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聋哑生质疑、解疑能力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g2027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聋哑生质疑、解疑能力,就是数学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找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案。
  1. “质疑”五式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也是一切探索活动的导火线。然而对于生理缺陷的残疾学生,更需教师釆取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有效质疑。质疑的方式有很多,基础常见方法有:
  (1)设问式导质疑。是指教师在知识关键处或需要加深认识的地方设计并提出问题,启发残疾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设疑能激发学生观察思索的积极性。
  (2)启读式导质疑。就是启发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上的例题找出自已看不懂的地方,想不出的原因,激发学生形成渴求新知识的欲望。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学后有存疑、生疑,就会迫切需要释疑,从而积极投入到下阶段学习中去。
  (3)置念式导质疑。就是教师在知识的重点处设置悬念,让学生存疑、生疑,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4)观图式导质疑。就是通过直观图解式线段来引出学生的疑惑、疑异,形成从不同角度展开思维,深刻理解概念,正确解答题目。对于聋哑学生,更需如此。
  (5)演示式导质疑。就是通过学生动手或老师实物演示引导学生产生疑惑与疑异,从而来理解概念,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对于引导聋哑学生质疑数学问题,更需演示引导。
  2. “析疑”三法 引导学生充分“质疑”的基础上是实施全面“析疑”,是数学解疑的必由途经。也就是说当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质疑”后,还要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实施数学学习的“析疑”。只有这样勤于“析疑”、善于“析疑”,才能有效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运用现代学习方法的原理,主要析疑有三法:
  (1)自主析疑法。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最基本的学习方法。自主“析疑”则是自主学习的重要体现。正如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所说,学习数学“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提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
  (2)合作析疑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合作交流能有效地体现学生的这种欲望。为此教师就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励学生思考,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相互切磋,在合作交流中有独立思考,在合作交流时有角色分工,在合作交流后有动态生成。这样,通过积极的互动,学生在民主平等的自由空间里表述和倾听,在争辩与讨论的动态过程中感悟和体验,在思维的碰撞中创新,在思想的交流中扬弃,在情感的沟通中融合,在智慧的展示中互动启迪,使合作交流的互动性学习成功地“析疑”数学内容每一个学习问题。
  (3)探究析疑法。动手操作活动是多种感官协调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活动,是为学生创设探索、猜测和发现的环境,使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去,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因此,动手操作活动又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数学“析疑”方法之一。现代教学论主张,学生学习数学,是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何况聋哑学生,更需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才能实现析疑。教学实践表明,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动手试验来发现一些数学规律和结论,实际上是一种有效的探究活动,这种探索活动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3. “解疑”四途径 “解疑”是“质疑与析疑”发展的终结阶段。“解疑”的基本意义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上求解悟,问题上求解决。而有效解疑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程度,以便园满完成学习任务。“解疑”的主要途径有:
  (1)在评价比较中解疑。评价比较中解疑包含两个方面意义:一是指导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问题有的几种答案,通过评价比较后进行选择的一种解疑。二是在师生析问、释疑的基础上,通过答问、答疑,广泛发扬民主,让全体同学针对应解决的问题,在各抒己见后,集思广益分析评价比较不同的解疑结果,最后共同选择出大家认可的答案。
  (2)在分析归纳中解疑。分析归纳是指在教师析问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前步释疑后,通过分析整理、归纳综合,分别找到解疑的结果,这包括本堂数学教学内容的解学,问题的解难,认识的解悟、疑惑的解除。因此在指导学生掌握分析方法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3)在总结深化中解疑。总结深化中解疑是指總结本课数学问题破疑过程及主体数学学习内容所进行的结果性揭示,其作用是通过解疑梳理所学的内容,进而归纳总结出该堂数学学习内容的要点。
  (4)在作业练习中解疑。数学作业练习是数学学习解疑活动的重要载体,因此,作业练习的设计、指导和批改各个环节都应贯穿“疑”这根线。练习的设计要注重对象的针对性,“疑”度的层次性、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情趣性、份量的适度性。此外,要合理安排学生进行作业练习的相互评议和自评议。充分调动学生在作业练习过程中动脑、动笔的积极性,以巩固学习知识,有效提高解疑能力。
  以上“三疑”,“质疑”是指导破疑的前提,“析疑”是指导破疑的中心,“解疑”是指导破疑的归宿。“三疑”是一个连贯紧凑、相互依赖、前后交叉的有效破疑运行过程。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只要注重将“三疑”的破疑策略,溶进现代创新性学习的各种模式中去,才能充分促进数学教学实效性提高。
其他文献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有许多历经千百年仍脍炙人口的诗词。在这些诗词中,有很多描写了生物学现象,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知识。笔者广泛阅读前人诗词解析和诗词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的的相关文献,认并将之自然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诗词中体现的生物学现象或蕴含的生物学知识 我国古诗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诗人在对自然景观的观察、筛选基础上融入个人的情感而创作出来的,所以,有大量的诗词描写了生物
期刊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高效率低消耗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师可以从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变“讲堂”为“学堂”;多手段激发学习兴趣;积极恰当的教学评价四方面来着手实施。  【关键词】高效低碳;小组自主合作;多媒体;教学评价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
期刊
幼儿园教育过程包含着“教”和“学”两类活动。教师是教育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调控者,控制着整个教育过程的走向。在备课或活动准备阶段,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兴趣、需要、经验等来计划活动,制订教案。在教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并根据幼儿的反馈主动调整教的内容、方式,控制活动的进程,引导幼儿向着目标的方向发展,使孩子能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即孩子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有提高、学有
期刊
“情景教学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之一。在聋哑生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聋哑生实际,结合教学内容,適时地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激发聋哑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激发聋哑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想象力,帮助聋哑生认识、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聋哑生由于先天因素或后天原因造成的听力和语音障碍,严重影响其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而“情景教学法”能有效的弥补这一不足。下面,笔者结合教
期刊
统编初中地理课本中每一章节后边都有思考和练习题,其内容都抓住了每一章节的要点。通过认真地做思考和练习题,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全面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  (1)总观全书的思考和练习题,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用图读图方面的思考题;②分析特征方面的思考题;③分析条件和成因的思考题;④比较说明的思考题;⑤叙述性的思考题。  从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不应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应融入各学科组成的大知识之中,所以要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要让学生善于应用数学,会学数学和喜欢数学。”这意味着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要相互开放、相互作用、彼此关联。为此,让数学教学和语文元素有机融合,让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思维方式融入数学学习中,才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触须”向外延伸,从语文学科中汲取数学营养,进行“学科文化濡化”,从而让
期刊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小学生年龄小,道理懂得少,各种心理过程常带有很大的无意性。因此,经常保持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兴趣就成了他感知事物、发展思维的强大内动力。只有当学生对某种学习感到兴趣的时候,他才能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才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沉
期刊
音乐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是一种美感享受,能给人带来愉悦情绪。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音乐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舒适、愉快、自由、和谐的环境。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面带笑容,和风细雨般地上好每堂音乐课,把这种美的学科,通过美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同时,还要在音乐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条经验,与大家共享!  1. 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意义 (1)培养创新
期刊
创造性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体系,是对以往一切教学体系的继承与发展,是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教学举措。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发展。把爱生放在第一位,最充分地寻求以创造而不是以记忆与理解来作为教学效果的最终表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从不均衡转向均衡;从易于被分割转向有统领的综合;从目标混沌转向目标清晰,以求在更高的水平上加以有效统摄。语文学科具有思维的特殊功能。思维是认识的工具,语言
期刊
【摘 要】类比是萌发科学猜想和假设的一个重要方法,它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推理出他们在其他方面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思维形式,是使人在思想上确定事物间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类比法教学,可以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有助于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使学习成为学生自主积极参与的活动,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类比法教学,让学生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