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ad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我国青壮年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许多孩子都交给老人或亲戚抚养,社会上便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现状及成因分析
  1.农村留守学生的学习状态较差
  一方面,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过低,许多外出打工的家长潜意识里认为,孩子学好学不好是学校的事,和自己无关,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缺乏硬性约束,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留守儿童大多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祖辈生活在一起,而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本身受教育程度有限,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更为忧心的是爷爷奶奶对孩子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教育上往往充满顾虑,深不是,浅不是,无从下手,因而只顾吃、穿,而不管学习和思想教育,从而导致一些留守学生生活散慢,纪律观念淡薄,学习、生活习惯差,时有旷课逃学现象发生。
  2.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现状堪忧
  缺乏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影响了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的养成,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我们调查发现,许多留守儿童只能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甚至有一部分留守儿童一整年都没有和父母直接联系过,他们强烈渴望与亲人的情感交流,但是父母难以企及,因而大多数留守儿童变得性格内向,不善于交流,也不大愿意寻求帮助。而家庭教育对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而由于种种原因,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
  3.留守儿童性格缺陷亟待弥补
  根据调查情况,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加上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者本身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举止合乎道德规范,不但要注意言传,更要注意身教,树立好榜样作用。
  家长要不断补充自己的家庭教育知识,加强教育观念的更新,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尽可能多的与孩子联系和沟通,外出务工的家长如有条件应把孩子接到务工地入学,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无法把孩子接到身边的家长则应通过多打电话、多写信等方式询问孩子的情况,及时与孩子的老师联系,明白孩子的近况,督促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
  加强家庭文化建设,有意识地给孩子购买一些书籍、报刊和学习用品,同时祖辈和父母应不断提高自身教育能力,理解和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
  (二)学校方面
  1.实施关爱留守孩子责任帮扶制度
  签订承包责任书,建立教师关爱学生的校务日记。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学生,教师要与他们经常交流,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生活情况;非寄宿的学生,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帮助监护人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2.加强社会关注,牵手“代理家长”
  学校向社会募征“爱心爸爸”和“爱心妈妈”做代理家长。代理家长要认真负责地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和学习上的一些难题,给他们以父母般的爱。代理家长还要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共商教育之策。通过代理家长的耐心帮教,减少留守儿童逃课、打架等不良习惯。
  3.实行留守学生“谈心日”制度
  学校定期召开留守学生会议,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遵规守纪,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明白父母打工挣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班主任、老师平日要多关心留守学生的学习情况、身心健康情况,让留守孩子深切感受班主任、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增强师生间的亲切感和信任感,进而成为可信赖的朋友。
  4.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法制教育
  针对一些留守学生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学校要开设心理教育课,定期開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倾诉信箱”,让学生的各种烦恼有地方倾诉,为学生打开“心结”。加强磨砺教育,培养留守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定期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学生在欢乐、和睦、关爱、幸福、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三)社会方面
  1.政府要积极作为
  一是把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中,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纳入议事日程,从宏观政策方面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二是加大农村中小学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落实好农村贫困生“两免一补”政策。同时,大力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寄宿条件,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三是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引导并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在本地就业创业的机会,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2.增强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农村教育改革的发展,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可见“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关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给他们关爱,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帮助他们走出暂时缺失关爱的阴影,解决他们成长中遇到的困难,为他们提供必须的帮助,不要让他们成为人们心里永远的痛,真正实现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作为农村小学教师来说,我们坚守这片土地,就是这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最为坚强的堡垒。
其他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孩子在他周围——学校走廊的墙壁上、教室里、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是不应当随便安排的。孩子周围的环境应当对他有所诱导,有所启示。我们竭力要使孩子所看到的每幅画,读到的每句话,都能启发他去联系自己和同学。”  校园墙包括校园内所有建筑物的外墙,校内围墙,教室走廊墙面和教室内部墙面。它们无处不在,与我们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期刊
一、多媒体资源共享在音乐学科教学中的优势  现代的小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多,接受能力较强,现代信息技术使用得比较熟练,音乐教师应针对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心理特征,与学生一起在音乐课堂中正确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音乐潜能。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使用必将带来学生音乐学习的很大变化。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资源共享,如各类教育教学所需的文字材料、
期刊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美术教育需要民族传统文化的浸润。美术教育是我国新课改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溶入传统文化与时代精
期刊
每一年的六月伴随温度升高的还有不断升温的高考。今年的文科高考状元是一位很幽默的女孩,称自己不是“学霸”是“学酥”。抛开其他的优秀成绩不说单单看看孩子的作文:这次的高考作文蔡雨玹选择了“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蔡雨玹说:“我写的是周朝的召伯,灵感源于诗经里的《甘棠》,以梦境来写的这个故事。召伯身居高官,却选择不扰民的甘棠树下来办公,我的想法是现在很多年轻人考公务员,却想着为自己谋福利,没有召伯
期刊
一、引言  目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目标中的小学课程还没有涉及地理相关要求,到初中之后才开始出现相关地理知识。地理课程与语文、数学和英语等科目不同,不但要求学生能掌握相关地理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通过地理课堂学习能对我国的大好河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因此,在地理教学方法上,要更注重课堂外及实践性学习。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生主要是通过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来学习知识的,所以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传统
期刊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要体现“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所以音乐教学的过程应该是自始至终、始终如一地把音乐教学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体会的过程,应该让学生成为音乐课堂上的主人,从音乐中去寻找美,去表达美的感受!这样学生将会从音乐中发现很多美的东西,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会有很大的提高!感受到音乐学习的极大快乐!从而让音乐课获得更加美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得到这一目标
期刊
一、案例分析  案例一:  家长:老师,我可以进来和您谈谈吗?  老师:欢迎!请坐到这儿吧。(微笑着用手势示意家长坐下)  家长:你们老师每天带那么多孩子,真是辛苦了!  老师:(一边给家长倒茶)是呀。孩子小,自控能力差,而家长的期望值又那么高,我们的压力真是不小!  家长:(接过茶杯)谢谢!是啊,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家庭都对孩子宠爱有加。  老师:是的。现在一家都是一个孩子,父母都想给孩
期刊
绘本是图画和文字共同主演的一部电影,绘本的图画唯美,充满情感;绘本的文字优美,充满旋律;绘本的故事新奇,充满幻想;图画和文字共同表现一个主题,互相交织着构成一个连续完整的视觉影像。绘本阅读作为早期阅读的一种,在幼儿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早期阅读是使幼儿获得口语,使用书面语言的物质基础,能提高读写技能,提高文化背景,扩展见识,使幼儿处于丰富的智力环境中,并激发其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幼儿情感和社会化的
期刊
张爱玲从小受到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又接受西方现代的文化教育,在文学素养上中西驳杂,自然的承袭了传统章回小说,又具有现代人的思想、意识和情感。她在中国现代小说和西方小说这对似乎“相克”的艺术形式中找到自己的调子,所以说张爱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她的“袭旧”和“创新”。张爱玲因为受到《红楼梦》的影响,在其小说中随处可见《红楼梦》的影子,并且大量运用《红楼梦》的描写手法,以致其小说表现地有血有
期刊
初中数学让学生学习与考试难度进一步加大,导致部分初中学生厌学数学。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下,初中生厌学数学的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消极因素。  本文将对初中学生厌学数学的原因进行粗浅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老师在教学中的应对策略。  一、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原因  1.新的就业制度,改变了家长的教育观  现阶段的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的基本制度,切断了“读好书”与“好就业”的直接联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