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夺权容易限权难,这是普世规律。革命诉求是权力本身,等它获得权力,让它反过来限制自己,戛戛乎其难哉。故立宪优先,是以宪政带共和,其势较易;虽有君主之名,但共和是名未至而实归。共和优先,是以革命带共和,对立宪言,其势甚艰;共和本身也只能是名至而实不归
辛亥前:去“专制”,或者去“帝制”
百年共和之路,以血沥成,以头颅铺就。结果如何?
1913年共和仅两年,当时参与武昌起事的功勋之一蔡济成,在《书愤》中悲怆沉痛:“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蔡氏一语成谶。回首百年,辛亥革命,终结帝制,成就共和,但没有终结专制,反而开启了一个新的专制即“共和专制”时代。假如一场革命只是以一种专制换取另一种专制,甚至是更大的专制,后人不禁要问,革命何为,莫非仅仅是为了夺取政权?
1900年,20世纪初元,是清王朝历史上的一个拐点。经由拳乱,它不可避免地走向终结,剩下的问题仅仅是如何终结。当时有两种不同的力量和主张:一个是清末立宪派,以梁启超(号任公)为代表;一个是革命派,以同盟会孙中山为代表。如果同盟会的路径是“走向共和”,梁启超的路径则是“走向立宪”。不同在于,同盟会要用革命的方式推翻满清,夺取政权,将中华国体从“君主”改为“民主”(即当时的“共和”)。
梁任公反对暴力革命,他不是推翻满清而是改造满清,即用立宪的方式限制君权乃至虚化君权。梁氏的落点不在国体而在政体。国鼎所在,可以不问,此即国家政权在君主之手还是在民主之手,可以按照传统来选择,最好不要用颠覆式的革命去改变,否则天下大乱。但,和国体相对应的政体,却不可不问,它直接关系政权的性质是立宪还是专制。立宪派如其所名:大清在国体上不是不可以保留(这就是“保皇派”的恶名),但清政权本身,必须从专制走向立宪。
和暴力革命相比,立宪派走的是一条不革命的“革命”之路。就20世纪这两种革命而言,一种是革人的命,结果革来革去,人头纷纷落地,但制度依然,哪怕它有共和的名头。还有一种是梁任公式革命,它要革的不是满清人的命,而是秦汉以来中国2000年皇权专制的命;它不主张流血,至少不煽动别人去流血。这两种革命在20世纪之初即开始较量,谁胜谁负,将引导一个世纪的历史。
革命派最终用民族主义说服并吸引了当时的热血青年。1949年以前的中国,谁抓住了青年,谁就抓住了历史。于是有辛亥起事,于是有中华民国。国体完胜,但政体依旧,以致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这样表示:“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但这已经不是君主专制而是共和专制。百年历史,我们在不断走向共和的同时从来没有脱离专制。至于宪政,辛亥革命一声枪响,正如此前我们离它越来越近,之后我们离它却越来越远。
英伦道路与美式共和
比较辛亥前立宪派和共和派两种不同的政治预案,其资源无不来自西方,但它们取法的国家对象却显然不同。如果说20世纪最初十年及以后,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是英美还是苏俄;那么,20世纪前十年,亦即世纪之初摆在国人面前的第一次选择,却是英还是美。同盟会以美利坚为样板,正如立宪派取法的是英吉利。美国是共和体制,成立于独立战争之后,它激励了同盟会的热情,也想以战争方式驱逐满人,成立一个汉人主宰的民主共和国。
立宪派不然,它反对同盟会盲目学习美国,主张走英伦道路,先君主立宪,然后在宪政框架下逐步共和。这并非因为英国好而美国不好,而是美国太贵,中国一时学不起。毕竟中英两国较之中美两国,无论在国情上还是历史上都要更切近。中国是一个比英伦有着更悠久历史的君主传统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搞共和,不但容易导致社会失序和混乱,最后仍不免于出现新的专制或者专制复辟。经由1688年不流血的“光荣革命”,英伦三岛国体不变,还是维持君主制;但在政体上却完成了人类有史以来从专制到立宪的转型。
比较之下,20世纪初,梁启超等人的政治知识以及政治眼光要比同盟会好得多。他很清楚,美国很难成为中国模仿的对象。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原来就没有君主和君主传统,因地制宜,美国人无以立君,也不必立君。更兼美国自移民以来,就开始自治。用杜威的话说:“当初移民的时候,每到一处,便造成一个小村,由许多小村,合成一邑,由许多邑合成一州,再由许多州合成一国。小小的一个乡村,一切事都是自治。”这是一个100多年来形成的自下而上的自治传统,何况更有英格兰的移民背景,所以他们可以共和。
中国不然,2000多年的皇权专制,不但缺乏这种政俗;而且即使就清末论,民智不开,而国家层面上的共和与民主,急需公共领域中的相关知识,从当时的民智情形看,中国实在不具备实现美式共和的资格。
就英美之别,同盟会曾经这样指责立宪派,声称美国共和制度后起于英国虚君立宪,因而是新的和好的。但在梁任公看来,政治制度,无论虚君立宪,还是民主共和,没有好不好,只有合适不合适。
就这一说法,立宪派经常援引的例子是法兰西,当然这是一个反面的例子。由于法国和英国一样,也是一个有着君主传统的国家。但,法国革命无视自己的传统,效法美国,以共和为国体,结果酿成祸乱,君主专制变成了共和专制,而且共和也成了乱源。
1902年,康有为在写给北美华商的一封信中指出:“法倡革命,大乱八十年,流血数百万,而所言革命民权之人,旋即以自身为君主而行其压制。”1906年在《法国大革命记》中又申言:“合数十万革命军之流血,以成就一罗伯卑尔之专制民主,合数千万良人之流血,以复归于一拿破仑之专制君主。”至于在中国像法兰西那样搞共和革命,康有为担心的是“吾恐革夙昔自由之命,而国人一切举动益不自由耳”。康梁言论,多在辛亥革命之前;但这些言论的预言所指,却不独一个辛亥,而是整个20世纪。
“民主专制”的预言
辛亥革命时期,一位美国传教士(汤姆森)正在中国。1914年,他在英国出版了他对中国的观察,书名为《革命的中国》。这是本书开篇的第一句话:“在最古老的专制国家建立共和政体,这是难以想象的,但它出现了。这就要求黄种人要像白种人一样思考,而这从未有过,即使是在之前的日本也未曾有过。”
中国是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正如日本是亚洲第一个立宪国。日本不搞共和是遵从自己这个民族的皇室传统,共和无疑会带来持续的国家动荡。持这种看法的并非仅仅是这位传教士,他在书中写道:“就在孙中山被任命为临时大总统的当天,《纽约观察》(1911年12月30日)就尖刻指出中国目前还不能、不该也不具备条件建立共和政府,并且指出‘美国应该支持君主立宪才能获得最大利益’。”美国人当然有自己的利益考量,但他们的观察不能说没有见地。
1903年,梁启超就在《新民丛报》上介绍过法国《乌合之众》的作者勒庞关于国民心理的研究。也是这位勒庞,1913年出版了研究法国大革命的《革命心理学》,针对远东中国刚刚发生两年的共和革命,勒庞预言:“中国不久会发现,一个失去了漫长历史给它披上的盔甲的社会,等待着它的是怎样的命运。在几年血腥的无政府状态之后,它必然会建立一个政权,它的专制程度将会比它所推翻的政权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勒庞之前同样也是研究法国大革命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他的论述对他身后发生的中国革命,同样具有准确的针对性:“一个国家,如果它原来是个人集权管理,并且习俗和法律也都接受这种管理,而现在它想建立类似于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那么我毫不犹豫地说,在这种共和专制下,会比欧洲任何一个完整的君主制更难以忍受。对此,我们可以在亚洲寻找可比照的东西。”在他看来,“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较小的改革家……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立宪派,尤其是立宪派当中的梁启超,就是中国的托克维尔,尽管他没有读过托克维尔的一个字。在《开明专制论》中,梁任公指出:“凡因习惯而得共和政体者常安,因革命而得共和政体者常危。”前者说的是美国,后者说的是法国,真正要提醒的,当然还是中国。革命是暴动,梁任公担心:“承此大暴动之后,以激烈之党争,四分五裂之人民而欲使之保持社会势力之平衡,此又必不可得之数也。”非但如此,以革命的方式争共和,由此导出的,不免是强人性质的共和专制或民主专制。就后者言,任公的表述是:“民主专制政体之所由起,必其始焉有一非常之豪杰,先假军队之力,以揽收一国实权。”
实权既得,进而“求法律上之名义,即国民普通投票之选举是也。彼篡夺者既已于实际掌握国权,必尽全力以求得选。而当此全社会渴望救济之顷,万众之视线,咸集于彼之一身。故常以可惊之大多数,欢迎此篡夺者。而芸芸亿众不惜举其血泪易得之自由,一旦而委诸其手也”。其结果,“此篡夺者之名,无论为大统领,为帝王,而其实必出于专制。”
此时,尽管在形式上,民主专制也可以有议院,当然也可以叫别的名字,比如国大、人大;但比较之下,“此等议院,其权能远在立宪君主国议院之下。”因为“民主专制政体之议院,伴食之议院也。其议院之自由,则猫口之鼠之自由也”。这是梁任公1905年发出的声音,我们可以掂量一下这种声音的历史穿透力。
辛亥后:不仅专制,而且动乱
就20世纪的历史经验看,革命从来没有解决也无以解决专制问题。伴随一起起革命的,是一起起的专制。武昌起事是百年革命的肇始,因为立宪派的赞助,它本身倒没流多少血(除了汉口和南京),几乎就是一场颜色革命。但不幸在于,它打开了20世纪潘多拉的魔盒,伴随革命放飞出来的是持续的内战、祸患、灾难和无数平民的死亡以及最后形成的新的专制,惟独宪政被留在了盒底。
当然,当时的革命派并非不要宪政,但他们的持论是“论支那立宪必先以革命”。这是1905年和1906年间,他们和立宪派争论的一个标题。同样,立宪派也并非不要共和,他们的路径是先立宪后共和,而且是在君主的框架下。于是,“走向共和”还是“走向立宪”,更具体化为立宪与共和之间的价值排序。对于当时中国来说,到底是共和优先,还是立宪优先。百年过后,历史定局,但,作为后人,回审那段故实,我不得不说,君主立宪易,共和立宪难。
当政权握在君主之手时,共和或民主,即意味夺权。一边志在必夺,一边绝不会揖让,革命于是发生。然而,夺权容易限权难,这是普世规律。在政治学的范畴内,共和(民主)如果是一个权力概念,宪政则是一个限制权力的概念。革命的诉求既然是权力本身,等到它获得权力,让它反过来限制自己,真也戛戛乎其难哉。
清末立宪从民间到朝廷,走到1910年,十年生聚,十年蓄势,遂形成高潮。但进入民初以后,这个高潮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原因何在,毕竟对付袁世凯要比对付宣统,难度大得多。此中有一问题,就是“势”,势即力。
1900年后,清廷已经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皇权低落,绅权渐长,双方逐渐往均势靠。这是立宪的最佳时机。事实上,清末立宪那些年,基本上是士绅出身的立宪派带着清廷往前走。
民初不然,同盟会势力不敌袁世凯,不得已把政权交出去。但袁是一个枭雄,立宪派能对付清廷的办法,到袁那里就不管用,双方势不均衡。一个很显然的例子,清廷已经没有能力解散资政院,但袁世凯却能一手取缔国会。国会不在,还有什么分权意义上的宪政可言。由此可见,一个政权,其势力是上坡路还是下坡路,对立宪来说,命运大不一样。
当这个体制衰落时,与其革命,不如立宪。看起来是妥协,其实是智慧。等到革命后,另一个政权起来,并且正在往上走,这时立宪的难度就很大,以至无能。
虽然民初共和,立宪也在进行,但这场政治革命注定远难成功,事实上它也没有成功。问题不在别处,恰恰就在“共和”本身。
长期以来,中国人一直骄傲自己是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什么叫共和?与“君主”相反,“共和”就是“用四万万人来做皇帝”(孙中山),正如以往君主只是一个人做皇帝。当然,四万万人做皇帝是假的,只有宣传鼓动的作用;真正的作用则在于,共和可以“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在君主立宪的框架下,袁世凯连一个皇帝梦都不敢做,他信服满清268年的天命,那是一种对他而言必须服从的“卡里斯玛”。但,在共和框架下,他就敢黄袍加身,称帝登基。可以逆料,即使袁世凯登基十年,天下也不得安稳。同为清末八大总督出身的岑春煊就不会放过他,凭什么你当皇帝。这就像袁世凯身后的政局,皖系在朝,直系不服;直系执柄,奉系作乱一样。然而,北洋诸系一律出自清末,可是,为什么清末是北洋军,民初却摇身一变为北洋军阀?换言之,这些北洋首领,为什么清末不乱民初乱?乱象之源非他,即在人人都可以当皇帝的“共和”。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边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那边刘邦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于是,为了一个君位,中原逐鹿,天下纷争;结果生灵涂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秦末,也是清末(更是20世纪前50年)。正是鉴于历史教训,任公起来反对共和革命。他料见到了革命后的一切:不仅专制,而且动乱。
专制如果和清末一样,动乱则为清末所未有;因而力主推行真正带有政治革命性质但又可以避免流血的君主立宪,看起来是保皇,其实是保天下秩序。一个民族如果具有长期的君主传统,君主就成了秩序的象征。过往皇帝换太子,看起来是私事,其实是天下事,所以臣子会拼命进谏。否则皇帝儿子多,今天你想当,明天我也想当,天下势必不得平安。因此,嫡长子如果是一种秩序,以君位为统的皇室也是一种秩序。
这里有一个细节,在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里,那位白氏族长白稼轩听到辛亥革命的消息后,不由惶惑道:“没有皇帝了,这日子咋过呢?”这样一种心理并非虚构,就漫长的农业文明社会而言,实乃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因此,面对已经有了2000年历史的皇权传统,可以改造这个秩序,哪怕脱胎换骨,但在形式上却不要轻易去推翻它。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所罗门的瓶子,革命就是把这个瓶子打开,革命后的共和就是这个瓶子已经打翻了的世界。北洋时期,群魔乱舞,比较之下,清末除了零散的会党起事,并没有北洋时代频仍的割据与杀伐。不但文臣武将几乎没有叛清行为,民众在整体上也没有不服从这个秩序。如果对民众而言,谁当皇帝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千万不要因失序而生战乱;那么,20世纪前50年,惟一没有战乱的年头是哪个时代呢,恰恰是清末。
共和优先,还是立宪优先?
共和与立宪,都属于政治现代化的范畴。专制君主的秩序,革命党不容,立宪派也不容。但,分际在于,革命是“逐鹿”,乃至猎鹿;立宪则是把“鹿”给关起来。在立宪派那里,满清君位,不是由我取代,而是为它打造一个笼子——宪政的笼子,请君入瓮。这显然是一种政治智慧:为避免革命导致社会动荡,也为了杜绝王室倾覆后各路豪强问鼎。当然,立宪派的方略,虽在维持王室,但却要掏空它的权力,让它南面无为,仅仅成为秩序的象征。此即康有为的“保存君统而不保存君权”。
辛亥枪响,康氏紧急表示:君主立宪,“虽有君主,不过虚位虚名而已,实则共和矣,可名曰虚君共和。”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立宪国之立君主实为奇妙之暗共和法说》,用君主立宪来暗合革命党的民主共和,康有为也算煞费苦心。
表面上看,君主立宪,权力还是在“君”手里,民主共和则是把权力拿在“民”(自己)手里。如果这是一笔权力生意,鼓吹哪一种做法更能迷惑当时的青年呢?所以说“迷惑”,盖在于共和民主不过假象。不可能四万万人都做皇帝,做皇帝的只有一个人。但这一个人此时却假借四万万人的名义,于是他就不叫“君主”叫“民主”。问题是,这样的“民主”,谁还能给它立宪呢,它代表的可是四万万。
从君主到民主,不难看到,权力虽然易主,但权力的性质未易,它还是专制的。
关键在于改变政权的性质,哪怕它仍然在君主手里。如果革命是一笔生意,立宪其实也是。满清自拳乱后的衰落,已经无可逆挽。立宪派到最后,和满清做的就是这笔生意:保留你的君位,让出你的权力。当年英伦,经过克伦威尔的共和之乱,再也不敢试错。赶走詹姆斯二世之后,和威廉做的也是一笔生意:你接受我的《权利法案》,我拥立你为新君。权利法案是剥夺君权的法案,英伦由此为立宪奠基,同时逐步走上选举意义上的共和(民主)之路。
由此可见,共和优先,还是立宪优先,两者大有计较。立宪优先,是以宪政带共和,其势较易;虽有君主之名,但,共和是名未至而实归。共和优先,是以革命带共和,对立宪言,其势甚艰;共和本身也只能是名至而实不归。英伦为君主制国家从立宪到共和,提供了和平转型的范例,应该说清末立宪派照准的就是这条路。它最终必然的路线图是: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这是一个拾级而上的顺序,不可躐等,否则必致其乱。
事不出立宪派所料,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事擦枪走火,枪声把中国送上“共和”的歧途,“共和”成了百年中国的乱源。
百十年来,中华民族是一个缺乏政治智慧的民族。我们不是没有那些拥有政治智慧的先贤,如康梁,而是他们被我们自己“劣胜优汰”了,甚至还被污名化。一个世纪以来,历史作为一种选择,往往不是浪淘沙,而是浪淘金。
今年是2010年,100年前的1910年,是清末立宪运动的高潮年份。它所达到的立宪高度,100年来,再也无法企及。清末立宪派是传统文化中的“最后一代士绅”,由他们主导的清末12年堪称20世纪立宪史上的黄金年代。□
辛亥前:去“专制”,或者去“帝制”
百年共和之路,以血沥成,以头颅铺就。结果如何?
1913年共和仅两年,当时参与武昌起事的功勋之一蔡济成,在《书愤》中悲怆沉痛:“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蔡氏一语成谶。回首百年,辛亥革命,终结帝制,成就共和,但没有终结专制,反而开启了一个新的专制即“共和专制”时代。假如一场革命只是以一种专制换取另一种专制,甚至是更大的专制,后人不禁要问,革命何为,莫非仅仅是为了夺取政权?
1900年,20世纪初元,是清王朝历史上的一个拐点。经由拳乱,它不可避免地走向终结,剩下的问题仅仅是如何终结。当时有两种不同的力量和主张:一个是清末立宪派,以梁启超(号任公)为代表;一个是革命派,以同盟会孙中山为代表。如果同盟会的路径是“走向共和”,梁启超的路径则是“走向立宪”。不同在于,同盟会要用革命的方式推翻满清,夺取政权,将中华国体从“君主”改为“民主”(即当时的“共和”)。
梁任公反对暴力革命,他不是推翻满清而是改造满清,即用立宪的方式限制君权乃至虚化君权。梁氏的落点不在国体而在政体。国鼎所在,可以不问,此即国家政权在君主之手还是在民主之手,可以按照传统来选择,最好不要用颠覆式的革命去改变,否则天下大乱。但,和国体相对应的政体,却不可不问,它直接关系政权的性质是立宪还是专制。立宪派如其所名:大清在国体上不是不可以保留(这就是“保皇派”的恶名),但清政权本身,必须从专制走向立宪。
和暴力革命相比,立宪派走的是一条不革命的“革命”之路。就20世纪这两种革命而言,一种是革人的命,结果革来革去,人头纷纷落地,但制度依然,哪怕它有共和的名头。还有一种是梁任公式革命,它要革的不是满清人的命,而是秦汉以来中国2000年皇权专制的命;它不主张流血,至少不煽动别人去流血。这两种革命在20世纪之初即开始较量,谁胜谁负,将引导一个世纪的历史。
革命派最终用民族主义说服并吸引了当时的热血青年。1949年以前的中国,谁抓住了青年,谁就抓住了历史。于是有辛亥起事,于是有中华民国。国体完胜,但政体依旧,以致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这样表示:“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但这已经不是君主专制而是共和专制。百年历史,我们在不断走向共和的同时从来没有脱离专制。至于宪政,辛亥革命一声枪响,正如此前我们离它越来越近,之后我们离它却越来越远。
英伦道路与美式共和
比较辛亥前立宪派和共和派两种不同的政治预案,其资源无不来自西方,但它们取法的国家对象却显然不同。如果说20世纪最初十年及以后,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是英美还是苏俄;那么,20世纪前十年,亦即世纪之初摆在国人面前的第一次选择,却是英还是美。同盟会以美利坚为样板,正如立宪派取法的是英吉利。美国是共和体制,成立于独立战争之后,它激励了同盟会的热情,也想以战争方式驱逐满人,成立一个汉人主宰的民主共和国。
立宪派不然,它反对同盟会盲目学习美国,主张走英伦道路,先君主立宪,然后在宪政框架下逐步共和。这并非因为英国好而美国不好,而是美国太贵,中国一时学不起。毕竟中英两国较之中美两国,无论在国情上还是历史上都要更切近。中国是一个比英伦有着更悠久历史的君主传统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搞共和,不但容易导致社会失序和混乱,最后仍不免于出现新的专制或者专制复辟。经由1688年不流血的“光荣革命”,英伦三岛国体不变,还是维持君主制;但在政体上却完成了人类有史以来从专制到立宪的转型。
比较之下,20世纪初,梁启超等人的政治知识以及政治眼光要比同盟会好得多。他很清楚,美国很难成为中国模仿的对象。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原来就没有君主和君主传统,因地制宜,美国人无以立君,也不必立君。更兼美国自移民以来,就开始自治。用杜威的话说:“当初移民的时候,每到一处,便造成一个小村,由许多小村,合成一邑,由许多邑合成一州,再由许多州合成一国。小小的一个乡村,一切事都是自治。”这是一个100多年来形成的自下而上的自治传统,何况更有英格兰的移民背景,所以他们可以共和。
中国不然,2000多年的皇权专制,不但缺乏这种政俗;而且即使就清末论,民智不开,而国家层面上的共和与民主,急需公共领域中的相关知识,从当时的民智情形看,中国实在不具备实现美式共和的资格。
就英美之别,同盟会曾经这样指责立宪派,声称美国共和制度后起于英国虚君立宪,因而是新的和好的。但在梁任公看来,政治制度,无论虚君立宪,还是民主共和,没有好不好,只有合适不合适。
就这一说法,立宪派经常援引的例子是法兰西,当然这是一个反面的例子。由于法国和英国一样,也是一个有着君主传统的国家。但,法国革命无视自己的传统,效法美国,以共和为国体,结果酿成祸乱,君主专制变成了共和专制,而且共和也成了乱源。
1902年,康有为在写给北美华商的一封信中指出:“法倡革命,大乱八十年,流血数百万,而所言革命民权之人,旋即以自身为君主而行其压制。”1906年在《法国大革命记》中又申言:“合数十万革命军之流血,以成就一罗伯卑尔之专制民主,合数千万良人之流血,以复归于一拿破仑之专制君主。”至于在中国像法兰西那样搞共和革命,康有为担心的是“吾恐革夙昔自由之命,而国人一切举动益不自由耳”。康梁言论,多在辛亥革命之前;但这些言论的预言所指,却不独一个辛亥,而是整个20世纪。
“民主专制”的预言
辛亥革命时期,一位美国传教士(汤姆森)正在中国。1914年,他在英国出版了他对中国的观察,书名为《革命的中国》。这是本书开篇的第一句话:“在最古老的专制国家建立共和政体,这是难以想象的,但它出现了。这就要求黄种人要像白种人一样思考,而这从未有过,即使是在之前的日本也未曾有过。”
中国是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正如日本是亚洲第一个立宪国。日本不搞共和是遵从自己这个民族的皇室传统,共和无疑会带来持续的国家动荡。持这种看法的并非仅仅是这位传教士,他在书中写道:“就在孙中山被任命为临时大总统的当天,《纽约观察》(1911年12月30日)就尖刻指出中国目前还不能、不该也不具备条件建立共和政府,并且指出‘美国应该支持君主立宪才能获得最大利益’。”美国人当然有自己的利益考量,但他们的观察不能说没有见地。
1903年,梁启超就在《新民丛报》上介绍过法国《乌合之众》的作者勒庞关于国民心理的研究。也是这位勒庞,1913年出版了研究法国大革命的《革命心理学》,针对远东中国刚刚发生两年的共和革命,勒庞预言:“中国不久会发现,一个失去了漫长历史给它披上的盔甲的社会,等待着它的是怎样的命运。在几年血腥的无政府状态之后,它必然会建立一个政权,它的专制程度将会比它所推翻的政权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勒庞之前同样也是研究法国大革命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他的论述对他身后发生的中国革命,同样具有准确的针对性:“一个国家,如果它原来是个人集权管理,并且习俗和法律也都接受这种管理,而现在它想建立类似于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那么我毫不犹豫地说,在这种共和专制下,会比欧洲任何一个完整的君主制更难以忍受。对此,我们可以在亚洲寻找可比照的东西。”在他看来,“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较小的改革家……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立宪派,尤其是立宪派当中的梁启超,就是中国的托克维尔,尽管他没有读过托克维尔的一个字。在《开明专制论》中,梁任公指出:“凡因习惯而得共和政体者常安,因革命而得共和政体者常危。”前者说的是美国,后者说的是法国,真正要提醒的,当然还是中国。革命是暴动,梁任公担心:“承此大暴动之后,以激烈之党争,四分五裂之人民而欲使之保持社会势力之平衡,此又必不可得之数也。”非但如此,以革命的方式争共和,由此导出的,不免是强人性质的共和专制或民主专制。就后者言,任公的表述是:“民主专制政体之所由起,必其始焉有一非常之豪杰,先假军队之力,以揽收一国实权。”
实权既得,进而“求法律上之名义,即国民普通投票之选举是也。彼篡夺者既已于实际掌握国权,必尽全力以求得选。而当此全社会渴望救济之顷,万众之视线,咸集于彼之一身。故常以可惊之大多数,欢迎此篡夺者。而芸芸亿众不惜举其血泪易得之自由,一旦而委诸其手也”。其结果,“此篡夺者之名,无论为大统领,为帝王,而其实必出于专制。”
此时,尽管在形式上,民主专制也可以有议院,当然也可以叫别的名字,比如国大、人大;但比较之下,“此等议院,其权能远在立宪君主国议院之下。”因为“民主专制政体之议院,伴食之议院也。其议院之自由,则猫口之鼠之自由也”。这是梁任公1905年发出的声音,我们可以掂量一下这种声音的历史穿透力。
辛亥后:不仅专制,而且动乱
就20世纪的历史经验看,革命从来没有解决也无以解决专制问题。伴随一起起革命的,是一起起的专制。武昌起事是百年革命的肇始,因为立宪派的赞助,它本身倒没流多少血(除了汉口和南京),几乎就是一场颜色革命。但不幸在于,它打开了20世纪潘多拉的魔盒,伴随革命放飞出来的是持续的内战、祸患、灾难和无数平民的死亡以及最后形成的新的专制,惟独宪政被留在了盒底。
当然,当时的革命派并非不要宪政,但他们的持论是“论支那立宪必先以革命”。这是1905年和1906年间,他们和立宪派争论的一个标题。同样,立宪派也并非不要共和,他们的路径是先立宪后共和,而且是在君主的框架下。于是,“走向共和”还是“走向立宪”,更具体化为立宪与共和之间的价值排序。对于当时中国来说,到底是共和优先,还是立宪优先。百年过后,历史定局,但,作为后人,回审那段故实,我不得不说,君主立宪易,共和立宪难。
当政权握在君主之手时,共和或民主,即意味夺权。一边志在必夺,一边绝不会揖让,革命于是发生。然而,夺权容易限权难,这是普世规律。在政治学的范畴内,共和(民主)如果是一个权力概念,宪政则是一个限制权力的概念。革命的诉求既然是权力本身,等到它获得权力,让它反过来限制自己,真也戛戛乎其难哉。
清末立宪从民间到朝廷,走到1910年,十年生聚,十年蓄势,遂形成高潮。但进入民初以后,这个高潮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原因何在,毕竟对付袁世凯要比对付宣统,难度大得多。此中有一问题,就是“势”,势即力。
1900年后,清廷已经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皇权低落,绅权渐长,双方逐渐往均势靠。这是立宪的最佳时机。事实上,清末立宪那些年,基本上是士绅出身的立宪派带着清廷往前走。
民初不然,同盟会势力不敌袁世凯,不得已把政权交出去。但袁是一个枭雄,立宪派能对付清廷的办法,到袁那里就不管用,双方势不均衡。一个很显然的例子,清廷已经没有能力解散资政院,但袁世凯却能一手取缔国会。国会不在,还有什么分权意义上的宪政可言。由此可见,一个政权,其势力是上坡路还是下坡路,对立宪来说,命运大不一样。
当这个体制衰落时,与其革命,不如立宪。看起来是妥协,其实是智慧。等到革命后,另一个政权起来,并且正在往上走,这时立宪的难度就很大,以至无能。
虽然民初共和,立宪也在进行,但这场政治革命注定远难成功,事实上它也没有成功。问题不在别处,恰恰就在“共和”本身。
长期以来,中国人一直骄傲自己是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什么叫共和?与“君主”相反,“共和”就是“用四万万人来做皇帝”(孙中山),正如以往君主只是一个人做皇帝。当然,四万万人做皇帝是假的,只有宣传鼓动的作用;真正的作用则在于,共和可以“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在君主立宪的框架下,袁世凯连一个皇帝梦都不敢做,他信服满清268年的天命,那是一种对他而言必须服从的“卡里斯玛”。但,在共和框架下,他就敢黄袍加身,称帝登基。可以逆料,即使袁世凯登基十年,天下也不得安稳。同为清末八大总督出身的岑春煊就不会放过他,凭什么你当皇帝。这就像袁世凯身后的政局,皖系在朝,直系不服;直系执柄,奉系作乱一样。然而,北洋诸系一律出自清末,可是,为什么清末是北洋军,民初却摇身一变为北洋军阀?换言之,这些北洋首领,为什么清末不乱民初乱?乱象之源非他,即在人人都可以当皇帝的“共和”。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边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那边刘邦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于是,为了一个君位,中原逐鹿,天下纷争;结果生灵涂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秦末,也是清末(更是20世纪前50年)。正是鉴于历史教训,任公起来反对共和革命。他料见到了革命后的一切:不仅专制,而且动乱。
专制如果和清末一样,动乱则为清末所未有;因而力主推行真正带有政治革命性质但又可以避免流血的君主立宪,看起来是保皇,其实是保天下秩序。一个民族如果具有长期的君主传统,君主就成了秩序的象征。过往皇帝换太子,看起来是私事,其实是天下事,所以臣子会拼命进谏。否则皇帝儿子多,今天你想当,明天我也想当,天下势必不得平安。因此,嫡长子如果是一种秩序,以君位为统的皇室也是一种秩序。
这里有一个细节,在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里,那位白氏族长白稼轩听到辛亥革命的消息后,不由惶惑道:“没有皇帝了,这日子咋过呢?”这样一种心理并非虚构,就漫长的农业文明社会而言,实乃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因此,面对已经有了2000年历史的皇权传统,可以改造这个秩序,哪怕脱胎换骨,但在形式上却不要轻易去推翻它。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所罗门的瓶子,革命就是把这个瓶子打开,革命后的共和就是这个瓶子已经打翻了的世界。北洋时期,群魔乱舞,比较之下,清末除了零散的会党起事,并没有北洋时代频仍的割据与杀伐。不但文臣武将几乎没有叛清行为,民众在整体上也没有不服从这个秩序。如果对民众而言,谁当皇帝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千万不要因失序而生战乱;那么,20世纪前50年,惟一没有战乱的年头是哪个时代呢,恰恰是清末。
共和优先,还是立宪优先?
共和与立宪,都属于政治现代化的范畴。专制君主的秩序,革命党不容,立宪派也不容。但,分际在于,革命是“逐鹿”,乃至猎鹿;立宪则是把“鹿”给关起来。在立宪派那里,满清君位,不是由我取代,而是为它打造一个笼子——宪政的笼子,请君入瓮。这显然是一种政治智慧:为避免革命导致社会动荡,也为了杜绝王室倾覆后各路豪强问鼎。当然,立宪派的方略,虽在维持王室,但却要掏空它的权力,让它南面无为,仅仅成为秩序的象征。此即康有为的“保存君统而不保存君权”。
辛亥枪响,康氏紧急表示:君主立宪,“虽有君主,不过虚位虚名而已,实则共和矣,可名曰虚君共和。”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立宪国之立君主实为奇妙之暗共和法说》,用君主立宪来暗合革命党的民主共和,康有为也算煞费苦心。
表面上看,君主立宪,权力还是在“君”手里,民主共和则是把权力拿在“民”(自己)手里。如果这是一笔权力生意,鼓吹哪一种做法更能迷惑当时的青年呢?所以说“迷惑”,盖在于共和民主不过假象。不可能四万万人都做皇帝,做皇帝的只有一个人。但这一个人此时却假借四万万人的名义,于是他就不叫“君主”叫“民主”。问题是,这样的“民主”,谁还能给它立宪呢,它代表的可是四万万。
从君主到民主,不难看到,权力虽然易主,但权力的性质未易,它还是专制的。
关键在于改变政权的性质,哪怕它仍然在君主手里。如果革命是一笔生意,立宪其实也是。满清自拳乱后的衰落,已经无可逆挽。立宪派到最后,和满清做的就是这笔生意:保留你的君位,让出你的权力。当年英伦,经过克伦威尔的共和之乱,再也不敢试错。赶走詹姆斯二世之后,和威廉做的也是一笔生意:你接受我的《权利法案》,我拥立你为新君。权利法案是剥夺君权的法案,英伦由此为立宪奠基,同时逐步走上选举意义上的共和(民主)之路。
由此可见,共和优先,还是立宪优先,两者大有计较。立宪优先,是以宪政带共和,其势较易;虽有君主之名,但,共和是名未至而实归。共和优先,是以革命带共和,对立宪言,其势甚艰;共和本身也只能是名至而实不归。英伦为君主制国家从立宪到共和,提供了和平转型的范例,应该说清末立宪派照准的就是这条路。它最终必然的路线图是: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这是一个拾级而上的顺序,不可躐等,否则必致其乱。
事不出立宪派所料,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事擦枪走火,枪声把中国送上“共和”的歧途,“共和”成了百年中国的乱源。
百十年来,中华民族是一个缺乏政治智慧的民族。我们不是没有那些拥有政治智慧的先贤,如康梁,而是他们被我们自己“劣胜优汰”了,甚至还被污名化。一个世纪以来,历史作为一种选择,往往不是浪淘沙,而是浪淘金。
今年是2010年,100年前的1910年,是清末立宪运动的高潮年份。它所达到的立宪高度,100年来,再也无法企及。清末立宪派是传统文化中的“最后一代士绅”,由他们主导的清末12年堪称20世纪立宪史上的黄金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