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语文课堂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name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感训练,朗读则是语感训练的有效载体。好的文章应该让小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和领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练习朗读的方法主要有:组织学生听朗读和指导学生进行读练习。
  【关键词】语感 朗读 指导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176-02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感训练。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练习最要紧的是练习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王尚文先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在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是纲,其他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不举则目也难张。
  语感是人把握言语的主要方式,是个体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简称之为“半意识的言语能力”。由于语文是一种社会现象,语感必然是社会的人对其有熟悉、情感内容的言语全方面的直觉感受与判定,因而决不只是一种语言知识,而是和人的观念、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的,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深刻而丰富的感觉。良好语感的形成则又是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
  由于小学生的词汇比较贫乏,把握的句式也非常有限,因而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的分析,而是靠对语言的直接感受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好的文章应该尽量让小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和领会。文章中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的体现出来。文章读得越好,越能说明学生理解得深刻并受到了感染,通过朗读,了解词句的各种结构,把握词句的节奏。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练习方式。
  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其表现形式为用响亮、清楚的用声语言来转换书面的文字语言,它是语言教学中最常见的练习形式。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把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蕴涵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趣等,使课文内容立体化,形象化,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墩锐的感受,自然而然的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了语感。
  中国古代文人非常重视吟诵之功,道理就在此,宋代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背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的尔”清代作家姚鼐说“大抵文字须熟练乃妙,熟则利病自明”由此可见,朗读不仅能规范学生的口语,更有利于学生增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那么,朗读教学的要求又是怎样的呢?
  在新大纲中,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重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在具体教学中,普通话正确即要求读音正确,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添字,不重复字句,停顿适当。朗读要做到正确,首先要强调“三到”--心到、口到、眼到,集中注重力,防止有口无心,同时教师要做好正音工作,将轻易发生错误的字词预先提出,引起学生的注重,防止错误,要做到流利的读,要求朗读中不断读,不读破句,连贯的读,其中关键在于扩大视读广度。视读广度愈大则知觉单位愈大,理解愈完全,中途断读或读破句的情况就愈少。不仅看一个词读一个词,而且能够在读这个词的时候就看到下一个词,迅速的把几个词联系起来,按意群停顿,视觉广度的加大,只能在朗读实践中实现。另外,有感情的朗读要求我们能正确处理重音、停顿,把握好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控制好速度和节奏,做到感情自然流露,不矫揉造作,这是朗读的较高要求。
  练习朗读的方法主要有:组织学生听朗读和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组织学生听规范的朗读,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可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爱好,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模拟提高学生朗读的能力;可组织学生进行齐读、个别读、分组读、自由读、分角色读、表情朗读等多种朗读方法;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多看一些少儿节目,多听一些少儿内容的广播,放录音听故事,让学生体会语言艺术的韵律美、节奏美,用浓烈的感情色彩感染他们,引起其感情共鸣,从而激发强烈的朗读欲望;经常开展一些活动进行朗读效果的检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读书成绩,感到读书成功的快乐,可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课文朗读大赛”、“儿歌表演评选”、“读书读竞赛”“故事大王”,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朗读爱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朗读练习的方法易多样化。
  在朗读练习中,教师即要严格要求,又要进行指导。
  首先要选好朗读材料,入选到小学语文课文中的文章,并不是每一篇都非常适合朗读,都值得诵读的。有些文章也不是每一段都适宜背诵,要挑选那些重要的段落、出色的片段、警策的语句。
  其次,在朗读技巧上,教师应做到:①正确示范:小学生善于模拟,范读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十分有效,因此教师自己要经常练习朗读,力求语音准确、富有感情。范读可以是全文,也可以结合课文讲读,范读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语言鲜明,生动的段落。②体会感情:准确深入的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朗读好课文的基础,要启发学生想象、联想、重视和重建表象,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③提示难点:轻易读错的字,事先正音,轻易读破句的地方,先帮助学生把握意图理解清楚长句子,講清如何断句等。④读后评议。朗读指导要读前有明确,具体的要求,读后有评议。评议可教师评也可引导学生自评或互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重力和提高朗读水平,评议即要充分肯定优点,也要指出不足,还应提示改进的方法,实现更有意识的练好朗读,培养语感。
  参考文献:
  [1]李晓华,关注学生发展满足学生需要--体会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黑龙江教育,2005
  [2]宋锦玉,朗读训练的个性策略,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
  [3]刘欣,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J],教育革新,2010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目前小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较为扎实,而解决问题、创造性、实践与应用等构成未来公民素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却十分薄弱的现状,开展小学数学教改综合实验。主要通过应用题教学、活动课教学和开放题教学三条途径来实现,实验中强调了营造“问题解决”的氛围 、提供“问题解决”的空间、教给“问题解决”的策略和培养数学问题意识、注重收集“问题”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问题解决 三个方面  【中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进行变式教学,开拓思维,注重数学思想的核心作用,对提高数学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数学 变式教学 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167-02  一、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原因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形象地指出:“好问题同种蘑菇类似,它们都成堆地生长,找到一个以后,你应当在周围找一找,很可
商业街作为城市的缩影,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的商业街犹如城市的名片,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灵魂。随着城市旅游的迅速发展和人们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单纯的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初中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但可以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优化课堂教学,还可以情景创设,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本文先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然后探讨了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媒体技术;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如今,现在社会处于二十一世纪的新新时代,伴随着知识经济影响的逐渐扩大和深入,时代针对教育的旧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基础教育课程的变革迫在眉睫。传统历史教学的短处主要是非常严重的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地位,在课堂学习中比较轻易变成“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本文所论述的“學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基于长期的教学实践钻研而出,借鉴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的长处,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所选学科的特征,探索
目的:研究肌动蛋白相互作用蛋白1(AIP1)在人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个肝癌细胞系和正常的肝细胞系L02,以及40对HCC
【摘要】所谓“分层推进,分类指导”就是在目标教学中实行目标分类,学生分层。目标分类即把目标分为达纲目标和发展目标。达纲目标教学大纲规定要达的目标。达纲目标又可分为基层目标和高层目标。发展目标即是提高目标,它高于大纲、教材要求的目标。学生分层是指按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把学生分层,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培优扶差,使全体学生,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达到大纲、课本的基本要求的教学目标,又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在各自的
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信息已经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资源。而对于以科技创新为生存根本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其R&D部门员工能否通过使用多种信息源有效获取信息,从而完成新产品开发项目,更是其能否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的重要环节。以往对于信息搜寻行为的大量研究对影响信息源使用的各种变量进行了分析,但对于像R&D部门员工这样在任务导向情境下进行的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还不够系统化。因此如何构建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互友好、开放的实践环境,非常适合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只要教师善于设计环境,善于组织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上机实践活动中主动地探索,积极地思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顺利地建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