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乔,用镜头记录身边故事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国家对乡村振兴高度重视,三农短视频渐渐盛行,越来越多的自媒体达人在利用短视频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也拓展了知识付费的内容领域。
  ID名为“乡村小乔”的博主王小乔,是一名90后,江苏连云港人。一年多来,通过拍摄农村题材的短视频在网上迅速走红,被粉丝亲切地称呼为“人美心善的乡村小乔”。目前“乡村小乔”已有200多万粉丝,是三农短视频知名创作者之一。
  始于乡村,记录乡村故事
  一年多前,小乔放弃县城工作,回到乡村老家创业。小乔的创业思路很简单,即利用自己生活在农村的优势,通过拍三农题材短视频来吸引粉丝,最终让流量变现。
  刚开始拍摄,没有帮手,小乔就让妹妹充当摄影师,自己充当视频主角,拍摄内容全是生活日常:摘枣子、赶集、收玉米、种萝卜、卖猪、喂狗……一天更新一次,视频长短控制在6分钟以内。“好好的工作不做,你拍这个能挣钱吗?”母亲投来怀疑的目光。在母亲看来,培养女儿读大学,就是希望女儿能脱离农村,如今女儿却又回来,这不是太离谱了吗?小乔一向听话懂事,唯独在这件事上任性了一回。
  小乔有自己的考虑。早在2016年,随着微信公众号的快速发展,自媒体时代已拉开序幕,在自媒体领域赚得第一桶金的年轻人大有人在。生于乡村、热爱乡村生活的小乔看到了这块“蛋糕”,她让父母给自己半年时间尝试,如果不成功,就回城找工作。
  小乔一边自学视频剪辑软件,一边坚持每日更新,几个月后,粉丝数慢慢增长至千位数、万位数。自2018年2月份开通直播以来,粉丝数更是以每月1万-3万的速度迅速增长。目前,“乡村小乔”的粉丝量已突破200万,头条号上也加了“V”,认证名称变成了“知名三农领域创作者”。
  随着粉丝数量的增加,流量变现,当初极不配合的父母露出笑容,且自愿充当小乔的拍摄对象——父亲发动起手扶拖拉机,载着满车刚收获的花生到小姑家门口的水泥地上晒;母亲坐在花生地里,把自己头上的遮阳帽让给小乔:“我耐晒,我天天晒,晒惯了。”有粉丝留言说:“小乔,看了你的视频,我想家了。”还有粉丝深情且诗意地说:“在城市的快节奏生活里待得太久,很容易怀疑生活是不是不存在。而短视频里的乡村,展现了另一种生活愿景:节奏缓慢,猫狗双全,抬头能看到碧水蓝天。”
  小乔的镜头始终对着乡村大地以及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没有特效,画面质朴,却充满真情,收获了成百上千条点赞和留言。有的粉丝会在固定的时间等待小乔更新,在他们心中,那些视频已成为在城市打拼的独特的家乡回忆和慰藉。
  從善而发,热心公益行动
  如果说分享农村生活日常是小乔的“主打歌”,那么传递正能量是其不变的基调。
  视频的开头,在环境简陋的村卫生室里,一名身穿白大褂的医生正用消毒酒精轻轻擦拭病人腿部伤口。他一边换上干净的纱布,一边安慰老人道:“天热,少裹一点啊,过段时间就好了嘞。”随后把包扎完毕的老人扶出门,送到其家属手里。
  医生名叫李健康,是连云港市东海县的一位乡村医生。20年间,他拎着医药箱走遍村前村尾,一年四季风雨无阻,每家每户随叫随到。每次就诊完别人跟他道谢,他总是嘿嘿一笑说“没事没事”。
  村里有一位高龄老人因病卧床不起,两年来李健康每天都会上门给老人检查身体。“李医生比较忙,有时下班后,饭也不吃,就直接过来。非常感谢他。”老人的儿子说到这里哽咽了。
  2018年7月,这段视频在西瓜视频和中国平安联手发起的“三村同行者”公益短片评比中,获得“金秒奖”四等奖,作者小乔获得了1000元的奖励。小乔用这1000元,为村卫生室买了两排医疗座椅,把之前已经用了10年只剩下冰凉钢片的座椅替换了下来。李健康坐在安装好的座椅上,抚摸着柔软的坐垫高兴地说:“现在好了,老人小孩过来挂水就可以靠着了。”
  根植于内心的善良,让小乔拥有一颗乐于帮扶贫困者的心,也许是扶一把走路不便的老人,也许是给环卫工人递上一瓶水,也许是在集市上多买了卖菜老农的一把菜……对小乔来说,力行公益就是这么简单。
  拍短视频,助力乡村振兴
  冬天,手捧热乎乎的红薯是许多人共同的温暖记忆。在陕西合阳县,一对父子接力培育推广红薯的故事感动着当地百姓。
  朱俊光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著名的薯类专家。早在1969年,他培育的“秦薯1号”“秦薯2号”在山西南部地区获得了高产,还在湖北、河南、陕西等省份推广,帮助老百姓度过饥荒,被人称为“救命薯”。
  朱俊光的儿子朱渭兵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本无心再从事红薯研究,因为他从小看到父亲一身泥,成天在地头转,太苦、太累又不挣钱。但毕业两年后,朱渭兵还是回到了父亲身边,继承父亲研究了一辈子的红薯事业。朱渭兵说,父亲临终前依然在嘱咐他,要他继续把秦薯研究做下去……
  小乔被朱俊光父子投身红薯研究的故事深深打动。在陕西省农业厅的邀请下,她前去参加当地丰收节。当地农民开着大型收红薯机,一排排“两头细、中间粗”的红薯规整地躺在田埂上,小乔一筐接一筐地把红薯往车上搬。一位农民阿姨边清理红薯,边自豪地说:“这是朱老师父子两代人的心血培育的红薯,好得很。”
  小乔在“今日头条”推送了这条不到4分钟的短视频,吸引了大批网民关注。有网友留言夸赞“小乔致力于农村事业,人美心善”,有网友留言询问秦薯的购买渠道,还有网友对小乔关注农村、关心农业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如今,小乔在思索,如何通过视频和直播发挥更大的作用。关于知识付费,“乡村小乔”给了我们另一种解读:并不是只有花钱买知识、技能才算内容付费,买情怀,买乡愁,吸收正能量,也是内容付费。正如在“西瓜嘉年华”分享会上小乔的誓言:“立足平台,把握机遇,用镜头记录广袤农村大地,让信息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其他文献
摘 要:知人论世的阐释模式屏蔽了元稹对于小说主旨的说明,导致张生乃元稹自寓的观点主导了对作品的解读倾向,使绝大多数读者沉迷于在其中发现唐代士人猎艳经历和对张生的“忍情说”进行道德批判的快感之中。《莺莺传》的接受史,实际上是读者的话语权不断膨胀而作者的话语权不断消解的历史。  关键词:元稹 《莺莺传》 阐释传统 反思  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一旦宣告完成并广为传播之后,对作品的话语权也随即由作者一方转
期刊
每一时代的文学、艺术和思想成就,都或多或少有传统经典作家或经典文本的影子。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在每一时代都有其发展特色,比如先秦之思想、唐宋之诗词、明清之小说,这些文艺形式都形成了其经典作家和经典文本,成为后来者向前推进的立足点。本期的“学人研究”,我们以“古代经典的继承与解读”为题,精选三篇稿件,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三位不同时代的文人与传统經典作家或文本的承继关系。在这几篇文章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知识
期刊
摘 要: 中国上下五千年,十二生肖名称不断变化,却也改变不了它的具体意义,而与生肖象征意义有关的因素,吸引人们去探寻它与图腾崇拜、农业社会生活的种种关联,寄托了人们的不同美好祝愿。 十二生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独特的文化意义,使十二生肖也成为汉语教学者了解汉语词汇、中国文化的一小部分。这也难免会引发对外汉语词汇学习时的偏误,它包括词的概念意义与文化附加义的把握不当,对此偏误难点,对外汉语老师可以灵活运
期刊
摘 要:从情节冲突的性质来看,《牡丹亭》到底是什么类型的戏剧?本文通过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比较,揭示了《牡丹亭》的“悲喜剧”性质,并分析了它的“未完成性”的成因。  关键词:悲剧 悲喜剧 彻底性 未完成性  悲剧意味着可怕的灾难和巨大的不幸,其结局往往是优秀人物的死亡和美好事物的毁灭。它是由无法调和的冲突导致的无可避免的灾难,它向人们展示着人性和生活的残缺,展示着人们面对压迫性力量的无奈和无力。
期刊
超越:神性趋向与人类意识的合一  王红旗:如果从你塑造的人物形象而言,《世家美眷》《逐出伊甸园》《红墙白玉兰》这三部小说各有什么不一样?  施 玮:这三部小说可以说是“女性命运三部曲”,描述了三种怎样的命运呢?第一部写女性在社会动荡中的命运,以历史中的战争、革命、经济等社会大格局的变动为背景,是“纵述”写法;第二部写女性在极端变革时代中的命运,改革开放是非常独特的,精神、物质极端裂变,审美和理念颠
期刊
摘 要:文本解读一直是教师备课的重中之重。陶渊明人生的大部分时候,内心一直在“本我”和“自我”间挣扎,想要达到“超我”的理想状态。只有真正地透过文字去体会、理解陶渊明的真实心理,才能真正地走入《归去来兮辞》。  关键词:心灵选择 本我 自我 超我  人生,总要面临选择,这是常态。选择时,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舍、不甘、彷徨、犹疑、苦闷。是逃避还是直面选择,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终极命题,因为它关系到你能不
期刊
摘 要:“悠然见南山”之“南山”不宜解为“南面的山”或“庐山”,应解为终南山。同理,“种豆南山下”之“南山”可能是实指南面之山,更可能是虚指象征长寿之南山。陶渊明归隐是顺应本性,颐养天年,不是伺机出山。如此解读,才足以表现陶渊明基于道家精神修养而成的恬淡自如、乐天养生的隐士气质。  关键词:悠然 南山 陶渊明 饮酒 俭朴  选入人教社版中学《语文》的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
期刊
摘 要:贾樟柯的早期作品《小武》具有极大的现象学分析潜质,而现象学首先是一种方法,可依次被表述为“(本质)还原—(本质)直观—描述”。当借助这一方法分析《小武》后,可看到贾樟柯正是摆脱拍摄技巧与概念的束缚而给予观者以审美与直观其本质的自由。同时借助巴赞的“现象学现实主义”可以更好地理解贾樟柯是努力在“真实性”与“幻觉性”之间做平衡。在厘清以上的方法后最终进入这部电影,可以直观到小武作为万千存在者中
期刊
摘 要:影片《雁南飞》的语言是诗性的、情绪的,创作基点和本心却是全然冷静的,即使在讨论负面话题时,也于无声处流露着对于人性美好光辉和未来生活希望的向往,正是这种超越国界和时间的普世性美好价值为影片赢得了肯定和赞誉。  关键词:《雁南飞》 卡拉托佐夫 电影艺术 镜头语言 诗意化  群雁成列飞翔,飞过无垠的西伯利亚山地与平原,消失在南方的地平线上,这片土地银装皑皑、严冬漫长,对于这里来说,似乎整个世界
期刊
摘 要:王秀云以从政女性和作家的双重身份书写女性从政,揭示了当代女性的政治文化生态。王秀云写作的意义在于她以自觉的女性立场和独特的叙事为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增添了独异的人物和题材,将从政女性这一特定群体推送到文学前台,在官场小说领域独树一帜,具有一定的文学史价值。  关键词:王秀云 女性从政 林小麦 边缘化 性别视角  王秀云的文学创作呈多种样态,其中影响最大也最能代表其创作个性的是官场题材写作。王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