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正向解读、激发能量的角度出发,在班级管理中找到与学生沟通的恰当尺度,即放下高度、站对角度、转个弯度,化解成长中的问题。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转换视角;有“度”沟通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7-0060-002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正式开创的,他倡导以积极的心态对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学生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在自己的班级育人和学生管理中,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于细微、用于寻常,是我始终都在坚持的尝试。我也欣喜地发现,面对孩子成长中的种种是非,如果教师能够转换视角看问题,理解问题,多些有“度”的沟通,就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一、放下高度,关照童心
与学生相处,教师习惯将自己置身于高高的讲台上,对学生指指点点,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与学生沟通,也总是端着师者与长者的派头,惯于喋喋不休的说教。这样的姿态看似站得高了,望得远了,实则与学生的距离拉开了,看问题的视线也模糊了。
我的班上,曾经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冬日下午第一节是户外体育活动课,宇在厚棉裤外面又套了一条薄纱的半裙,这不伦不类的打扮让老师没忍住笑,指着宇说:“这是什么奇怪的造型,真搞笑,快回去把裙子脱下来!”没承想,一言出口却如同点了把火,小姑娘先是冲着老师一通“不用你管,关你什么事”的吼叫,接着就一屁股坐在冰冷的地上,任谁叫谁拉就是不肯起来。
以成人的视角去看宇的行为,确实不可理喻。可如果弯下腰身,我们一定可以看到自己年幼时,偷穿妈妈的高跟鞋或盯着隔壁阿姨漂亮裙子眼都不舍得眨的窘样。“孩子,这个白裙子可真漂亮,联欢会上你要是穿着它跳舞肯定就是个小仙女。快起来,让我好好看看,正发愁你演出时穿什么呢!”我一边把心里的想法传递出去,一边向孩子伸出一只手。小姑娘略显犹豫地看着我,当捕捉到我直达眼底的笑后,终是抓住了我的手借势站了起来,乖乖地跟着回了教室。此时,当我再告诉孩子怎么着合适的衣装才好看时,小家伙自是欣然接受。
成长中的孩子,内心都有根纤细的弦,老师如果不得其法,站在高处大力弹拨,很容易弦崩音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只有放下高度,拉近距离,与学生的沟通才会有爱而无碍。
恰当的高度不难调节,就是我们弯下腰或蹲下身后,能与孩子面对面地互诉心声的那个高度!
二、站对角度,聚焦亮处
同一处风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收获与心情。同理,学生的行为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就会有迥然不同的体悟。课堂上的失神,是孩子不愿听不想听,还是根本听不懂?课间的争斗,是学生本性顽劣还是被激怒后的还手?错误的发生,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犯下?有时候,只要教师将角度稍稍偏移,心境就会大有不同:原来,从另一个视角去看,孩子的行為根本就没有那么荒谬离谱,甚至情有可原。
一天傍晚,走廊里的一片嘈杂引起了我的关注。“想挨揍了是不是,看我怎么收拾你,赶快站住!”这个声音我很熟悉,是我们班一个叫君的女生。提起这个女生,我总会感到说不出的头疼:嗓门大,经常和老师顶嘴,爱欺负小同学,偷拿别人的东西……在她的身上,我时常会感到作为教育者的无助和无力。刚想出声去呵斥,却发现她一边冲着一年级的“小不点”骂骂咧咧,甚至还有想动手打人的架势,一边又吃力地蹲下,帮小同学系鞋带。这猝不及防的一幕竟是散着奚落责骂的沉郁却又透着有情有温度的光亮,我意识到自己从不同角度去处理,将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甚至后果。
“君,升入八年级,真能见出你变成大姑娘了,居然这么热心地在帮助小妹妹!”我这样开口。君抬头看了看我:“杨老师,这个小妹妹可真讨厌,鞋带开了自己还笨得不会系,摔倒了怎么办?”只要稍稍用心,我们就不难听出她抱怨里的担忧,我回道:“她刚上学,很多事都不会,幸好有你帮忙。”
又一天恰好我值晚班,晚饭后,学生们都像往常一样主动排好队,君却直奔那张放有我东西的餐桌而去。她小心翼翼地把几本书整齐摞好,紧紧地抱在怀里,然后又腾出一只手来提起了我的便利袋,晃着胖胖的身子向我走来。当我伸手想接过东西时,她说:“杨老师,我来吧,您工作一天已经够累了。”说着,怀中的书被她抱得愈发得紧,还不停提醒同学们走路要排好队,别打闹。到了活动室,她又一样一样地为我把东西摆好,甚至还细心地把书翻到了我做标记的那一页。
这还是我们所认识的那个无礼、粗暴的女生吗?整个晚自习,她不但出奇地遵守纪律,还成了小助手,主动帮着维持秩序,临睡前还柔柔地对我道了声“晚安”,是什么样的力量催生出了这神奇的转变呢?毫无疑问,就是傍晚在她的“骂人”和“助人”之间,我果断地选择了后者,肯定了她身心那抹善与美之光。
在那一刻,如果我只捕捉了她骂人的劣行而没能看到她助人的闪亮,任批评劈头盖脸地泼洒,那抹微微浮现的光就会彻底熄灭;如果我处理不当,先批评她的不足再肯定她的助人,那颗已然遭遇击打的心也不会漾起多大的波澜。还好,那一瞬间,我先捕捉到的是她的助人之光。
再顽劣的孩子都有着一颗朝向美好的心,再糟糕行为的背后或许也都藏了一抹光。为人师者很有必要做一名善于捕捉光的人。可能,觅得一束光,照亮的就是一颗颗成长中的心灵!而我们能做的,无非就是站到可以看到孩子的美与善、看懂内心真正朝向的那个位置。
三、转个弯度,巧妙化解
法国盛产葡萄,有一年丰收,采葡萄的工人紧缺,很多葡萄园主请不到工人,只能看着熟透了的葡萄束手无策。但一个叫皮尔斯的葡萄园主却没有坐以待毙。他来到城里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则启事:“只需每天20欧元,如果您想体验亲自采摘葡萄、酿造葡萄酒的乐趣,请速与皮尔斯联系。”结果,客人纷至沓来。他们付给皮尔斯每天20欧元的价格,摘下皮尔斯所有的葡萄,还热情高涨地完成了整个酿造葡萄酒的工作。同样是葡萄园主,皮尔斯只不过让思维转了个弯,不仅将葡萄全部采摘完毕,而且额外赚了一笔。班级管理工作中,面对学生的错误时,如果正面管教不能奏效,那么,何不学学皮尔斯,让批评也转个弯呢?
之前我中途接手过一个班,那个班经常发生丢东西的事件,拿别人东西的是班上一个因脑瘫而行动不便、但智力没有什么问题的男孩。在与前任班主任的交流中,我得知她试遍了所有方法,可孩子就是软硬不吃,改不了偷拿东西的习惯。
走马上任后,我留心观察了这个孩子很长时间,发现他自尊心强,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同时也发现当别的同学受到批评时,他常常幸灾乐祸笑个不停。多年班级管理的经验及对心理知识的研究,让我很快理出了头绪:这个敏感好胜的孩子希望得到老师多一些的关注和喜欢,但他自己行动不便、不能清晰表达,身上又总是脏兮兮的,不那么讨人喜欢,长期被忽视后心中就有了一种“你们不好才能证明我好”的扭曲状态。频繁丢东西的起因或许也恰恰在此,因为当听到谁没看管好自己的东西后,冲动的班主任总是先责备孩子自己不会看管,再去“破案”。
几番思索后,我决定“转个弯”试试:抓住孩子渴望认同、渴求关注的心理和喜欢看管东西的特点,让他担任分管班务的小班长,负责监督同学看管自己的物品,并不时地对他的工作进行点评肯定。从那之后,班上丢东西的现象再也没有发生,之前丢失的东西也被小班长“很负责”地找了回来。
一个班级里总有个别孩子的行为是难以掌控的,但是,读懂心灵,适当地转一个弯儿,或许就可以撬开缝隙,找到化解问题的破冰点。
积极是种美好的教育态度,只要身为教师的我们愿意找到那个恰当的“度”,就可以让成长的心灵之窗澄澈、明亮。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威海,264300)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转换视角;有“度”沟通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7-0060-002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正式开创的,他倡导以积极的心态对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学生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在自己的班级育人和学生管理中,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于细微、用于寻常,是我始终都在坚持的尝试。我也欣喜地发现,面对孩子成长中的种种是非,如果教师能够转换视角看问题,理解问题,多些有“度”的沟通,就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一、放下高度,关照童心
与学生相处,教师习惯将自己置身于高高的讲台上,对学生指指点点,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与学生沟通,也总是端着师者与长者的派头,惯于喋喋不休的说教。这样的姿态看似站得高了,望得远了,实则与学生的距离拉开了,看问题的视线也模糊了。
我的班上,曾经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冬日下午第一节是户外体育活动课,宇在厚棉裤外面又套了一条薄纱的半裙,这不伦不类的打扮让老师没忍住笑,指着宇说:“这是什么奇怪的造型,真搞笑,快回去把裙子脱下来!”没承想,一言出口却如同点了把火,小姑娘先是冲着老师一通“不用你管,关你什么事”的吼叫,接着就一屁股坐在冰冷的地上,任谁叫谁拉就是不肯起来。
以成人的视角去看宇的行为,确实不可理喻。可如果弯下腰身,我们一定可以看到自己年幼时,偷穿妈妈的高跟鞋或盯着隔壁阿姨漂亮裙子眼都不舍得眨的窘样。“孩子,这个白裙子可真漂亮,联欢会上你要是穿着它跳舞肯定就是个小仙女。快起来,让我好好看看,正发愁你演出时穿什么呢!”我一边把心里的想法传递出去,一边向孩子伸出一只手。小姑娘略显犹豫地看着我,当捕捉到我直达眼底的笑后,终是抓住了我的手借势站了起来,乖乖地跟着回了教室。此时,当我再告诉孩子怎么着合适的衣装才好看时,小家伙自是欣然接受。
成长中的孩子,内心都有根纤细的弦,老师如果不得其法,站在高处大力弹拨,很容易弦崩音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只有放下高度,拉近距离,与学生的沟通才会有爱而无碍。
恰当的高度不难调节,就是我们弯下腰或蹲下身后,能与孩子面对面地互诉心声的那个高度!
二、站对角度,聚焦亮处
同一处风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收获与心情。同理,学生的行为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就会有迥然不同的体悟。课堂上的失神,是孩子不愿听不想听,还是根本听不懂?课间的争斗,是学生本性顽劣还是被激怒后的还手?错误的发生,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犯下?有时候,只要教师将角度稍稍偏移,心境就会大有不同:原来,从另一个视角去看,孩子的行為根本就没有那么荒谬离谱,甚至情有可原。
一天傍晚,走廊里的一片嘈杂引起了我的关注。“想挨揍了是不是,看我怎么收拾你,赶快站住!”这个声音我很熟悉,是我们班一个叫君的女生。提起这个女生,我总会感到说不出的头疼:嗓门大,经常和老师顶嘴,爱欺负小同学,偷拿别人的东西……在她的身上,我时常会感到作为教育者的无助和无力。刚想出声去呵斥,却发现她一边冲着一年级的“小不点”骂骂咧咧,甚至还有想动手打人的架势,一边又吃力地蹲下,帮小同学系鞋带。这猝不及防的一幕竟是散着奚落责骂的沉郁却又透着有情有温度的光亮,我意识到自己从不同角度去处理,将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甚至后果。
“君,升入八年级,真能见出你变成大姑娘了,居然这么热心地在帮助小妹妹!”我这样开口。君抬头看了看我:“杨老师,这个小妹妹可真讨厌,鞋带开了自己还笨得不会系,摔倒了怎么办?”只要稍稍用心,我们就不难听出她抱怨里的担忧,我回道:“她刚上学,很多事都不会,幸好有你帮忙。”
又一天恰好我值晚班,晚饭后,学生们都像往常一样主动排好队,君却直奔那张放有我东西的餐桌而去。她小心翼翼地把几本书整齐摞好,紧紧地抱在怀里,然后又腾出一只手来提起了我的便利袋,晃着胖胖的身子向我走来。当我伸手想接过东西时,她说:“杨老师,我来吧,您工作一天已经够累了。”说着,怀中的书被她抱得愈发得紧,还不停提醒同学们走路要排好队,别打闹。到了活动室,她又一样一样地为我把东西摆好,甚至还细心地把书翻到了我做标记的那一页。
这还是我们所认识的那个无礼、粗暴的女生吗?整个晚自习,她不但出奇地遵守纪律,还成了小助手,主动帮着维持秩序,临睡前还柔柔地对我道了声“晚安”,是什么样的力量催生出了这神奇的转变呢?毫无疑问,就是傍晚在她的“骂人”和“助人”之间,我果断地选择了后者,肯定了她身心那抹善与美之光。
在那一刻,如果我只捕捉了她骂人的劣行而没能看到她助人的闪亮,任批评劈头盖脸地泼洒,那抹微微浮现的光就会彻底熄灭;如果我处理不当,先批评她的不足再肯定她的助人,那颗已然遭遇击打的心也不会漾起多大的波澜。还好,那一瞬间,我先捕捉到的是她的助人之光。
再顽劣的孩子都有着一颗朝向美好的心,再糟糕行为的背后或许也都藏了一抹光。为人师者很有必要做一名善于捕捉光的人。可能,觅得一束光,照亮的就是一颗颗成长中的心灵!而我们能做的,无非就是站到可以看到孩子的美与善、看懂内心真正朝向的那个位置。
三、转个弯度,巧妙化解
法国盛产葡萄,有一年丰收,采葡萄的工人紧缺,很多葡萄园主请不到工人,只能看着熟透了的葡萄束手无策。但一个叫皮尔斯的葡萄园主却没有坐以待毙。他来到城里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则启事:“只需每天20欧元,如果您想体验亲自采摘葡萄、酿造葡萄酒的乐趣,请速与皮尔斯联系。”结果,客人纷至沓来。他们付给皮尔斯每天20欧元的价格,摘下皮尔斯所有的葡萄,还热情高涨地完成了整个酿造葡萄酒的工作。同样是葡萄园主,皮尔斯只不过让思维转了个弯,不仅将葡萄全部采摘完毕,而且额外赚了一笔。班级管理工作中,面对学生的错误时,如果正面管教不能奏效,那么,何不学学皮尔斯,让批评也转个弯呢?
之前我中途接手过一个班,那个班经常发生丢东西的事件,拿别人东西的是班上一个因脑瘫而行动不便、但智力没有什么问题的男孩。在与前任班主任的交流中,我得知她试遍了所有方法,可孩子就是软硬不吃,改不了偷拿东西的习惯。
走马上任后,我留心观察了这个孩子很长时间,发现他自尊心强,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同时也发现当别的同学受到批评时,他常常幸灾乐祸笑个不停。多年班级管理的经验及对心理知识的研究,让我很快理出了头绪:这个敏感好胜的孩子希望得到老师多一些的关注和喜欢,但他自己行动不便、不能清晰表达,身上又总是脏兮兮的,不那么讨人喜欢,长期被忽视后心中就有了一种“你们不好才能证明我好”的扭曲状态。频繁丢东西的起因或许也恰恰在此,因为当听到谁没看管好自己的东西后,冲动的班主任总是先责备孩子自己不会看管,再去“破案”。
几番思索后,我决定“转个弯”试试:抓住孩子渴望认同、渴求关注的心理和喜欢看管东西的特点,让他担任分管班务的小班长,负责监督同学看管自己的物品,并不时地对他的工作进行点评肯定。从那之后,班上丢东西的现象再也没有发生,之前丢失的东西也被小班长“很负责”地找了回来。
一个班级里总有个别孩子的行为是难以掌控的,但是,读懂心灵,适当地转一个弯儿,或许就可以撬开缝隙,找到化解问题的破冰点。
积极是种美好的教育态度,只要身为教师的我们愿意找到那个恰当的“度”,就可以让成长的心灵之窗澄澈、明亮。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威海,264300)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