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诗经》解释中可以发现比兴循环解释现象.《关雎》一篇从战国中晚期至西汉出现了道德主题的三个不同解释,有由色到礼的戏剧性叙事和以自然物与人事并置的两种解释模型.《毛
【出 处】
: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百年中国文艺理论的回顾与反思”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经》解释中可以发现比兴循环解释现象.《关雎》一篇从战国中晚期至西汉出现了道德主题的三个不同解释,有由色到礼的戏剧性叙事和以自然物与人事并置的两种解释模型.《毛诗》《郑笺》对《汉广》的解释发生了道德主题和婚嫁主题的冲突,道德主题的强化酿成了主题先行.《毛诗》解《樛木》反转葛藟攀援樛木"比"之古义,将诗篇主题转向樛木主动荫蔽葛藟,完成"兴"义,成为比兴循环解释的典型.陈奂举了《毛传》解诗用"若""如""喻""犹"诸字的很多例子,以证"兴而比"的关系,意在通过比兴循环解释重返自然物与人事并置的平衡关系.对《周易》古经三个卦的分析,证明比兴关系的基本模型为自然物与人事并置,《诗经》之比兴循环解释正是基于此一比类传统.
其他文献
司空图说,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诗的最高境界是实现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与他的“思与境偕”是相互呼应的。或者说,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就是“思与境偕”。司空图的境包括王昌龄
冯友兰、牟宗三和唐君毅皆将名理视为魏晋玄学的思维方法.冯友兰所说的"辨名析理"基本属于形上学中的逻辑分析法.牟宗三认为名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名理指魏初品鉴人伦
由亚里士多德开启的西方修辞学传统,发展到20世纪出现了质的转化.这其中,I.A.瑞恰慈的新修辞学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长久被学界忽视.瑞恰慈将修辞学和语义学结合起来,重新定义
在百年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的交往建构历程中,"翻译文论"是一个特殊的场合和枢纽,是一个与中国文论("第一空间")和西方文论("第二空间")并存的"第三空间",它作为一个"元过程"
"共鸣"是阅读者在阅读鉴赏文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情感现象.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尤其是明清诗话中,存在着大量的"共鸣"资源.这些"共鸣"资源或是简单的述及,或是上升至理论的阐发.
论文评介了几种对王国维"境界"一词界定的代表性观点,考察了王国维所使用的"境界"一词的出处.论文认为,王国维使用的"境界"一词源于佛经,但具体使用时又对其作了根本性转变,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批评家产生了比较明确的修辞意识,文学批评的修辞论视角在文学批评中再次凸显,并且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之后,受西方后现代思潮及新的修
当前文学理论研究的中西之争,均着眼于中西文论的特殊性局限,却忽略二者所表现出的交互适用性.中西文学理论虽在知识结构与价值系统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却并不具有根本的对立
二十世纪文学理论的语言学转向,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形式主义的"向内转"——把文学研究的关注视野转向"内部研究",由此确立起精英主义的纯文学观念及现代文学的"主体性".但是
作为中国当代美学的重要流派,以杨春时先生为代表的后实践与实践、新实践美学的差异不在于对"实践"概念的改写和争夺,而在于以主体间性范式改造主体性美学.本文将回到胡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