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批准的2008年关税实施方案提出,对配额外进口的一定数量棉花实行5%~40%的滑准税,对滑准税率低于5%的进口棉花按0.57元/公斤量税计征。
近几年来,棉花进口滑准税政策成为困扰棉纺织企业之痛。特别是2007年起,国际棉价节节上涨更是影响巨大,据了解,2008年1月份SLM每周到岸价如按1%关税计算,要比国内429级棉售价平均每吨高出559元,按2008年滑准税价计算,要比国内高出1098元,这让国内棉纺企业的成本大大增加,因而有企业发出感慨:“中国棉纺企业使用的棉花是国际市场上价格最高的”。
此时,关于棉花进口滑准税的争辩再一次被高度关注。
棉纺企业很受伤
今年3月初,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派出由副会长徐文英,副秘书长杨世滨带队的调查组,对山东部分纺织产业集群及企业进行细致的调研,其中在针对棉纺织业的分析得到这样的结果;在山东,棉纺行业的总产倍占到全省纺织总产值的50%以上,棉花总锭数超过3000万锭的规模,占到全国棉纺织锭数的近1/3,山东省去年棉花缺口达300万吨,占到全国缺口的60%以上,因此棉花滑准税对山东纺织服装行业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目前,我国每年只有约90万吨的进口棉花可享受1%的进口关税配额,然而随着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棉花需求量增加很快,国内棉花产量并不能满足需求。数据显示,我国纺织企业年用棉量1200万吨,但国内产量不到800万吨,每年大约有400万吨的缺口。因而有超过300万吨的进口棉花到滑准税的影响。
有位企业老总表示,在2005年棉花滑准税刚实施的时候还不当一回事,也不太了解,但现在发现这实在是企业难以承受之痛。早在去年7月18日,20多个棉纺织行业,企业巨头的老总在北京聚集,发布了令人震惊的纺织行业景气分析报告;285户大中型国有棉纺织企业亏损面超过40%。随着棉价的继续上涨,可想而知,这一情况严重程度还将继续发展。没有棉花,企业就没有生产,棉价上涨,成本就要大幅升高。本来纺织业就面临人民币升值加速、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种不利因素,对于国内棉纺业来说,滑准税更是加剧了企业的负担,并使得他们比国外竞争对手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徐文英指出,棉花问题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棉花在棉纺织产品的成本中约占70%。棉花的价格变动、棉花的质量、棉花产业政策和棉花进口配额体制对棉纺业乃至纺织工业全行业影响极大。
有资料称,国产低等级棉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每吨大约高出2000~2300元,导致我国粗织纱无法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产品竞争,利用低等级棉为原料的牛仔布加工企业一半处于停机状态。据海关统计,去年1~10月,我国棉纱出口增幅下降20个百分点,棉纺的四大类产品——棉纱、精梳纱、棉坯布、牛仔布出口全部为负增长。
滑准税的实施不仅加重企业负担,还影响了我国棉纺织产品的国际议价能力。由于我国棉花进口成本比其他国家高出30%甚至更多,随着亚洲的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国家纺织业的发展,人工成本以及原料都低于我国,令我国棉纺织产品的议价空间大大缩小,其结果值得我们关注。
滑准税保护棉农了吗?
根据相关报道,国家有关部门表示,我国既是棉花生产大国,又考虑纺织企业生存,因此一直在寻利益,棉花进口滑准税的出台就是基于这样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我国棉衣的利益。
然而专家的研究表明,滑准税在增加了棉纺企业负担之余,并未很好地保护了国内棉衣的利益,真正从中获得利益的是处在棉纺企业和棉农之间的棉花加工企业和棉商。华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谭砚文博士承担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完善我国棉花产业补贴政策研究”,他经过研究,认为滑准税实施后,对保护棉衣收益没有起到太大作用,短期內应调整滑准税,长期来看,应取消滑准税,实施统一关税。
谭砚文认为,中国滑准税的实施并没有通过稳定市场价格达到稳定收购价格的目的。在比较中国棉花收购价格与市场价格指数后,发现中国棉花收购价格与中国棉花市场价格之间呈现出高度的线性相关性(其相关系数高达0.94),但中国棉花市场价格的变化并不会对中国棉花收购价格产生影响,因此滑准税的实施虽然对稳定国内市场价格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对于棉农的收益保护却并不显著。
滑准税的实施使得加入WTO后本已几乎一体化的国內国际棉花市场重新割裂,出现国内外价格毫不相关的现象。另外,滑准税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棉花进口商的决策行为,因为滑准税过分强调了对国外低价格棉花的进口限制,在稳定国外进口棉花国内价格的同时也约束了进口经营商的利润,从而减低了国内外价格差额对进口量的影响。从有效保护棉农收益的角度来看,滑准税也许并非是一项好的政策措施。
同时,滑准税的实施目标过分强调了对国内棉花市场价格的稳定,而抑制了由于国际棉花市场价格的正常波动所带来国内外棉花价格差对棉花进口的激励作用,以及忽略掉了不同品质棉花价格差异的实际,从而有可能导致棉花进口的无效率,乃至出现了个別经营商低价高报,偷逃税款的现象。从棉花进口角度来讲,滑准税的实施也是一种不具效率的政策工具。
其实,纺织业作为民生产业,相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就业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纺织企业的亏损,农民是受影响最大的群体之一。2000万的纺织工人中,90%是农民工,而棉纺行业是农产品深加工行业,倘若棉纺企业因亏损过大而倒闭,最终还会反过来影响到棉农的生存状况,从这个意义来说,受到冲击的不仅仅是棉纺企业,棉农也是受到冲击的群体。
分析表明,征收滑准税的结果也许并非符合当初出台的初衷,最佳的均衡点并不好把握,将过高的滑准税转嫁给纺织企业,牺牲工业利益保护国内棉花市场的平稳其实并不公平。
在如何稳定棉花市场秩序、保护棉农利益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许坤元副会长曾提出了三点看法:一是国家制定保护棉农利益的最低保护价,建立相应的基金,而不是施行滑准税:二是逐步开放棉花进口,取消配额限制,由于纺织品是市场高度竞争的产品,不应再用封闭的政策来发展;三是加快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由以前的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今后要全面推进仪器检验,将检验结果与棉花收购价格挂钩,鼓励农民种植高质量棉。
行业建议:下调滑准税
资深人士认为,如果有合适的、稳定的政策出台,更有利于中国棉花相关行业的发展,不会出现现在所有棉花链上的人天天在看政策定经营,对企业长期的经营发展战略是有利的。
国家相关部门也意识到这一点,制定了2008年的新标准,对配额外进口的一定数量棉花实行5%~40%的滑准税,但比去年仅仅裯低了1%,也许仍未能真正解决问题所在。
面对2008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存贷款利率不断上調、出口退税降低及人民币升值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下,较多的企业将难以同时承受生产要素以及政策性生产成本的增长,也难以消化政策性建立因素,有不少棉纺企业已对能否渡过目前这难关信心不足。此时,滑准税的调整便成了行业和企业都关注的一个要点。
由于2007棉花年度以来国际棉价一路上涨,2008年1月份SLM每周到岸价如按1%关税计算,要比国内429级棉售价平均每吨高出559元,按2008年滑准税价计算,要比国内高出1098元,这种情况也是近几年来没发生过的。再加上棉纺织行业执行销项税率征收17%,只能抵扣棉花13%进项税,税赋已比一般工业企业增加。
因此,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今年3月组织的奔赴纺织大省的六个调查组,在大规模的详细调查后,在针对棉花滑准税上,建议下调税率,进口关税一律执行1%。
第一、当1%关税的棉花进口价和国内相应等级的供应价持平时,滑准税政策自动停止执行,所有棉花进口配额执行1%进口税率。
第二、一般情况下,建议滑准税税率由5%降为3%。
第三、因为进口棉的使用单位,基本都是重点出口企业。产品出口因汇率影响,经济受到损失,滑准税率的计算下应扣除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进口优惠部分。
纺织企业80%以上是农民工,全行业包括规模以下企业有1700万左右农民工,每年从纺织行业获得货币工资约3000亿元,对农民、农业、农村现代化有重大意义。保护纺织工业国际竞争力,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应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政策。
与此同时,在保护棉农的利益方面,也有专家建议可以考虑采用直补的方式,综合考虑棉农、棉纺织企业的共同利益,实现双赢的结果。
近几年来,棉花进口滑准税政策成为困扰棉纺织企业之痛。特别是2007年起,国际棉价节节上涨更是影响巨大,据了解,2008年1月份SLM每周到岸价如按1%关税计算,要比国内429级棉售价平均每吨高出559元,按2008年滑准税价计算,要比国内高出1098元,这让国内棉纺企业的成本大大增加,因而有企业发出感慨:“中国棉纺企业使用的棉花是国际市场上价格最高的”。
此时,关于棉花进口滑准税的争辩再一次被高度关注。
棉纺企业很受伤
今年3月初,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派出由副会长徐文英,副秘书长杨世滨带队的调查组,对山东部分纺织产业集群及企业进行细致的调研,其中在针对棉纺织业的分析得到这样的结果;在山东,棉纺行业的总产倍占到全省纺织总产值的50%以上,棉花总锭数超过3000万锭的规模,占到全国棉纺织锭数的近1/3,山东省去年棉花缺口达300万吨,占到全国缺口的60%以上,因此棉花滑准税对山东纺织服装行业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目前,我国每年只有约90万吨的进口棉花可享受1%的进口关税配额,然而随着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棉花需求量增加很快,国内棉花产量并不能满足需求。数据显示,我国纺织企业年用棉量1200万吨,但国内产量不到800万吨,每年大约有400万吨的缺口。因而有超过300万吨的进口棉花到滑准税的影响。
有位企业老总表示,在2005年棉花滑准税刚实施的时候还不当一回事,也不太了解,但现在发现这实在是企业难以承受之痛。早在去年7月18日,20多个棉纺织行业,企业巨头的老总在北京聚集,发布了令人震惊的纺织行业景气分析报告;285户大中型国有棉纺织企业亏损面超过40%。随着棉价的继续上涨,可想而知,这一情况严重程度还将继续发展。没有棉花,企业就没有生产,棉价上涨,成本就要大幅升高。本来纺织业就面临人民币升值加速、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种不利因素,对于国内棉纺业来说,滑准税更是加剧了企业的负担,并使得他们比国外竞争对手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徐文英指出,棉花问题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棉花在棉纺织产品的成本中约占70%。棉花的价格变动、棉花的质量、棉花产业政策和棉花进口配额体制对棉纺业乃至纺织工业全行业影响极大。
有资料称,国产低等级棉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每吨大约高出2000~2300元,导致我国粗织纱无法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产品竞争,利用低等级棉为原料的牛仔布加工企业一半处于停机状态。据海关统计,去年1~10月,我国棉纱出口增幅下降20个百分点,棉纺的四大类产品——棉纱、精梳纱、棉坯布、牛仔布出口全部为负增长。
滑准税的实施不仅加重企业负担,还影响了我国棉纺织产品的国际议价能力。由于我国棉花进口成本比其他国家高出30%甚至更多,随着亚洲的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国家纺织业的发展,人工成本以及原料都低于我国,令我国棉纺织产品的议价空间大大缩小,其结果值得我们关注。
滑准税保护棉农了吗?
根据相关报道,国家有关部门表示,我国既是棉花生产大国,又考虑纺织企业生存,因此一直在寻利益,棉花进口滑准税的出台就是基于这样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我国棉衣的利益。
然而专家的研究表明,滑准税在增加了棉纺企业负担之余,并未很好地保护了国内棉衣的利益,真正从中获得利益的是处在棉纺企业和棉农之间的棉花加工企业和棉商。华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谭砚文博士承担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完善我国棉花产业补贴政策研究”,他经过研究,认为滑准税实施后,对保护棉衣收益没有起到太大作用,短期內应调整滑准税,长期来看,应取消滑准税,实施统一关税。
谭砚文认为,中国滑准税的实施并没有通过稳定市场价格达到稳定收购价格的目的。在比较中国棉花收购价格与市场价格指数后,发现中国棉花收购价格与中国棉花市场价格之间呈现出高度的线性相关性(其相关系数高达0.94),但中国棉花市场价格的变化并不会对中国棉花收购价格产生影响,因此滑准税的实施虽然对稳定国内市场价格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对于棉农的收益保护却并不显著。
滑准税的实施使得加入WTO后本已几乎一体化的国內国际棉花市场重新割裂,出现国内外价格毫不相关的现象。另外,滑准税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棉花进口商的决策行为,因为滑准税过分强调了对国外低价格棉花的进口限制,在稳定国外进口棉花国内价格的同时也约束了进口经营商的利润,从而减低了国内外价格差额对进口量的影响。从有效保护棉农收益的角度来看,滑准税也许并非是一项好的政策措施。
同时,滑准税的实施目标过分强调了对国内棉花市场价格的稳定,而抑制了由于国际棉花市场价格的正常波动所带来国内外棉花价格差对棉花进口的激励作用,以及忽略掉了不同品质棉花价格差异的实际,从而有可能导致棉花进口的无效率,乃至出现了个別经营商低价高报,偷逃税款的现象。从棉花进口角度来讲,滑准税的实施也是一种不具效率的政策工具。
其实,纺织业作为民生产业,相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就业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纺织企业的亏损,农民是受影响最大的群体之一。2000万的纺织工人中,90%是农民工,而棉纺行业是农产品深加工行业,倘若棉纺企业因亏损过大而倒闭,最终还会反过来影响到棉农的生存状况,从这个意义来说,受到冲击的不仅仅是棉纺企业,棉农也是受到冲击的群体。
分析表明,征收滑准税的结果也许并非符合当初出台的初衷,最佳的均衡点并不好把握,将过高的滑准税转嫁给纺织企业,牺牲工业利益保护国内棉花市场的平稳其实并不公平。
在如何稳定棉花市场秩序、保护棉农利益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许坤元副会长曾提出了三点看法:一是国家制定保护棉农利益的最低保护价,建立相应的基金,而不是施行滑准税:二是逐步开放棉花进口,取消配额限制,由于纺织品是市场高度竞争的产品,不应再用封闭的政策来发展;三是加快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由以前的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今后要全面推进仪器检验,将检验结果与棉花收购价格挂钩,鼓励农民种植高质量棉。
行业建议:下调滑准税
资深人士认为,如果有合适的、稳定的政策出台,更有利于中国棉花相关行业的发展,不会出现现在所有棉花链上的人天天在看政策定经营,对企业长期的经营发展战略是有利的。
国家相关部门也意识到这一点,制定了2008年的新标准,对配额外进口的一定数量棉花实行5%~40%的滑准税,但比去年仅仅裯低了1%,也许仍未能真正解决问题所在。
面对2008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存贷款利率不断上調、出口退税降低及人民币升值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下,较多的企业将难以同时承受生产要素以及政策性生产成本的增长,也难以消化政策性建立因素,有不少棉纺企业已对能否渡过目前这难关信心不足。此时,滑准税的调整便成了行业和企业都关注的一个要点。
由于2007棉花年度以来国际棉价一路上涨,2008年1月份SLM每周到岸价如按1%关税计算,要比国内429级棉售价平均每吨高出559元,按2008年滑准税价计算,要比国内高出1098元,这种情况也是近几年来没发生过的。再加上棉纺织行业执行销项税率征收17%,只能抵扣棉花13%进项税,税赋已比一般工业企业增加。
因此,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今年3月组织的奔赴纺织大省的六个调查组,在大规模的详细调查后,在针对棉花滑准税上,建议下调税率,进口关税一律执行1%。
第一、当1%关税的棉花进口价和国内相应等级的供应价持平时,滑准税政策自动停止执行,所有棉花进口配额执行1%进口税率。
第二、一般情况下,建议滑准税税率由5%降为3%。
第三、因为进口棉的使用单位,基本都是重点出口企业。产品出口因汇率影响,经济受到损失,滑准税率的计算下应扣除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进口优惠部分。
纺织企业80%以上是农民工,全行业包括规模以下企业有1700万左右农民工,每年从纺织行业获得货币工资约3000亿元,对农民、农业、农村现代化有重大意义。保护纺织工业国际竞争力,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应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政策。
与此同时,在保护棉农的利益方面,也有专家建议可以考虑采用直补的方式,综合考虑棉农、棉纺织企业的共同利益,实现双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