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a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初中数学教学还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迷茫,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也找不到学习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必要性,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学习数学对初中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较高,学生很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成绩下降的情况,也会因此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这对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十分不利。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所收获。
  一、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不断迎难而上,解决更多的问题,学会更多的知识。因此,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很有必要。
  1. 数学课程的特性
  数学是一门以科学性和逻辑性为主的学科,对学生的学习思维有较高的要求。数学不像语文和英语,解题的过程需要一步一步来,而且一旦学习中出现任何短板,都会对接下来的学习造成不利影响。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致力于完成教学任务,大量灌输知识,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进度,导致学生在学习中跟不上教师的进度,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从数学课程本身的特性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找到数学学习的方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生年龄尚小,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且进入青春期,他们充满激情和好奇心,如果不善加引导,很容易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需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所要讲解的内容进行设计,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课程特点选择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学习数学仅依靠教师的大量讲解和学生的努力学习是不够的,兴趣和方法是推动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课程的特性和学生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教学变得生动形象且富有趣味性。而要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做好课堂导入环节
  好的课堂导入决定课堂的成功,也决定着教师能够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眼球。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很多数学教师一上课就直接进入主题,这时学生的注意力还没从课间活动转移到课堂上,导致一些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初中数学的难度有所增加,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合理设计课堂导入环节,以便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使学生及时进入学习状态。课堂导入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可以通过故事、互动、多媒体等多种形式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使数学课堂的导入环节变得更加有趣,也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活泼。
  2. 开展多种教学活动
  要想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而数学课程本身的难度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活动,一方面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能使学生通过活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学习几何的相关知识时,有的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自感知形象的几何图形,从而更好地理解几何知识。教师也可以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小组交流,教师最后做好总结和评价工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他们形成思考的习惯。
  3.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笔者通过调查得知,当前大多数教师是在传统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教学的,这种理念显然不符合新课标对数学教学的要求。这些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居于课堂的主导地位,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要想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了解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了解新课标的要求,并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三、总结
  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更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手段,做好课堂导入环节,采用多种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岳永超.浅谈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23):130-131.
  基金項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7]GHB0035)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结合相关竞赛实践,总结了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大赛引领下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路径,以期进一步推进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从而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使学生提早适应工作岗位。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教育;建筑工程识图;教学改革  一、前言  自2008年兴起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热潮,职业技能竞赛正逐渐成为职业教育的方向标。职业技能竞赛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
期刊
摘 要: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开设创业法律实践类课程,完善大学生创业法律课程体系,开展创业法律风险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法律素养  在当前的高校创业教育中,课程设置和教学多集中于技术层面,忽略了对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开设创业法律实践类课程,完善大学生创业法律课程体系,开展创业法律风险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大学生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的旅游英语口语教学应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英语;英语导游素质;口语教学  当前,入境游持续火爆,但英语导游存在不能满足需求、职业素质不高等问题。其中,导游英语口语水平不高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高职院校的旅游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应切实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以使他们更好地为外国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期刊
摘 要:校企合作是实现产教融合理念的重要途径,对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创新路径进行分析研究,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全新视角,以期提高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创新路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显,而校企合作逐渐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变。为了有效提升办学质量,职业院校需要创新校企合作长效
期刊
摘 要:在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需要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多元化的方法加强高校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设计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制度。本文通过分析地方本科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路径,以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培养路径  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的专业化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在当前地方高校转型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很多学校在着手创建书香校园。从根本上讲,这一举措符合当前新课改的宗旨与目标,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书香校园建设现状,提出了有效的措施,以供借鉴。  关键词:书香校园;图书角;图书文化节  建设书香校园最根本的目的在于通过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学校应联合教师、学生、图书馆工作人员等,加强各方的紧密配合,优化阅读内容,提供多元阅读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104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对两组学生(1班和2班)分别采用仿真教育法与常规教育法教学,然后对比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结果显示仿真教育组护生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常规对照组。因此,在高职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仿真教育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仿真教育技术;高职;妇产科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该课程教学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园林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为普通高校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育;园林专业;实践能力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是吉林省省属公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吉林省首批整体转型试点院校。学院的发展目标是把学校建成在国内有影响、省内先进、以农(特产)为优势和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大学。我校园林专业以
期刊
摘 要: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使教学效率不断提高的课堂。本文认为,以教研室“126教学策略”为引领,立足农村学校实际,打造灵动、高效的課堂是解决农村教育教学问题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农村学校;高效课堂;以人为本  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使教学效率不断提升的课堂。高效课堂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  当前广大农村学校受生源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探析微时代大学生读者的信息行为及信息需求,对高校图书馆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实现高校图书馆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读者;信息行为;信息需求;图书馆  微时代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突出表现在大学生读者的信息行为与信息需求方面。因此,探析微时代大学生读者的信息行为与信息需求特点,对于促进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微时代背景下研究大学生读者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