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曲见长的方器之美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engy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紫砂方器线面间关系的处理非常重要。在造型上,方壶的直线往往表现出曲线的成分,直中带曲、曲中有直,刚中见柔、变化不一,其线条往往能体现出紫砂方器造型上的神韵。
  关键词 汉方壶;紫砂;方器
  方器为宜兴紫砂壶的基本造型之一,古有“方匪一式”之说,由于变化众多,加之线面挺括、轮廓分明,呈现出刚劲有力、庄重大气、雅俗共赏的特质而备受紫砂收藏爱好人士的喜爱。方器丝毫不逊色于其他造型,一件真正好的方器造型上朴实内敛,看似简洁却韵味无穷,外观直白却大音希声。紫砂方壶造型上看似简单,要成功制作却很难,例如方器讲究 “度、力、角、粒、润”等,这也是吸引很多制壶艺人制作方器壶的原因所在。而这款以曲见长的方器“汉方壶”(见图1),更将方圆结合的造型艺术演绎得淋漓尽致。
  1 “汉方壶”的造型特征
  “汉方壶”的造型打破了方正规整、一丝不苟的传统特征,壶身有方有圆,上部为圆;四条肩线棱角分明,延伸至底部则呈现方形,稳重实在;壶盖平滑,壶钮方中有圆;壶嘴古朴简单,有方有圆,融于壶身;壶把则利落大方,不作修饰,却有金石味。整把壶造型洗练,甚是用心,色泽朴实自然、醇厚内敛,与壶嘴相对称,端握很舒适。壶身形制修长,又名“汉方”,有秦权古韵。“汉方壶”选用底槽青泥料经纯手工精制而成,精雅而不失古朴。器型大气饱满,线条流畅丰美、气势非凡,令人赏心悦目,加之曲线与直线的完美结合,作品方中见圆、圆中有方,实为佳作。
  2 “汉方壶”以曲见长的方器之美
  “汉方壶”是一款以曲见长的方器。方器与圆器可以说是紫砂壶的两大基本造型。由简单的方与圆造型到方圆结合衍生而来的造型,无不体现出紫砂艺术的方圆之美。古人曾有“天圆地方”之说,到如今科学虽证其谬,然天地方圆之美,一直备受青睐而广泛应用于艺术造型。方圆造型具有视觉上独特的审美效果:方者刚正不阿,深有正气端庄之感;圆者柔转而不挠,多有阴柔圆润之感;当方与圆结合时,更能收到独特的审美效果。
  3 “汉方壶”的方圆之道
  “汉方壶”印证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方圆之道。古人受到“天圆地方”思想的影响,把这种形式概念运用在工艺品的制作中,这种认识也决定了历代艺人的创作思路。方与圆在宜兴紫砂壶壶形上的运用,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体现了人们的审美观念。紫砂壶在方与圆的千变万化中,也阐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们常以“方匪一式,圆不一相”来阐述紫砂造型的多变,反过来紫砂的多变造型也能印证这种思想。紫砂方器以方形为基本形,运用各种长短直线组成,加之线面挺括、轮廓分明,呈现出有“度、力、角、粒、润”等的特点,造型因而变化多端,如四方、六方、八方、长方等等。方器壶体讲究气势、端正,方直的器型尤为人们所喜。常见的方壶有“方斗壶”、“升方壶”、“高方壶”、“扁方壶”。方、圆器型常见,能够相互融合,它体现了方圆的精髓,或器型中圆中带方,或方中带圆,或天圆地方。就像这款“汉方壶”,它无论从造型还是意态上,都足以表现方圆相济的形体要求。方与圆的造型特色和艺术表现力,之所以在紫砂作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除了在视觉上能够产生独特的效果,也取决于人们的审美理念和意识形态。众所周知,中国古人认为天圆地方,而天圆地方是古代阴阳学说的一种体现,是古代先哲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模式,也是经过时代检验的古老智慧。
  4 结 语
  紫砂壶丰富的造型、千变万化的形式,可谓“方匪一式,圆不一相”。我们探求紫砂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创造出新造型,从造型的变化中探索出紫砂的发展道路。紫砂造型的发展模式离不开方与圆的基本构造,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世间万物皆是如此。这些蕴含着哲学理念的造型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也是工匠巧思的证明。“汉方壶”也是如此巧妙地将方与圆融合在造型中,将方、圆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参 考 文 献
  [1]孙明霞.紫砂方器的艺术创作[J].艺术时尚,2014(4):215
  [2]周鹰.浅谈紫砂壶中方与圆的关系[J].佛山陶瓷,2013(11):72-73
其他文献
摘 要 宫廷茶文化即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通过茶文化的浸染和传播,表现出君臣之间的融洽,缓和了党阀之间的对立,更体现出中国文化的雄浑和博大。本篇文章以“唐韵提梁壶”为例,探析唐代宫廷茶文化的特点。  关键词 唐韵提梁壶;紫砂;宫廷茶文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茶具从被人们第一次制作出来,再到后来的不断改进,经历了一次次文化上的洗礼,并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内涵,甚至成为了人们精神上的依托。现
期刊
曾有人如此评价紫砂壶: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脱尘如衲子。由此可见,好的紫砂壶各有神韵,如同人一样,每把壶都有不同的故事,而故事又铸就了每把壶不同的气质,形神兼备是评价一把好壶的标准。紫砂壶造型以泥为肉、形为骨,骨骼清奇、外形俊美才能谈及神韵。  此壶名为"澄心壶"(见图1),又名莲花塔,顾名思义,是以
期刊
摘 要 紫砂壶艺作为一门传统工艺,传统吉祥理念在作品上的反映尤为突出。这些吉祥理念在壶艺作品中,一般不是对自然形象的直接摹写,而更强调抽象写意的造型,具有特定的寓意和象征,而紫砂壶的创作理念也体现了这一点。  关键词 紫砂;合欢壶套组;创作理念  传统吉祥理念体现了中国人对生活、未来的美好希望、祝福及祈盼。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已有几千年,每当人们遭遇无法抵挡的自然灾难时,寄希望于天地神灵保佑,祈求风调
期刊
摘 要 中国人的本性是尚诗的,中国文化始终是充满诗意的文化。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习惯于诗性的思维方式,表现出很强的诗性智慧。本篇以紫砂“云·水瑶壶”为例,谈谈中国文人诗意栖居的理想。  关键词 云·水瑶壶;紫砂;生活理想  紫砂壶之妙不仅在于器型美,也在于岁月的沧桑感,那是一个工匠无法独力营造的人文气象。历史成就了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顾景舟、蒋蓉等巨匠,他们无所谓职称,却将壶做得如此富有文化气息
期刊
摘 要 紫砂艺人以大自然为创作源泉,精心设计了不计其数、造型各异的陶瓷器皿,从而孕育出紫砂壶艺独特的风格和内涵。本文以紫砂“陶刻西施壶”为例,探析《诗经》在紫砂壶上的艺术体现。  关键词 陶刻西施壶;紫砂;寓意  陶刻艺术随人类文明的诞生而诞生。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陶刻纹样也不断地发展演化,紫砂壶作为一部形象的中国陶刻史,其陶刻以极大的时空跨度和极尽丰富的形象,展现出中国传统的吉祥象征。古代历
期刊
摘 要 中华传统陶瓷艺术拥有着悠久的历史,紫砂壶艺作为陶瓷殿堂中的后起之秀,深深地扎根于这片肥沃的土壤中,并凭借现代多元文化融合的氛围中发芽、抽枝,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关键词 龙凤呈祥;紫砂壶;艺术魅力  紫砂壶在历史长河的磨砺中,逐渐由单纯的实用器具成长为集实用、赏玩于一体的艺术品,并形成了一门工艺体系完整、艺术内涵深邃、收藏价值极高的艺术门类,深入探究其根源就必须追溯到紫砂壶的创作中去,在长
期刊
紫砂壶的创作是一种象与意的组合,“象”即是外表的感性,“意”则是内涵的理性。其张力发生在特定的“象”与“意”的多样性、多向性的对抗与相融之中,向外弥漫的“意”力与相对内向紧缩的“象”力相互作用,使紫砂壶的形象给人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借物抒情,充满着无限的活力和生机。笔者近期创作的紫砂“如意丹凤壶”(见图1)就是一款通过将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完美结合,使作品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并赋予其特定含义的
期刊
摘 要 紫砂壶因为实现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才弥足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兼有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又增加了高贵不俗的雅韵。在此通过赏析“高升壶”的造型,谈谈其蕴含的步步高升的心愿。  关键词 高升壶;紫砂;寓意  紫砂壶以其匠心独运的表现形式、气韵生动的造型艺术、精美绝伦的手工工艺、端庄典雅的迷人风采,赢得了“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盛誉。紫砂作为优秀的传统工艺之一,原本就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期刊
中国的传统艺术,对于梅花总是不吝赞美,致力于挖掘梅花的内涵,甚至借梅花初放的清香而带来如水一般细腻动人的情感。所以历朝历代的各种文艺作品充斥了对于梅的赞美,紫砂壶艺自然也不例外。梅的精神与紫砂壶艺创作和探索经历中的感悟有着极其契合的一面,若想紫砂壶也拥有如此的诗情画意,创作的时候就要遵循这种规律。  以梅花为题材进行紫砂壶创作早已经屡见不鲜,不论文化上还是精神上都早已经为世人所接受。点缀其上的梅花
期刊
摘 要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的民间工艺,之所以魅力四射,受到大家的钟爱,是因为它蕴含了厚重的传统文化,本篇以紫砂“飘香壶”为例,谈谈紫砂壶器的造型及其精神力量。  关键词 飘香壶;紫砂;精神力量  从事紫砂壶的创作,技巧虽然重要,但也不能过于强调表现技巧,而影响了一件陶艺作品的完整性。陶艺人要具有深厚而全面的艺术修养,篆刻、绘画、雕塑、诗词等等,这些因素对紫砂壶的艺术创作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紫砂壶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