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题解决中渗透模型思想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_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总数、每份数、份数之间关系”问题为例,说明数学解题教学仅关注生活经验和数感是不够的,应该抓住时机,逐步渗透模型思想,培养建模能力。以在“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的教学中建立“总数、每份数、份数之间关系”模型为例,说明新旧知识挢接是根基,深度体验介入是重心,系统归纳整理是关键,灵活拓展运用是要义。
  关键词:模型思想建模能力问题解决数量关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教育哲学》中谈道:“在数学发展的早期,人们通过观察和实验,并且依靠对经验事实的归纳获得了一些认识,从现今的观点来看,只能说是一种经验,而不能被看成真正的数学知识。数学学习只有深入到‘模型’‘建模’的意义上,才是一种真正的数学学习。”
  然而,在当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时过分重视生活经验和数感这种“快思”,而忽视模型和建模这种“慢想”;当学生能利用生活经验和数感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就很少能进一步地引导他们提炼“模型”、实施“建模”。其实,生活经验和数感虽然是“快思”,但也是“浅思”,难以发现问题的本质,获得解题的通法;模型和建模虽然是“慢想”,但也是“深想”,可以识别问题的模式,找到解题的套路。因此,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抓住时机,逐步渗透模型思想,培养建模能力。
  一、问题:仅关注生活经验和数感是不够的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单元后有这样一组对比练习:
  (1)王师傅23小时织25米长的毯子,1小时织多少米?
  (2)李师傅每小时织25米长的毯子,23小时织多少米?
  (3)张师傅每小时织25米长的毯子,织23米长的毯子需要几小时?
  这是一组工程问题,可以看作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关系的不同应用,也可以进一步提炼成总数、每份数和份数三者之间关系的不同应用。
  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学习平均分和除法,做过很多这样的题目。之前,题目中出现的数主要是自然数,多数学生都能顺利解决。现在,题目中的数变成了分数,有些學生就会遇到困难:不知道用乘法还是用除法算;确定了用除法,又不知道用哪个数除以哪个数。
  为什么题目内容没有变化,只是数字发生了改变,学生就从会做变为不会做了呢?其实,当题目中出现的数是自然数时,学生主要是依靠生活经验和数感直接快速地做出反应。但是,当题目中出现的数是分数时,题目变得更抽象(不容易理解)、更复杂(不容易计算),生活经验和数感往往就发挥不了作用了,学生更多地要依靠“模型”和“建模”。
  二、对策:抓住时机,逐步渗透模型思想,培养建模能力
  上述问题中最根本(最广泛)的模型是总数、每份数和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总数除以份数等于每份数,总数除以每份数等于份数,每份数乘份数等于总数。在小学数学中,很多数量关系(如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等)都可以提炼成这个模型,很多问题都是这个模型的应用。因此,在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中,应帮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这三个数量,并理解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感悟模型思想,发展建模能力。下面,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的教学为例,具体说明。
  (一)新旧知识挢接是根基
  (教师出示教材例1的改编题: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和小宁的邮票数同样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学生读题后列式解答。)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生72÷2=36(枚),小春和小宁各有邮票36枚。因为两人的邮票数同样多,所以把7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6。
  师对,这是“平均分”问题,用除法解决,它的数量关系是“总数÷份数=每份数”。
  (教师出示教材例1: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学生读题后无从入手。)
  师为什么不能像刚才一样直接用除法计算了?
  生因为两人不一样多了。
  教材设计例1的意图是引入画线段图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这是一道典型的“和差问题”,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此题最终的算理可以归结为“平均分”,即算法可以归结为除法。教学例1前先出示改编题,意在设置一个坡度,帮助学生唤醒旧知,凸显模型思想——利用“总数÷份数=每份数”模型解决“平均分”问题,从而为获得新知做铺垫,即解决例1时想到把每份数不同转化成每份数相同,继续使用之前的模型。
  (二)深度体验介入是重心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画出图1所示的线段图,理清数量关系。)
  师同学们,有了这张线段图,我们便能直观、清楚地看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由此,我们能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呢?
  (学生思考。)
  师(启发)怎么做,小宁和小春的邮票可以一样多?邮票的总数有什么变化?独立思考后和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交流。)
  生小春去掉12枚邮票。
  生小宁补上12枚邮票。
  生小春给小宁6枚邮票。
  (教师采用活动的线段图教具演示数量的“移多补少”。)
  师(追问)哪些数量和原来不一样了?哪些没变?
  ……
  “和差问题”解决的关键是把不相等的数变为相等的数。使用教具“活动线段图”,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及数量变化的情况,更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深度体验、介入探索的完整过程,实现成功建模。
  (三)系统归纳整理是关键
  师你们的三种想法,有的是“去掉”,有的是“补上”,有的是“移动”(给),目的都是什么?
  生都是要让两人的邮票数一样多。
  师是的。当两人的邮票数同样多时,就可以将邮票总数平均分成2份,用除法求每份是多少,即利用“总数÷份数=每份数”模型。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体会画图策略,形成策略意识。)
  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知晓三种解题方法虽然形式不一样,但本质相同,都是利用“总数÷份数=每份数”这个数量关系(模型)。这是新知教学的最后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透过复杂的现象识别本质,确定相互的联系,从而超越一道题目的解答,完成模型的建立。这一过程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四)灵活拓展运用是要义
  (教师出示教材“练习八”第4题:小建和小西买同样的笔记本,小建买了3本,小西买了5本,小建比小西少花12元。笔记本的单价是多少元/本?学生独立按要求先画出线段图,再列式解答,最后核对答案。)
  师说说“12÷(5-3)”这个算式的意思,并想想用到了哪个数量关系式。
  ……
  模型思想要求我们将一个问题的解决拓展为一类问题的解决;而建立模型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依据模型举一反三。在拓展运用阶段,可以设计变式练习,引导学生观察和寻找实际问题的固有特征和内在规律,建立起相应的模型,然后以不变应万变,灵活地运用模型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美】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扩展版)[M].程可拉,孙亚玲,王旭卿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 曹培英.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解读与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3] 【美】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M].胡晓姣,李爱民,何梦莹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课堂回放
其他文献
摘要:“单元整体建构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管中窥豹,建构单元认知的框架结构,从整体上把握研究方向和路径,了解主体内容和方法,以发展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基于《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节起始课的教学设计,阐述对“单元整体建构课”总体特点、设计策略、实施价值的思考。  关键词:单元整体建构课 知识结构 研究方法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内容进行分割与细化,重点关注一
期刊
摘要:教学《小数乘小数》一课,基于之前的学习经验,学生理解算理与掌握算法的难度不大,但是,教师不能以强化技能训练为主,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低阶状态”,而应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具体地,可以让学生在提出问题、推理解释、一题多解中深入思考。  关键词:高阶思维 提出问题 推理解释 一题多解 《小数乘小数》  “小数乘小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整数乘法、
期刊
摘要:通师二附幼儿园多年来大力变革幼儿园管理的价值取向和运作模式,以开发幼儿情境课程为深化幼儿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借鉴国际幼儿课程研究的最新成果,充分利用情境教育实验基地的资源优势,根据自身的办学传统和优势,致力于探索具有时代特色、中国特色和自身特色的园本化课程——幼儿情境课程,从优化结构、优化资源、优化过程、优化评价、优化队伍、优化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推进课程改革,努力实现“共生”的理想。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一课,教学环节有五个:回顾旧知,引入课题;探究发现,建构概念;追溯历史,深化概念;应用练习,巩固概念;回顾总结,升华概念。教学立意有三点:经历概念形成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文化。  关键词:概念形成数学活动数学文化《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  在江苏省第十四届中学数学教学高级论坛活动中,笔者执教了一节研究课,教学内容为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1.1.2瞬时变化率
期刊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对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案例的分析与改进为例,说明如何从学生“学”的视角加工教材例题: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中选择有趣的内容,解决学生的困惑;对于综合性的“问题串”,不宜整体呈现,而应分层揭示;对于例题的分析和解决,要在明确教材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有关材料组织学习活动。  关键词:教材例题 学生主体 教学诊断 有余数的除法  当下,教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学生千差万别,教学方式也多种多样。但不管怎样,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学生的认知方式往往是相对固定的,具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教学先要“立序”,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施;而“选材”则不那么固定,可以多元丰富,根据学生实际与教学需要合理选取,有时“简单、朴素,能呈现数学核心本义”。  关键词:数学教学 立序 选材 《用字母表示數》  学生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之前,已初步认识了整数、小数和分数
期刊
摘要:行动力培养和道德与法治学科实践性的特点相契合。通过巧设情境创设助推行动力培养,能够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经验及表象,进而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顺化”新知识。具体策略有:巧设代入式情境,明行动目标;巧设问题式情境,引行为动机;巧设参与式情境,促行动落实。  关键词:巧设情境行动力代入式情境问题式情境参与式情境  行动力,也叫实践力,是指学生运用相关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支持某种论
期刊
摘要:文言文教学存在重“言”轻“文”的現象,不少课堂依循“字字落实,句句疏通”的串讲模式,教学重点停留在字意、句意的“言”的层面。如何实现“文”“言”共生?《诫子书》一课教学,探索“文”“言”共生的路径:因声求气,由“言”入“文”;有的放矢,“文”“言”交融;情趣相得,“文”“言”共鸣。  关键词:《诫子书》文言文教学“文”“言”共生  文言文教学存在重“言”轻“文”的现象,不少课堂依循“字字落实
期刊
摘要:从内容变化上看,学生学习“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主要会面临两个困惑:计算为什么要从高位开始?竖式为什么要分层?通过课前调查与分析,印证学生学习的两个困惑,并把教学重点放在联系算理和算法,进一步理解笔算格式的合理性上。通过课堂观察与分析,印证分小棒的操作和基于算理理解进行算法解释的教学效果,也发现了它们的不足。  关键词:学情分析课前调查课堂观察除法竖式  数学教学要理解数学,更要理解学生
期刊
摘要:一次同课异构活动中,两位教师基于图式理论开展教学,尝试从形式图式、内容图式、语言图式三个维度,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具体而言,在基于文本的学习理解类活动中解构图式,在深入文本的应用实践类活动中建构图式,在超越文本的迁移创新类活动中重构图式。  关键词:图式理论 说明类文本 同课异构 阅读素养  图式理论是一种关于图式知识被人们运用于对于新信息的理解与记忆的应用型理论。图式是一种记忆结构,是人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