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家校共育新体系的策略探析

来源 :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l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校共育的目的是搭建家庭、学校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平台。文章结合具体的经验,阐述了家校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家校共育新体系建立的重要意义,并具体介绍了搭建家校共育新体系的策略。希望通过家校共育这个有效的平台,共同促进学生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下全面发展。
  【关键词】家校共育;共育体系;共育策略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我校不仅在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习惯方面下功夫,还在家校共育体系的改进下功夫,例如,开展了一系列家长参与、互动的活动,家长为活动出谋划策,并邀请其参与活动的各个环节;定期开展家长会、家访活动;搭建网络平台,家长和孩子都可以给教师留言,让三方能更好地沟通。
  通过实践,发现学校和家庭共建共育新体系,学校可以通过家校共育平台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长的育儿文化素养,家庭可以通过平台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校各个班级的教育进度,及时掌握孩子在学校学习的动态。家校共育新体系有助于达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目的,可以让家校在平台上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密切配合。
  家校共育的过程中,学校根据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家长对孩子在家教育反映的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
  1. 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不够明确,双向沟通不够畅顺,从而引起误会。
  2. 部分班级学生反映作业量大,完成时间长,在家不会做,家长对此进行了投诉。
  3. 学生在校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不良行为时,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不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4. 家长不理解学校开展的互动活动的目的,不理解和孩子一起参与的意义,部分家长不愿意参与活动,或者参与的过程中不和孩子互动,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利影响。
  5. 学校发布信息不够及时,各方面的宣传不到位,家长对学校各方面的认知不够。
  家校共育的过程是漫长的,学校和家长都要清晰地认识到:家校共育平台是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可以让家校在平等的平台上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会因家校沟通不畅而产生一些误会和矛盾,通过家校平台及时解决,从而消除双方的矛盾,实现双方的互相理解和互相配合。让双方更好地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其更好地成长。
  一、家校共育新体系建立的重要意义
  我校堅定“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的信念,努力搭建家校共育平台,不断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打破传统的观念,让教师和家长站在统一的战线。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的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坚持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是教育的目的、过程还是手段,都不能发生错位。”为了实现这样的育人目标,必须搭建家校共育的平台。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学校是教育的核心,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有着规范的管理、专业的师资、丰富的设备设施,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提高教师和家长合作共建的意识,才能使教育的途径畅通无阻,教育才有成效。
  二、搭建家校共育新体系的策略
  学校之前虽然也搭建过家校共育平台,例如家长会、电话家访等,但效果不明显。经过实践和反思,为了让家校共育新体系的搭建更加有效:双方必须建立互相理解、支持、合作的良好关系;教师必须深入学生的家庭,同样,家长要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活动中来,两者需要实现真正的沟通和互动。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下面笔者谈谈搭建家校共育平台的改进措施: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养和家校共育能力
  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破除保守的心理,与家长平等相处,代表学校呈现出“欢迎家长”的姿态。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更努力了解家长的需要和能力,吸引和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活动。
  不同的家长有着不同的个性、不同的身份,如何才能与家长维持积极、友好的关系呢?
  1. 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责任感与沟通能力。
  2. 学校可对教师进行育人方法和技巧,沟通、组织、交往等能力的培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3. 促进教师与家长沟通无障碍,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使家长敞开心扉,坦诚地表达想法。
  4. 让家长全面掌握孩子在校的动态信息,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从而促进家校共育平台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进一步发展家长委员会,实现学校民主管理
  随着家校共育的不断深入,家长委员会成为实现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家长委员会可以使学校的管理更加民主化、透明化。家长委员会的实施,重点是建立完善的家长委员会制度,通过互动让家长委员会成员明确自身的地位、作用、权利和义务。
  首先,家长委员会的成员要公平公正地选出,先由各班推荐5名家长成为班级家长委员会成员,由班级家长委员会推荐一位家长成为学校家长委员会成员,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班级管理的热情,充分体现学校的民主管理。
  第二,每学期学校定期召开会议,汇报工作计划,听取家长委员会成员的意见,学校根据家长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
  第三,建立家长委员会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发布学校的动态信息、活动资讯等,家长委员会成员第一时间转发到班群,让所有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实现学校信息的透明化。
  最后,在与家长委员会成员互动中发掘、利用家长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发动班级家长参与学校的义工队,通过共育体系,让家长了解活动的意义,组织家长义工每天护送学生过马路,保障学生的安全。让家长出谋划策,提出宝贵的意见,同时监督活动的开展。   (三)定期召开家长会,并积极开展家访活动
  1. 定期召开家长会,可以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家长会是争取家长配合的有效途径,形式由学校作为单一的组织者更改为家长委员会和学校合作完成,会议过程中各家长委员组织好班委家长成员做好笔录,收集好家长的反馈信息,及时反馈到班主任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根据家长反馈的信息,更好地针对学生平时的特点进行教育,让教育变得有针对 性,变得更全面。
  2. 家访是学校和家长联系的重要渠道,是教师了解家庭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通过每学期至少每生一次的家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还能面对面地与家长交流学生的问题,一起解决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上的问题。家访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记录,并让家长签字。
  家长会和家访的有机集合,不仅让家长教育孩子的责任心更强了,而且让教师更了解学生的个性。这样的家校合作,无疑是一种合力,一种双赢。
  (四)以便捷的手机软件为载体,提高家校共育的实效
  家校之间的联系不再局限于家访、电话联系,新时代,应运用更多的手机软件作为家校合作的平台,能提高家校共育的实效。
  1. 可以利用校讯通向刚入学的学生家长发送如何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信息,让家长意识到培养孩子好习惯的重要性。
  2. 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学校信息,让家长更好地认知学校,让学校的管理透明化。
  3. 教师通过班级微信群与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和方法。
  4. 建立班级网站,设置留言区,家长可以自由地给教师留言,及时反馈孩子的信息;学生也可以在留言区留言,跟教师说“悄悄话”;教师也可以利用班级网站给家长留言,及时反映学生在校的情况。通过手机软件,可以让教师、家长、学生三方进行沟通和合作,从而提高家校共育的实效。
  三、学校要在共建家校共育新体系中发挥引导作用
  1. 学校作为专业的教育基地,有着专业的教育团队、明确的教育目标、详细的教育计划、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引导家庭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能教导学生做人的准则,并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2. 学校通过家校共育,引导家庭和学校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互补,既能促进学生接受全面发展的教育,又能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搭建家校共育新體系,能加强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将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任丽丽,李前进.小学家校共育典型案例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6).
  [2]李晓艳.探究互联网如何有效推动家校共育[J].信息记录材料,2018(10).
  [3]孙传香.行走在家校共育的道路上[J].教育家,2018(32).
  [4]樊健.从两极到中心:自觉培养家校共育素养[J].中小学班主任,2018(04).
  [5]孟丽娟.家校共育:促进“我与孩子共成长”[J].中国德育,2018(15).
其他文献
【摘 要】“研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是指以学定教,教在学之后,教在关键处。文章以《单词巧输入——上排键的指法》一课的教学为例,从“共创情境,师生互动”“归纳总结,合作探究”“适时拓展,学习迁移”“优化评价,提高素养”四方面来阐述“后教”策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研学后教;教学策略  在“研学后教”的理念下,如何正确理解“后教”,怎样设计“后教”策略,该如何实施“后教”
期刊
【摘 要】小学中队文化墙作为展示队员们精神面貌和中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它不但是体现队员主体性的重要平台,是中队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还是提高队员各方面素养的“沃土”。为此,中队辅导员要积极开辟、制作充满激励作用的文化墙,营造健康向上的中队氛围,指导队员开展个性化的队员活动。  【关键词】小学;中队文化;文化墙;建设实效  教室是队员们在学校里的家,中队辅导员、学生和家长精心设计
期刊
题记:  治理校园暴力,防范校园欺凌,一直是校园工作的重点之一。本剧聚焦校园暴力,宣传法律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旁白】  运动会快要到了,同学们都在操场上锻炼身体。播音员小雯正在练习诵读,远动员小洋正在做热身活动。慢吞吞的小延打开手机跟着节拍笨拙的做起了广播体操。小延性格内向,经常孤零零的一个人。这时,来了三位不速之客。小延的同班同学甲乙丙,经常找各种理由欺
期刊
【摘 要】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体育锻炼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把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和体育锻炼视为自身的需要,积极主动、兴致勃勃地进行学习和锻炼。且轻松、愉快的氛围,更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及创造力去探求新知识,并积极主动地了解体育运动和参与体育锻炼。如此一来,便收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体育运动;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
期刊
【摘 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恰当、有趣的课堂导入,能为课堂教学起好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文章就信息技术课如何导入新课,使课堂教学真正取得效果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复习导入、视频和图片导入、悬念导入、问题导入、游戏导入等五种信息技术课新课导入的方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导入;有效课堂  目前,许多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还比较
期刊
亲爱的刘丽阿姨:  您好!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已是夏天了。今年开年之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妈妈说现在各行各业都受到严重影响,我发现我们原本和谐美好的生活也发生了改变。疫情之下,我记住了很多人的脸庞,他们有的痛苦难过,有的坚毅勇敢。还有一群人,她们是人群中的逆行者,是我们的守护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第一次认识到您。那是在一篇新闻报道中,照片上,你留着齐肩的短发,正在往左臂上扎针。后来我才知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有句谚语说得好:“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俗语也说:“心态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它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  一、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工作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且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一项漫长的工作。作为一名高中老师,
期刊
【摘 要】校园欺凌是一种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现象。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呈上升趋势。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明确校园欺凌的主要类型,并从中分析导致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地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创建一个和谐、安宁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校园欺凌;成因;预防措施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内或校外,施加于学校成员(教师、学生),并导致其身体和精神感到痛苦的侵害行为。根
期刊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在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小学生难以理解透彻的难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使“图形与几何”教学实现由抽象到直观、由静到动、由繁到简的转变,能具体地展现知识形成的全过
期刊
【摘 要】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作能力;小学生;审美意识  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主要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一是社会因素。人们习惯以“像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