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研究了冷榨、热榨、溶剂浸出法以及水酶法四种制油工艺对亚麻籽油品质的影响,分析比较了不同工艺对亚麻籽油的酸值、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榨法及水酶法浸出法制得的亚麻籽油酸值、过氧化值较低,制油工艺对亚麻籽油脂肪酸组成影响较小.
【机 构】
:
西安中粮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82
【出 处】
: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暨产品展示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冷榨、热榨、溶剂浸出法以及水酶法四种制油工艺对亚麻籽油品质的影响,分析比较了不同工艺对亚麻籽油的酸值、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榨法及水酶法浸出法制得的亚麻籽油酸值、过氧化值较低,制油工艺对亚麻籽油脂肪酸组成影响较小.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介绍了玉米赤霉烯酮在谷物中的污染情况,综述了不同吸附剂——活性炭、硅铝酸盐类物质、酵母细胞壁提取物以及复合型物质——对玉米赤霉烯酮的脱毒效果.
为对比贵州核桃与普通核桃在理化性质,微量元素和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等方面的区别.以贵州、河北和重庆等8个省(市)的核桃为原料,以低温冷榨法制油得到核桃油;通过化学法分析核桃仁的理化指标,以原子吸收光谱仪分析核桃仁微量元素,通过气相色谱仪分析核桃油脂肪酸组成与含量,以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核桃油维生素E的含量,通过Rancimat仪测定核桃油的氧化稳定指数.结果表明:与普通核桃相比,贵州核桃的蛋白质含量较高;
为研究低n-6/n-3PUFAs营养调和油的热氧化稳定性,本试验以低芥酸菜籽油为基础油脂制备两种PUFAs含量分别为36%和38%、n-6/n-3PUFAs比值分别为3和1.76的营养调和油,并检测其在180℃下加热0-130min后的理化特性及脂类伴随物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两种低n-6/n-3PUFAs营养调和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均呈上升趋势,且变化幅度较为接近,加热至13
对芝麻进行微波处理,选择初始水分、微波功率以及微波时间为影响因素,芝麻物料脂肪酶活性为考察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微波处理条件.同时研究了微波处理对芝麻原料和压榨芝麻油中芝麻素、芝麻林素等微量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抑制芝麻中脂肪酶活性的最佳条件为:芝麻的初始水分5.35%、微波加热功率640W、微波加热时间4min.微波处理前后对芝麻原料中芝麻素和芝
为研究尖孢镰刀菌芝麻专化型培养液产生的毒素是否与芝麻的枯萎有关系,采用乙酸乙酯萃取法提取不同PH值菌液中的粗毒素,并利用半制备液相法分离得到纯的镰刀菌酸,经过比对提纯的镰刀菌酸和标品镰刀菌酸的红外谱图和氢谱,可以确定提取纯度达到98%以上.将提纯的镰刀菌酸和标品分别加入MS培养基中,配制成1μμg/mL、5μg/mL和10μg/mL的三个浓度梯度,将生长5天的无菌芝麻苗豫芝11切根后加入上述培养基
阐述了芝麻脱皮的意义和作用,对传统的芝麻脱皮工艺有了一定的改进,脱皮芝麻的品质也有明显的优势.对加工芝麻仁的工艺及部分工序的生产原理和设备进行了分析探讨以及展望.
食用油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饮食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各类食用油产业发展迅速,拓展了膳食营养摄入范围.本文对食用油营养价值及风险因子控制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人们对食用油营养价值及安全评价的认识.食用油具有广泛的营养价值,是为人体提供热量、必需脂肪酸及脂溶性维生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油脂的营养与安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关于油脂的反式脂
亚麻籽的制油工艺有压榨法和浸出法,压榨法又分为热榨法和冷榨法.不同的制油工艺各有特点,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用.亚麻籽油中的苯并芘含量、反式脂肪酸含量是亚麻籽成品油比较重要的安全质量指标.
对7种芝麻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根据含油率、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低温压榨油的甾醇、维生素E含量以及芝麻价格选择埃塞俄比亚二级芝麻用来制备特级初榨芝麻油.确定特级初榨芝麻油的制备工艺为:低温压榨芝麻毛油经过滤后加入复合酶溶液(枯草杆菌蛋白酶、中性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搅拌超声处理,反应结束进行微波灭酶处理,分层后对上层净油进行真空干燥,经二次过滤制得特级初榨芝麻油.以芝麻油的氧化稳定性测试所得的诱导时
建立了一种利用强化体改善脱皮油料压榨力学性能进而优化出油效率的压榨制油工艺.在该工艺中,以预制竹片为强化体与脱皮菜籽仁混合压榨制油,所得压榨饼可分离为纯饼和回收强化体,后者可多次循环利用.当强化体添加量达到脱皮菜籽仁质量的20%,菜籽仁含水量为3.5%且入榨温度为103℃时,饼残油率可低至13.1%.强化体可循环使用且不会导致压榨饼残油率的上升及纯饼得率的下降.脱皮菜籽仁的TAP硬度随强化体的添加