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今多年以来,文学理论界一直在倡导重新挖掘、整理和转化中国传统文论中的资源,激活其中有生命活力的精神,对过去学界一味倒西方理论怀抱唯西方马首是瞻的做法做了反思,这些清
【出 处】
: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百年中国文艺理论的回顾与反思”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多年以来,文学理论界一直在倡导重新挖掘、整理和转化中国传统文论中的资源,激活其中有生命活力的精神,对过去学界一味倒西方理论怀抱唯西方马首是瞻的做法做了反思,这些清理是有必要的.但要促进传统的古典文论的转化和创新,重新建构当代中国文学理论体系,仍然离不开三个重要的理论维度:首先是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语境,挖掘传统文论资源,激活其中有价值和可生长的生命活力,形成与现当代文论的对接;其次在建立古代文论主体性,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要忽视吸纳和借鉴西方文论中有有真知灼见的理论成果的重要性,否则会陷入盲目排外的自闭状态;最后是强调文论发展的当代意识,无论是立足传统去创新,还是中西对话突显民族特色,首先必须使文学理论能回应当下文艺创作的现实,能面对媒介文化、消费文化、流行文化、青年亚文化等做出逻辑清晰的判断,发出自己的声音.
其他文献
由亚里士多德开启的西方修辞学传统,发展到20世纪出现了质的转化.这其中,I.A.瑞恰慈的新修辞学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长久被学界忽视.瑞恰慈将修辞学和语义学结合起来,重新定义
在百年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的交往建构历程中,"翻译文论"是一个特殊的场合和枢纽,是一个与中国文论("第一空间")和西方文论("第二空间")并存的"第三空间",它作为一个"元过程"
"共鸣"是阅读者在阅读鉴赏文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情感现象.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尤其是明清诗话中,存在着大量的"共鸣"资源.这些"共鸣"资源或是简单的述及,或是上升至理论的阐发.
论文评介了几种对王国维"境界"一词界定的代表性观点,考察了王国维所使用的"境界"一词的出处.论文认为,王国维使用的"境界"一词源于佛经,但具体使用时又对其作了根本性转变,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批评家产生了比较明确的修辞意识,文学批评的修辞论视角在文学批评中再次凸显,并且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之后,受西方后现代思潮及新的修
当前文学理论研究的中西之争,均着眼于中西文论的特殊性局限,却忽略二者所表现出的交互适用性.中西文学理论虽在知识结构与价值系统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却并不具有根本的对立
二十世纪文学理论的语言学转向,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形式主义的"向内转"——把文学研究的关注视野转向"内部研究",由此确立起精英主义的纯文学观念及现代文学的"主体性".但是
作为中国当代美学的重要流派,以杨春时先生为代表的后实践与实践、新实践美学的差异不在于对"实践"概念的改写和争夺,而在于以主体间性范式改造主体性美学.本文将回到胡塞尔
《诗经》解释中可以发现比兴循环解释现象.《关雎》一篇从战国中晚期至西汉出现了道德主题的三个不同解释,有由色到礼的戏剧性叙事和以自然物与人事并置的两种解释模型.《毛
孔子作为儒家美学思想的开创者,其自然审美命题中,如"乐山乐水"、"吾与点"之叹、"岁寒知松柏后凋"等,包含了非常深刻的生态意蕴.大致说来,这种生态意蕴体现在"天人合一"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