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心律失常的临床药物及介入治疗分析。方法:选取临床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心律失常40例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2周后,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结论:积极治疗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的其他疾病。在做出正确的诊断之后,应掌握其治疗原则,纠正心肌缺血和心衰。
关键词: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097-01
心律失常是十分常见的,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1]。心律失常发作时心率的快慢分为快速型心律失常和缓慢型心律失常。选取临床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心律失常40例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4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2~73岁,平均36岁,其中房性早搏18例,室性早搏22例。其中冠心病1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风湿性心脏病11例,心肌炎8例,不明原因者1例。伴反复发作胸闷,心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1.2 治疗
1.2.1 窦性心动过速必要时可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或美托洛尔减慢心率;窦性心动过缓症状明显和窦性停搏时可应用阿托品、麻黄碱或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应考虑心脏起搏治疗;窦房阻滞和病窦综合征亦可择期进行心脏起搏治疗。
1.2.2 房性、交界性期前收缩通常无需治疗,严重者可选用维拉帕米、普罗帕酮、胺碘酮等药物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常选用美西律、普罗帕酮、乙吗噻嗪、胺碘酮等。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发的室性期前收缩常用利多卡因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以避免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发生。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室性期前收缩可选用苯妥英钠或利多卡因,同时要注意及时补充钾盐。
1.2.3 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原则为:刺激迷走神经法,如刺激腭垂诱导恶心,压迫眼球,Valsalva动作(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作呼气动作),按压颈动脉窦,将面部浸于冰水内。洋地黄类药物,如毛花苷C静脉推注,伴有心力衰竭者作为首选,其他一般病人现已较少应用[2]。抗心律失常药物,可选维拉帕米、普罗帕酮、胺碘酮等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等。以上方法无效时可采用同步直流电复律术,复律后预防复发可用普罗帕酮、维拉帕米、胺碘酮等药物维持。对于长期频繁发作,且症状较重,口服药物预防效果不佳者,建议行导管射频消融术以求根治。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容易发展为心室颤动,必须给予紧急处理。首选药物为利多卡因,发作控制后用利多卡因静脉滴注维持24~48小时以防复发,维持量为1~4mg/min静脉滴注。其他药物可选用:普罗帕酮、胺碘酮、普鲁卡因酰胺、溴苄胺等,如病人已发生低血压、休克、心绞痛、脑部血流灌注不足等危急表现时,应迅速施行同步直流电复律术。
2 结果
经治疗2周后,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
3 讨論
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是选择性地作用于已导致心律失常发生的病态组织细胞,通过影响心肌电兴奋时程中不同时相的离子通道和离子流,使其兴奋性和传导性等电生理特性发生改变而起作用。对正常的心肌细胞作用则较弱。一般情况下,药物与可兴奋的细胞膜通道受体(如钠通道)结合的亲和力以及其后所产生的效应受到跨膜电位或影响离子流量的闸门位置所调节。心搏频率越高则药物发生的通道阻断作用越强。
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应注意其副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有负性频率、负性传导、负性肌力的作用,都可以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洋地黄为致心律失常最常见的药物,在洋地黄中毒时可发生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房性心动过速、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及频发性、二联律室性早搏甚至室性心动过速。某种情况下选择药物不当,不但不能抗心律失常,反而加重病情[3]。如预激综合征伴发心房颤动或室上性心动过速时,洋地黄、异搏定可使房室结不应期延长,旁道不应期缩短,加快心室率,导致心室颤动和猝死。电击复律的应用除在心室颤动等危急情况下不必考虑其并发症外,对选择性病例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人工心脏起搏器目前主要应用于心脏传导阻滞和病窦综合征,除了受到技术和费用的限制外,并发症也不少见。
总之,选用的治疗方案亦不同。如心房颤动并发于预激综合征者最好首选电击复律,发生于病窦综合征者最好是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而慢性心房颤动之治疗目标为控制心室率,则用洋地黄制剂,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蚀术或外科手术切断附加旁道为最佳的治疗方法。在治疗心律失常时,应全面地考虑问题,权衡其利弊。只有了解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判断其对机体的影响,熟悉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7.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抗心律失常治疗专题.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 [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323.
[3] 杜 萱,朱理敏,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J]. 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2001,15(1):63.
关键词: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097-01
心律失常是十分常见的,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1]。心律失常发作时心率的快慢分为快速型心律失常和缓慢型心律失常。选取临床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心律失常40例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4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2~73岁,平均36岁,其中房性早搏18例,室性早搏22例。其中冠心病1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风湿性心脏病11例,心肌炎8例,不明原因者1例。伴反复发作胸闷,心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1.2 治疗
1.2.1 窦性心动过速必要时可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或美托洛尔减慢心率;窦性心动过缓症状明显和窦性停搏时可应用阿托品、麻黄碱或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应考虑心脏起搏治疗;窦房阻滞和病窦综合征亦可择期进行心脏起搏治疗。
1.2.2 房性、交界性期前收缩通常无需治疗,严重者可选用维拉帕米、普罗帕酮、胺碘酮等药物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常选用美西律、普罗帕酮、乙吗噻嗪、胺碘酮等。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发的室性期前收缩常用利多卡因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以避免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发生。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室性期前收缩可选用苯妥英钠或利多卡因,同时要注意及时补充钾盐。
1.2.3 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原则为:刺激迷走神经法,如刺激腭垂诱导恶心,压迫眼球,Valsalva动作(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作呼气动作),按压颈动脉窦,将面部浸于冰水内。洋地黄类药物,如毛花苷C静脉推注,伴有心力衰竭者作为首选,其他一般病人现已较少应用[2]。抗心律失常药物,可选维拉帕米、普罗帕酮、胺碘酮等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等。以上方法无效时可采用同步直流电复律术,复律后预防复发可用普罗帕酮、维拉帕米、胺碘酮等药物维持。对于长期频繁发作,且症状较重,口服药物预防效果不佳者,建议行导管射频消融术以求根治。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容易发展为心室颤动,必须给予紧急处理。首选药物为利多卡因,发作控制后用利多卡因静脉滴注维持24~48小时以防复发,维持量为1~4mg/min静脉滴注。其他药物可选用:普罗帕酮、胺碘酮、普鲁卡因酰胺、溴苄胺等,如病人已发生低血压、休克、心绞痛、脑部血流灌注不足等危急表现时,应迅速施行同步直流电复律术。
2 结果
经治疗2周后,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
3 讨論
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是选择性地作用于已导致心律失常发生的病态组织细胞,通过影响心肌电兴奋时程中不同时相的离子通道和离子流,使其兴奋性和传导性等电生理特性发生改变而起作用。对正常的心肌细胞作用则较弱。一般情况下,药物与可兴奋的细胞膜通道受体(如钠通道)结合的亲和力以及其后所产生的效应受到跨膜电位或影响离子流量的闸门位置所调节。心搏频率越高则药物发生的通道阻断作用越强。
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应注意其副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有负性频率、负性传导、负性肌力的作用,都可以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洋地黄为致心律失常最常见的药物,在洋地黄中毒时可发生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房性心动过速、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及频发性、二联律室性早搏甚至室性心动过速。某种情况下选择药物不当,不但不能抗心律失常,反而加重病情[3]。如预激综合征伴发心房颤动或室上性心动过速时,洋地黄、异搏定可使房室结不应期延长,旁道不应期缩短,加快心室率,导致心室颤动和猝死。电击复律的应用除在心室颤动等危急情况下不必考虑其并发症外,对选择性病例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人工心脏起搏器目前主要应用于心脏传导阻滞和病窦综合征,除了受到技术和费用的限制外,并发症也不少见。
总之,选用的治疗方案亦不同。如心房颤动并发于预激综合征者最好首选电击复律,发生于病窦综合征者最好是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而慢性心房颤动之治疗目标为控制心室率,则用洋地黄制剂,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蚀术或外科手术切断附加旁道为最佳的治疗方法。在治疗心律失常时,应全面地考虑问题,权衡其利弊。只有了解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判断其对机体的影响,熟悉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7.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抗心律失常治疗专题.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 [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323.
[3] 杜 萱,朱理敏,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J]. 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2001,1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