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足凝神,百思人生——读《国学杂志》感悟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on0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刻
  
  一颗平常的心试着解读
  灵动的字符,摇曳思愁。
  似雾——薄纱轻抚
  似琴——沁人肺腑
  似梦——久醉心头
  心潮万涌……
  
  那日
  静心捧读
  鲜活的字符,演绎万千
  称道孔子“益者三友”的明智
  驻足孟子“缘木求鱼”的巧喻
  
  欣赏荀子“博学日省”的持恒
  聆听庄子“钓于濮水”的自清
  流动的字符,浩瀚长河
  清心于诵读精典的自怡
  百思于畅饮精髓的清冽
  受益于人生百世的哲学
  启迪于凡人琐事的平常
  淡定从容……
  相信,这一生
  宁静致远
  生命的字符,纵横千古
  似诗——释怀青春的梦呓
  似歌——流敞心门的情愁
  似路——点缀人生的步伐
  似倾心的战友——嘀咕往日的喜忧
  醉满心头……
  国学,成长的启明灯
  国学,青春的密友
  国学,岁月的年轮印迹
  国学,人生的伴者……
  作者:于雅琳
  编辑回复:优美的诗句,丰富的心灵,感受到的是一份纯美,衷心的感谢您为本刊写下诗句,愿您将更多的美好分享给所有的读者。
  
  感悟经典
  
  想要阅读经典但面对浩如烟海的典籍感到无从下手,有朋友向我推荐了贵刊,第一次读它感觉如此亲切实用:孔子、老子、孟子……这些文化巨人与我们对面相逢,好像让我们穿越历史洪流,站在圣人的肩膀上,来感受经典文化,贵刊对于普及国学的热忱和自信令人感动,你们依靠自己渊博的知识和蓬勃的灵感为读者开启了一扇门——扇通往经典的大门。“国学杂志”不沉重,它不是夫子自道式的喃喃自语、独自领悟;“国学杂志”不肤浅,它每一篇文章都有理有据,学术严谨。可以说原料是经典的,视角是新颖的,讲解是精辟的,语言是生动的,正因如此,注定了这本杂志书会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和倾情推荐。
  
  苗永姝
  
  编辑回复:我们何其有幸,可以站在圣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妨就从阅读“国学杂志”开启、落实我们自己‘经典’的一生!阅读经典是一种享受,感受经典是一种喜悦,习用经典是一种自豪人格魅力和气质风度就是在那一页页的文字中,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不知不觉地塑造而成;而历史和文化也正是透过这一塑造过程,代代相传,继往开来。
其他文献
养生之道根本在于能够最高明而道中庸,最博大而尽精微,最灵虚而彻人天,最圆通而极神化。长命修道贵能自强不息,贵能生生不已,贵能法天行健,贵能神韵默化。世间万物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不生不死,不死不生。好生长生人之常情,因此天下人莫不千方百计使己长生。长生之道,在能于天地同流,与宇宙同住,寿自我修,命自我立。综观历史长河无数千金妙诀养生大方曰:重生轻物。   
期刊
张伯苓的父亲一把琵琶弹败家道。艰辛的生活却造就了张伯苓刚直的性格,再加聪敏上进,师从严复,受新风熏陶,开心智亦开了民智。  一八九八年英国借日本从威海撤军之际,强行迫使清政府将此一带转让于己。目旗降而清旗升,所谓转让,就是再降清旗而升英旗。两天内“三易国帜”,目睹了近似闹剧的真悲剧,张伯苓悲愤不已:  “悲楚和愤怒使我深思,我得到一个坚强的信念:中国想在现代世界生存,唯有赖一种能够制造一代新国民的
期刊
曾听一位老板朋友说:“老板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而且是高危的职业。”非常赞同此说而且“高处不胜寒”!    我的心路历程    我创业的心路历程很简单,那就是从理想出发到责任使然,再到使命驱动,贝因美集团周年庆口号“理想、责任、使命”其实是我创业心路历程的写照。怎么理解呢?—开始的创业动机,完全是抱着实业强国的理想,书生意气,激扬下海,跳下海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苦不堪言的我陷入了困境,但书生死要面子
期刊
林语堂撰《苏东坡传》,开篇原序给苏东坡戴了19顶桂冠,第一顶就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一语中的,苏东坡当之无愧。读东坡诗词,不难发现:“醉东坡”耽酒,“梦东坡”贪睡,无一不显“乐天派”本色。  东坡现存记睡诗,《春夜》知者较多:“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后人常用“春宵一刻值千金”喻指洞房花烛夜,考东坡本意,恐怕还是沉迷“春眠不觉晓”的境界。东坡爱
期刊
现代社会是一个讲求效率的社会,大街阡陌上,到处都是匆遽的身影。天下攘攘,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记得西安东大街曾立有唐代白居易的《过天门街》诗牌:“雪尽终南又一春,遥怜翠色对红尘。千车万马九衢上,回首看山无一人。”不独古时如此,在当今社会,能够歇下脚步,静下心来,品一杯清茗,聆山水清音,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  寸阴尺璧,生命如金。在匆忙劳碌的现代社会,行之有效的养生之道,对于现代人,特别对大
期刊
养生即养道,贵生者长生。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本刊编辑部不断叩问当代医家名士:郝万山、黄煌、贺娟、王大有。聆听他们娓娓道来养生绝学,丝丝追问先人养生大道,取源中华智慧,法黄帝养生内经,问道五千年养生智者,一朝闻道,天下大安。精神养生乃养生之灵,养生之本,养生之第一法则:上医医国。养生首要养道,道通则智达,养生之道,体会诸法空相,灵动空寂的智慧。养生之道,一言一蔽之:道法自然。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期刊
养生智慧在于动静结合、虚实相济、阴阳相应。动形是养生的实践观,一招一式契合天理,在清谈中寻找宁静,在自由中感受自在。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随意变花韵,如何能够体察四时变迁、身体    六顺八安养生诀    ——访哲学养生专家刘承山“寿不在高,岁岁康宁。钱不在多,  月月够用。斯是陋室,日日温馨。窗外有绿色,室内书趣浓。谈笑皆同道,往来有白丁。万物皆自得,品香茗。无发财之欲望,无繁琐之劳形。慧观能愉悦,顺
期刊
《周易》,一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独特地位的经典。儒家尊之为“群经之首”,道家崇之为“三玄”之一。能同时成为儒、道两家推崇的古代经典,唯有《周易》。它熔铸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催生了“阴阳相济”“物极必反”的辩证思维,造就了“革故鼎新”“与时偕行”的历史哲学,孕育了“保合太和”“穷变通久”的东方智慧。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阖一辟之为变,此乃《易经》之核心,此谓中华国学之大智慧也。 
期刊
导语:  仁者见仁,以山的姿态抒发儒士的大爱;  智者见智。以水的形象表达道家的上善。  仁者与智者也曾论道。山与水谋面达成共识:  我们一动一静,一实一虚,是为了等待一个真正认识我们的人——独钓寒江的禅者。  我肯想,山比水更深奥吗?抑或水比山更辽阔?  是哪一个参访河山的古人,在踏破芒鞋之后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成了古往今来,登临山水者的箴言。  山之仁,在于容纳参天古木,亦襁褓了任何一株
期刊
走进紫禁城,面对壮丽无比的宫殿群,许多人慨叹神往。可是,当你看到那些洁白的汉白玉栏杆时,眼睛还是一亮——最引人注目的竟在一瞬间变成栏杆了。    对于建筑的功能来说,栏杆的作用一开始就不是主要的,到后来,好看的作用就越来越凸现了。在紫禁城的建筑中,只具礼仪式的审美作用、有独立的装饰观赏价值的,大概性有数不清的栏杆了。正如紫禁城建筑把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到极致一样,它还把中国的栏杆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