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旧的德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需要,而新的德育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教育中的重应试轻素质,家庭中的重智育轻德育,社会和家庭中不良行为对幼儿的影响,使得我们的孩子对文明礼仪知识知之甚少。在4+2+1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幼儿,他们往往享受的是过多的爱与呵护,普遍存在不会使用文明用语,没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知恩和感恩,严重的影响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发展存在敏感期,社会规范的敏感期在2.5~6岁,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有了明确倾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在幼儿社会领域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孩子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和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爱父母及长辈。
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当中发展速度最快、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也是人的社会行为、性格、情绪、情感等发展的关键时期。礼仪教育的内容蕴含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幼儿时期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是最好的时机。
二、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第一,通过开展幼儿礼仪教育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基本礼仪、幼儿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的要求,从而激发幼儿学礼仪的兴趣。
第二,开展一系列的文明礼仪体验活动,增强幼儿的切身体验,树立榜样,促使幼儿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行为规范,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二)研究对象
幼儿园全体幼儿。
(三)研究内容
以全园幼儿为研究的对象,充分利用幼儿园各种主题活动,以及园本资源、家长资源、社会资源,开展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培养,包括基本礼仪、幼儿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的研究,推动本园的礼仪教育。
三、具体做法
(一)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可以给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环境”。幼儿天生善于观察和模仿,环境的教育功能不可低估。幼儿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优化教育环境:美化生活环境。根据礼仪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幼儿园布置一些相关的图画和语言提示,如“您好”“谢谢您”“请自觉排队”“老师辛苦了”等,用视觉、语言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二是树立礼仪榜样。在幼儿园里,教师就是幼儿的镜子,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塑造良好形象,使自己的一言一行像春风化雨一般滋润着幼儿的心田。
(二)让幼儿在礼仪教育中获得礼仪教育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角色游戏中,幼儿要扮演角色,实现角色转换,体验他人的情感和经验,在与同伴、材料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良好社会交往行为。这些都可以迁移到幼儿园一日活动、家庭生活、社会活动之中,帮助幼儿习得良好的行为规范。
(三)将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中
将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中,旨在将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提升幼儿素质的手段。要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个学科当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家园同步,注重礼仪教育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注意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连贯性,如果家庭在礼仪教育中没有与幼儿园达到一致,那么家园之间就会出现教育断层,影响幼儿礼仪教育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礼仪教育的要求。另外,还可以通过“家园联系手册”介绍幼儿在园的情况和表现,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一边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五)开展礼仪教育进社区活动
启动和组织幼儿以表演、宣传等形式开展礼仪进社区活动,带动社区居民做文明有礼的居民,让文明之花绽放在小区之中。同时,文明的小区也会给幼儿带来良好的影响,使幼儿的礼仪教育更上一个台阶。
(六)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对孩子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利用“五一”“十一”长假,适时开展“争做文明小游客”活动,激励家长和孩子文明出行,在走亲访友、家庭聚会中做文明的传播者;在“六一”活动中,幼儿通过舞蹈、时装秀、小品、情景剧、话剧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礼仪;此外,还可以开展“礼仪宣传出校园”活动,一个个“小小礼仪宣传员”走出校园,来到马路边、社区里,把亲手设计的“文明礼仪宣传画”送给过往的行人和居民,并清楚的告诉他们文明礼仪小常识,如爱护花草树木、过马路走斑马线、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不讲粗口话等。
通过一年的礼仪教育主题活动研究,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活动学习礼仪,在礼仪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使用礼仪。幼儿的文明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礼仪花开香满园,浸润童年伴人生!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创设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学礼仪、用礼仪、展礼仪的空间,塑造幼儿良好品质,陶冶幼小心灵,使文明礼仪之花在幼儿园绽放得更加鲜艳夺目。
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旧的德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需要,而新的德育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教育中的重应试轻素质,家庭中的重智育轻德育,社会和家庭中不良行为对幼儿的影响,使得我们的孩子对文明礼仪知识知之甚少。在4+2+1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幼儿,他们往往享受的是过多的爱与呵护,普遍存在不会使用文明用语,没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知恩和感恩,严重的影响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发展存在敏感期,社会规范的敏感期在2.5~6岁,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有了明确倾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在幼儿社会领域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孩子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和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爱父母及长辈。
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当中发展速度最快、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也是人的社会行为、性格、情绪、情感等发展的关键时期。礼仪教育的内容蕴含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幼儿时期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是最好的时机。
二、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第一,通过开展幼儿礼仪教育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基本礼仪、幼儿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的要求,从而激发幼儿学礼仪的兴趣。
第二,开展一系列的文明礼仪体验活动,增强幼儿的切身体验,树立榜样,促使幼儿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行为规范,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二)研究对象
幼儿园全体幼儿。
(三)研究内容
以全园幼儿为研究的对象,充分利用幼儿园各种主题活动,以及园本资源、家长资源、社会资源,开展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培养,包括基本礼仪、幼儿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的研究,推动本园的礼仪教育。
三、具体做法
(一)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可以给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环境”。幼儿天生善于观察和模仿,环境的教育功能不可低估。幼儿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优化教育环境:美化生活环境。根据礼仪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幼儿园布置一些相关的图画和语言提示,如“您好”“谢谢您”“请自觉排队”“老师辛苦了”等,用视觉、语言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二是树立礼仪榜样。在幼儿园里,教师就是幼儿的镜子,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塑造良好形象,使自己的一言一行像春风化雨一般滋润着幼儿的心田。
(二)让幼儿在礼仪教育中获得礼仪教育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角色游戏中,幼儿要扮演角色,实现角色转换,体验他人的情感和经验,在与同伴、材料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良好社会交往行为。这些都可以迁移到幼儿园一日活动、家庭生活、社会活动之中,帮助幼儿习得良好的行为规范。
(三)将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中
将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中,旨在将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提升幼儿素质的手段。要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个学科当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家园同步,注重礼仪教育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注意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连贯性,如果家庭在礼仪教育中没有与幼儿园达到一致,那么家园之间就会出现教育断层,影响幼儿礼仪教育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礼仪教育的要求。另外,还可以通过“家园联系手册”介绍幼儿在园的情况和表现,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一边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五)开展礼仪教育进社区活动
启动和组织幼儿以表演、宣传等形式开展礼仪进社区活动,带动社区居民做文明有礼的居民,让文明之花绽放在小区之中。同时,文明的小区也会给幼儿带来良好的影响,使幼儿的礼仪教育更上一个台阶。
(六)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对孩子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利用“五一”“十一”长假,适时开展“争做文明小游客”活动,激励家长和孩子文明出行,在走亲访友、家庭聚会中做文明的传播者;在“六一”活动中,幼儿通过舞蹈、时装秀、小品、情景剧、话剧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礼仪;此外,还可以开展“礼仪宣传出校园”活动,一个个“小小礼仪宣传员”走出校园,来到马路边、社区里,把亲手设计的“文明礼仪宣传画”送给过往的行人和居民,并清楚的告诉他们文明礼仪小常识,如爱护花草树木、过马路走斑马线、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不讲粗口话等。
通过一年的礼仪教育主题活动研究,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活动学习礼仪,在礼仪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使用礼仪。幼儿的文明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礼仪花开香满园,浸润童年伴人生!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创设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学礼仪、用礼仪、展礼仪的空间,塑造幼儿良好品质,陶冶幼小心灵,使文明礼仪之花在幼儿园绽放得更加鲜艳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