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竿冷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c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
  仁者见仁,以山的姿态抒发儒士的大爱;
  智者见智。以水的形象表达道家的上善。
  仁者与智者也曾论道。山与水谋面达成共识:
  我们一动一静,一实一虚,是为了等待一个真正认识我们的人——独钓寒江的禅者。
  我肯想,山比水更深奥吗?抑或水比山更辽阔?
  是哪一个参访河山的古人,在踏破芒鞋之后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成了古往今来,登临山水者的箴言。
  山之仁,在于容纳参天古木,亦襁褓了任何一株愿意驻足的小草。既允许夜半狼嚎,空穴虎啸,又愿意开放枝叶,招待流浪的蝉嘶、迷路的啼鸟。山愿意合抱,让雨水注成湖泊,也愿意裂身,让瀑布发声。山裸露在天空之下,任凭雷劈雨打;也忍住干旱季节不知从何而来的火燎。山仍然沉默,像一位仁者在希望与幻灭共生的人世上闭目养神。
  水的流动多么像智慧之路。水从来不眷恋过往,流动是它唯一的宿命。水或回旋于礁石,思索如何绕身而过,轻轻地扬弃了河道上的顽石,既不争辩,也毋庸和解,只派一匹青苔教导它们水的涵义。至于飘落在水面的柳絮花片,水愿意负载它们,做它们的足,却在流程里教会它们,凡是离乡背井追寻更宽阔天地者必须永远是个孤独者。水不曾允许它们在河面上发芽,遂在中途,慷慨地收留它们腐朽的体肤。就连天光云影,也无法沉淀为水的四肢。智者不宜耽溺,不宜收藏过多的身外之物。水草不断招摇,鱼群愿意繁殖以丰富水的仓廪,但水哉水哉,流动是唯一的命运,纯粹的命运。
  水比山深谙随势应变的道理,烈雨只会丰沛它的力量,至于火,从来没有一场火在水面上进行。水只是它自己,千江与万川同一道宿命,朝着真理的海洋奔赴,为了呼应更辽阔的海洋的召唤;为了寻求更深沉的智慧。
  两岸桃李,是挥泪的宫女;那河腹的游鱼只是一群企图牵住水袖的童子,水回答它们,这一别就是永远了。
  山与水的对话,回响在天地之间。当山以洪钟形的绿意招呼,水回应以短笛。像两位久未谋面却又不曾相忘的故友,一路循声对答。
  “为何你总是赶路,难道万顷田地不值得你献身?一塘鱼肥不值得你孕育?你口口声声要与海洋会合,如果千江万川不汇聚为海,这世上的生灵岂不拥有更宽广的土地,锄出他们的家园,种植他们的米粟?”山问。
  “我岂能成全短暂的荣华?如果千江万川耽溺于小小的宅舍,在草树鱼粮之中慢慢耗尽血脉,谁来成全沧海?谁显示给生灵,这繁花茂林的土地上有一座无法征服的海洋,像手中的繁华之钥无法开启永生的琉璃门。我多么希望微笑永远停留在子民脸上,但我更愿意海洋启示他们关于不可捉摸、无法猜测的生之奥秘。幻灭唯一能冼尽他们脸上的油脂,教他们做一个谦卑的人,做一个缄默的人!”水答。
  “那么,我是你的反面了。生之短暂是你我都知道的,我担忧狂啸的浪头席卷一切,把短暂生辰里仅有的欢乐吞没。是故,我愿意永远固守在此,至少这世上有一座高山是狂涛追赶不到的,他们可以携带妻儿到我的怀抱里躲避,我预先准备柴薪与蔬果,让他们取火升烟。所有受苦的人看到烟,可以前来分食。如果,你执意以死亡惊吓他们,我亦执意张起绿荫,让他们在此成家、繁衍,以生命连接生命,以人造人,永远抵御你的偷袭!”
  “你岂能抵挡无垠之海?如果再有一群愚公,愿意子子孙孙荷锄移山,拿你来填平海洋。就算你填平了海,而你原来的位置也变成了海。这世上,有多少繁荣的山,便有多少幻灭之海;有多少生的贪爱,便有多少死之恐瞑。你我岂是为敌的?我们一动一静,一实一虚,无非为了等待一个真正认识我们的人。他站在你的巅峰吟诵水的歌谣,他坐在我的河畔默读山的倒影。他能自你的多情中谛听我,从我的无情里注释你啊!”
  山仍然盘坐,为了襁褓;水仍然奔赴,为了幻灭。仁者以身为泥,种植希望;智者只是冷冷地观照。当死亡袭击生灵,肉身还给山,而眸底的人泪属于水。
  山水的对话在冰封的寒冬里沉默了。却有一名披蓑戴笠老人,走入山林,劈枝削叶,抖落一树雪花。他削成钓竿,以竿为杖,踏着银白的雪径来到江畔。江面浮着薄冰,仿佛一江冻结的语言。
  钓叟朝无垠的江面,抛出不丝之竿,在冥冥的冰雪地,在生与死都无话可说的时刻,他只为了安顿,用山的管弦问候水的歌喉,用他的孤独,垂钓一世的寂寞。编辑 一行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人心浮躁、物欲横流、享乐主义大行其道。人们在享受着现代化物质生活的同时,却发现很难安顿好一颗日益失落的心灵。失去了安祥的人们,又使生命陷于枯涩、暗淡,让自己活得挫折、无奈。    古时候人心纯朴,每个人都能安分守己。从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资料来看,古圣先贤们行不言之教,天下没有纷争,人人都过着安乐的生活。往后,知识水准逐渐提升,于是人就有心计、有巧诈,用现代的话来说,就叫时代潮流。这个潮流愈
期刊
对曾国藩一生的概括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这是对曾国藩一生的概括。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的一种最高理想境界。“立德”和“立言”于曾国藩而言,以他的个人努力及发展情形来看,这些似乎都不在话下,流传于世的《曾国藩家书》就是其立德、立言的鲜明写照。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
期刊
养生之道根本在于能够最高明而道中庸,最博大而尽精微,最灵虚而彻人天,最圆通而极神化。长命修道贵能自强不息,贵能生生不已,贵能法天行健,贵能神韵默化。世间万物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不生不死,不死不生。好生长生人之常情,因此天下人莫不千方百计使己长生。长生之道,在能于天地同流,与宇宙同住,寿自我修,命自我立。综观历史长河无数千金妙诀养生大方曰:重生轻物。   
期刊
张伯苓的父亲一把琵琶弹败家道。艰辛的生活却造就了张伯苓刚直的性格,再加聪敏上进,师从严复,受新风熏陶,开心智亦开了民智。  一八九八年英国借日本从威海撤军之际,强行迫使清政府将此一带转让于己。目旗降而清旗升,所谓转让,就是再降清旗而升英旗。两天内“三易国帜”,目睹了近似闹剧的真悲剧,张伯苓悲愤不已:  “悲楚和愤怒使我深思,我得到一个坚强的信念:中国想在现代世界生存,唯有赖一种能够制造一代新国民的
期刊
曾听一位老板朋友说:“老板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而且是高危的职业。”非常赞同此说而且“高处不胜寒”!    我的心路历程    我创业的心路历程很简单,那就是从理想出发到责任使然,再到使命驱动,贝因美集团周年庆口号“理想、责任、使命”其实是我创业心路历程的写照。怎么理解呢?—开始的创业动机,完全是抱着实业强国的理想,书生意气,激扬下海,跳下海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苦不堪言的我陷入了困境,但书生死要面子
期刊
林语堂撰《苏东坡传》,开篇原序给苏东坡戴了19顶桂冠,第一顶就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一语中的,苏东坡当之无愧。读东坡诗词,不难发现:“醉东坡”耽酒,“梦东坡”贪睡,无一不显“乐天派”本色。  东坡现存记睡诗,《春夜》知者较多:“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后人常用“春宵一刻值千金”喻指洞房花烛夜,考东坡本意,恐怕还是沉迷“春眠不觉晓”的境界。东坡爱
期刊
现代社会是一个讲求效率的社会,大街阡陌上,到处都是匆遽的身影。天下攘攘,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记得西安东大街曾立有唐代白居易的《过天门街》诗牌:“雪尽终南又一春,遥怜翠色对红尘。千车万马九衢上,回首看山无一人。”不独古时如此,在当今社会,能够歇下脚步,静下心来,品一杯清茗,聆山水清音,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  寸阴尺璧,生命如金。在匆忙劳碌的现代社会,行之有效的养生之道,对于现代人,特别对大
期刊
养生即养道,贵生者长生。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本刊编辑部不断叩问当代医家名士:郝万山、黄煌、贺娟、王大有。聆听他们娓娓道来养生绝学,丝丝追问先人养生大道,取源中华智慧,法黄帝养生内经,问道五千年养生智者,一朝闻道,天下大安。精神养生乃养生之灵,养生之本,养生之第一法则:上医医国。养生首要养道,道通则智达,养生之道,体会诸法空相,灵动空寂的智慧。养生之道,一言一蔽之:道法自然。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期刊
养生智慧在于动静结合、虚实相济、阴阳相应。动形是养生的实践观,一招一式契合天理,在清谈中寻找宁静,在自由中感受自在。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随意变花韵,如何能够体察四时变迁、身体    六顺八安养生诀    ——访哲学养生专家刘承山“寿不在高,岁岁康宁。钱不在多,  月月够用。斯是陋室,日日温馨。窗外有绿色,室内书趣浓。谈笑皆同道,往来有白丁。万物皆自得,品香茗。无发财之欲望,无繁琐之劳形。慧观能愉悦,顺
期刊
《周易》,一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独特地位的经典。儒家尊之为“群经之首”,道家崇之为“三玄”之一。能同时成为儒、道两家推崇的古代经典,唯有《周易》。它熔铸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催生了“阴阳相济”“物极必反”的辩证思维,造就了“革故鼎新”“与时偕行”的历史哲学,孕育了“保合太和”“穷变通久”的东方智慧。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阖一辟之为变,此乃《易经》之核心,此谓中华国学之大智慧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