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大音希声”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gu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子《道德经》中“大音希声”的说法为人们所熟知,但为何说“大音希声”,可能大家的理解都有所不同,下面笔者将从有声之音起于“欲”、无声之音起于“道”两个方面,来说明大音为何希声。
  【关键词】:大音希声;有声之音;“欲”;无声之音;“道”
  “大音希声”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笔者认为王弼的注最有利于我们了解“大音希声”这个说法,即:“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其中“众”即全体,“分”即部分;人们听到的宫音或商音等,都只是部分,而非全体。意谓有了具体、部分的声音之美,就会丧失声音的自然全美。老子认为最美的音乐是自然全声之美,而非人为的、部分之美,这和他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的见解,以及他的“无为自化”(《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一、有声之音起于“欲”
  每一个人、每一种动物,甚至是每一种植物、每一个生物,只要它在生理结构上具备发声的功能,它们总会在一个时间、或一个地点,发出你理解或不能理解的声音。那么为什么这世上的生物有这么个共同点呢,它们为什么都要发出声音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每一种生物都存在欲望,它们的这种有声之音起于“欲”。在动物界,幼兽们饿了会向它们的母亲发出乞食的声音,“嗷嗷待哺”这个词就是来自“鸿雁于飞,哀鸣嗷嗷”;而有些动物吃饱了更会仰天长啸,表达它们欢愉的情绪;更不用说一些昆虫们在需要配偶时,发出的独特的声音。只要你稍稍留心,便会发现,你生活在一个声音的世界,小鸟的“啾啾”声、小鸭子的“嘎嘎”声,小猫的“喵喵”声……而它们发出声音都有其特定的目的,或者说欲望。甚至还有研究表明,植物也有其特定的声音,只不过人类还无法了解,“万物有灵”,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声音,而它们所发出的声音总能表达出一种情绪,或一种需求……而这些都有“欲望”的含义在里头,所以说起于“欲”。
  人几乎是一生下来就会发出声音,有经验的长辈总是对那些新上任的妈妈们说,要是孩子哭了,不外乎那几个原因,孩子饿了、渴了、要方便了、冷了、热了等等,只要检查并达到他的目的就可以了,从这可以看出,连新生的幼儿都会为了表达自己的欲望而发出声音,这几乎是一种无意识的本能了,待人长大后,感情变丰富了,喜怒哀乐更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情绪,而不管是多大年纪,也不管是男是女,更不管是哪国人,从事哪种职业,只要身为人类,都基本上用笑声表达喜悦,用哭声表达悲伤,用噪声表达愤怒,用泣声表达哀伤,甚至是一些动物也有类似行为,所以人们常说“杜鹃啼血猿哀鸣”。更不用说人们常常提到“甜言蜜语”“真心表白”“真知灼见”“出口成章”“谎话连篇”“胡说八道”“口是心非”“字字诛心”等等,这些则更是一种欲望、目的的体现,他们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选择了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声音,从根本上来讲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欲望目的,爱情需要甜言蜜语,诈骗需要谎话连篇,讽谏必须有情有理,阐述必须有根有据……而音乐更是由欲望而生,是人类欲望的集中体现,它包含了喜怒哀乐之意,作曲人在作曲时,往往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感情融入到曲谱中,有的作曲家在写到那些悲伤的歌曲时,自己也能落下泪来,而写到那些快乐的歌曲时,心内也是满心愉悦,如刚直顽强、一生坎坷的阿炳才能创作出出凄切哀怨、扣人心弦的《二泉映月》,而满腔热血、坚强不屈的聂耳才能创作出慷慨激昂、激励人心的《义勇军进行曲》,无数的歌曲无不是凝聚了作曲家的深切感情,而这也是一种欲望表达,再到我们听众,基本上所有的人都能分清悲伤的歌、欢快的歌、歌颂爱情的歌、歌颂友情的歌、歌颂亲情的歌等等,并能与这些歌曲产生一种情感的共鸣,其实这也是一种欲望的互动和共鸣,我们听《懂你》,都能感受到对母亲的爱;听《七子之歌》,都能感受到对祖国的思念;听《甜蜜蜜》,都能感受到爱情的幸福;听《高山流水》,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知己之意;甚至有人传言听《黑色星期五》,都能让人联想到死亡,所以被禁曲……可以这样说,音乐的世界可以被称为“情感”的世界,同时也是一个“欲望”的世界。
  有声之音起于欲,这点虽实用于整个生物范畴,但尤其体现在人类世界,因为人是生物界中感情最丰富的一类,所以情感世界更复杂,而欲望也更强烈而多样,而用声音来表达欲望,则广泛地用到了音乐,因为音乐强调的是打动人心,它让歌曲与听众之间,产生的是一种纯粹的感情交流,再不包括其他的什么东西,音乐或悦人,或惑人,或躁人,或感人……它都着重向人传达一种情感,一种内心的欲望,可以这样说,相比较人类的交谈声,动物的各种声音,音乐的中心目的在于让大家听,在于一种感情的感染、传递、共鸣,而这些情感一般源自人内心的欲望,无论是含蓄还是外露,都要通过音乐这种方式表现出来,所以说“欲望”是本质,音乐是表象外衣,音乐起于欲,更广泛地讲,有声之音起于欲。
  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说,人有两个最基本的欲望,一个是饮食,另一个是男女关系。但是人七天不吃饭就会死,一天不吃饭就会饥饿。至于男女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人的生活来说是有害而无益的,人的欲望不也和这一样吗?人从年少力壮以后,花费人生的大半时光,大半精力,所谋划的,所辛勤争取的是什么事呢?汉代的成帝和哀帝,是为什么而死亡?殷辛王和周幽王,是为了什么而亡国。像唐玄宗那样励精图治的人,像唐庄宗那样英武的人,为什么还会不得善终。如果人仅仅是为了几十年的生活谋划,那么维持这种生活是很容易的,但是为什么人忧劳的程度是几倍,甚至是不能停止。《记》上面说:人如果不结婚和做官,各种情感和本能欲望会失去一半。人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对于人生知识的思考则已经完成了大半。而那些愚昧的人每天都遭遇这个问题,但是却不知道原因,这岂不是很悲哀!诗歌小说中描写爱情的,古今中外数不胜数,但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却很少。有声之音起于欲也。
  二、无声之音起于“道”   何为无声之音,我们也可以说何为“大音”,有人说,那是一种天籁之音,那么又有哪些天籁之音呢,心中有天地、心情淡泊的人或许对之的理解更深,就像哲人们对众多事情的认识,水静静地向前流淌,不争不抢、不怨不怒而滋润万物,无论是在崇山峻岭之间,还是在悬崖陡壁之处都能泰然自若、一往无前,遇到了山木、巨石,不退缩、不躲避,也不企图一争高低,或转弯、或寻缝,云淡风轻,它总是静静地向前,不分日月,也不管桀纣,永远是时间流逝的见证者和缄默者,同时它又能以弱克刚、滴水穿石,所以孔子临水,悟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老子看水,得出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的存在是无声的,但我们可以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大音,即无声之音,那是因为水的德行就是最接近于“道”的,“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是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东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规律及其本源。所以“道”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知与理解的。“道”无处不在,因此,水无所不利。所以,从根本上来讲,无声之音起于“道”,“道”本无声,它贯通在天地之间、蕴含在智者心中,往往是无声的事物给我们一种心灵的震撼、生命的升华,而这种无声之音起于“道”,同时也向世人传递“道”,只要认真感受,认真体会,我们不仅能“听到”这种无声之音,更能悟到天地间的“道”之意。
  有声之音和无声之音让人想到了王国维的词论。
  一是“造境与写境”。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故也。”
  “自然中之物,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二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王国维的词论将词人写词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而认为这两者一为“优美”,一为“宏壮”。他的具体分析也颇有意味: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陶渊明创造了一个理想的桃花源,其根源是对现实的失望和对内心理想的追求。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他的山水诗在写景描写上清新自然不俗,是“写境”的佳作。而我们真正了解他之后,会发现他的诗歌并非完全写实那么简单。他寄情山水是仕途失落的一种寄托。这样我们便能明白,实际上他的写景不仅仅只在写景,他所写的美好事物,也许排除了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在里头加入了自我的理想来表达自己的一种心境。
  唯心主义观点说“幡动乃心动”,说人看到旗子飘动,其本质不是旗子在动,而是人的心在动。古诗词中的“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指悲伤的人看到的景物,表现的景物往往是哀伤的,积极乐观的人看到的,表现的景物是喜悦的。比如同样是“燕子”意向,在诗句中存在两种表达。“燕”在《诗经》中是一种美好祝愿的意思,“新婚燕尔”、“燕燕于飞”都是表达高兴、喜悦场景的事物。后来的诗文中又可以表达“春天”的意思,因为春天到了,燕子就飞来了。在晏殊的“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中,词人看到了燕子美好的一面,所以写燕子表达自己内心喜悦之情。悲伤的人则看到了燕子令人伤感的一面:燕子能飞,可以当作信使;燕子又是双飞的。因此看到燕子秋去春回,便能勾起词人的思念之情;看到成双成对而飞的燕子又联想到自己形单影只,不得与恋人团聚。所以晏几道笔下的“燕”就不再轻盈:“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燕子成双成对,人却独立一人,人不如燕,怎能不见人伤感?词人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同样是看到燕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很多诗词中的“意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象,而是作为寄托作者情感的一种表达。
  “无我之境”则类似庄子的境界,庄子邀惠子游壕梁,庄子观鱼而知“鱼之乐”,惠子嗤笑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而庄子反讥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在这个论辩中我们可以看出,庄子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上,庄子看鱼,则自己也成了鱼,鱼亦是自己,故而庄子能感受到鱼的快乐。而惠子却不能融入庄子与鱼这两者融为一体的世界中。在“无我之境”中,物与我合二为一,换言之,就是我成了物,物也成了我。
  造境、写境、无我之境表达有声之音,无我之境则为无声之音。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 蒋孔阳.评老子大音希声的音乐美学思想[J].复旦学报,1981
  [3] 李艇.论老子大音希声的美学思想[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01)
  [4] 周武彦.揭开大音希声之谜[J].音乐探索,1991年(04)
  [5] 李槐子.大音并非无声—也解大音希声[J].中国音乐,1992年(02)
其他文献
一.作者简介  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1907-1986)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宗教史学家,是全球闻名的16卷《宗教百科全书》的主编,在宗教学届声名显赫,曾被欧美学术界誉为当代宗教研究领域中的“太阳”,他是现代西方宗教现象学的主要代表,亦是美国芝加哥学派的领军人物。伊利亚德一生极其勤勉的学者,他的学术视野几乎涵盖了所有二十世纪宗教研究的领域,据他的弟子马克·林斯科特·里科茨(M
期刊
【摘要】:彝族作家巴久乌嘎的短篇小说《起源葫芦》,讲述了关于彝族葫芦起源神话和彝族对葫芦以及葫芦笙的崇拜的故事。本文主要通过探究《起源葫芦》中的葫芦笙所代表的祖灵崇拜,以及故事中对祖灵的悲情献祭下人们所获得的精神慰藉。  【关键词】:葫芦笙;祖灵崇拜;悲情献祭;精神慰藉  《起源葫芦》是彝族作家巴久乌嘎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仑卓土和索拉威尔表兄弟,与葫芦和葫芦笙命运纠葛的悲剧人生。既是彝族“毕
期刊
萍乡,梦中向往的地方……  秋高气爽,樟树飘香。因工作考察,来到萍乡。对这个地方的了解,那是多年前,上中学时从历史课中的“安源路矿工人罢工”、“秋收起义”等知识的学习知道的。今天可以身临奇境地感受她的,美轮美奂的境界了。  走在大街上,随处都可以看到,这里的人们用“萍”字起的店名或广告名,还有街名什么的。如“昭萍”、“安萍”、“燕萍”、“萍水”、“萍实”。人们对“萍”字的喜欢程度,可见一斑。问一问
期刊
【摘要】:安吉拉·卡特的《明智的孩子》被人们成为“女版的《百年孤独》”,本文通过从血缘家庭和非血缘家庭、父权家庭和母权家庭以及不同的叙事艺术三个方面来对《百年孤独》和《明智的孩子》进行对比,探索联结家族成员的纽带以及由于作家性别的不同所带来的对家族的不同叙述角度,从而了解作者透过家族本身所要传达的自身立场和意义。  【关键词】:百年孤独;明智的孩子;家族;血缘;性别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安吉
期刊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twenty-eight-year-old Anne Eliot, the heroin of Jane Austen’s last work Persuasion, was still haunted by the hurt from the broken-up which was persuaded eight yeas ago b
期刊
【摘要】:女性主义批评从20世纪80年代自西方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其发展历程主要有3个阶段,引进吸收阶段、繁荣阶段以及深化阶段。在每个阶段,女性主义批评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整个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最终被有效地植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话语体系之中,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多元格局中的一员,初步发展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的学术领域,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批评,为推动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发
期刊
【摘要】:白先勇与福克纳分别是中国和美国颇具代表性的作家,二人作品中都鲜明地表现出了“时间”这一主题,他们都以回望的形式表达着对“过去”与“现在”的思考。本文以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为例,分析他们的时间观的表现与其成因。  【关键词】:白先勇;福克纳;时间观  《台北人》是台湾当代作家白先勇出版于1971年的短篇小说集。小说描写了台湾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在新旧时代交替中的
期刊
【摘要】:《倒淌河》描述的是被放逐到西藏的城里人何夏与当地的藏族姑娘阿尕之间一段感情纠葛。文中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叉叙述,第一人称是男主人公何夏自己讲述,便于抒情;第三人称则拉开了时间的距离,增加故事的真实性。本文试图讨论作者是如何通过男主人公的叙述,突出阿尕这位女性形象的。  【关键词】:《倒淌河》;叙述方式;阿尕  一.对《倒淌河》文本的解读  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里,知青应该以怎样的心情回忆
期刊
【摘要】:《呼兰河传》创作于1940年12月,是萧红成就最大却也争议最多的一部作品。茅盾在给《呼兰河传》作的序中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1]它突破了传统的对人物的描写方法,以一种零散的方式来塑造人物的灵魂,书写人性。本文通过对《呼兰河传》中零散的人物进行整合,总结出萧红的家人、受难者、看客等几种形象,展示出萧红以女性的视角对人性的沉重书写。  【关键词】:人物;
期刊
【摘要】::所谓“目录之学,学术之史”,大多目录学史的书籍即自“文”、“献”二字原意始,从“目”、“录”二字正名起,叙述目录学整体流变的过程。而王锦民先生的《古典目录与国学源流》一书,从文献、学术、目录三足鼎立的关系开始,一面梳理目录学流变,一面考镜学术史与目录学相互映照的关系,是有关目录学书籍中给予史学观照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史学;关照;目录;源流  一、何为“史学观照下的独特思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