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积累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ehui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开启学生习作之窗;要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开阔学生视野。通过课外阅读和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学生写作源泉。
  关键词 观察 积累 方法 生活 素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然而,许多学生平时没有注意留心观察,腹中空空,写作文时就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手。笔者拟从学会观察,启迪思考;注重积累,厚积薄发等方面入手,谈谈在习作教学方面的点滴心得。
  
  一、学会观察,开启学生习作之窗
  
  1 激发学生观察的欲望。任何一次作文,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一次生活的体验。教师唯有善于抓住时机,适时启发、引导,学生才会从中产生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的学习欲望。
  在习作课《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的教学过程中,习作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以及为什么印象深刻等一系列问题。上课时,我故意把班长吴超同学叫出教室,同学们都感到莫名其妙,个个瞪大眼晾“老师今天怎样啦?”“为什么无缘无故把班长叫出去?”这时,我转过身,和蔼地问道“同学们,你们说说,吴超同学今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脚上穿的是什么鞋子?”通过这一问,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接着,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之后便是交头接耳,好像在猜测,又好像在后悔着什么似的。一阵子后,我重新让是超同学进入教室,同学们看到了都恍然大悟,个个心里就有了想说的欲望……这时,我抓住时机,话锋一转:“你们看,连身边同学的衣服你们都没有看清,这叫做‘熟视无睹’。更何况到了具体写作时,你们又怎么能观察清楚所写的人、事或景物呢?处处留心皆学问啊。”由此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唤醒他们细心观察的欲望。
  2 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有了对任何事物产生观察的欲望,并不能说学生已经学会观察了,这只是观察的第一步。要让学生真正做到有话可写,关键还在于教授他们观察的方法。①观察要有顺序。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身的特点,观察事物时要善于抓住其特点,按照事物本身的逻辑、顺序,理清其内在结构、本质,写出来的作文才能准确、生动。在观察中,我既肯定学生的认真、仔细,但同时也指出他们观察中的缺陷。同时,我还结合语文教学中提到的有关知识,让他们知道,观察周围的事物,可按时间、空间或事物的性质、特点、发展的顺序,观察的角度等确定观察的顺序,或从近到远,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或由人及物。②观察要抓住特点。每件事物都有其本身的特点,这就要引导学生观察时努力发现与众不同之处。观察事物,要观其形,闻其声,品其味,还要用心思考,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捕捉事物的特点。③观察时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有了对事物比较清晰、有序的认识,还只是掌握写作对象表面的东西。学生通过运用方位观察、主次观察、时序观察等多种不同的观察方法,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的真实地写下来,按顺序、抓特点,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这样的文章只是让我们看到了形,尽管是条理清晰、结构明朗的形,但如一尊未完工的雕塑,有骨架而没有血肉。要把观察所得描写得有血有肉,就要展开合理的想象。学生对物对人的感受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们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善联想、善思考的特点,用想象来弥补他们尚未掌握的抒情手法之缺,由物及人,由此及彼,由过去及未来,在想象的天地里自由翱翔,就能让一切难以表达的东西在有所思中变得豁然开朗。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写出事物的色彩之艳,形态之美。
  
  二、注重积累,开阔学生视野
  
  1 学好课文,接受经典熏陶。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教师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方法、表达方式,也能积累词汇、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课外阅读,扩充素材。单从课本里学到知识、积累素材还是不够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书是前人的经验、智慧的结晶。在不同的作者笔下,同一事物是千差万别,绚丽多彩。每个作者都有自己观察世界的方法,自己的风格和语言。那些动人的画面、精彩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所运用的词句、语段、表达方法都要加以吸收,为我所用。
  3 以生活为师,学以致用。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多姿多彩,只是需要一双慧眼去发现。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学生捕捉“活”素材,开发学生写作的不竭源泉。
  语文应该为未来的成人提供表达自己以及与他人交往的工具。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注重积累,铺设习作的根基。
其他文献
摘要 “爱”让语文课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师的爱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学生才能爱上语文;“趣”让语文课充满生命的动力,生动有趣的课堂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思”让语文课充满生命的滋味,潜能得到挖掘。  关键词 语文课 爱心 有趣 思考 生命之源    语文是感性的。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语文是浓浓的文蕴之体,承载者无声的文化生命。小学语文里一篇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美文,但是学生学了
期刊
摘要 服务于生活是语文课的意义所在。在教学中教师应将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融合起来,模糊课内外的界限,让学生在大环境中学习口语交际,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口语交际。  关键词 口语交际 兴趣 生活 大语文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的总要求中对口语交际的内容提出了三个具体要求:“要讲究文明礼貌;听人说话能领会主要内容;坚持说普通话,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我们可以从以下
期刊
摘要 优化家庭作业成为一门值得广大教师细细钻研的艺术。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家庭作业,并不断优化,将学生从单一的“抄写”中解脱出来,采用多种方式与手段,激发学生作业的兴趣,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能动、愉快地完成语文家庭作业。  关键词 作业设计 优化 有效策略    家庭作业既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补充,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反馈与检测。设计家庭作业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项
期刊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科学发展观指引大语文观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大语文观 教育践行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期刊
摘要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精髓。生活是作文之源。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者要善于将生活引入作文课堂,让真实的生活场景来活化作文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关键词 生活 灵感 体验 情感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精髓,他强调生活与教育的一致性,认为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通过生活来进行,教育决定于生活又反过来促进生活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期刊
摘要 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创设有效的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教师引领学生一步步走向自主学习,运用实践展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树立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自信心,造就高效的小学英语自主学习课堂。  关键词 创设情境 自主学习 动机 引领 实践
期刊
数学语言是反映数学特点的学科语言,具有科学准确、逻辑严密、表达完整等特点,学生对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其后继学习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二年级学生由于其年龄较小,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相对较弱,语言发展尚不完备。针对这种情况,那教师应如何做呢?  1 创造“说”的环境。“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才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过去在数学课上只要让学生回答“怎么列式”“是
期刊
素质教育呼唤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不断革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进一步确立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误区一:忽视课堂氛围的调控。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消除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开口,畅所欲言,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但许多教师却忽略了这一前提,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结果是学生们沉默寡言、“洗耳恭听”,成了最忠实的听众和观众。  对策:教师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由此可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声情并茂读出兴趣。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以及词句的真正含义。然后通过声情并茂、感情丰富的范读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当语气、表情、语调、动作等作为一
期刊
语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语文集语言之美、音乐之美、整合之美于一身,美得充实,美得实在,美得有内容。它是集虚与实、俗与雅、空灵与实在为一体的。其实,这种美时时在课堂中涌动,散发出“语文味”。  1 创设语言情境,感受语言之美。  在《蚂蚁和蝈蝈》这课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师:“蚂蚁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这时候,蝈蝈到哪儿去了?”生:“蝈蝈躲在大树下。”师:“课文里说‘几只蝈蝈看到了,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