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松花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xi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时候的房子是砖木结构的,下有青砖做基,上有黑瓦覆顶。木板墙、木板门、木门槛、木窗棂以及屋顶陶制的麒麟异兽,构造出无以复加、不可再现的美。风吹雨打、日晒夜露的数百年时光,给那些木板、青砖、黑瓦镀上一层只有时光才造就得出、装饰得出的不可模仿的真实、确凿、古朴、浑厚的,饱含着时间历练的颜色和光晕。
  许多年后,我漫游在曾居住过的小街,看危房改造、修旧如旧的复古工程。外来的建筑队伍和本地的砌匠、木匠、漆匠、泥瓦匠师傅,在被尘土和锯末覆盖的小街上劳作。我既感到充满希冀,又感到失望—试图复古如初,不过是一种美好而傲慢的执念。
  我还是时常去看,看修旧如旧,看复古如古,看一批批定制的青砖连绵不绝地从远方运来,看一批批原木和石雕小獅子、石鼓、陶麒麟、琉璃的飞檐走兽以及整块的山墙上的壁画,裹着草绳、厚毡,珍宝似的运来……我能感受到新事物生长的热闹和喜悦,感受到人力和现代技术的伟大,感到欣欣向荣和蓬勃发展的激越,却也能感受到用尽全力却可能只得到一个外在表象的悲哀—或者它可以超越从前,变得更吸引人的目光,变得更好看,变得更符合现代审美。只是,它不是从前的了。
  那再也不能重现、再也无法复制的事物终将得胜,因为它们不止一幅蓝图、一个项目、一项工程、一套方案……它们一点点,一天天,一代代,在生生灭灭的朝夕里,由人与时光共同完成。它们有来历,有故事,有呼吸,有灵魂,有过往。
  我站在锯末与泥沙混杂的柔软的土地上,望着一栋栋古老的房子和古老的废墟,它们有的被拆除了,有的留下骨架。粗壮乌黑的立柱,宽大坚实的横梁,都还保留着被人间烟火日复一日缭绕过的痕迹、颜色和味道。它们摇摇欲坠地站立着,空荡荡的,等待被新的木板墙和新的仿古瓦、仿古屋顶填充,刷上新的仿古色,安上新的仿古雕花窗,铺上新的仿古地砖……
  我知道,我们将拥有一条新街了,它就在原来的位置上,它撑着从前的那些房子的骨架,含着从老房子上拆下的零星的匾额、旧瓦、石磉墩、麒麟瓦当……
  我有时不禁会想,干吗要执着于从前和过去,执迷于彼时彼刻的模样?换个视角来看,我们没有失去,我们得到的更多了。眼前的这一条街将随着我们进入新的世纪,另一条街仍在心中驻留。它们共同生长,在看得见的地方,在看不见的地方。天长地久,新的事物也将成为旧的了。
  夏日已尽,那些屹立在夕辉中的老房子沉默着,它们的头顶上已经没有了旧时的那些小黑瓦。而在脚下的泥土里,我看见了一棵昔日的瓦松,它还活着,开出一穗毛茸茸的花儿,一粒粒细小的花朵,洁白、雪白、粉白,每一朵都那么小,每一朵都有五个花瓣,伸展成五角星的模样。
  我小时候无数次仰头望过屋顶的瓦松,这却是第一回近距离细赏它开出的花儿、细看它伸出的花蕊,这曾经寻常可见的小东西还在这里呀!会的吧,当新街落成,它们还会胖乎乎地留在屋顶,在八九月间开出或白或粉的花儿,在九十月里结出细密的种子。一年生枝叶,二年开花结籽。待到花落时,种子生,瓦松死;待到种子落时,新的瓦松又长出来。
  小小的开出许多花的瓦松在对我说话,它诉说的这个道理,已经是千百万年来全宇宙的生灵都知晓的道理。这道理,使我释然。我应开心起来,待到瓦松再次出现在屋顶,它还将开出如老街屋顶上那样的花儿。
  那时,我就是一个见过了瓦松花的中年的孩子啦。
其他文献
亲子之间到底应该怎样相处,这是一个困扰现代人已久的问题。中国的家庭成员之间血脉相连、息息相关,在为彼此带来温暖和关爱的同时,也必定会伴随着无意识的越界、父母长辈的过度干预等让人头疼的“无可奈何”。怎样才能在亲情和自我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或者说,亲情和自我之间,真的存在完美的平衡吗?  姥姥和妈妈之间关于早餐的拉锯战,让彼时还小的作者肖遥迷惑不解。那一顿早饭里承载的东西,直到她成年后,才领悟了其中滋
期刊
一  我要说的,是正月里看秦腔的事。  正月里最主要的事情是过年,过年除了敬先人、串亲戚,还有两件大事,就是看戏、耍社火。正月初四,临近的两个大庄董家河、张家河的戏一前一后上演了,各演了三天三夜;初十晚上,社火就开始了,一直闹到正月十五。六天六夜的戏,六个晚上的社火。  吃罢早饭,晌午时分,估摸着戏快要开演了,村子里年龄大些的娃娃就扯着嗓子吆喝开了:“看戏走!”然后挨家挨户地约伙伴。不一会儿,大路
期刊
一  在我家附近这几个小区里收废品的大姐都是河南老乡,我们小区小,只有一个大姐常驻,偶有更换。  一个春节过后,来了一个新的大姐。这个大姐个子小,黑瘦精干,走路带风,爱穿紫、红、橙、黄等艳色的衣服,常戴一顶红色的棒球帽。  我偶尔卖废纸盒时会跟她打交道。那年夏天,我们工作室有一个急活儿,一批物料需要有人重新手工挑拣并打包,事情紧急,我们一时忙不过来。我灵机一动,就跑去大门口,问大姐能不能来临时帮一
期刊
还在前往阿尔山的路上,便有一种进入人间仙境的恍惚。道路上人烟稀少,只有乘坐的大巴在阳光下耀眼的雪地上發出寂寞的声响。  两边是绵延不绝的森林,因为相隔遥远,所有的树木看上去便如灰黑色的粗硬的头发,生长在高低起伏的群山之上。这里是大兴安岭西南山麓的一部分。这粗犷壮阔、横亘于中国东北西南角的原始森林,总让人想起开天辟地的盘古。《山海经》里最早记录的颇似盘古雏形的人脸蛇身的神怪—烛龙,恰好也生长在北方的
期刊
也许是高温多雨、物产丰富、生存容易的缘故,中南半岛的居民素来清心寡欲、与世无争,老挝人更是可爱又有趣,只要有饭吃、有衣穿、有觉睡,就一切“没问题”。老挝人不仅自己活得优哉游哉,坚信“工作太多就会费脑伤神”,还常为“想太多”的人感到惋惜,觉得他们白白承受了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老挝人为人处世如此,衣食住行亦是如此。作为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老挝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日常食材主要是当地的稻米、家禽、家畜
期刊
舟山群岛是我从小到大去过很多次的地方。  第一次去,是在16岁的夏天。回忆起来,当时的细枝末节都已不太清晰,只记得在夜晚时分微凉的风中,我与母亲在山上走,四下阒寂。我们在山腰的大排档吃饭,几盘白灼的贝类,味道极其清淡,两个人边吃边聊些细碎的话题。饭后,我们悠然地在山海间行走,走到海边时,夜色越发漆黑如墨,耳边听到阵阵汹涌的海潮声。  那是我第一次遇见海。夜里的海,让我心里充满恐惧、不安与好奇。  
期刊
若有机会去“塞上明珠”榆林,我一般会去趟城北的红山,登上号称“万里长城第一台”的镇北台。2020年初秋,我又一次登上镇北台,感受了那久违的诗与远方。  自镇北台下山,不远处便是陕北美食一条街,“李家梁羊肉烩面馆”在其中格外引人注目—店面不大,恰遇饭口,座无虚席,老板满脸堆笑,站在门口忙着迎客。  眼前的这位饭馆老板怎么让人觉得如此面熟?静思片刻,忽然想起:“这不是拾来吗?”  对方也认出了我,一双
期刊
一  “我这一辈子,也不能像做菜一样,把所有的材料都集中起来了才下锅。”  《饮食男女》里的这句台词,我曾抄写在记事本上。那时候和很多文艺青年一样,我摘抄了很多或唯美,或很有哲理的话,却并不能真正体会。  前几日成都遇寒流,气温骤降。我的小狗“黑咻”趴在窝里,脖子僵硬地前伸,身体抖个不停。我拿了一根它最喜欢的磨牙棒,它仍然不动,只是抬了一下眼皮,眼神暗淡,神情憔悴。  是旧疾复发。我熟练地从柜子里
期刊
小时候,邻居有位老人留给我很深的印象,我叫她老姆。每次见到老姆,她的两手总是忙不停,把各种边角布料拼接在一起,缝成各种椅子垫儿、百衲被、小孩的棉袄或褂子。  20世纪80年代的吾乡,多数人家把窗户开得又小又高,采光都不是太好。老姆常年坐在一把藤椅上,那里是窗户把光线带进来的地方,仿佛一个光的核心。尤其是在下午,光柱把窗户和老姆联结起来,空气中的灰尘肆意漂浮。我当时年幼,时间也多,能坐着看那个光柱看
期刊
一  前几天和朋友们吃饭,菜品中有一道火腿笋汤我觉得很是鲜美。在安徽长大的朋友嗤之以鼻,说这种笋普普通通,说他的家乡有一种水竹笋,春雷响过之后从潮湿的地方发出来,小孩子背着布袋上山,几个小时就能收获半袋,那才是最美味的。这位朋友讲话时细节丰富,笋子伴着在春雷声中游动的蛇、纠结的藤蔓、细白的溪水,在他的语言中一样样地复活在皖南潮湿的小山上。我听得入迷,问他,在这样的山上应该有野果吧。他说采野果不需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