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操作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xs8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编小学数学教材明显特点之一,是增加学生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就如何优化课堂操作活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谈谈我的粗浅认识。
  
  一、操作过程有序
  
  在课堂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操作的顺序进行的,操作程序反映了学生接受的思维过程,反映了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果操作的程序混乱,学生的大脑中就无法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有序的操作不但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思维的条理性就能得到提高。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主要是运用“凑十法”来计算的,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有序的演示,再让学生模仿老师操作进行“凑十”,然后让学生想操作过程。
  例如:9加3的进位加法,教学程序分三步。
  第一步操作:先拿出9根小棒,放在盒子里,再拿出3根小棒放在盒子外面,问:现在把9根小棒和3根小棒合起来,怎样计算呢?
  第二步问:盒子里面已有9根小棒,再添上几根小棒就刚好成一盒10根?(再添1根)操作:把盒子外面的3根分成1根和2根。
  第三步操作:拿盒子外面1根放在盒内(学生说9+1=10),老师再用手势表示盒内10根与盒外2根合并(学生说10+2=12)
  这样教学,体现了简单的直观综合能力的培养,边操作、边思考,用操作促进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所以操作活动要精心设计操作程序,做到有条有理。
  
  二、操作方法要恰当
  
  操作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要求、但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草率从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经过精心设计,合乎逻辑联系的操作方法,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更容易,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节时,在演示长方体表面积操作过程中,有的教师把三表面积整体展开,得到一个组合的平面图形,然后分析推导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有的教师把三组相对的面逐次撕下来,贴在黑板上,然后分析推导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我认为以上这些操作方法不够妥当,因为无论是认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还是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都必须凭借三维空间才能实现。在分析探索长方体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和左右两个面的面积的方法时,必须凭借“体”的形象或“体”的表象进行,让学生直观地看出,求这4个面的面积是用“长×高×2”和“宽×高×2”。但如果离开“体”的形象,把两组对面放在一个平面上考察,研究,学生往往会产生心理脑感——求这两组对面的面积似乎是“长×宽×2”。由此可见,用展开法操作方法探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可取的。在演示长方体表面积的操作活动前,应制作活动教具(可逐步展开相对的两个面,且可马上复原)操作时,凭借“体”的形象,用动态演示,突出感知对象,把一组对面先展开,展开时这组对面仍不离开“体”,学生看清楚后,马上把这组对面复合“体”上。这样通过操作,不仅可以让学生从部分到整体综合归纳出求长方体表面积的一般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三、感知对象要突出。(操作活动在感知)
  
  心理学研究表明,加大感知对象与背景材料的差异,突出感知对象,对提高知觉的效果有重要作用。操作活动中要适当突出感知对象,一般可通过颜色、形状、动态、声音和强度等方面不实现。
  例如: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比较的操作活动。⑴制作等底等高的无色透明圆柱、圆锥教具各一個。然后用红色圈把圆柱等分成三截;⑵在圆锥中盛满蓝颜色水;⑶将水分成三次倒进圆柱,第一次使圆柱中的水面刚好到第一道红色圈;第二次,使圆柱中的水面刚好到第二道红色圈。第三次,使圆柱中水面刚好倒满。这样操作,由红、蓝的对比明显、感知对象突出,学生就能直观、清楚地看出:圆柱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四、操作活动有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在实践操作中,动作和动作之间,直观材料和直观材料之间,动作与直观材料之间往往都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的思路。
  例如:在讲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时,分三步进行,⑴操作:让学生每人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后将其中一半画上斜线。口述:阴影部分是正方形的1/2,问:阴影部分的1/3相当于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学生操作后口述的过程和结果,把1/2张纸平均分3份,其中1份是其中原正方形的1/6,⑵操作:拿出一张长方形,折出这张纸的2/3,涂上颜色,再折出涂色部分的1/5,口述:把2/3张纸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原长方形的8/15,⑶观察“折”的结果,1/6=(1×1)/(2×3),2/15=(2×1)/3×5),8/15=(2×4)/(3×5),师生共同归纳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由此可见,动手操作后,通过学生的外部,完整地复述操作过程,然后通过语言的表达,促进外部活动的内化。
  除此之外,动手操作实践活动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有效地发挥学生的能力。并且要做到适时,在学生想知而不知,似懂而非懂时进行,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
  (作者单位:331605江西省吉水县①东螺小学②阜田小学)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确定以人为本的思想,拟在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合作学习又被认定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助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人在实际教学中探究实践学生合作学习模式,在此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宏观调控,合理分组    首先在深入了解学生
期刊
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指引人们去获得新知识或以前未曾发现的问题的新解释,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它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发展内部言语,提高思维能力    思维就是人脑对
期刊
21世纪需要的是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现高度责任意识的一代新人,这一点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也明确指出。根据数学学土的这一总体目标,21世纪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作为实验教师中的一员,更是把学生创造性思维放在了首要位置,在课堂教学时,大胆实践,合理使用教材。以下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尝试。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学习活中要使学生能够获得成功
期刊
数学教学应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不能局限于数学知识的传授与讲解,而应该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当作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这项任务,必须从问题入手,依靠问题的引领,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层次。    一、构造问题链,激发思维积极性    对数学教学而言,在创造过程中,有一部分内容可以用复制的方式传授,而有一些则不能。如教学中的信息摸拟,或者称之启发式的程序设计,涉及的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信息结构棗启发式的信
期刊
一、由观看全国青歌赛联想开去    最近一个多月央视三套节目每晚现场直揪全国青歌赛,节目水平之高,让全国观众直呼过瘾,尤其是近两届新增设的原生态唱法,让观众耳目一新,为之振憾。听后觉得原生态唱法博大精深,根基深厚,孕育于祖国的山山水水,植根于民间百姓之中,它是一切新生代的音乐之母,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千古流传、生生不息的音乐之魂,是一切音乐创作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源泉。它又象草根一样,深深扎根于泥土
期刊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多是:1、教师提问,回顾学过的知识,特别是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内容,其中也有上节作业中出现问题的纠正;2、教师讲授新课,学生专心听讲,讲完概念讲例题,力求讲深、讲透,让学生听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当然在讲授新课之前也有新课的引入;3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做练习,可模仿例题做法来做练习题,教师个别指导,发现共性问题,教师分析原因后再讲,在教师的操心下,学生听懂,会做,没有什么问题
期刊
教学目标:⑴使学生理解正多边形概念,初步掌握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的第一个定理;⑵通过正多边形定义教学,培养学生归纳、观察、推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正多边形的概念与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的第一个定理。  教学活动设计:  一、观察、分析、归纳  1、等边三角形的边、角各有什么性质?2、正方形的边、角各有什么性质?归纳:等边三角形与正方形的边、角性质的共同点。  二、正多边形的概念:  1、概念:各边
期刊
当今教育的主流是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经济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前苏联科学家卡皮查认为,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合适的学科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和切实可行的。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去的“教”、“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的重心转移,力争创造适宜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发
期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生活常识,这些数学问题里本身就蕴含着各种各样的数学思想。那么,如何在数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呢?我认为,可以从概念数学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等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在概念数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    概念是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及其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通过感觉、知觉对客观事物形成感性认
期刊
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理解移项解方程的根據;2、使学生能熟练运用移项法则解方程。  教学分析:重点:利用移项解方程。难点:对移项时要改变符号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叙述等式的性质。2、什么是方程的解,什么是解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得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3、用适当的数或等式填空,使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是根据等式的哪些性质进行变形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