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中职教学要求 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bang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劳动人才。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影响。现行的中职语文教学缺乏一套具有鲜明的中职教育特点的教学及评估体系,同普通中学语文大同小异,使得实际教学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目的有所偏离。而目前,随着升学指标的较大幅度压缩,使得不少中等职业学校对语文教学人为地降低要求,这更是削弱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对培养合格人才所应起的作用。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与普通中学的本质区别,是前者重在培养实际运用能力、后者则是为了升学。听说能力在升学考试中不起太大作用,所以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服务就业、培养实际运用能力,听说能力的培养就不能忽视了,所以,加强听说训练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听说训练既是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进行交际和日常生活的需要。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听说能力训练呢?我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听说训练
  
  现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每一册均分布一些听说知识的训练点,如教材中的课堂听讲、回答问题、复述课文、讲故事、叙述事件、说明事物、发表议论、讨论问题、致词、演讲等。它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的主要“抓手”。为了保证听说训练能系统化地进行,教师应当根据语文课本中有关听说的基本知识系统地加以介绍,使学生了解各种常用的听说形式的特点。教学中,教者应根据教材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在学会运用这些形式的过程中,掌握所需要的听说技巧,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
  
  二、结合讲读课教学进行听说训练
  
  1.答问、讨论,有所侧重
  讲读课中师生的问答活动,是学生进行说话练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讲读课中,教师要尽可能在关键地方巧设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加深对课文理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
  2.精心设计,每课一练
  教师必须大胆改革教法,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听说训练点。如第一册课文《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第一课时,检查预习效果,通过听写、注音,巩固字词,然后播放课文有关内容章节朗读录音,接着出示幻灯片图片,经过听觉、视觉活动,学生已深深被课文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有身临其境之感;再分角色朗读一些重点段落。第二课时,以熟读、背诵为中心,要求学生当堂理解和初步掌握记叙文的描写作用。第三课时,口述“林黛玉进贾府”的多个场面,并结合前两课时未曾处理的其他习题,继续围绕记叙文中的描写这一重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掌握进贾府前、在贾母处、大舅舅家、二舅舅家及在贾母处用晚饭等整个活动中的景物描写、人物动作和心情描写的方法。这样三节课各有侧重,节节有练,听说与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3.重视学生记笔记,循序渐进地进行听说训练
  讲读课文中学生听讲、记笔记,是最好的最经常的听力练习方式。开始时,教者将要记录的重点、难点说得慢一点,类似于电视、广播播出“天气预报”时的速度;如果是同学发言的,则由教师把重点内容再重复叙述一遍,作些适当的暗示。同时,指导他们如何记下教师讲授的要点。以后,记录的速度逐渐放快,直至和平常说话一样。这样,经过一个阶段的适应训练,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做听课笔记了。
  4.规范教师的语言,保证训练质量
  在讲读课中,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对学生来说实际上就是最好的说话示范。因此,在讲读课上,教师的讲解内容必须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表达上必须做到吐字清晰、表述准确、简洁明了、抑扬顿挫。教师的示范作用,能使学生在听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口头表达的技能、技巧,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课程应当做到“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把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特别是一直被忽视的前两者——与专业的“职业化”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专业性,“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为学生专业发展服务的宗旨,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文化素质,“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是我们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加强中职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正是我们实践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的一个重要落脚点。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的双边教学形式,是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课堂提问方式和提问质量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一些提问方式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值得我们注意和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种氛围是一种境界.一种境界孕育一种成果。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必定为学生语文学习提升兴趣,增添动力。高中的学习是紧张的。学生的时间绝大部分消耗在学校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童年趣事”中有篇贾平凹的作品《月迹》,描述的是一家几个孩童中秋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表现的是一群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力.以及他们为共同拥有美
"一国两制"构想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偶然提出的,更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它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如能另辟蹊径,进行反向思维的训练,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已有的结论,直接从已有结论的对立面来思考问题,往往得出一个全新的结论。  所谓反向思维,是指在某个正向立论点的基础上,向与之相反的方向来思考的一种思维形式。例如学习了白居易的《琵琶行》后,大多数学生从琵琶女沦落风尘的悲惨身世、人老珠黄的冷落境遇、转徙江湖的凄凉孤独中,得出“琵琶女让人同情”这样一个正向思维的立论点。如果教者反弹琵
练习设计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它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但是,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多机械重复。少创造活动;多按部就班,少思维训练;学生厌烦。教师头痛,应试训练色彩浓厚,失去了作业的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致使练习面临最大的困境——低效、甚至无效。  教学实践中笔者在遵循有效练习设计的原则上,对自主性作业进行了创造性的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
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几乎每篇文言文的学习都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人生的真谛,更有助于我们积累文言素养,继承祖国传统文化。也正因为如此,在全国各地的中考中,基本上都有文言文阅读的“倩影”,分值多在18~20分左右。要想取得中考大捷,文言文阅读的复习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笔者将用“理论﹢实践”的形式就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明确复习要求,把握复习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
在《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第二条对教师课程开发和利用提出明确的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写作文的目的是什么?给自己看,更是给别人看,给更多的人看。试想,一篇文章只有一两个读者,那写作的意义又有多大呢?  每次作文我都让学生的作文在班级“四人学习小组”内交流,每
心理学中,感觉、知觉和思维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心理过程,我们可以用来解说写作过程。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我们可以解释成对个别的写作技巧的认识;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反映,我们可以解释成对文章写作的整体情境的把握: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我们可以解释为写作者对写作已经形成了稳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人类知识正成倍增长。人类的知识有60%来自视觉,即主要是通过阅读。所以,市场经济时代对语文教学提出新要求:要十分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这不仅是基础教学的基础,同时这也是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问题。人们把阅读能力比作一把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一个人具备了阅读能力,才能够凭借它选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吸取前人研究成果,从而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所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