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用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而美术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中小学美术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育;文化传承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凝练而鲜明的语言,深刻阐明了文艺与国家的血肉联系,这既体现了对古往今来中国文艺的深入理解与高度肯定,也体现了对文艺在未来中国使命的殷切希望。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运指文化的发展。所谓国运,即国家之命运,国运兴隆,则国家发展顺利,前途光明。文脉指文化的继承和延续。所谓国脉,即国家之命脉。所谓“活民命以寿国脉”。民生安乐,国脉才能长盛不衰。而美术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中小学美术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未来,文化的传承与国家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文化艺术中包含着美术,国家的未来与青少年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教育担任着重要的作用,在学校美术教育中,学校美术教育是传递美术经验,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活动。主要包括美术创作教学活动和美术鉴赏教学活动。它既具有教育的一般功能,又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主要是:
第一,在丰富多彩的美术创作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在其他学科所没有的各式各样的工具、材料、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可以获得在其他学科学习中无法获得的、包括幸福感在内的丰富体验。而且美术创作的成果是多样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因此美术创作教学活动易于促进生动、活泼的个性潜能发展,帮助学生建立自尊感和自信心,促进人际交流。
第二,美术作品由色彩、线条、空间、材质等视觉元素构成。只要它遵循审美规律,呈现在我们眼前时,就能满足审美需求,直接对人体产生有益的影响。与此同时,美术作品除了形式上的美感之外,还传递艺术家的审美情感,对人的精神产生净化和陶冶作用,起到消除精神障碍、恢复心理健康的结果。因此,通过多样化的美术鉴赏教学活动,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提高欣赏、鉴别、判断、批评等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视觉文化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保持必要的自我独立,以自觉抵御来自广告、网络等视觉媒体中所包含的不良影响,有效地适应文化环境,达到个人内心及个人与所处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得到全面发展。总之,通过学校美术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未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中小学美术课程的合理设置,能够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国际,热爱本民族的自豪感。美术课程的内容能够很直观、形象地将民族文化的优秀瑰宝展示出来,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也是了解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从而唤起学生的民族意识,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
美术作为人类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是民族文化传承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基础美术教育之中聚集了众多民族文化元素,它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的载体,成为人们认识美术及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美术曾受到各种文化形态的影响,并在相互吸纳与融合中,形成了特有的中国传统美术。这是我国各民族世代发展进程中所留下的印记,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之一。美术作为一种文化教育,就应该让学生知道,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如今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构成美术教育与民族文化的融合。体现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的思想。
美术本体是教育功能发生的基础,作为基础教育学科应该注重自身功能的拓展,它承担着学生建立完整的人生价值观,并内化地陶冶人格情操的教育任务。美术课程所具有的人文性质,决定了美术教育应当引导学生参与人类的文化传承。因为,美术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反应大众的情感、观念和形态,它强烈体现着民族性,它的流传方式是个体或集体的,它与民俗有密切的联系,反映了一个地域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对民间事物的了解与感悟是常态,与生活紧密相关,从生活中挖掘美术文化内涵,引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关注,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好的教育者应该是优秀作品的解释者和传授者,使民族美术成为鲜活的素材,让学生饱蘸浓彩,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民风民俗,画出自己家乡的一草一木。将民族文化与国家设置的美术课程完美结合,不仅是教育目的,也是民族文化本身的特殊性所要求,让学生在体验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了解它的发展现状,承担起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从而达到延续文化的目的。
一种文化的传承、保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文化的拥有者学习知识和将知识代代相传的能力。对于学校美术教育而严,关键取决于美术教师,他们是学习的激发者和信息的呈现者,他们的认识态度和专业水平对学生学习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民俗学、艺术学、人类学与宗教学的知识,并善于运用不同的教法,準确、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表述相关问题。充分利用优秀作品,实现民族美术的再创新,这种融合不仅给美术课程提供了新内容,同时也给美术教学提供了新的形式。
民族文化的丰富与发展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实现的,如果离开了传统文化,它就失去民族特色,就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应将其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因此,美术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让学生对历史现象或事物获得新的认识,从“美术文化”的角度去理解,使民族文化走进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的思维方式,并由此改造生活,这样的美术教育才是有效的,是生动的美术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文化学习。
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用传承的理念作用于教育,是对传统教育观的一次变革,美术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美术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反映的是社会现实生活,又反作用于社会生活,把美术学习视为一种文化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追求和对美术学科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的思想,在美术教育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者要把民族文化与富有生命力的基础美术教育融为一体,这是民族的历史沉淀和智慧的创造,这种融入了各种情感元素的美术是一个民族共同记忆和身份的象征。社会需要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不该只是少数人的呼喊,也是在塑造经验的同时,分担文化传承的忧患,它不但促进了人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还增进了学生对民族美术文化的感悟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美术是青少年天性与文化环境互动的必然产物,又是经验的自由表达,它根植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针对美术特性,教育者应该将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元素注入其中,这是美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美术教育应该担当起这个责任。
参考文献:
[1]冯晓阳.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与传统[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2]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美术教育;文化传承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凝练而鲜明的语言,深刻阐明了文艺与国家的血肉联系,这既体现了对古往今来中国文艺的深入理解与高度肯定,也体现了对文艺在未来中国使命的殷切希望。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运指文化的发展。所谓国运,即国家之命运,国运兴隆,则国家发展顺利,前途光明。文脉指文化的继承和延续。所谓国脉,即国家之命脉。所谓“活民命以寿国脉”。民生安乐,国脉才能长盛不衰。而美术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中小学美术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未来,文化的传承与国家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文化艺术中包含着美术,国家的未来与青少年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教育担任着重要的作用,在学校美术教育中,学校美术教育是传递美术经验,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活动。主要包括美术创作教学活动和美术鉴赏教学活动。它既具有教育的一般功能,又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主要是:
第一,在丰富多彩的美术创作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在其他学科所没有的各式各样的工具、材料、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可以获得在其他学科学习中无法获得的、包括幸福感在内的丰富体验。而且美术创作的成果是多样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因此美术创作教学活动易于促进生动、活泼的个性潜能发展,帮助学生建立自尊感和自信心,促进人际交流。
第二,美术作品由色彩、线条、空间、材质等视觉元素构成。只要它遵循审美规律,呈现在我们眼前时,就能满足审美需求,直接对人体产生有益的影响。与此同时,美术作品除了形式上的美感之外,还传递艺术家的审美情感,对人的精神产生净化和陶冶作用,起到消除精神障碍、恢复心理健康的结果。因此,通过多样化的美术鉴赏教学活动,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提高欣赏、鉴别、判断、批评等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视觉文化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保持必要的自我独立,以自觉抵御来自广告、网络等视觉媒体中所包含的不良影响,有效地适应文化环境,达到个人内心及个人与所处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得到全面发展。总之,通过学校美术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未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中小学美术课程的合理设置,能够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国际,热爱本民族的自豪感。美术课程的内容能够很直观、形象地将民族文化的优秀瑰宝展示出来,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也是了解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从而唤起学生的民族意识,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
美术作为人类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是民族文化传承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基础美术教育之中聚集了众多民族文化元素,它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的载体,成为人们认识美术及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美术曾受到各种文化形态的影响,并在相互吸纳与融合中,形成了特有的中国传统美术。这是我国各民族世代发展进程中所留下的印记,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之一。美术作为一种文化教育,就应该让学生知道,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如今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构成美术教育与民族文化的融合。体现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的思想。
美术本体是教育功能发生的基础,作为基础教育学科应该注重自身功能的拓展,它承担着学生建立完整的人生价值观,并内化地陶冶人格情操的教育任务。美术课程所具有的人文性质,决定了美术教育应当引导学生参与人类的文化传承。因为,美术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反应大众的情感、观念和形态,它强烈体现着民族性,它的流传方式是个体或集体的,它与民俗有密切的联系,反映了一个地域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对民间事物的了解与感悟是常态,与生活紧密相关,从生活中挖掘美术文化内涵,引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关注,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好的教育者应该是优秀作品的解释者和传授者,使民族美术成为鲜活的素材,让学生饱蘸浓彩,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民风民俗,画出自己家乡的一草一木。将民族文化与国家设置的美术课程完美结合,不仅是教育目的,也是民族文化本身的特殊性所要求,让学生在体验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了解它的发展现状,承担起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从而达到延续文化的目的。
一种文化的传承、保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文化的拥有者学习知识和将知识代代相传的能力。对于学校美术教育而严,关键取决于美术教师,他们是学习的激发者和信息的呈现者,他们的认识态度和专业水平对学生学习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民俗学、艺术学、人类学与宗教学的知识,并善于运用不同的教法,準确、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表述相关问题。充分利用优秀作品,实现民族美术的再创新,这种融合不仅给美术课程提供了新内容,同时也给美术教学提供了新的形式。
民族文化的丰富与发展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实现的,如果离开了传统文化,它就失去民族特色,就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应将其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因此,美术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让学生对历史现象或事物获得新的认识,从“美术文化”的角度去理解,使民族文化走进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的思维方式,并由此改造生活,这样的美术教育才是有效的,是生动的美术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文化学习。
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用传承的理念作用于教育,是对传统教育观的一次变革,美术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美术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反映的是社会现实生活,又反作用于社会生活,把美术学习视为一种文化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追求和对美术学科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的思想,在美术教育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者要把民族文化与富有生命力的基础美术教育融为一体,这是民族的历史沉淀和智慧的创造,这种融入了各种情感元素的美术是一个民族共同记忆和身份的象征。社会需要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不该只是少数人的呼喊,也是在塑造经验的同时,分担文化传承的忧患,它不但促进了人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还增进了学生对民族美术文化的感悟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美术是青少年天性与文化环境互动的必然产物,又是经验的自由表达,它根植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针对美术特性,教育者应该将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元素注入其中,这是美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美术教育应该担当起这个责任。
参考文献:
[1]冯晓阳.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与传统[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2]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