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课改理念 优化教学过程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反思一年的教学过程,必须进一步理解课改理念,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必须符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必须适应课改;教学过程必须突出三维目标;媒体辅助教学必须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新课程 ; 教学过程 ;教学理念
  
  经过一年的化学新课程教学,使我认识到过去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开始“退变”,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让学生的智力接受挑战、思维产生碰撞、情感受到熏陶的课堂教学行为逐步形成,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一个由新课程理念影响和引导出的充满民主、和谐、激情的课堂已向我们走来。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与新课程理念不相和谐的做法,暴露了不少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主要有:(1)重教学形式,轻教学实效。(2)重知识“完整”,轻“指导意见”。(3)重实验演示,轻学生操作。
  所以我认为只有对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资源的运用进行深入的反思、总结和改进,才能真正提高新课程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化学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和学校的教研活动,针对进一步理解课改理念,优化教学过程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教学设计必须符合教学理念
  
  1、教学设计前教师要做到把握课标、合理清减。即理清课标,减少过高设计;摸清学生的知识储备,减少惯性设计;弄清初高中教材或必修与选修知识体系,减少盲目设计;查清学生能力现状,减少无效设计。
  2、 教学设计时教师的角色要转换。要改变过去只设计“内容”不设计“人文”,只设计“形”不设计“神”,只设计“结果”不设计“过程”现状,才能创建凸显个人特色的鲜活教学设计。
  3、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将“三序”有机结合。即知识序、认知序、教学序的结合。这样就会变的课堂效果明显,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使学生的思维之花常开,成功之果常摘。
  
  二、教学方法必须适应课改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活,课堂教学是一门极其复杂、内涵非常丰富的艺术。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但并没有否认传统的启发式、讲授式教学等方式,只是以往的教学方式太单一,不能满足不同特点、不同学生发展的要求。任何教学方式本身都是中性的,用得好是好方法,用得不好就是坏方法,它的功效发挥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和谐,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地将各种教学方式有机融合,要根据教学内容定方法:如学习氯气的化学性质时,可以设计为通过初中的酸、碱、盐相互关系、活动顺序的应用推理,化学实验的引思激趣,启发学生得出氯气与金属、非金属、卤化物反应的规律;由于学生对氯的含氧酸知识准备不足,探究学习困难,可通过多个实验和提供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氯气的成份,写出化学方程式;通过启发明确氯气与水反应的原理,便进一步启发学生推导出氯气与稀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而使氯气的化学性质之“藤”长茂盛。
  
  三、教学过程必须突出三维目标
  
  新课程理想课堂的境界,可用一句话概括为:焕发出生命活力。理想课堂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它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归宿,以师生有效参与为载体,以学生学力提高为目的。每节课要有“形”有“神”、有“情”有“韵”,并以“情景”为亮点,以“情感”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通过创设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将知识教学镶嵌在情景中,融入到活动中,教学才有效。
  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是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心向。创设优良的学习情景就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当前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一方面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明确学习的目标。因此,教师要善于重组教学内容,寻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思维规律的相应的教学程序,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必须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化学课虽然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较强的基础课,但是有些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是不能够简单地做实验的。如果不能做实验就会使某些教学内容显得抽象、枯燥,说服力不强,造成学生难以理解,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如果教师能够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用多媒体画面中的模拟事实来吸引学生,刺激学生的各感觉器官,就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从而达到殊途同归的教学目的。
  总之,新课程教学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合理选用教学策略,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的过程中逐步完成,我们只有主动适应时代的需要,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洪流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其他文献
电化教育思想就是研究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教学媒体、教学方法的结合,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一种思想。     一、确定培养方身     教学本身就具有目的性,要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大前提,但是不可能千人一面,我们还要针对个体进行不同方面的要求,以培养出目前这个多元化社会所需要的各方面,各类型人才。  1、纵向比较。 对学生在学校中这几年所要学习的计算机科目的知识有一个大体的把
期刊
摘 要:利用生物学科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特点,从多个环节设计生动、充实的生物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生物教学; 课堂过程设计; 课堂效率    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科学素质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  纪是生物世纪,生物科学对人类的影响之大将不可预料。相应的,中学阶段生物的教学也就
期刊
摘 要:在当前职业技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出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下对英语熟练应用,并且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新的复合型当代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本文就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对策     英语教学作为学校上档次和培养新的复合型现代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一直受到各类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和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学生特点,根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提出培养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学习兴趣 ;疑难 ; 游戏;其它学科; 即学即用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有兴趣的时候,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求知欲望异常强烈,学习也没有心理压力,能够发挥出潜在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课堂效果的好坏来源于一个重要的因素──兴趣
期刊
摘 要: 为使语言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可以使用各种修辞手法,英语的修辞方法很多,比喻是其中最常用的。比喻,就是用一种具体的、浅显的事物打比方,说明生疏的事物或抽象深奥的道理,使事物具体形象,使道理浅显易懂。比喻主要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关键词:比喻;明喻;暗喻;借喻;修辞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非文辞不为功”。一语道明,语言缺乏文采,其作用和影响就不大;不讲究修辞,其表达效果
期刊
众所周知, 一年一度的中考既是对初中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也是一次极有竞争性的选拔考试。因此,如何指导学生科学、得法、高效地复习学过的知识,关系到学生在中考中能否取得良好的成绩,这也是初三年级的老师们积极备战,迎接中考的核心工作。根据我十七年来从事英语教学,并多年带毕业班的点滴做法和大家交流一下,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提出宝贵意见。  由于部分学生到了初三时,容易把初一初二年级的基础知识忘掉,还有个别学生
期刊
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一英语学习,已掌握了一些语法知识,也学会了几百个单词,有了一定的基础了。但是进入初二阶段后,由于学习内容更多了,难度更大了,要求更高了,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学习的积极性也易随难度的加深下降。要想更好的学好英语,单凭初一的原始积累及教师在课堂上讲多少,学生学多少的方法是不够的,我们要从各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能自觉地学习,学会自己观察、自己钻研、自己理解、自己提高,让
期刊
摘 要:使用通俗易懂的例句分类介绍、讲解情态动词的用法及高考考点。并将每一个情态动词的用法加以分类、总结;及对具有相同或类似用法的情态动词加以区分。  关键词:推测(guess);可能性(possibility); 请求(request);虚拟语气(the subjunctive wood)    情态动词是高考必考的一个重要语法项目,每年高考必有一道考查情态动词的试题。高考的热点集中在:推测和可
期刊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阶段要发展学生们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相互紧密依赖的。说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听的能力。不仅如此,现代研究阅读的专家们认为,训练有素的耳朵也有助于学生们阅读,进而有助于写作。然而,听的技能确实需要进行系统地训练。     一、充分利用课堂用语     英语新教材的突出特点就是侧重对学生
期刊
摘 要: 新的课改实验教材综合性增强,实践、操作性内容增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面对新教材,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一些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    新的课改实验教材综合性增强,实践、操作性内容增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用数学新教材中,如何引导学生去学成为关键。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有所改进,充分考虑学生的好奇心和荣誉感,鼓励学生多讨论多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