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气造壶,璧玉入心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anlongb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宜兴紫砂是中华文明的一朵奇葩,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物质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更是精神文化领域的优秀结晶。紫砂壶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传统的中国文化,变化无穷的造型和丰富多彩的装饰升华了壶的艺术形象和文化特性,历来就是文人雅士的钟爱之物,也是思想感情的重要载体。说到紫砂壶的艺术风格,更不是凭空而论,它包含了一把壶本身的艺术美感,同时也强调其内在的主旨内涵,以及对文化、思想、情感等的解读,因此,文化是评判一把壶艺术造诣的重要因素。现将结合紫砂壶的艺术造型和传统文化,谈一谈“灵璧壶”(见图1)的艺术风格。
  “灵璧壶”的造型主体突出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特征,造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与传统文化内容相融合,达到了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同时也更进一步展现了其文化上的寓意。在这把壶中,玉文化、龙文化的内涵得以通过壶艺形式呈现出来,在简约抽象的设计中得到更独特的艺术效果。
  1 玉文化主题,彰显内涵
  璧,既是玉璧的简称,也是美玉的通称。“灵璧壶”整体向外流露出明显的美玉气质,更将玉文化作为主题呈现出来,彰显出深厚的内涵。中国是爱玉之国、崇玉之邦,7000多年的玉文化沉积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基础,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懂玉、爱玉、养玉,古人云:“玉入其国则为国之重器,玉入其家则为传世之宝”,对玉的喜爱之情已经在国人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古代诗文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美好的人或事物。以玉为题材的紫砂壶不胜枚举,“灵璧壶”亦是如此,此壶造型设计新颖,好似紫砂壶型与紫砂圆盘相互结合,不同的圆形一大一小,嵌盖藏于壶口,气密性良好,壶流衔口,耳把略方,自然地拉伸了空间,颇具美感。此壶整体线条的过渡变化,具有层次分明的美感,骨肉亭匀,温润饱满而光洁,有着璧玉之质。观其器体,轻灵淡然,虽然并没有直观地刻画玉的形态,但其整体所流露出的气质,细节处的润泽触感恰将玉的魅力展露无遗。整把壶无声地传达出玉文化的内涵,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正气节,“化干戈为玉帛”的友爱风尚,“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的奉献品德,“瑜不掩瑕”的清廉气魄,都带给人无尽的感动与思考。
  2 龙文化点缀,升华意境
  对于一把紫砂壶而言,细节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有时或许只是细微之处的一抹点缀,却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将一把壶的气质和精神内涵都提升到制高点, “灵璧壶”便是如此。看其桥状壶钮,横跨盖面,中间较细,两侧根部相对较粗,给人以优雅、沉静的美感;而与此同时,壶钮两侧根部则分别饰以小圆点,与壶钮主体形成龙首的造型,抽象却不失趣味,好似蛟龙吸水,营造出静中寓动的艺术效果。龙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是中国人用情感和文化塑造的精神图腾。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文化同样也有吉祥的寓意,表达中国人最朴实的生活愿望。“灵璧壶”寓巧于一体,使龙文化和玉文化有机合为一体,精、气、神俱現,体现出鲜明的艺术个性。
  3 青段泥造壶,独具灵气
  紫砂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素有“五色土”之称的紫砂泥赋予了壶艺创作更广阔的发挥空间。色彩也是一种沉淀的艺术,而“灵璧壶”精选青段泥来制作,亦别有一番深意。青段泥色泽素雅静谧,砂质有感,能够营造出一种古朴大气的感觉。因而,以青段制成的“灵璧壶”自始至终都散发着清雅的灵气,仿佛凝聚了天地精华,也凝练了五千年来的文化智慧,使玉文化和龙文化的精髓得以更进一步地传递,萦绕着时空氛围,带给人强烈而浓郁的历史质感和深沉的文化触动。青段泥的演绎,将文化与艺术造型完美地合为一器,将紫砂壶的文化意蕴完整地表达了出来。
  4 总 结
  “灵璧壶”通过富于创意的造型,将中华传统玉文化和龙文化意蕴融于一壶,带给人丰富的视觉和情感体验,展示出作品丰富而完整的艺术风格。对于紫砂壶而言,文化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往往是一把壶的灵魂,赋予其脱胎换骨的气质,同时也实现壶与人的共鸣。因而对于紫砂壶的创作而言,文化内容始终值得每一位艺人重视,并应通过不断地学习领悟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其他文献
张正中浓密但不突兀的络腮胡,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个性豪放不拘,很有艺术家的气度。谈到紫砂壶,张正中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千万不要把紫砂壶当做另类艺术,其实在艺术层次上它和书画、雕塑等并无二致,只是媒介材料、工具、表现工艺角度不同,它是完全可以和所有艺术品项放在同一个天平来评论的。”他善于从生活的大视角来定义艺术:“当一道料理端上桌的时候,你可以单纯地把它想成一道食物,但若是换个角度思考,也可以把它当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珍藏景德镇官窑粉彩瓷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中国古代“海上陶瓷之路”的形成和发展,分析了清三代景德镇官窑粉彩外销瓷在造型设计、装饰纹样、粉彩颜色上展现的艺术魅力,及其对形成马来民族独有的艺术特征和宗教色彩所产生的影响。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总结出伊斯兰文化与中国制瓷技术的结合,创新设计出符合马来民族审美要求的粉彩外销瓷的结论。  关键词 伊斯兰文化;粉
期刊
摘 要 将“仿‘字’象形,以‘文’化壶”作为“艺文壶”的创作主旨,构成了其新颖独特的壶体形态,其嘴、把与壶肩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壶底的“双足三趾”打破了原有对称三角鼎形与圆方圈足的陈式,壶肩平面可书画亦可镌刻。赏壶、读书、品茗,修身、陶情、冶性。其文秀柔巧、文静婉转的内外气质,让人产生不同以往、虚灵空远的审美效果。  关键词 艺文壶;仿“字”象形;以“文”化壶;创意理念;造型结构;审美效果  中国最
期刊
宜兴紫砂壶以其独特的矿料、涵香纳味的特点享有盛誉。它古朴典雅、静默无声、素面素心,它的美历经岁月沉淀,遗世独立,不事骄矜。以纯朴包容的心性泡上一盏茶,任茶叶浮沉、人来人往,它始终温润如君子、丽娴如佳人,站成静默永恒的一道风景。大爱无言、大美无声,含蓄而质朴,是美的至高境界。  1 “期待壶”的设计理念  紫砂壶的常见壶型有几何形态、自然形态、筋纹形态。此壶乃自然形态。顾名思义,自然形态取材于自然。
期刊
摘 要 紫紫砂壶艺经几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门系统的中国传统技艺。在这过程中紫砂壶往往被赋予了超越茶器本身的人文内涵,“玉斗提梁壶”就是如此。其以“玉斗”与李白《早发白帝城》诗两大元素入壶,以独特的艺术语言阐发了二者内里共同蕴含的“飘逸人生天地宽”的主题,升华了“遂脱略世务,放浪山水间”的旷达情怀,是一款兼具艺术形象和人文内涵的紫砂作品。  关键词 玉斗提梁壶;造型与装饰设计;人文寓意  紫砂壶以丰
期刊
摘 要 宜兴紫砂壶制作历史悠久,其创作题材源于人们的信仰、民间传说、动植物名称上的谐音和形象上的暗喻等。只有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自如享受传统文化带来的精神愉悦,这是紫砂壶文化的真谛。  关键词 八方回头龙壶;紫砂;寓意  历代紫砂艺人都曾尝试把中国的书法、绘画等传统艺术,移植到紫砂壶上。于是紫砂壶成为了集中国书法、绘画、文学、历史、金石、雕刻等诸多元素于一体的陶器工艺品,并因此受到历代各阶层
期刊
作为宜兴紫砂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紫砂陶刻凭借独特的文化积淀与艺术内涵成为紫砂艺人、爱好者、藏家等人群对紫砂的收藏标准之一。历史上,紫砂陶刻的装饰、语言和表现形式拓展了紫砂艺术的创作空间,丰富了紫砂艺术的语言、风格和效果。同時,也为紫砂艺人开启了一个新的领域,不再将创作的视野局限于紫砂壶本身,而更关注紫砂壶身上的“减法”艺术装饰——指的是以陶刻琢去部分紫砂,留下书法、绘画、印章、篆刻等文化艺术痕
期刊
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是历史的见证,是生活的载体,是每一位艺术家实实在在的情感写照,是人类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无数种类的艺术诞生、繁荣,丰富了人类的生活。诞生于宜兴的紫砂艺术,就是如此。  对于紫砂壶艺创作而言,悠久而博大的中华文化无疑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古往今来 ,无数制壶艺人博闻强识,在厚重的文化中撷取精华,将其糅入紫砂壶的创作,受到世人的喜爱,文化
期刊
紫砂壶发展至今,造型千姿百态,大致可分为光器、花器、筋纹器。光器素面素心,花器栩栩如生、筋纹器纹理均匀;虽然气质大相径庭,但归根结底不外 “恰如其分”四字。紫砂壶讲求装饰与造型的相得益彰,既不过于花哨繁复亦不简单粗暴,简约中有内涵、修饰中有深意,古色古香又不乏时代气息,這是紫砂壶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它源远流长、在传统艺术之林独领风骚的根本原因。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紫砂壶只能算是后起之秀。当很多传统手
期刊
紫砂文人壶自明代中期初创至今,有五、六百年历史,在整部中国陶瓷艺术史中算是一个短小的篇章。自其伊始,便与茶道相融合,并承载着诗文、绘画、篆刻,尤其是书法艺术的表达。《阳羡茗壶系》里也提到时大彬、陈子畦、沈子澈等人在制壶时都会用竹刀刻下款识,足以证明紫砂壶与书法篆刻之间的关系。  在清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是影响紫砂壶装饰的重要因素。陈鸿寿(曼生)在紫砂器皿造型与装饰上的参与,让壶身铭文在原有的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