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3年8月~2014年4月收治脑动脉瘤行脑动脉弹簧圈栓塞术治疗8例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经介入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由于血管内治疗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进步及合理运用,颅内动脉瘤可以得到有效治疗。
关键词: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护理
脑动脉瘤是脑内动脉壁的结构发育不良或因脑外伤、动脉硬化造成动脉壁损伤或老化,使局部血管壁向外膨大形成的囊状瘤体,脑动脉瘤极易在突发的紧张、用力、疲劳等血压升高的过程中突然破裂,引起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而患者再次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可达75%~8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8例,男6例,女2例,年龄41~64岁,其中前交通支动脉瘤3例,后交通支动脉瘤4例,基底动脉瘤1例。
1.2手术方法:患者在全麻下行右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以明确诊断,发现动脉瘤部位,经血管内置入导引导管,将微导管在导丝引导下送至动脉瘤,将弹簧圈栓塞在动脉瘤内。
2.结果
本组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3个月随诊,7例患者生活基本可自理,术后6个月随访,5例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社会活动,脑血管栓塞术的开展,大大减少了手术对脑组织的损伤,而手术前期的护理对保证介入手术的成功起到重要作用。7例患者通过此项治疗和完善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由此可见,有效的护理方法是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动脉瘤的重要环节。
3.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预防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护理:卧床休息,头部制动,头部抬高15~30°,6例患者均有高血压史,同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给予硝普钠微量泵持续泵入,一般血压控制在低于基础血压的20%为宜【1】。
3.1.2病情观察:①意识状态监测,动态观察。②瞳孔观察,瞳孔的改变是脑危象早期的重要观察指标之一【2】。③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给予吸氧。④体温的观察: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引起不同程度的发热,给予物理降温,头置冰袋,腋窝、腹股沟处置冰袋,并观察置冰袋处皮肤,防止冻疮。⑤尿量的观察:记24h出入量,选合适尿管给予留置导尿,观察尿液的性质、颜色以及量并记录。
3.1.3心理护理:由于这是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具有与常规开放手术不同的特点,因此需要得到患者的配合,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做好解释工作,使家属及患者了解手术的方法和优点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介绍成功的病例,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因情绪激动使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小动脉痉挛,导致血压升高,诱发出血,以利于配合手术顺利进行。
3.1.4术前准备:做到利多卡因过敏试验,术前6小时禁食水,术区备皮(腹股沟及会阴部),术前30分钟给予留置导尿以及术前用药。
3.2术后护理
3.2.1一般护理:①穿刺侧肢体护理:术后绝对卧床休息24h,穿刺侧肢体制动12h以上,1Kg沙袋压迫穿刺处12h,暂禁食,及时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3】,如局部压迫不当或穿刺肢体过早屈曲活动都可引起穿刺处大出血。注意观察双下肢皮肤颜色、温度及活动情况,足背动脉有无搏动,按压局部皮肤有无波动感,及早发现活动性出血及血肿,定时帮患者按摩受压部位,尽最大可能减轻患者痛苦。②了解患者需要:询问有无不适,加强沟通,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③术后应按医嘱给补液,术后4h后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减少造影剂的反应,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④观察尿量及尿色,记24h总尿量。⑤术后4小时可进食:给予富有营养、低盐、低脂易消化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3.2.2病情观察:术后送ICU复苏,全麻清醒后,送回病房,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征的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病情变化,交代注意事项,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如血压稳定后可抬高床头15~30°,如有呕吐头偏向一侧,及时发现偏瘫失语及精神症状等情况变化。
3.2.3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①脑血管痉挛:由于导管在血管内停留时间较长,加之栓塞等材料等因素,易诱发脑血管痉挛,表现为头晕、头痛、呕吐、短暂意识障碍、肌力下降,多发生于术后12~24h内,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可避免因脑缺血、缺氧而引发不可逆转的神经功能障碍。②动脉脑瘤破裂出血:是血管内栓塞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4】,术后严密监测血压24~72h,避免一切引起血压骤升因素,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心情舒畅。
3.3出院指导:合理营养,保持大便通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粗纤维,以防便秘,高血压的患者坚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不可随意更改药量或停服药物,以免血压升高诱发出血。
4.小结
脑动脉瘤是当今人类致死、致残较常见的脑血管病,随着介入栓塞方法的运用,护理人员应努力了解新的技术进展情况,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工作,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孟蕾蕾: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血压控制的护理【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4,12(5):6~7
[2]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47
[3]陈丽、朱春香:颈动脉海绵窦介入栓塞治疗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4,23(12):8
[4]肖书萍、王桂兰:介入治疗护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98
关键词: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护理
脑动脉瘤是脑内动脉壁的结构发育不良或因脑外伤、动脉硬化造成动脉壁损伤或老化,使局部血管壁向外膨大形成的囊状瘤体,脑动脉瘤极易在突发的紧张、用力、疲劳等血压升高的过程中突然破裂,引起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而患者再次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可达75%~8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8例,男6例,女2例,年龄41~64岁,其中前交通支动脉瘤3例,后交通支动脉瘤4例,基底动脉瘤1例。
1.2手术方法:患者在全麻下行右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以明确诊断,发现动脉瘤部位,经血管内置入导引导管,将微导管在导丝引导下送至动脉瘤,将弹簧圈栓塞在动脉瘤内。
2.结果
本组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3个月随诊,7例患者生活基本可自理,术后6个月随访,5例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社会活动,脑血管栓塞术的开展,大大减少了手术对脑组织的损伤,而手术前期的护理对保证介入手术的成功起到重要作用。7例患者通过此项治疗和完善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由此可见,有效的护理方法是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动脉瘤的重要环节。
3.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预防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护理:卧床休息,头部制动,头部抬高15~30°,6例患者均有高血压史,同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给予硝普钠微量泵持续泵入,一般血压控制在低于基础血压的20%为宜【1】。
3.1.2病情观察:①意识状态监测,动态观察。②瞳孔观察,瞳孔的改变是脑危象早期的重要观察指标之一【2】。③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给予吸氧。④体温的观察: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引起不同程度的发热,给予物理降温,头置冰袋,腋窝、腹股沟处置冰袋,并观察置冰袋处皮肤,防止冻疮。⑤尿量的观察:记24h出入量,选合适尿管给予留置导尿,观察尿液的性质、颜色以及量并记录。
3.1.3心理护理:由于这是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具有与常规开放手术不同的特点,因此需要得到患者的配合,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做好解释工作,使家属及患者了解手术的方法和优点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介绍成功的病例,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因情绪激动使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小动脉痉挛,导致血压升高,诱发出血,以利于配合手术顺利进行。
3.1.4术前准备:做到利多卡因过敏试验,术前6小时禁食水,术区备皮(腹股沟及会阴部),术前30分钟给予留置导尿以及术前用药。
3.2术后护理
3.2.1一般护理:①穿刺侧肢体护理:术后绝对卧床休息24h,穿刺侧肢体制动12h以上,1Kg沙袋压迫穿刺处12h,暂禁食,及时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3】,如局部压迫不当或穿刺肢体过早屈曲活动都可引起穿刺处大出血。注意观察双下肢皮肤颜色、温度及活动情况,足背动脉有无搏动,按压局部皮肤有无波动感,及早发现活动性出血及血肿,定时帮患者按摩受压部位,尽最大可能减轻患者痛苦。②了解患者需要:询问有无不适,加强沟通,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③术后应按医嘱给补液,术后4h后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减少造影剂的反应,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④观察尿量及尿色,记24h总尿量。⑤术后4小时可进食:给予富有营养、低盐、低脂易消化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3.2.2病情观察:术后送ICU复苏,全麻清醒后,送回病房,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征的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病情变化,交代注意事项,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如血压稳定后可抬高床头15~30°,如有呕吐头偏向一侧,及时发现偏瘫失语及精神症状等情况变化。
3.2.3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①脑血管痉挛:由于导管在血管内停留时间较长,加之栓塞等材料等因素,易诱发脑血管痉挛,表现为头晕、头痛、呕吐、短暂意识障碍、肌力下降,多发生于术后12~24h内,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可避免因脑缺血、缺氧而引发不可逆转的神经功能障碍。②动脉脑瘤破裂出血:是血管内栓塞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4】,术后严密监测血压24~72h,避免一切引起血压骤升因素,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心情舒畅。
3.3出院指导:合理营养,保持大便通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粗纤维,以防便秘,高血压的患者坚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不可随意更改药量或停服药物,以免血压升高诱发出血。
4.小结
脑动脉瘤是当今人类致死、致残较常见的脑血管病,随着介入栓塞方法的运用,护理人员应努力了解新的技术进展情况,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工作,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孟蕾蕾: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血压控制的护理【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4,12(5):6~7
[2]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47
[3]陈丽、朱春香:颈动脉海绵窦介入栓塞治疗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4,23(12):8
[4]肖书萍、王桂兰:介入治疗护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