅可以抵御涝灾,提高产量,而且能够把地面水在稻田里蓄起来,是彻底解决水灾的最有效办法。改变某些作物的播种方法,主要是油菜等由点种改为育苗移栽。第三,改变广种薄收的习惯,采用深耕细作的办法进行耕种。
  在推行“三改”过程中,曾希圣十分强调“典型示范”、“积极领导、因地制宜”,并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具体措施。虽然某些地方由于方法不当,出了一点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总体上是成功的,有效地发挥了减灾、保收、增产的作用。
  
  三、冲破重重阻力率先推行“责任田”
  曾希圣在领导农业生产中,不仅善于从生产力的角度刻苦钻研,把握自然规律,提出应对办法,而且善于从生产关系方面观察和思考问题,提出有远见卓识的、独到的改革思路和完善措施。1961年他提出和推行的“责任田”办法,就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上世纪70年代末,发端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后在全国迅速推开的农业“家庭联产承包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实际上它的渊源就来自“责任田”。所以,胡耀邦称赞说:曾希圣同志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驱。”
  “责任田”的历史背景是这样的:1958年之后,党内“左”的思想盛行,企图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于是不顾客观条件,发动大跃进运动,动员全民大炼钢铁,推行人民公社化,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农村情况则更加严重,普遍出现“饿、病、逃、荒、死”现象。1960年秋,曾希圣同时兼任安徽、山东两省省委第一书记,但按照中央的决定,他一度把工作重心放在山东。这时,安徽也已处于极度困难状态。当时主持安徽省委日常工作的桂林栖同志,要我和张祚萌赶赴济南,当面向曾希圣汇报安徽面临的严峻形势。曾希圣听后心情沉重,立即向中央报告,要求辞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职务,允许他回安徽来,与广大干部群众一起扭转局面,走出困境。他要我与胡坦、丁之等同志负责抓安排群众生活,抢运粮食供应给缺粮农民,停办农村食堂,严令不能再发生非正常死亡。他则集中精力调查研究,酝酿根本对策,最后形成“责任田”办法。这个思路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安徽农村在推行合作化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田间管理包到人”的办法,简单易行,群众满意,增产效果明显,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二是曾希圣到工厂检查工作时,发现工厂大多是将任务分解到车间和个人,单机操作,责任到人,按劳取酬,工人很有积极性。三是张祚荫介绍了宿县一位老农上山开荒、丰衣足食的事例,引起了曾希圣的关注。这个老农叫刘庆兰,73岁,儿子有肺病,别人劝他到敬老院,他不愿去,经公社同意,他就带着儿子住到山里,一面让儿子养病,一面开荒种庄稼。他没有牛,也没有犁耙,仅靠一把锹和一把四齿扒,开了10多亩荒地。第二年收了3300斤粮食,除留下口粮、种子、饲料外,交给公社1800斤粮食,还交了60元现金(养猪养鸡所得)。他向公社建议,最好把田包给社员耕种,统一分配,超产奖励。曾希圣认为这个老农“是靠自力更生的”,“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有高度的共产主义精神”。刘庆兰的做法和建议,增强了曾希圣推行“责任田”的决心。四是曾希圣派人到合肥郊区进行“责任田”试点后,群众欢欣鼓舞,热情支持。于是,曾希圣向毛主席汇报了推广“责任田”的想法,毛主席同意试行。当年安徽农业就获得大丰收,广大群众把“责任田”叫做“救命田”。
  但是,1962年1月的中央七千人大会,却宣布曾希圣搞“责任田”是“犯了方向性错误”,并免去他的安徽省委第一书记,调离安徽,改组安徽省委,“责任田”也因而夭折。然而,正确的东西总是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改革开放之后,曾希圣精心培育和播下的“责任田”种子又以“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形式,重新出现并迅速蔓延全国,农村面貌也因此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全局观点谋发展,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建设
  
  曾希圣在奋力推进农业水利的同时,对工业、城市建设、文教卫体等各项事业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而且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路、独特的措施。他虽然没有系统论述过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问题,但他总是用辩证唯物观点看待各项事业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关系,从而在实践上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曾希圣十分注意研究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并从安徽实际出发,强调提出要走“抓农促工、抓工促农”的路子。他说:光抓农业不行,不抓工业,农业上不去,基础不稳固。”在发展工业中,“要有为发展农业来发展工业的思想。我们生产的大部分东西一定要卖给农民,你要农民来买,就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我们的道路才能扩大,工业才能发展,不然就卖不出去。”按照“抓农促工、抓工促农”的指导思想,曾希圣提出:第一,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如粮食加工、酿酒、制茶、卷烟等。第二,发展支农工业。如农业机械、小化肥等。第三,发展能够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要的工业。如轻纺、服装、食品、小百货、小五金等。第四,发展机械工业。他反复强调:机械工业是“工业之母”,机械设备差,是没有竞争力的。第五,发展动力工业、原材料工业、基础工业。如煤、电、钢铁、铜、水泥等。第六,发展能出口创汇的产品,利用外汇换回省内急需的高、精、尖技术。第七,发展能够多赚钱的工业,以积累资金。第八,要多搞手工业。这样可以搞得更快一些。
  安徽刚解放时,工业基础很差,没有什么大工业,只有一些小型手工作坊。例如合肥市仅有一台48千瓦的柴油机发电,供给机关和市民晚上照明,其他工业几乎是空白。1949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20.6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只有3.4亿元,仅占16.4%;全省工业职工2.2万人,固定资产不足1亿元。在曾希圣和省委领导下,经过三年经济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安徽就建成了粗具规模的工业经济体系。如淮南煤矿、铜官山铜矿、马鞍山铁厂,佛子岭、梅山、响洪甸三大水电站,淮南电厂,省农机一、二、三厂,八一拖拉机厂,蚌埠拖拉机附件厂、水利机械厂,蚌埠玻璃厂、面粉厂、卷烟厂,安徽纺织厂、合肥金笔厂、合肥搪瓷厂、合肥锁厂、合肥制革厂、合肥农药厂、安徽新华印刷厂、合肥无线电厂,芜湖永康食品厂、合肥好华食品厂等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都是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到1957年,全省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加了近5倍;一五”期间工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6.8%。这一时期的工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安徽工业的框架,为后来安徽工业的更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国初期,国际形势十分严峻。为了防御帝国主义可能发动的侵华战争,国家动员沿海部分工业企业内迁。曾希圣抓住这个机遇,立即派出张又民、李广涛、黄诚等得力干部,持他的亲笔信到华东局找谭震林,到上海找柯庆施、陈丕显,到中央纺织工业部找钱之光等负责同志,请他们帮助,从上海向合肥、芜湖、蚌埠、安庆分期迁来一百多家私营和公私合营企业。当时有些人对此不理解,说这些企业都是些破破烂烂的小企业,搬来做啥?曾希圣说:“不但要把技术人员、技术资料搬来,把设备即使旧的也要搬来,我们没有的东西都要搬来。有了这些东西,我们的事情就好办了。”“这个东西不管怎么差,弄只老母鸡来,他能下蛋。这就叫借鸡下蛋。”实践证明,曾希圣的这个决策是具有远见的战略决策。这一批企业迁来安徽后,它们像种子一样,很快在安徽生根发芽,成长壮大,并且培养出一批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安徽教育事业的奠基人
  
  安徽原来没有综合性大学,国民党时期虽在安庆办有一所国立安徽大学,但规模很小,教学设施和师资条件很差,全校只有几百个学生。建国后,国家高等教育部制订“高等教育事业十二年远景规划”,提出安徽于1959年建立综合大学,先办专科,1963年再办本科。曾希圣深感高等教育事业不发展,必将严重制约安徽经济长远发展。于是,他以省委名义致电中央并转高教部党组,要求在1958年建成综合性的安徽大学,一开始就办本科,所需师资望由复旦大学代为培养配备。在曾希圣和国家的支持下,在省委直接指导和关注下,1958年6月,安徽创办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安徽大学。同年9月16日,毛泽东来安徽视察,曾希圣请毛泽东为安徽大学题写了校名。10月6日,安徽大学举行成立大会,曾希圣亲自兼任安徽大学校长。他时刻关注安徽大学的发展,多次请求北京、上海等兄弟省市支援一批专家教授来校执教。1959年10月3日,曾希圣亲自参加了安徽大学建校一周年庆祝大会,勉励全体师生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
  安徽农学院原来规范也很小,而且不在合肥。曾希圣决定于1954年将该院迁来合肥。他亲自选定合肥西郊为学院院址,面积达3000亩。他还具体指导和帮助该院建立了教学实验基地,包括农场、林场、畜牧场、园艺场、茶场等。
  合肥工业大学,前身是淮南工业专科学校,解放前招收初中毕业生,仅有土木、机械、电机三个工程系。解放后,改名为淮南煤炭专科学校,后又改名合肥矿业学校,并于1956年8月迁到合肥,曾希圣亲笔题写了校名。正当合肥矿业学院初创发展时,煤炭部提出要将该院迁到沈阳,曾希圣表示不同意。他认为安徽工业基础薄弱,为了发展安徽的工业,需要有一所高等学校培养工业人才。由于曾希圣的坚持,煤炭部只好收回成命。随后,曾希圣正式提出将合肥矿业学院改建为综合性的工业大学。省委为此上报中央宣传部,陆定一亲自主持召开部务会议讨论,最后同意将合肥矿业学院改建为合肥工业大学,归高教部直接领导。1958年10月7日,合肥工业大学举行成立大会,曾希圣亲临大会祝贺。1960年10月,合肥工业大学被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从此享誉全国。
  安徽原来没有高等医科院校。曾希圣听说上海有一所私立东南医学院,是著名学者张锡祺创办的。曾希圣就派人前往盛情邀请,于1949年12月29日将该院迁到怀远县。为了学校的发展,曾希圣又邀请他们迁到合肥。曾希圣亲自选定合肥德胜门外的东南岗为建校地址,并拨出巨款,派出最强的基建队伍,在一年多时间里,就将医学院教学大楼、实验室、教职员和学生宿舍,以及学院的两个附属医院和门诊部全部工程完工。院名也于1952年10月改为安徽医学院,成为“安徽医学人才的摇篮”。
  同办高等教育一样,曾希圣在抓中小学基础教育、卫生体育、文化艺术、新闻广播和科学技术工作等方面,也都投入极大的精力,帮助规划,组织实施,都有超凡的建树。
  这里要特别说说曾希圣重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事情。刚解放时,合肥城市很小,城区面积仅5平方公里,又破烂不堪,全市只有5万多人。蚌埠、芜湖、安庆等城市规模也很小。素有雄心壮志的曾希圣,以他宽阔的胸怀,战略的眼光,开始筹划起安徽城市建设的蓝图。当时,他对合肥城区的规划设计是:东南傍临巢湖,西至大蜀山,市内长江路的路面宽度为60米;在老城区内,借助古城墙和护城河,营造一个环城林带(后来建筑成环城公园,被誉为“绿色翡翠项链”)。按照这个规划,合肥将成为一座傍山依水、交通畅达、景色宜人、市场繁荣的大城市。规划设想提出后,华东局有人批评说:“上海都没有那么宽的马路,合肥长江路搞那么宽干什么?”这样,长江路宽只好改修为40米。事过几十年之后,大家都说号称“安徽第一街”的长江路显得窄了,早按曾希圣的设想去建设,那就好多了。
  曾希圣作为老一代革命家,一生经历非常丰富、辉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他晚年受到不公正对待和“文化大革命”中遇到迫害的情况下,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顽强不屈、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和优秀品格。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实在是太多,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
其他文献
七    2004年4月11日晚上9点,总部设在阿联酋首都迪拜的阿拉比亚电视台突然停止正常节目,播发了一条刚刚收到的令世界震惊的消息:有7名中国人在费卢杰地区被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绑架。  伊拉克战争后,绑架作为一种威吓手段,被各种反抗组织空前频繁地运用。此前,已有美国、英国、日本、土耳其、黎巴嫩等10个国家160多名人质在伊遭绑架,虽然经过多方努力,有部分人质获释,但其中至少有30多名人质被斩首。
期刊
自来桥镇位于安徽省明光市东南部,20世纪40年代曾是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的一个重镇,这里交通不便,群山环抱,峰峦叠嶂。1940年3月,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这里成立。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抗日女英雄戴锡可就是在这里,用青春和热血写就了一个个生动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戴锡可,明光市(原嘉山县)人,1918年出生于女山湖南岸的戴巷村。当时,戴巷是方圆百里内较有名气的大村庄,有百十户人家,村中首富当数戴
期刊
国民党元老之一的于右任是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和爱国者。他早年曾与共产党人一起创办了著名的上海大学。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时,他提出国共两党“合则两益,离则两损”,抨击了当时的“分共”逆流。抗日战争时期,他主张两党团结,共同抗日,并为中共中央在武汉创办、后迁至重庆出版的机关报——《新华日报》题写了报头。抗战胜利后,于右任对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共内战政策表示不满。1949年4月,李宗仁派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
期刊
今年4月28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叶剑英元帅110周年诞辰。叶剑英在漫长的充满艰难险阻的革命道路上,在复杂斗争的历史转折关头,面临危难,无私无畏,表现了非凡的革命胆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建立了丰功伟绩。在此,本刊特编选一组文章,以缅怀这位历史伟人!    将成即毁原尝试,虽败犹荣应赞扬    叶
期刊
一    2003年5月,伊拉克战争结束。中国政府审时度势,决定派外交人员重返伊拉克工作。历史上,中国与伊拉克一直关系很好,保持这种关系对于两国人民来说都有利,我国政府希望把这种关系平稳地过渡到伊新政府上。战前,为了保证使馆人员的安全,中国大使馆彻底闭馆。根据战后的情况,外交部决定先派复馆小组到伊拉克恢复使馆工作。  从各方反馈的情况来看,此时伊拉克的局势仍然动荡不安,虽然大的军事行动结束了,但各
期刊
邓小平同志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这位世纪伟人的光辉业绩、伟大思想、崇高风范和卓越贡献,为举世所称颂。  邓小平同志在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曾先后多次在安徽这片热土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同志在
期刊
蚌埠地处铁路大动脉津浦线与淮南线的交汇点上,被小平同志称为“中国真正的南北界线”的千里淮河穿城而过。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小平同志对这个淮畔之城格外重视。据史料记载,1949年、1960年、1989年和1992年,他曾先后四次踏上蚌埠的土地,或率部移驻这里,完成“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业;或到蚌埠考察工作,听取市委的工作汇报,对蚌埠的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其中,1989年和1992年两次在蚌埠停留
期刊
硬币,既是货币,也是历史见证物和特殊工艺品。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的战略决战阶段,并最终取得胜利。这是一场伟大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是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为了纪念它,每逢大的周年纪念日,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发行硬币,以生动的形象、精美的画面,真实地展现了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战争全面胜利和赢得和平民主的这段历史。    1945年8月,在中国战场上,中国军队进入反攻
期刊
陈毅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和诗人。他在抗日战争时期,于戎马倥偬之间,写下了几十首诗词。这些诗词不仅显现了他崇高的思想和丰富的感情世界,而且记录了新四军在抗战中的重大活动,堪称新四军抗战史诗。    国共合作又    1934年10月,“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导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和红军被迫长征。陈毅由于在兴国作战时受重伤,不得不留在苏区坚持游击战争。1937年7月7日,抗
期刊
抗战时期,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奋起抗日。但在全民族进步抗战主流背后也有一股逆流,出现了一些助桀为虐的民族败类——汉奸。汉奸的出身除了汪精卫等一类政客外,绝大多数是由国民党杂牌军人或者由土匪演变而来,也有极少数是我军的叛徒。王宏鸣就是我军可耻的叛徒之一。  王宏鸣,又名王凤鸣,江西人,1932年参加红军,参加过长征和著名的平型关战役。红军时期的王宏鸣作战勇敢,为人很机警,也有一定的政治水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