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5年以来,中国航空运输总业务量已经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二,且多数预测都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将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这么大的运输量,自然需要补充大量的新飞机。国际主要飞机制造商都预测,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超过7000架新飞机,价值超过一万亿美元。
如此巨大的市场,是中国民机产业得天独厚的先天保障,也是其光明发展前景的预示。2008年中国商飞公司成立以来,随着ARJ21、C919等项目不断获得突破性进展,国人对国产大飞机的未来十分看好,中国大飞机一定能成功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广泛共识。
新阶段 新征程
让中国的大飞机飞上蓝天,既是国家的意志,也是全国人民的意愿。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中国商飞公司也进入了新阶段。
中国商飞公司经过十年创新实践,走完了喷气式客机产品研制的全过程,开展了产品经营探索,初步掌握了大飞机研制规律、研制方法和核心关键技术,初步形成了从支线飞机到中短程窄体客机,再到中远程宽体客机的产品谱系,初步奠定了公司长远发展所需的人才、技术、管理等能力基础,初步带动了相关基础学科、航空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中国民机产品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开启了中国民机产业从弱到强的新征程。
经过十年建设,中国商飞公司本身也进入了新阶段。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将产能快速提升作为企业进入成长期的重要标志,将市场基本稳定作为企业进入成熟期的标志。2017年,ARJ21新支线飞机取得了PC证、进入了批量生产,标志着中国商飞公司从初创期迈向成长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经过十年努力,中国商飞的型号研制取得了多项历史性突破:我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新支线飞机已经投入商业运营,逐步实现批产;C919大型客机完成首飞,转入试验试飞阶段;CR929远程宽体客机研制工作正式启动……
未来,中国民机产业的前景非常光明。相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现代航空工业体系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建立起以信息化为主导、以核心能力为基础、产业结构合理、体制机制完善、军民结合、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型航空工业体系,并拓展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到那时,中国民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显著增强,掌握当代先进民用航空产品的设计、试验、制造和综合保障技术,形成“系统、设备和器件”三层次配套体系。
大市场 大需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商务旅客和出境游旅客持续增长,中国民航运输业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旅客运输量位居世界第二,增长速度位居世界前列。根据波音公司近两年发布的市场预测报告,未来2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首个总价值超过一万亿美元的航空市场。
波音预测,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7240架新飞机,占全球总需求量的 18%,总价值超过一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场。随着中国经济逐渐向消费型经济过渡,航空业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从主要机型来看,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5420架单通道飞机(C919属于此类机型),占飞机总交付量的75%;宽体客机需求量为1670架(CR929属于此类机型),占飞机总交付量的23%。虽然另一家巨擘空客公司的预测数据与波音略有不同,但在对中国航空市场发展趋势的预判上,两者表现出惊人的一致。
“近水楼台先得月”,如此庞大的市场对中国商飞来说自然是极大的鼓舞。从中国商飞目前飞机订单的情况看,截至2018年3月,C919大型客机的订单已经达到815架,ARJ21飞机的订单达到453架。客户不仅有国内的航空公司和金融机构,也有外国航空公司和金融机构。即便是放在世界范围来看,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强劲的市场需求对于主制造商来说,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面对市场投下的信任票,中国商飞必须格外珍惜客户的信任,紧紧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遇,早日用优良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回报客户。
为了尽早、尽快、尽量地满足市场、占领市场,中国商飞公司在这十年中也做好了准备。在产业体系和产业链层面,经过十年发展,我国民机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产业链初步形成。作为中国民机产业的领军企业,中国商飞公司依托三大型号发展,初步建立了多团队协同、多专业融合、多技术集成的协同创新平台,攻克了108项关键技术,突破超临界机翼、钛合金3D打印等核心技术,掌握5类4级7000多项专业技术。此外,在中国商飞的引领和带动下,“以中国商飞为核心,联合中航工业,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我国民用飞机产业体系初步建成。全国22个省市、200多家企业、30多所高校、众多金融机构共同聚力发力,引领提升国家工业能力。通過十年奋斗,支撑大飞机事业长期稳定发展的产业体系得到了明显加强和完善。
在人才队伍层面,经过ARJ21和C919项目研制,一大批专业人才快速成长。中国商飞员工人数从建立之初的30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一万多人。如今,中国商飞的副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岗位大都由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担任,一大批“80后”成长为型号研制和课题研究骨干。在大飞机事业的感召下,一大批青年英才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大飞机项目中。此外,中国商飞与清华、上海交大、北航、西工大、南航等多家高校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开办“大飞机班”、设立“大飞机奖学金”等方式,接收和吸纳大批优秀毕业生加入大飞机事业。
新模式 新业态
当前,全球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正风起云涌。在民机领域,新能源、新构型、超声速等新技术层出不穷,全球民机产业的新模式、新业态呼之欲出。
对于中国商飞公司来说,在新阶段里将要面临三大转变,即产品由单一型号、单一状态向多型号、多状态转变,企业由产品研制向产品经营转变,产业由供应商选择、供应链构建向系统策划、统筹推进产业体系建设转变。 这三大转变要求中国商飞公司具备更有效的产品实现能力,具备多项目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具备更强的内外部资源整合能力。同时,也要求中国商飞公司在管理上要更进一步,闯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产品经营道路,做好全面经营工作。而在产业上,中国商飞公司必须从全局出发,努力弥补中国民机产业的短板,增强中国民机产业的弱项,提升中国民机产业的能级,使中国民机产业真正形成能在全球竞争中制胜的世界级能力。
对于成立才刚刚十年的中国商飞公司来说,要从容应对这三大转变顺利成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世界民机产业发展史来看,航空制造企业的成长期往往持续时间长,风险挑战多,特别对于主制造商来说,成长期往往是发展的高危期。
从机型的发展来看,20世纪40年代以来,全球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2家主制造商研制过88款喷气式客机,其中有53款进入了市场,但绝大多数最终因未能取得盈亏平衡而被迫退出。
从航空制造企业的发展来看,20世纪40年代以来,全球共有28家主制造商未能渡过成长期,最终被迫退出了历史舞台。
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商飞公司作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骨干企业,作为实施大型客机项目的主体,统筹干支线飞机发展、实现民机产业化的主要载体,必须自觉地肩负起历史责任,体现历史担当,不仅让公司自身成长为可与全球民机巨擘比肩的行业领先企业,而且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为达此目标,中国商飞公司未来必须在党的全面领导之下,坚持战略定力,心无旁骛地通过专业化实现国际化,最终走向商业成功;必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准确理解、及时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激发活力;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合作,坚持“小核心、大协作”的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抓住核心关键,有所为有所不为。
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行动之一,中国商飞公司在成立之初即受到全球高度关注。例如,在中國商飞公司成立当日,就有英国媒体评论说:“这家飞机制造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向建立先进的民机制造业、满足中国快速增长的支线及更大型客机的需求迈出了重要一步。不过,确保这样一架飞机真正具有竞争力,将是一个巨大挑战。”
是的,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十年间,中国商飞公司用十分的努力,也用靓丽的成绩回应了这种挑战。C919首飞之时,国内民众一片欢腾。《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对C919首飞背后的重要意义进行深度剖析:“与C919一起腾飞的,是中国信心。C919让人们认识到‘大国重器’更加丰厚的内涵,通过大飞机等多维度战略发展平台,中国创造已经在跟全球顶尖创新体系对标。”
外媒也不吝赞美之辞。美国《纽约时报》指出:“对于一个在40年前还是贫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C919的首次飞行象征着中国的工业实力,同时也体现了其主导新技术时代的梦想。”
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成绩只代表过去,面对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相信,在未来的任何时候,中国商飞公司都将不忘初心、埋头实干,努力研发世界级的产品、塑造世界级的品牌、建设世界级的企业、形成世界级的能力,早日实现大飞机事业的成功!
如此巨大的市场,是中国民机产业得天独厚的先天保障,也是其光明发展前景的预示。2008年中国商飞公司成立以来,随着ARJ21、C919等项目不断获得突破性进展,国人对国产大飞机的未来十分看好,中国大飞机一定能成功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广泛共识。
新阶段 新征程
让中国的大飞机飞上蓝天,既是国家的意志,也是全国人民的意愿。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中国商飞公司也进入了新阶段。
中国商飞公司经过十年创新实践,走完了喷气式客机产品研制的全过程,开展了产品经营探索,初步掌握了大飞机研制规律、研制方法和核心关键技术,初步形成了从支线飞机到中短程窄体客机,再到中远程宽体客机的产品谱系,初步奠定了公司长远发展所需的人才、技术、管理等能力基础,初步带动了相关基础学科、航空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中国民机产品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开启了中国民机产业从弱到强的新征程。
经过十年建设,中国商飞公司本身也进入了新阶段。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将产能快速提升作为企业进入成长期的重要标志,将市场基本稳定作为企业进入成熟期的标志。2017年,ARJ21新支线飞机取得了PC证、进入了批量生产,标志着中国商飞公司从初创期迈向成长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经过十年努力,中国商飞的型号研制取得了多项历史性突破:我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新支线飞机已经投入商业运营,逐步实现批产;C919大型客机完成首飞,转入试验试飞阶段;CR929远程宽体客机研制工作正式启动……
未来,中国民机产业的前景非常光明。相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现代航空工业体系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建立起以信息化为主导、以核心能力为基础、产业结构合理、体制机制完善、军民结合、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型航空工业体系,并拓展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到那时,中国民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显著增强,掌握当代先进民用航空产品的设计、试验、制造和综合保障技术,形成“系统、设备和器件”三层次配套体系。
大市场 大需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商务旅客和出境游旅客持续增长,中国民航运输业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旅客运输量位居世界第二,增长速度位居世界前列。根据波音公司近两年发布的市场预测报告,未来2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首个总价值超过一万亿美元的航空市场。
波音预测,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7240架新飞机,占全球总需求量的 18%,总价值超过一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场。随着中国经济逐渐向消费型经济过渡,航空业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从主要机型来看,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5420架单通道飞机(C919属于此类机型),占飞机总交付量的75%;宽体客机需求量为1670架(CR929属于此类机型),占飞机总交付量的23%。虽然另一家巨擘空客公司的预测数据与波音略有不同,但在对中国航空市场发展趋势的预判上,两者表现出惊人的一致。
“近水楼台先得月”,如此庞大的市场对中国商飞来说自然是极大的鼓舞。从中国商飞目前飞机订单的情况看,截至2018年3月,C919大型客机的订单已经达到815架,ARJ21飞机的订单达到453架。客户不仅有国内的航空公司和金融机构,也有外国航空公司和金融机构。即便是放在世界范围来看,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强劲的市场需求对于主制造商来说,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面对市场投下的信任票,中国商飞必须格外珍惜客户的信任,紧紧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遇,早日用优良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回报客户。
为了尽早、尽快、尽量地满足市场、占领市场,中国商飞公司在这十年中也做好了准备。在产业体系和产业链层面,经过十年发展,我国民机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产业链初步形成。作为中国民机产业的领军企业,中国商飞公司依托三大型号发展,初步建立了多团队协同、多专业融合、多技术集成的协同创新平台,攻克了108项关键技术,突破超临界机翼、钛合金3D打印等核心技术,掌握5类4级7000多项专业技术。此外,在中国商飞的引领和带动下,“以中国商飞为核心,联合中航工业,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我国民用飞机产业体系初步建成。全国22个省市、200多家企业、30多所高校、众多金融机构共同聚力发力,引领提升国家工业能力。通過十年奋斗,支撑大飞机事业长期稳定发展的产业体系得到了明显加强和完善。
在人才队伍层面,经过ARJ21和C919项目研制,一大批专业人才快速成长。中国商飞员工人数从建立之初的30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一万多人。如今,中国商飞的副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岗位大都由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担任,一大批“80后”成长为型号研制和课题研究骨干。在大飞机事业的感召下,一大批青年英才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大飞机项目中。此外,中国商飞与清华、上海交大、北航、西工大、南航等多家高校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开办“大飞机班”、设立“大飞机奖学金”等方式,接收和吸纳大批优秀毕业生加入大飞机事业。
新模式 新业态
当前,全球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正风起云涌。在民机领域,新能源、新构型、超声速等新技术层出不穷,全球民机产业的新模式、新业态呼之欲出。
对于中国商飞公司来说,在新阶段里将要面临三大转变,即产品由单一型号、单一状态向多型号、多状态转变,企业由产品研制向产品经营转变,产业由供应商选择、供应链构建向系统策划、统筹推进产业体系建设转变。 这三大转变要求中国商飞公司具备更有效的产品实现能力,具备多项目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具备更强的内外部资源整合能力。同时,也要求中国商飞公司在管理上要更进一步,闯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产品经营道路,做好全面经营工作。而在产业上,中国商飞公司必须从全局出发,努力弥补中国民机产业的短板,增强中国民机产业的弱项,提升中国民机产业的能级,使中国民机产业真正形成能在全球竞争中制胜的世界级能力。
对于成立才刚刚十年的中国商飞公司来说,要从容应对这三大转变顺利成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世界民机产业发展史来看,航空制造企业的成长期往往持续时间长,风险挑战多,特别对于主制造商来说,成长期往往是发展的高危期。
从机型的发展来看,20世纪40年代以来,全球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2家主制造商研制过88款喷气式客机,其中有53款进入了市场,但绝大多数最终因未能取得盈亏平衡而被迫退出。
从航空制造企业的发展来看,20世纪40年代以来,全球共有28家主制造商未能渡过成长期,最终被迫退出了历史舞台。
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商飞公司作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骨干企业,作为实施大型客机项目的主体,统筹干支线飞机发展、实现民机产业化的主要载体,必须自觉地肩负起历史责任,体现历史担当,不仅让公司自身成长为可与全球民机巨擘比肩的行业领先企业,而且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为达此目标,中国商飞公司未来必须在党的全面领导之下,坚持战略定力,心无旁骛地通过专业化实现国际化,最终走向商业成功;必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准确理解、及时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激发活力;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合作,坚持“小核心、大协作”的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抓住核心关键,有所为有所不为。
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行动之一,中国商飞公司在成立之初即受到全球高度关注。例如,在中國商飞公司成立当日,就有英国媒体评论说:“这家飞机制造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向建立先进的民机制造业、满足中国快速增长的支线及更大型客机的需求迈出了重要一步。不过,确保这样一架飞机真正具有竞争力,将是一个巨大挑战。”
是的,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十年间,中国商飞公司用十分的努力,也用靓丽的成绩回应了这种挑战。C919首飞之时,国内民众一片欢腾。《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对C919首飞背后的重要意义进行深度剖析:“与C919一起腾飞的,是中国信心。C919让人们认识到‘大国重器’更加丰厚的内涵,通过大飞机等多维度战略发展平台,中国创造已经在跟全球顶尖创新体系对标。”
外媒也不吝赞美之辞。美国《纽约时报》指出:“对于一个在40年前还是贫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C919的首次飞行象征着中国的工业实力,同时也体现了其主导新技术时代的梦想。”
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成绩只代表过去,面对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相信,在未来的任何时候,中国商飞公司都将不忘初心、埋头实干,努力研发世界级的产品、塑造世界级的品牌、建设世界级的企业、形成世界级的能力,早日实现大飞机事业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