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与维柯的学行和影响述略

来源 :2019年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hua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意近世的百科全书式学者王夫之与维柯,在学行与影响上有诸多引人深思之处。二者皆以学术思想名世,但在人生路径上,前者功名之路失败而转向文化创作,后者则一直致力于学术。从政治态度上看,前者有浓厚的忠君意识和严格的华夷之辨,后者对基督教世界的政治更迭并无明显不适,而强调宗教分野下的民族对立。他们皆身殁而最初学术不彰,现象类似然原因有别,前者更多缘于文化政策高压下的未曾刊刻,后者主要在于自身思想与学术风尚的不合。由于皆根植于浓厚的思想传统之中,二者开新现代的一面价值突出,而保守反现代的一面亦复不少,后世的极端对立的评价者往往能各取所需。
其他文献
会议
陈寅恪以“一代儒宗”“汉圣”“赤县神州训诂小学之第一人”之誉待杨树达,后者视前者为“畏友”;二位学人年龄相近,相差五岁,在身世、研究领域、服务高校等有太多的交集。杨树达与陈家有着不寻常的“三世”之交,与陈寅恪相惺相惜,在抗战前、抗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二位学人都能保持相互讨论学术。在治学方法上,二位学人亦有多处“冥会”,值得后世学子追忆、效法。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学术界一直较为重视对民国时期一流史家的研究,稍后又注重对扬名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史家在民国时期取得成就的探讨。在这两种研究路径之间,还存在着一个被遮蔽的史家群体,他们不及民国学界那些一流史家耀眼,也没有新中国成立后那些史家炫目的光环。但是,他们在民国时期取得的学术成就,确系推动民国史学发展的重要动力。由于受到前两种研究倾向的影响,致使他们在民国学术版图中的地位不断被挤压。因此有必要重返历史现场,揭示他
20世纪是一个社会形态急剧变迁的时代,也是一个异质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随着文化人类学的传入,中国学者一方面继承传统经学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充分吸收文化人类学的知识,在古礼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新见解、新认识,不仅有力地促成了传统经学向中国近代史学的转变,而且对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土山湾印书馆是在华天主教设立从事出版印刷时间最长的文化机构。该机构印刷了大量宗教图书、教科书、法文图书等书籍,其中尤以编纂出版的法文《汉学丛书》影响深远。《汉学丛书》主要由法国传教士和中国学人编纂而成,以探讨中国古代制度、文学、信仰为主要内容,是近代中外学人从事中国汉学的另一代表。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近代中国社会,土山湾印书馆既不同于以满足社会需要为主的官办出版机构,也不同于迎合社会精英阅读世界的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